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五個月的寶寶開始煩躁,發育也慢了?細心的媽媽會發現驚喜

2020-12-13 寶寶佑呵

很多媽媽在嬰兒的餵養和護理中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在前四個月會呈現瘋狂的生長模式,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本領技能,幾乎一天一個樣,孩子會抬頭了,會翻身了,會發音了,還會衝著媽媽笑了,體重也是直線上升階段,把寶寶抱出去,誰見了誰誇餵養的好,可是到了第五個月,媽媽們的驚喜就變成了擔憂,孩子的生長發育似乎進入了一個停滯期,還逐漸開始表現煩躁,小脾氣開始有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孩子在五個月的時候,生長發育緩慢了,脾氣也開始暴躁了呢?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

媽媽來月經了

很多媽媽在哺乳期是沒有月經的,可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媽媽,在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就來月經了,這就讓家裡的老人比較擔憂了,有種說法是媽媽來了月經,奶水就不好了。果然,在大姨媽來臨的那幾天,奶水明顯地變少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奶水質量下降了?其實,奶水只是濃縮了,奶水的量會相應地減少,這就要求寶寶要頻繁地吃奶和長時間地吸吮,因為都知道前奶是解渴的,後奶才是抗餓的,可是很多寶寶在這個時期的注意力開始轉移了,吃奶也開始不專心了,吃不了幾口就開始玩,奶水的營養補充就出現問題了。

厭奶期開始了

很多人認為寶寶的厭奶期在六個月才會來臨,可是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徵兆了,六個月時是第二次厭奶期,一般的厭奶期會持續一個月,這個時期的寶寶明顯不願意吃奶,有的吃著吃著就開始不專心,一有動靜就開始四處看,無論怎麼引導,寶寶就是表現出不餓的樣子,這也讓媽媽們非常著急。

厭奶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但是一般的寶寶都是生理性的厭奶期,可能是因為添加了輔食,孩子的味覺開始甦醒,對不同口味的食物開始感興趣,也有很大原因是孩子的注意力開始轉移,變得對周圍事物特別好奇,導致了吃奶不專心,媽媽們不用過度擔心,孩子的食慾還會回來的,到時候體重就會增長了。

孩子要長牙了

5個月的寶寶好像拆封了一個新技能,那就是煩躁,很多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大哭,也開始抓耳撓腮,出現煩躁情緒,這可能是寶寶要出牙了,他的牙齦疼痛、發癢,又不會表達,就會通過哭鬧來宣洩,這時候孩子根本沒有吃東西的欲望,反而會喜歡吃手指,看到什麼咬什麼,還會不停地流口水,很多媽媽就好奇了,孩子不是六個月才出牙嗎?怎麼五個月就開始煩躁了?其實,出牙的信號在五個月就會出現,有的寶寶發育好,五個月已經長出了小牙,媽媽們也不用奇怪了。

五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會進入一個緩慢期,但也不代表停滯不前,寶寶的技能也在勤加練習,五個月是寶寶的複習期,前期學到的所有技能,在五個月時會更加熟練,媽媽如果細心的話,會發現寶寶的變化也挺大的,比如頭已經轉的非常好了,稍微聽到聲音就會快速地扭頭尋找,翻身更熟練了,抓握各種玩具放在嘴裡的速度更快也更準確了,發音越來越複雜,還會衝著媽媽笑,餓了還會主動抓媽媽的衣服要求吃奶,還喜歡大人在腿上扶住了跳等等,寶寶在勤加練習之前學到的本領呢,也為後續的坐和爬打好基礎,媽媽們可不要忽略寶寶的努力,這些也是媽媽的驚喜,還是要多多誇誇寶寶呢

您的寶寶五個月時也出現這些情況了嗎?歡迎分享育兒經驗哦。

相關焦點

  • 寶寶處於快速成長期,易怒易煩躁怎麼辦?新手媽媽可以試試這樣做
    寶寶出生以後的時間段中,會出現快速生長的跡象,所謂的快速生長,並不單純的指身體上的成長,而是心理性格,身體各方面的成長。在這個時期內,寶寶成長得特別快,他也會學會一些技能,如,爬、走、坐等技能。但是有的寶寶因為早產或者晚產,而出現相對應的提前和推遲,此時,寶寶會出現易怒易暴躁的情緒,媽媽們可以試試這樣做。
  • 寶寶多大會叫媽媽?了解每月發育口訣,做到心中有數
    文丨悠悠小寶寶什麼時間才會叫媽媽呢?寶媽們,別著急,了解寶寶身體發育口訣,知道寶寶何時叫媽媽,對寶寶每個階段身體的發育情況有所了解,提前做到心中有數。新生兒期:睡覺。寶寶的小乳牙開始蠢蠢欲動了,受乳牙萌出的影響,寶寶情緒可能變得易煩躁,喜歡咬東西,此時寶媽要多注意,有的調皮寶寶也會咬疼媽媽的乳頭,寶媽不要過激反應驚嚇到寶寶,也別任由寶寶咬只是忍著。嚴厲的告訴寶寶媽媽會疼,那樣做不對,可以藉助牙膠,為寶寶緩解長牙期的不適。6個月:加輔食。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4個月之後,就可以加輔食了,到6個月還沒加輔食的要儘快了。
  • 寶寶幾個月會翻身和長牙,很多媽媽做錯,耽誤寶寶發育
    而且自己的寶寶,到現在都還沒有長牙的跡象,所以也比較著急。其實像花花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我們常常會在各種各樣的育兒論壇上,看到家長的一些提問,表示自己家的孩子,發育要比同齡孩子會慢上一些,那麼孩子在長大之後,是不是在學習等方面,也會比別人慢半拍呢?其實無需擔心,因為每個孩子的個體,都有一定的差異。
  • 0到12個月的寶寶身高體重發育參照表!你家寶寶都達標了嗎?
    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媽媽們的注意力從來都沒有轉移過。胎寶寶在肚子裡面的時候,會擔心寶寶的營養發育問題。等到寶寶出來後,媽媽們擔心的還是寶寶的發育成長問題。這個階段的寶寶一天一個變化,但是寶寶的發育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呢?這也是媽媽們擔心的問題,總怕自己的孩子「落後」。
  • 寶寶多大才能認出媽媽?揭秘:不同月齡寶寶的視力發育水平
    寶寶的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細心一點會發現,媽媽抱寶寶大部分時間是笑呵呵地,而寶寶要是換到其他人手上,尤其是陌生人的手上時,寶寶就會號啕大哭,很多時候就算用很多種方法也無濟於事,但是一回到媽媽的懷抱,寶寶就會破涕為笑了。
  • 寶寶囟門的發育標準
    位於寶寶頭頂的前囟門呈菱形,出生時約為成人拇指頭大小(1.5~2釐米,對邊中點連線的距離)。由於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大腦的生長速度較顱骨的生長速度相對要稍快些,所以在這一階段,正常寶寶的前囟門可隨著頭圍的增加而略變大,但一般不大於3.0釐米,不小於1.0釐米,也不向外突出,寶寶也無多汗、夜驚、煩躁等表現。
  • 寶寶不學爬先學走?媽媽別急著高興,後期發育差距會被拉大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後臺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留言:有些寶媽說自己的寶寶還不會爬,就已經可以走了,認為這樣很聰明,發育得也很快,可是後來慢慢地就會發現,他們高興得太早了。寶媽茹茹發現:自家寶寶算是學會走路比較早的了,但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的,有次在公園帶著孩子散步時,遇上了一位好心的兒科醫生,才知道緣由。那位醫生看了孩子一眼就問她:孩子會走路之前,是不是還不太會爬?茹茹只好如實地說,確實是沒爬幾天就會走了。結果對方一臉認真地勸說:「一定要讓孩子多練習爬行,爬行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只有爬得好才能走得好。」
  • 「百日」寶寶能帶來哪些驚喜?3個月寶寶應該會的能力,你知道嗎
    寶寶出生後,媽媽是第一個看見的,不少的媽媽就被自己生的這個小寶貝「醜」到了,覺得剛出生的寶寶不好看。不到一個月寶寶就能給媽媽一個小驚喜,蛻變成小可愛,到了三個月話,寶寶就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②視覺發育媽媽跟寶寶玩的時候能發現,寶寶對180°範圍內的東西都有反應了,這是寶寶的視覺範圍哦。
  • 五個月寶寶發育指標與食譜指導
    5個月大的寶寶聽到母親或熟悉的人說話的聲音就高興,不僅僅是微笑,有時還會大聲笑。  他將聽到元音和輔音,並開始注意它們結合成音節、詞彙或句子的方式。  寶寶能坐起。隨著他背部和頸部肌肉力量的逐漸增強,以及頭、頸和軀幹的平衡發育,他開始邁出「坐起」這一小步。  孩子開始用母語的許多節律和特徵咿呀學語,你會發現他會升高和降低聲音,好像在發言或者詢問一些問題。
  • 探秘寶寶五大感官發育的奇妙之旅:視覺,發育過程是場「持久戰」
    在《探秘寶寶五大感官發育的奇妙之旅》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若蘭媽咪要為大家分享的是寶寶的「視覺」發育的特徵和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好的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藝術大師達文西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意思是說眼睛是可以表達思想感情的。
  • 新生兒在這個月份,如果還做不出三個動作,那就說明寶寶發育遲緩
    寶寶的發育是寶媽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那說到這其實以下內容是可以寬慰寶媽心的!因為寶寶在不同時期做出的一些動作,就可以說明他的發育!發育好的寶寶會清楚的讓寶媽感受到,可以感受出寶寶的機靈、活潑,即使是內向的寶寶也可以給寶媽帶來開心!我們言歸正傳,寶寶在這個月份如果做不出以下三個動作,那說明寶寶發育緩慢!
  • 你家娃多大會抬頭?寶寶抬頭早別急著高興,可能是發育出現了異常
    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順應自然,比強求更好,太早訓練寶寶抬頭,未必是好事。寶寶多大會抬頭?太早、太晚都不是好事雲青家的寶貝剛滿月,小傢伙可懶了,每次雲青給寶寶練趴,小傢伙就懶懶地趴在床上,不管雲青怎麼逗,娃就是懶得抬頭看一眼。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寶寶食欲不振,發育慢?可能是缺鋅惹的禍!這些補鋅方法快收啦!
    長時間的缺鋅,還容易導致孩子患異食癖,甚至有一些孩子會吃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像紙,石頭……2生長發育慢鋅對於孩子的生長激素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當孩子缺鋅的時候,生長激素分泌也會變慢。這就會導致明明是同齡的孩子,卻比別人發育要慢很多,身高總是達不到標準,較為落後。所以當孩子身高發育過慢的時候,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 對於3個月內的寶寶,媽媽要規避幾個行為,不然會傷害到寶寶
    剛出生的寶寶還處於發育階段,對很多事情和行為比較敏感,比較脆弱,家長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照顧。但是,有些母親粗心大意,不經意、不知不覺地做了一些影響嬰兒健康發育的事情,也給嬰兒的健康帶來了不良影響。特別是新手媽媽要慎重對待自己的寶寶,不要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造成嚴重後果。
  • 寶寶不會爬先學會走,頭腦發育會不會受影響?聽聽專業醫師怎麼說
    老公卻眉頭一皺,擔心地說:「寶寶還不會爬呢,先學走是不是不太好啊?」倆人大眼瞪小眼,一下子誰也不說話了。一提到跟孩子未來發育有關的話題,誰也不敢妄下定論,婧婧趕緊打開電腦查閱了起來。「找到了找到了!」婧婧兩眼放光,驚喜地說。
  • 一月黃疸,二月腸絞痛,三月抬頭,寶寶必經之路趕緊了解
    有了小寶寶以後,家長們是不是很慌張寶寶的護理。寶寶每個月的發育是怎樣的,這樣是不是正常的?該怎麼辦?一個月:黃疸基本上小寶寶出生以後的第二天都會開始出現黃疸。但是黃疸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生理性的黃疸家長完全是不需要在意的,因為它自己會慢慢好。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寶寶這個年紀會喊「媽媽」,說明大腦發育好,4招幫助寶寶早開口
    自打懷孕開始,做父母的就各種期待寶寶的到來,尤其是十月懷胎的媽媽。很多年輕父母都會討論自己的寶寶到底是先叫媽媽還是先叫爸爸呢?多大的時候會叫爸爸媽媽呢?這些都成為了父母非常關注的的焦點。
  • 寶寶翻身的關鍵期,媽媽別錯過了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的每一個階段都備受父母的關注,而且一般的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成長規律,比如孩子什麼時候學會翻身,什麼時候開始走路,什麼時候學會說話,都會有一定的年齡階段。如果孩子過了那個階段還沒有相應的發展,父母就要格外注意孩子的發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