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觀察 「負債者聯盟」超2萬人求助 到底誰在引導過度消費?

2020-12-14 天目新聞

「19歲欠了兩萬多元,迷茫不知道怎麼還了。」近日,在校大一學生張婷(化名)發帖求助,她陸續用花唄、京東白條等支付工具消費,粗略估計總負債達2萬多元,每月分期得還1600多元,而生活費只有1000元。

事實上,張婷只是網絡貸款群體中的一個縮影,像她一樣在豆瓣「負債者聯盟」懺悔求助的,還有2萬餘人。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飆升至854億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後幾乎佔了一半。因此,社會輿論對年輕人陷入網貸問題頗有爭議。

日前,相關話題發廣泛關注,網絡輿論持續發酵。(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誰在引導年輕人過度消費?

剛工作的「厚樸」在「負債者聯盟」討論組發布一則記錄貼,寫下了她8個月以來的還款歷程。12月1日,她又記下一筆,「還款5119,還有14437」。

她告訴天目新聞記者,去年因為工作不穩定,還要支撐家庭生活,經濟壓力太大,「沒辦法,只能借錢臨時周轉一下。」她目前在京東白條、花唄、借唄、信用卡幾處都欠著錢。

和「厚樸」一樣,正在還清欠款穩步「上岸」的,還有廣西某高校大二學生小艾。她所在的地方,是個連肯德基也沒有的小城市,每月生活費1800元,已經挺多了,但還是入不敷出欠了花唄3000多元。她分析,網貸主要是因自己消費不理智造成的,想吃得好、用得好,囤的護膚品、化妝品和衣服,其實根本用不完。

浙江90後小陽是重度透支消費者,也是多年的消費貸用戶。無論早餐買包子,還是家裡買沙發,他都習慣用花唄支付。多年來,他陷入了還債怪圈:剛使用花唄時初始額度是50000元,後來額度漲到70000元、130000元,就這樣不知不覺中開始陷入了過度消費的怪圈,無力償還就通過借唄、京東白條甚至其他貸款渠道來補「漏洞」。「每月還款,就靠拆東牆補西牆」,小陽告訴記者,這種做法在同齡人中並不少見。

另外,多名受訪者表示,「用網貸透支消費,因為被廣告帶節奏」;也有受訪者說,「一些網購平臺利用額外優惠,正在誘導消費者使用網貸」。12月1日晚,記者打開京東APP下單,證實了這一說法:在購買一款價值5049元的手機時,付款界面出現提示,如果選擇打白條選項,能享受「單單最高減299」的優惠服務,不過令人詫異的是,用白條成功付款後簡訊提示,實際只在原價基礎上額外享受了0.02元優惠。

京東下單截圖

「花唄們」的套路已被察覺

採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年輕人被捲入網貸最初都是基於小額消費貸,多數與網購等消費行為有關。日積月累,網貸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小陽告訴記者,這與網貸平臺標註的利率有關。以他為例,目前花唄有13萬元借貸額度,但借款首頁只標註了「日利率萬3.5(1千元用1天只需0.35元)」的字樣。他指出,這與我們平時參考的年化利率不一樣,很多剛接觸網貸平臺的年輕人,並不懂這些區別,容易等同於年化利率3.5%。實際上,需要在借唄頁面點「去借錢」,到下一頁輸入借款額度後,再點總利息右邊的藍色提示按鈕,頁面經過再三跳轉後才顯示「年利率:日利率0.035%*365=12.775%」的提示。

另外,他質疑,「(1千元用1天只需0.35元)」字樣是平臺有意在用低價誘導消費者使用網貸。他說,「13萬的額度,與1000元的日利息提示,相差太大。」對此,小陽建議網貸平臺應當要用低、中、高三個利息檔次,直觀提示借貸者可能要支付的利息,而不該只以1000元作為利息支付參考。

「花唄們」的更深套路,近日已被相關部門披露。11月2日晚,銀保監會發文指出,與持牌金融機構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賴購物、交易、物流等行為數據,更多依據借款人的消費和還款意願,缺乏對還款能力的有效評估,往往形成過度授信,與場景誘導共同刺激超前消費,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輕人深陷債務陷阱。同時,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還直接點名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唄、借唄、白條、任性付等產品,其內核與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沒有本質差別,但分期手續費高於銀行,與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

律師建議:加強行業監管

「解決目前年輕人過度消費的核心問題,應當在於健全法制和監管。」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接受天目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比如針對平臺壟斷、監管套利等問題,目前相關辦法正在徵求意見中。

記者注意到,11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下文簡稱《徵求意見稿》),釋放出國家加強對網絡小額貸款監管的積極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對「花唄們」利用自身網絡小額貸款牌照,在聯合貸款方面明確規定,主要作為信息提供方與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的網絡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幫助合作機構規避異地經營等監管規定。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此外,《徵求意見稿》直接提高了經營網絡小額貸款的資金門檻,意味著行業準入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董毅智指出,網貸一旦出現逾期,會產生平臺催款、徵信拉黑、民事訴訟等系列問題,對年輕人的職業規劃、求學、升職、購房貸款、出國旅遊等方面,都會產生影響,應當引起年輕人重視。對此,銀保監會消保局曾發布風險提示文件指出,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髮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徵求意見稿》截圖(圖片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負債者聯盟」豆瓣小組爆紅 數據顯示90後成負債主流人群
    「雙十一」前夕,名為「負債者聯盟」的詞條悄悄爬上熱搜,不少網友從微博趕來尋找組織。創建於2019年12月的「負債者聯盟」是數以萬計身背負債的年輕人聚集地,「無節制消費、遭遇詐騙、網貸」等是該小組簡介提及的負債原因,同樣也是現今大多數年輕人背負債務的原因。
  • 雙十一狂歡後,更可怕的是年輕人借貸過度消費
    媒體在報導「雙十一」時,還特別提到了這場消費盛事不可或缺的參與群體——快遞人員,有快遞小哥在受訪中說「今年賺錢就靠這個月了」,並表示在「雙十一」期間的收入大約有2萬人民幣左右。儘管有「貓膩」讓數字看上去更漂亮,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的「雙十一」,公布出的成交數字的確在輿論上起到了「強心針」的作用,國內不少網站興奮地表示,「雙十一向世界展現了消費信心」。但是就在「雙十一」之前,11月4日,網易旗下的「網易嚴選」突然宣布要「退出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狂歡的雙十一」。
  • 90後「負債者聯盟」:花22萬買電子產品 靠「花錢」緩解工作壓力
    像朱麗這樣負債的90後,在豆瓣小組「負債者聯盟」裡可以找到很多。這個創建1年多的小組已有3萬多名成員,集結了各種原因欠債的年輕人:創業失敗、家人重病、深陷殺豬盤、被朋友坑騙……但一位網友根據組內11月的帖子進行抽樣統計,發現超前消費和遊戲是最主要的欠債原因。
  • 天目觀察 泡泡瑪特今日港股上市 中國潮玩品牌加速出海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09992.HK)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38.5港元,盤中一度暴漲超110%,市值過千億。截至15時05分,泡泡瑪特股價報70.35港元,漲82.73%,總市值約971.94億港元。
  • 不要讓「超前消費」變成「過度消費」
    超前消費就是指當前的收入無法滿足消費,便借用未來的錢來完成目前的消費。像房貸、車貸、國家發行國債都算是超前消費。可能有很多的人將超前消費與過度消費理解成同一個意思,其實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超前消費沒有好與壞之分,超前消費是一個中性詞,它是一種消費理念,而過度消費指的是一種行為帶來壞的結果。
  • 天目觀察 巨頭蜂擁入局 社區團購又迎來春天?
    不同模式之下,誰又能真正「笑傲江湖」?巨頭下注 社區團購「翻紅」天目新聞記者體驗發現,社區團購商品多以生鮮農產品、家居百貨為主打。打開社區團購APP或小程序,尋找離自己最近的社區,選擇感興趣的團購商品並下單,即可以較低的市場價格購入該商品。拿貨則可選自提或配送上門。
  • 「月欠族」過度消費危害不容小覷
    智聯招聘發布的《2018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超兩成白領2018年處於經濟負債狀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月光消費」,甚至「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造就年輕「負翁」,「月光族」變「月欠族」。(2月19日《中國青年報》)掙多少用多少,吃光用光,如果說「月光族」是花光所掙的錢,「月欠族」則是靠借貸提前消費,隱藏的風險更大。
  • 過度消費正在透支著我們:你有過度消費的經歷嗎?理性消費去哪了
    賣腎買iphone,以前看的時候只是一笑了之,現在在看,才發現了其中的含義—過度消費。1、過度消費正在慢慢地侵蝕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那麼何為過度消費呢?過度消費,是指不符合國情,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費,是一種扭曲的、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記得看過一篇報導,說的是現在的90後人均有多少存款,但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其中一半以上的90後並沒有存款,甚至平均每人負債達到了幾萬元。
  • 開通門檻極低 消費誘惑難擋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
    在一共50名受訪大學生中,使用消費信貸的有32人,佔受訪者的64%。未使用者中,多數表示用生活費就足夠日常生活。有一名學生表示自己很擔心開通消費貸產品後「控制不住自己」,因此一直沒有開通。對於自己想要的、價格較貴的商品,要麼攢錢購買,要麼只能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以後再說。
  • 破題大學生過度消費需樹立正確價值觀
    (9月4日 紅星新聞)雖然各地消費水平不同,各院校物價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但一名大學生,動輒要三四千元的生活費著實有些「超標」。就三餐而言,在學校食堂,一天20元的標準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如果要吃得更好一些,按一天30元的標準計算,也僅需900元一月。加上日常生活、服裝鞋帽費用,一月2000元足矣。
  • 借貸消費調查:那些負債的年輕人
    在豆瓣小組中,有一個叫「負債者聯盟」的小組上了熱搜,這是上萬名負債的年輕人聚集地,在這裡負債者們講述自己的負債之痛,打卡記錄艱難的上岸之路。「看著身邊的人擁有我也想有,第一次嘗試到超前消費的快感就停不下來了。」小於是「負債者聯盟」中的一員。
  • 首批臨安「天目暖鍋」特色美食消費體驗場所出爐
    近日,杭州市文旅局、杭州市商務局公布了杭州市「詩畫浙江·百縣千碗」特色美食旗艦店、示範店、體驗店名單,我區4家餐飲企業榜上有名,成為首批「天目暖鍋」特色美食消費體驗場所。其中,錢王家宴、河畔人家被認定為特色美食旗艦店,一口天飯店被認定為特色美食示範店,歸來時餐廳被認定為特色美食體驗店。
  • 漢服消費人群超200萬人 95後成主力消費群體
    目前漢服風越來越流行,數據顯示,漢服的銷售同比增長迅速,全國漢服市場消費人群超過200萬人。目前,全國漢服市場消費人群超過200萬人,產業總規模超1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定價在100元至300元之間的漢服佔據了60%以上的銷售份額。這也使得很多商家開始嘗試進行常規尺碼漢服的批量生產。  漢服消費者普遍年輕化,95後成為了漢服最大的購買人群,是90後的5倍。
  • 建盞和天目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建盞與天目建盞與天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日本的茶文化、陶瓷史體系中,建盞屬於天目的一部分,而且是天目中的最高等級。很多人茶友分不清建盞和天目盞它們到底是關係,如何區分。[天目盞 65344]2「天目」是一個外來詞天目的說法最早源自於日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詞彙。天目是一種黑色帶有紫及醬色釉彩的瓷器,最早原指福建的建窯瓷器。
  • 永煤的「三A」到「二B」,看不懂的評級,信用到底「幾斤幾兩」
    最近的債券市場,真的可以說,血雨腥風、血流成河,雖然債券市場踩雷的都是資金比較大的機構,身在股市的小散也不要看熱鬧不嫌事大,機構的背後也是無數個普通投資者,算來算去還是平頭老百姓買單,前兩天的豆瓣有個「負債者聯盟」火了,看來要把負債者聯盟改成「負債企業聯盟」。
  • 避免年輕群體過度消費 需要未雨綢繆
    不過,一些人特別是年輕群體應實現從信用卡「卡奴」到「卡主」的轉變,避免過度消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儘管中國儲蓄率仍然位居前列,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延續幾千年的勤儉持家、量入為出的消費觀正在悄然改變。這點在已經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之一的90後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有研究報告指出,90後平均存款約815元。
  • 廣州組建消費扶貧聯盟 線上線下發力扶貧助農
    為著力激發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廣州全市商務部門、市協作辦、各區、各相關部門、商超、電商、媒體及骨幹企業等組建了消費扶貧聯盟,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在廣州持續掀起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熱潮。通訊員 供圖  黔南佛手瓜、納雍土雞、威寧土豆、畢節土雞蛋……眾多物美價廉的扶貧農特產品,在廣州全市各大商超、電商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銷售,深受廣州消費者喜愛。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已設置消費扶貧專館33個、扶貧專櫃928個,僅銷售貴州畢節、黔南綠色農特產品就已達8.62億元。  近年來,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及其龍頭商戶紮根畢節市、黔南州幫扶脫貧。
  • 莫讓「啃小」過度消費「小網紅」
    一個粉絲超千萬的「萌娃」博主,對正在拍視頻的媽媽說:「在這個家裡,我姓劉,爸爸也姓劉,只有你姓李,誰才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你心裡沒點數嗎?」別急著為這位母親抱不平,從帳號顯示的信息來看,視頻內容的拍攝和運營都有這位母親參與。
  • "二十四條":一條司法解釋與"被負債者"的罪和非罪
    文後,不少網友這樣評論:「不結婚絕對是明智之舉」「法律到底是保護弱者還是幫助惡人呢」……另一名「被負債者」蔡小雨的表態或許最有實際意義。她是一名有20多年教齡的幼兒園教師。2014年2月,她與丈夫因感情不和離婚。然而離婚不到兩個月,她便被法院傳票包圍了:丈夫背著她借了數百萬元,如今債權人起訴她為共同責任人。蔡小雨回憶,站在被告席上的感覺是「悲憤又屈辱」。
  • 過度的消費行為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於是出去做兼職,賺點外快,繼續投資在這些事物上,可是買得越多,發現自己越不開心,不知道自己到底追逐的是什麼,而且深深地感受到了空虛。2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一個學期之後,一次機緣巧合,因為一個合適的實習機會而必須搬離宿舍,收拾行李的時候,看著滿柜子的衣物和其他雜物,我突然驚呆了:我怎麼買了這麼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