阜平淶源退出貧困縣序列!
保定市貧困縣全部「摘帽」,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一步!
河北省政府2月29日發出通知,正式批准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以此為標誌,保定市貧困縣全部「摘帽」,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一步。
「兩縣脫貧『摘帽』, 使50萬老區人民早日過上好日子的美好願望成為現實,令人振奮!」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田海艦說,「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的牽掛,也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必將極大地激勵全國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
阜平縣是典型的革命老區、太行山深山區、貧困縣「三合一」地區,溝壑縱橫,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產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條件差,人均收入低,一直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2013年元旦前夕,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後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阜平縣看望困難群眾,在這裡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進軍令。從此,阜平縣進入脫貧攻堅建小康的嶄新階段。
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心支持下,各級幫扶資源不斷注入,僅2016年以來,中央和各級財政就累計向阜平投入扶貧資金14.6億元。阜平縣幹部群眾眾志成城、奮力拼搏,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力抓好貧困群眾收入、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五個關鍵,探索出一條高質量脫貧的阜平之路。截至2019年底,該縣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初建檔立卡時的54.4%下降到0.46%。總書記「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殷切囑託逐步變成現實。
淶源縣地處太行山深山區,既是革命老區,又是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自然條件差,脫貧難度大,是保定市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近年來,該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發展全局,全面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在各級各部門關心支持下,174個駐村工作隊174名第一書記7684名幫扶責任人進駐淶源縣174個貧困村。2016年以來,中央和各級財政累計向淶源投入13.95億元,極大支持了該縣全域旅遊、綠色種植、規模化養殖、加工業等產業發展。截至2019年底,該縣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初建檔立卡時的37.4%下降到0.6%。
據市扶貧辦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47戶5893人,貧困發生率0.09%。這些人口分布在10個縣(市、區),大多因病因殘無勞力,自主脫貧能力差,需要提高綜合兜底保障水平達到穩定脫貧目標。全市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記者劉寒凝、邸志永、李凌)
來源:保定日報微信公眾號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