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是頭等的社交經驗,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自古以來中國就非常講究用餐禮儀,包括用餐前、用餐時、用餐後的行為表現。西方的用餐禮儀與中國相比有很大的差異,遵循「整齊、清潔和保持安靜」三項原則。隨著中西文化交流頻繁,中西方用餐禮儀文化也在不斷的融合,我們很有必要詳細了解一些。
1、
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從外到裡用就行。
1:餐巾 2:魚叉 3:主菜叉 4:沙拉叉 5:湯杯及湯盤底 6:主菜盤 7:主菜 8:魚 9:湯匙 10:麵包盤 11:黃油刀 12:甜點匙及甜點叉盤 13:水杯 14:紅酒杯黃油盤 15:白酒杯
2、
吃肉類時(如牛扒)應從角落開始切,吃完一塊再切下一塊。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將它移到碟邊。
3、
如嘴裡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儘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4、
遇到豆類或飯一類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5、
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
6、
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7、
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1、用餐前擺放 2、沒吃完 3、坐等下一份 4、好評 5、吃完請收走 6、差評
所以說,所謂文化,不是九把刀叉匙或一雙筷子就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