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鄭板橋的家書中都寫些什麼?

2020-12-17 小玲愛綜合

我認為最能看出一個人品質的地方就是家書。家書是寫給家人的話,或者父母或者兄弟或者妻子兒女,都是至親之人。作者與這些人之間不僅有血緣關係,還是利益同共體。在與這些人的對話中,作者不必藏著掖著,也不必寫官樣文章抑或字字錦繡。尤其古代傳遞消息很慢,自然也不能像我們這樣煲電話粥拉家常,所以家書中的信息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對家人的期許。

陶淵明是我們喜歡的詩人,在初中的課本上,我們看到他憤然掛印辭官,都在心中給他點一個大大的贊。後來看他的桃花源,對他的喜歡更上一層樓。因為能寫出這樣文字的男子,一定是嚮往和平內心坦蕩之人,若是生活在現代,應該是暖男一枚,怎麼能不讓人喜歡呢。在陶淵明的諸多作品中,真正讓我感動的不是被後人形象化臉譜化的文章,而是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雖然每月只有五鬥米的俸祿,他還是為兒子找了一個僕人。這個僕人到達兒子身邊時,還帶了陶淵明寫的一封信。信不長,最動人的是一句囑咐:我把這個人送給你,希望你善待他。他與你同齡,也是別人家的孩子。我想,能寫出這樣一段話的人,一定是心中有大愛的。一千多年後,鄭板橋在家書中同樣告誡家人要善待家中傭人。他這樣寫道:在天地之間,家裡的傭人與你們是平等的,請你們一定要愛惜珍惜,尤其不能讓孩子凌辱他們。家裡做了好吃的,一定要分給傭人一起食用,否則我們的孩子坐在桌邊吃飯,傭人只能站在一旁服侍,他們的父母心碎的。不能讀書做官是小事,不能做一個明理的好人才是大事。

陶淵明和鄭板橋生活的年代都是封建社會,講究男尊女卑長幼有序,講究主子和奴才,可是他們卻能對家人說出這樣的話,可見是真的把人當成人。再看看我們今天的社會,無數的熊孩子在各種公共場所欺負另外的小孩,他們連主僕關係都不是。

無數開豪車穿名牌的人看不起小商小販,可這些人並沒有吃他們一粒米,喝他們一杯水。還有的演員初露頭角就開始耍大牌,若是在小時候有一個人像鄭板橋陶淵明這樣教導他們,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

相關焦點

  • 《鄭板橋家書》有三封是在焦山寫的 景區研發相關書案屏風
    中國江蘇網6月16日訊 鄭板橋寫的「難得糊塗」是人們熟知的人生箴言之一,「鄭板橋家書」更是受到了中外讀者的喜愛。你知道嗎?鄭板橋曾在焦山「複習迎考」,並書寫了三封「板橋家書」。日前,記者在焦山景區觀賞到了「板橋家書」之一的《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書寄舍弟墨》。景區將它研製成了書案屏風。
  • 鄭板橋家書的溫情
    但他自己似乎並不陶醉於此,覺得寫字作畫只是「供人玩好的俗事」而已;他看重的是自己寫給堂弟鄭墨等親人的家書,曾不無自得地說:「板橋十六通家書,絕不談天說地,而日用家常,頗有言近旨遠之處。」確實,板橋最深情而有意味的文字在此,而其間最動人心弦、亦令人回味的是其諄諄告誡親人的「做個明理的好人」:「夫讀書中舉中進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個好人……使二婦人知愛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 鄭板橋家書的溫情
    鄭板橋為「揚州八怪」之一,以書畫名世,時人贊其詩、書、畫為「三絕」。但他自己似乎並不陶醉於此,覺得寫字作畫只是「供人玩好的俗事」而已;他看重的是自己寫給堂弟鄭墨等親人的家書,曾不無自得地說:「板橋十六通家書,絕不談天說地,而日用家常,頗有言近旨遠之處。」
  • 不只有「難得糊塗」,鄭板橋的家書被認為與《顏氏家訓》不相上下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就留下為數不少的家書。他的家書主要是在他當官期間,或者出遊的時候寫給他弟弟的。他自己編選、刊行的《十六通家書》在當時是名聞遐邇的。與他同時代的學者鄭方坤評價說,這些家書「皆老成忠厚之言」,與《顏氏家訓》是不相上下的,所以,鄭板橋不只有「難得糊塗」的名言,他的家書在當時也是很有名的。
  • 鄭板橋兩封家書,蘊含深刻的做人處事之道
    同時,他給他的親屬也寫過不少家書,這些家書中亦蘊含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濰縣寄舍弟墨》 原文:凡人讀書,原拿不定發達,然即不發達,要不可以不讀書。鄭墨為人憨厚勤謹,似不及鄭板橋聰穎傑特,因而屢試不中。鄭板橋也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類之才,曾在詩中寫道:「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繩尺;賢弟才似短,循循受謙益……起家望賢弟,老兄太浮誇。」對他不以仕途經濟、治國安邦相勉,而強調要他立德立身,持家立業,寄以興家的厚望。這封家書談讀書的目的和作用,也是用意在此。
  • 鄭板橋:世道汙濁為官怒(一)
    這位以獨特的詩書畫風格名列「揚州八怪」的大才子,曾先後寫下多封家書,將他對於家風家訓的見解和看法包含於其中。而在這封家書中鄭板橋一直在強調自己做人方面有一個極大的不是—愛罵人,並因此受累不少,希望他的家人引以為戒,並幫助自己加以改正。歷代名人家訓不少,但像鄭板橋這般以自己來做反面教材的例子,實屬罕見。看來,這封家書的背後有故事。
  • 鄭板橋的真情與假意~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領略鄭板橋家書的真情與假意~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萌,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鄭板橋在任山東範縣知縣時,寫給堂弟鄭墨的第四封家信。由於鄭板橋沒有胞弟,和鄭墨的關係非常密切,情同手足。鄭板橋,又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道人、板橋居士,所以咱們也叫他鄭板橋。他的一生經歷了讀書賣畫,從政,又賣畫三個階段。做官前後居住在揚州,也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書法非常別致,往往是隸書,楷書參半,自稱六分半書。
  • 鄭板橋《衙齋聽竹》:深沉雋永的題畫詩
    四株修竹中,兩株為清瘦高聳,枝葉蕭蕭的成竹;另外兩株是新篁,柔弱嬌嫩,有如孩子依偎父母似地依偎著那兩株成竹。題畫詩是作者用他那帶著蘭竹風味的「六分半書」寫成的一首七言絕句,居於畫面右下角,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此畫在一般畫冊裡都以「墨竹圖」這個統稱命名,而福建美術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鄭板橋書畫集》則自出機杼,名之曰《衙齋聽竹》。
  • 鄭板橋寫對聯
    清朝的鄭板橋鄭板橋在濰縣當縣官時,常到街頭一家小酒店去喝酒,雖說他總是家常布衣,自斟自飲,可哪有不透風的牆,三傳兩傳,許多人都知道了這事,都想嘗嘗鄭板橋喜歡喝的酒,這樣一來,小酒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起來。俗語講「人心不足,蛇吞象。」掌柜老想著多賺幾個,就喪了良心,早年間賣酒講究多少錢一壺。他用來盛酒的壺是越來越小,酒裡摻的水是越來越多。
  • 鄭板橋:以人為可愛,而我亦可愛矣
    同時,他給他的親屬也寫過不少家書,這些家書中亦蘊含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 蘇東坡一生世上都是好人,這是他為人最大的長處。我一生喜歡罵人對人沒有禮貌。但是對那些哪怕有一技之長、一言一行之美的人,我都不會去罵他反而會稱讚他。 我口袋中的錢財,也都是隨手散盡,也都是愛人願意幫助人。我之所以罵人,尤其喜歡罵那些不成器的秀才。現在細細想來,秀才的毛病主要是思想因循守舊放不開。
  • 鄭板橋:以人為可愛,而我亦可愛矣
    鄭板橋有許多畫論、書論、題記,包含豐富的繪畫、書法等文藝美學思想。同時,他給他的親屬也寫過不少家書,這些家書中亦蘊含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蘇東坡一生世上都是好人,這是他為人最大的長處。我一生喜歡罵人對人沒有禮貌。但是對那些哪怕有一技之長、一言一行之美的人,我都不會去罵他反而會稱讚他。我口袋中的錢財,也都是隨手散盡,也都是愛人願意幫助人。我之所以罵人,尤其喜歡罵那些不成器的秀才。
  • 風雅書信古人這樣寫家書
    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家書抵萬金,沒有什麼比收到異鄉的親人一封書信更安心的事情了。人們將情感訴諸筆墨,託諸郵驛時,禮儀依然不可或缺,字裡行間,揖讓進退之態不僅依然可見,而且顯得更為溫文爾雅,彬彬有禮,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家書文化。《見字如面》喚起的書信情懷  一個演員,一張講臺,一封書信,錄製現場只有這些。純粹而精緻,收穫了現場觀眾最由衷的掌聲和喝彩聲。
  • 鄭板橋的楷書寫得非常好了,為什麼還寫「六分半書」,是退步嗎?
    鄭板橋的楷書,早年從歐體楷書入手,其楷書骨力勁拔特點的形成受歐體楷書的影響較深。他將方筆的勁峭與圓筆的靈活巧妙地結合起來,藏勁於圓,方圓兼用,收到了骨力勁拔的藝術效果。
  • 「怪人」鄭板橋的家書,讓人起敬的真性情和正能量
    他做官前後都在揚州賣畫,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著作後人整理為《板橋全集》。他成年後大部分時間離家在外讀書、賣畫、做官,老家的事都由堂弟鄭墨承擔,兩人時常書信往來,現存家書二十餘封,透過這些私人書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些隱藏在「怪人」面具之下的真性情和正能量。
  • 「難得糊塗」鄭板橋:怪人怪事
    在鄭板橋臨行之前,有很多百姓都來為鄭板橋送行。只見鄭板橋僱了三頭毛驢,一頭他自己騎,一頭他人騎著領路,還有一匹身上馱著鄭板橋為官十二年來的行李。眾人看到鄭板橋竟然如此清廉,都很受感觸。鄭板橋辭官之後,便隱居於杉樹之間,以畫竹賣畫度過了清貧卻傳奇的一生。鄭板橋的畫構圖很是奇特,另外更奇特的是鄭板橋一生中只畫蘭、竹、石。
  • 家書徵集 | 寫封信距離都不是事兒
    許多情感的表達,還是需要靜下心來寫封信,表達對遠隔千裡的親友的思念,即便是和家人聚少離多的明星們也不例外。在我們收到的來信中,也有一些是寫給千裡之外的「她」。你想對遠方的「她」說些什麼呢?浙江衛視中國藍徵集給最愛的「她」的家書繼續火熱進行中。您除了編輯家書內容外,還可上傳家書照片等資料,字數不超過800字。具體參與方式:1.新浪微博網友可帶上話題#家信徵集#+手抄家書拍成的照片或備忘錄文字版發微博並@「浙江衛視新聞中心」或「浙江衛視中國藍」。
  • 鄭板橋藝術節走過24年,呈現鄭板橋及當代興化藉名家書畫
    鄭板橋善畫,尤擅寫蘭竹,亦善書法,楷、行、隸三體相兼,以畫法入筆,用隸體參入行楷,自成一格,號稱「六分半書」,又擅詩文,作品明白流暢,不受神韻格調之縛,尤以《家書》、《道情》等作,自然坦率,為世人稱道。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鄭板橋生前自編《詩鈔》、《詞鈔》、《小唱》、《家書》,友人為之輯《題畫》。今存有詩一千餘首,詞一百餘首,曲十餘首,書信一百餘封,序跋、判詞、碑記、橫披數百件,書畫近千幅。
  • 為什麼人人都說鄭板橋的竹子畫得好?
    問第一家畫怎麼賣,書生漲紅了臉,聲音細如蚊子般:「都是些拙作,小生今年上京趕考,想攢些路上的盤纏,您隨便給就是了」。問第二家,人家規矩地作揖道:「看大人氣貌不凡,想是對字畫頗有研究,鄙人粗糙之作沒法入眼,大人隨意賞些小錢,或以米肉易之,亦可。」
  • 《曾國藩家書》:我們要留給子孫後代些什麼?
    曾國藩一生的著述很多,其中,他的家書(家信),被認為是能與我國古今家訓之「祖」《顏氏家訓》「分庭抗禮且影響力後來居上」的家訓類著作。他的家書,使得他獲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譽。曾國藩在家書裡都說了什麼呢?
  • 鄭板橋一生清廉,把竹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來看待
    災情嚴重時,他毅然決然開官倉借糧給百姓應急,他的下屬們都勸他慎重從事,因為如果沒有上級批准而擅自打開官倉的話,是要受到懲處的。但鄭板橋說:「等到批准的時候,百姓們早就餓死了!就這麼辦,一切後果由我來負!」他甚至還責令富戶輪流舍粥供饑民餬口。鄭板橋的這種果斷救活了很多人,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