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的眼裡,食,大若天地。我國人不僅愛吃,更懂吃,會吃!因此只要一提到中國美食,海內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國的美食在一定區域內,由氣候,地裡,歷史,物產,飲食風俗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烹飪技巧和風味。
總之我國美食的品種難以計數,著名的美食不下數錢中,而要說在全國享有盛譽的烤鴨絕對算得上名次。烤鴨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烤鴨的美味也讓它風靡全國乃至全球,如今只要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烤鴨店。有些則是直接是在大街上支個小攤就開賣了。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是賣的都是烤鴨,當然最主要的是,路邊小攤賣的烤鴨價格老百姓們都能接受,一隻只要十幾元,稍微大點的最多20元一隻。
不過,現在隨著消費者對飲食安全的重視,不少人都對十幾元一隻香噴噴的烤鴨產生了懷疑。因為在農村,如果從農戶手裡買一隻活鴨,那麼至少也得50元,斤數重6,7十元。
前段時間,筆者回農村老家,村裡的發小知道回來後,就張羅著要給我接風洗塵,幾個人商量著去一個朋友家吃飯。到了中午,發小端來一盆鴨肉「咱自家樣的鴨,用秘制的料烤的鴨,你嘗嘗,絕對比你在城裡吃的好吃。」吃了一口不由的讓人感嘆發小的廚藝「你這廚藝見長吖,你能去開飯店了,別的店賣20元一隻,你賣三十元一隻都有人買」。聽罷,發小笑著說,別說三十,我這活鴨有人掏60元一隻我還不賣呢,再加上收房租,料錢,人工,你說的三十元一隻我不賠光」。
聽完朋友的一通話,我當時心裡就好奇了起來,農民養的一隻活鴨都要60元,為啥路邊烤鴨才20元,他們圖啥?經過一番了解後,才知道其中原因。
首先,大家應該知道,北京烤鴨用的是,這種鴨子一般長一個月後,就開始人工填食讓他增肥,每天定時由技術工人將用莜麥麵和其他營養物調好的飼料。而北京鴨生長時間有嚴格的規定,只用生長45天的鴨子。
而路邊攤一般用的都是白羽肉鴨。正規店的大型烤鴨店白羽鴨一般生長周期在40天左右,而一些小店面烤鴨用的鴨生長周期只有30天左右,甚至更低。雖說只有短短的10天,鴨的重量則輕了不少,而且這中間少了許多人工和飼料的成本。所以,即使他們只賣20元也是有利潤的。
當然,之前還有關於冷凍鴨之說,事實上一些小店面確實使用過,事實上,這確實發生過,冷凍鴨的確比鮮鴨售價便宜,比如一隻大約 2 斤半的冷凍鴨,僅需不到 10 元。而烤鴨店的都是批量進貨的,進的越多,價格就越低。算上租金、電費、佐料、人工成本,一隻鴨子的成本才十二三元。而老闆為了拉生意,採取薄利多銷的方法。一隻賣20元,甚至更低也是賺錢,只是掙多掙少的問題。
除此之外,鴨之所以便宜,鴨舌,鴨毛,鴨肝,鴨腸,鴨腳,鴨翅,鴨胗都可以單獨拿出來賣。特別是鴨毛就更加值錢了,都是直接買羽絨服的廠家。
綜上總總,烤鴨的價格自然而然的就降下來了。那麼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