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桌禮儀你了解多少?

2020-12-04 風蘭說少兒

中式餐桌禮儀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據文獻記載,至少在周代(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256年),中國飲食禮儀已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

的制度,這些禮儀日臻成熟完善,亞洲很多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飲食禮儀不僅在古代社會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影

響。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著飲食活動,飲食禮儀應運而生。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

食禮俗,而毫無疑問,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最為發達、最為完備的。早在《周禮》中,就有一系列的職官分掌各種飲食諸禮。孫中山先

生也曾「以飲食為證」,論及「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這種社會活動必然就會產生一套規範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在中國文化裡,其實

不僅講求飲食規格,甚至連菜餚的擺設這種細節都有規則,《禮記曲禮上》說:「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

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右,酒漿處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殽放在左邊,切的純肉

放在右邊。飯食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蔥渫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

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開陳設幹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上

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託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天魚脊向賓客的右

方。「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在一般情況下,要坐得比尊者長者靠後一些,以示謙恭;「食坐盡前」,是指進食時要儘量坐得靠前一

些,靠近擺放饌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髒了座席。「食至起,上客起。」「尊客之前不叱狗。讓食不唾。」宴飲開始,饌品

端上來時,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貴客到來時,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不可以當著客人的面叱責狗;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

不可置之不理。

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

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

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

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聚會是時常有的是,大的,小的,正式的,非正式的,一周就有好幾天,有時還安排不過來,面對不同的場合,隨著性質的不同,我們

參加時候的心態也會不一樣,例如是參加 一個閨蜜的生日party,那當然是輕鬆愉悅的,顯得比較隨意。但如果是參加公司同行聚會,

就會提高警惕,以防出錯。所有,心態的不同就會導致人在此次聚會的表現。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個就是入座的問題。這個要跟

大家強調的是,一般在入座時是從椅子的左側入座。如果大家都是遵循這樣的禮儀,那麼就不會再人多或緊張的時候因為方向的問題而

發生碰撞。而且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隨意伸直。男女都一樣,因為在以下場合,女性的衣著可能會比較簡短,這

也是為了避免誤會。坐下之後,肘不可靠邊緣,或者放在鄰椅的椅背上。這樣的姿態也顯得特別不美觀,會降低個人檔次。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

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一般

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

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

忌口的菜。記得徵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

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麼」等等。

A.點菜三規則

一看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

二看菜餚組合。一般來說,一桌菜最好是有葷有素,有冷有熱,儘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可

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這次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人物,那麼則

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例如龍蝦、刀魚、鰣魚,再要上規格一點,則是鮑魚、翅粉等。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點菜時不應該問服務員菜餚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讓你公司在客戶面前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

也會覺得不自在。

中式餐桌禮儀

第一. 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如果是同一級別或家庭聚餐,長者先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

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 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

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

第三.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

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

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著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

視。

第五.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將它放到自己的碟子裡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相關焦點

  • 博大精深的中國,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呢?
    除了眾所周知的中華傳統文明,餐桌文化也不容小覷。餐桌上吃飯一直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它裡面蘊含著好多種學問,吃飽就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餐桌上表現好了,這對我們自身來說也會是一種優勢,或許他會間接的提升我們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那麼,既然餐桌文化那麼重要,我們在餐桌上應該怎樣去發揚這種文化呢?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小餐桌大文明>飲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朋友們在您心目中什麼是文明餐桌?我們又該如何倡導文明餐桌?
  • 「餐桌禮儀」懂多少
    中華之所以被稱作為「禮儀之邦」,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凡事都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度,哪什麼被稱作「禮儀」呢?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範 。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儀態和儀式的統稱。今天來聊一個跟大家息息相關的「禮儀」有關的「餐桌禮儀」。
  • 帶你梳理一下中國傳統餐桌禮儀,你還記得多少?
    中國一直是禮儀之邦,而且民以食為天。吃,在我國是一件非常有講究的事情,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餐桌禮儀也表達著中國的待客之道。中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的禮儀也各有不同,但是有很多重要的地方還是大同小異的,只要掌握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餐桌禮儀,不管去哪座城市都不會在餐桌上出醜。
  • 寧德人,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爭當文明市民從踐行文明行為做起文明有禮優雅如你文明寧德推出文明禮儀知識專題【文明有禮】>讓我們一起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文明餐桌篇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01餐桌禮儀--入座禮儀餐前準備吃飯之前,可以讓孩子幫忙擺放碗筷,主座留給長輩。
  • 那些外國的餐桌禮儀
    中國有中國的餐桌文化,如長輩沒吃不可以先動筷子,為長輩夾菜等等。入鄉隨俗,吃貨們也要注意國外的餐桌文化,才能做一個懂禮儀的吃貨。,雙手一定要放在餐桌上,讓別人看到你的手,表示尊重。日本人吃麵條的時候,會發出很大的響聲,可能是讓別人覺得麵條很香吧,為避免與別人不同,你也可以這樣做。
  • 日本餐桌禮儀
    今天兔兔小編就要給「吃貨們」普及一下日本的餐桌禮儀。眾所周知,中國是禮儀之邦,從交談、坐姿以及個人思想就能判斷出你是否是一個懂禮貌的人。特別是在餐桌上,從一些用餐的小細節裡能看出你的禮儀修養。更何況是一個有著繁瑣禮儀形式的國家,餐桌上的用餐禮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商務日語談判當中,用餐的禮儀還能夠極大地促進談判的結果。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在國外旅遊的時候你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
    在國外旅遊的時候你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有很多人都喜歡旅遊,畢竟到其他地方去看一看,確實是能夠得到全完不一樣的感受,特別是國外的某些地方,有著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的行為習慣,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還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 中國餐桌禮儀文化
    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餐桌禮儀也是頭等的社交經驗。入座時,從椅子的左側入座。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隨意伸直。肘不可靠邊緣,或者放在鄰椅的椅背上。用餐時,要溫文爾雅,從容冷靜,不可急躁。
  • 了解這4類餐桌禮儀,可以讓你顯得更加優雅
    文/李河鋅了解這4類餐桌禮儀,可以讓你顯得更加優雅!任何國家都有各自的餐飲文化,因為餐桌間人品,細節決定一切。所以在餐桌上就知道一個人的教養,那麼我們今天來看看,中國禮儀之邦的餐桌文化,看看我們有沒有中槍的,那麼我們一點點來分析。你要是這場飯局的主持人,你就應該提前到,並且靠在離門近的位置上來等這樣的話,你就可以主要來迎接客人,那麼這個也是證明你是請飯局的主人的特點。關於作為我們來看一下點菜禮儀!
  • 中國用餐――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禮貌文明用餐――一直是中國文明的象徵。看人可不是深交,吃一次飯就能知道大概了!有些人在餐桌上完全沒有紳士風度,淑女品德。平時穿的人模狗樣,吃起來不一定是狼吞虎咽,但完全不管在一起用餐的隔壁鄰居。
  • 中式餐桌禮儀攻略,你都知道嗎?
    當禮與食相結合,餐桌上的禮儀則必不可少。對餐桌禮儀一知半解,並不利於人們宴會中的社交,由此,盛世江南圓臺大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中國的餐桌禮儀!
  • 詳解中國餐桌禮儀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餐桌禮儀別具一格。  當客人去做客時,一定要給主人準備一份禮物,表達你對主人的謝意。不同輩分和地位的人,坐在餐桌上的不同位置。主人應當積極招呼客人用餐,這不僅是主人的義務,更是其修養的表現。在中國,地位最尊崇的人擁有先用餐的資格,在他說完「大家吃飯吧!」這句話後,其他人才可以舉筷子用餐。
  • 中國餐桌禮儀大全
    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尊禮,重禮,我們作為中華子孫,應該繼承這種優良傳統,以下是我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國餐桌禮儀常識,歡迎閱讀喝收藏!一.隨著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中餐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一道溼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上龍蝦、雞、水果時,會送上一隻小小水孟,其中飄著檸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溼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 跨文化交際 | 中西方餐桌禮儀對比
    中國的餐桌禮儀起源中國自古就有「食禮」,後來「食禮」由人與神鬼的溝通擴展出人與人的交際,以便調節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逐步形成吉禮、兇禮、軍禮、賓禮、佳禮等「先秦五禮」,奠定了古代飲食禮制的基石。時至今日,餐桌禮儀還在歐洲國家繼續傳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習俗。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開始,家長就對其進行餐桌禮儀的培養。在西方,孩子一般在四歲時就學會了用餐的所有禮儀。五歲的孩子都樂於做一些餐前擺好所有的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刨根問底」環節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核心內容——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對比。
  • 傳統禮儀——餐桌家規,教養從餐桌開始
    中國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從古到現今,那些口口相傳的家規,不僅是禮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家規,不僅有規範作用,更是對人們的言行舉止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重禮儀下面來看看中國傳統的餐桌家規。
  • 中國人要注意的8個餐桌禮儀
    我們可能都知道在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將筷子插在米飯裡,因為這一般是在葬禮時才會看到的場景,但是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什麼其他要注意的禮儀嗎?如果你是在中國的正式場合吃飯,以下這些禮儀都是你必須要了解的。
  • 法國餐桌禮儀的「七大忌」
    餐桌禮儀是頭等的社交經驗,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
  • 入行楊昊職場課堂:餐桌禮儀
    7-3 餐桌禮儀|和同事領導出去聚餐,應該注意什麼?在電視答題類的節目中,經常見到一類題目,是根據給到的關鍵詞通過聯想來猜出答案。我們也來試一下,我說四個詞你來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鴻門宴、拜託了冰箱、蘇東坡、舌尖上的中國。是不是已經猜到了,很簡單,答案是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