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烤鴨多數人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就是北京烤鴨,一隻烤鴨刷刷幾刀片出皮和肉,抹上甜麵醬,加上蔥絲、黃瓜絲,卷到薄餅裡面那味道別提多香了。除了這種「高級」吃法,在農村的集市或者路邊還能買到有大口吃肉感覺的脆皮烤鴨,脆皮烤鴨的價格相比北京烤鴨就實惠多了,一般一隻只要15塊錢。
可讓人不理解的是在烤鴨攤位旁邊的鴨脖攤位,一隻滷鴨脖就要5塊錢,為什麼價格相差這麼大?工廠員工說出其中的原委,還好提前知道了。
烤鴨和鴨脖用的鴨子不一樣
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15元一隻的烤鴨遠遠看上去個頭挺大的,其實切下來沒有多少,而且鴨脖子也並不粗,這是因為烤鴨使用的都是專門做烤鴨的鴨子,一般個頭不大,一個是為了烤制的時候更容易熟,另外一個就是論個賣的時候更划算一些。
而滷製鴨脖子使用的鴨子都是個頭比較大足月的鴨子,這樣的鴨子生長周期長,養殖成本也就更高一些,而且時間長鴨脖的肉也更緊實有嚼勁,這樣的鴨脖成本也就更高一些。
烤鴨可能用的是冷凍鴨
我國每年都會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肉類及其製品,其中豬肉的進口量是最大的,還有牛肉和雞鴨肉,因為國外的養殖成本更低,所以進口的鴨子價格也比較便宜,還有一些冷凍的鴨肉可能是冷庫存放時間比較長的鴨肉,烤鴨為了控制成本也就會選擇這種冷凍的鴨肉。
但如果是冷凍鴨的話在滷製的時候很難進味,所以滷鴨脖一般用的都是新鮮的鴨脖,這種鴨脖的成本自然也就比冷凍的成本更高一些。
烤鴨沒有幾個關鍵部位
另外,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烤鴨只有一個鴨身子,沒有鴨頭、鴨舌、鴨掌、鴨翅,也沒有鴨肝、鴨胗、鴨腸等內臟,而這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其價格遠比鴨身子貴,所以烤鴨的價格也就會比較便宜。
滷鴨脖的加工成本更高
烤鴨的製作方法相比鴨脖來說就簡單很多,只需要清洗稍微醃製,然後放到烤箱中烤熟就可以賣了。而滷鴨脖不僅需要損耗大量的滷製材料,還需要在鍋中燉煮很長時間,然後才能從普通鴨脖變成美味的滷鴨脖,耗時間而且成本也更高,自然價格也就更高一些。
如此來看,雖然兩者的價格相差比較大,但實際上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要是在正規的店裡購買的,不論是烤鴨還是滷鴨脖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農村集市和路邊攤的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