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欠了兩萬多元,迷茫不知道怎麼還了。」近日,在校大一學生張婷(化名)發帖求助,她陸續用花唄、京東白條等支付工具消費,粗略估計總負債達2萬多元,每月分期得還1600多元,而生活費只有1000元。
事實上,張婷只是網絡貸款群體中的一個縮影,像她一樣在豆瓣「負債者聯盟」懺悔求助的,還有2萬餘人。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飆升至854億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後幾乎佔了一半。因此,社會輿論對年輕人陷入網貸問題頗有爭議。
日前,相關話題發廣泛關注,網絡輿論持續發酵。(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誰在引導年輕人過度消費?
剛工作的「厚樸」在「負債者聯盟」討論組發布一則記錄貼,寫下了她8個月以來的還款歷程。12月1日,她又記下一筆,「還款5119,還有14437」。
她告訴天目新聞記者,去年因為工作不穩定,還要支撐家庭生活,經濟壓力太大,「沒辦法,只能借錢臨時周轉一下。」她目前在京東白條、花唄、借唄、信用卡幾處都欠著錢。
和「厚樸」一樣,正在還清欠款穩步「上岸」的,還有廣西某高校大二學生小艾。她所在的地方,是個連肯德基也沒有的小城市,每月生活費1800元,已經挺多了,但還是入不敷出欠了花唄3000多元。她分析,網貸主要是因自己消費不理智造成的,想吃得好、用得好,囤的護膚品、化妝品和衣服,其實根本用不完。
浙江90後小陽是重度透支消費者,也是多年的消費貸用戶。無論早餐買包子,還是家裡買沙發,他都習慣用花唄支付。多年來,他陷入了還債怪圈:剛使用花唄時初始額度是50000元,後來額度漲到70000元、130000元,就這樣不知不覺中開始陷入了過度消費的怪圈,無力償還就通過借唄、京東白條甚至其他貸款渠道來補「漏洞」。「每月還款,就靠拆東牆補西牆」,小陽告訴記者,這種做法在同齡人中並不少見。
另外,多名受訪者表示,「用網貸透支消費,因為被廣告帶節奏」;也有受訪者說,「一些網購平臺利用額外優惠,正在誘導消費者使用網貸」。12月1日晚,記者打開京東APP下單,證實了這一說法:在購買一款價值5049元的手機時,付款界面出現提示,如果選擇打白條選項,能享受「單單最高減299」的優惠服務,不過令人詫異的是,用白條成功付款後簡訊提示,實際只在原價基礎上額外享受了0.02元優惠。
京東下單截圖
「花唄們」的套路已被察覺
採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年輕人被捲入網貸最初都是基於小額消費貸,多數與網購等消費行為有關。日積月累,網貸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小陽告訴記者,這與網貸平臺標註的利率有關。以他為例,目前花唄有13萬元借貸額度,但借款首頁只標註了「日利率萬3.5(1千元用1天只需0.35元)」的字樣。他指出,這與我們平時參考的年化利率不一樣,很多剛接觸網貸平臺的年輕人,並不懂這些區別,容易等同於年化利率3.5%。實際上,需要在借唄頁面點「去借錢」,到下一頁輸入借款額度後,再點總利息右邊的藍色提示按鈕,頁面經過再三跳轉後才顯示「年利率:日利率0.035%*365=12.775%」的提示。
另外,他質疑,「(1千元用1天只需0.35元)」字樣是平臺有意在用低價誘導消費者使用網貸。他說,「13萬的額度,與1000元的日利息提示,相差太大。」對此,小陽建議網貸平臺應當要用低、中、高三個利息檔次,直觀提示借貸者可能要支付的利息,而不該只以1000元作為利息支付參考。
「花唄們」的更深套路,近日已被相關部門披露。11月2日晚,銀保監會發文指出,與持牌金融機構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賴購物、交易、物流等行為數據,更多依據借款人的消費和還款意願,缺乏對還款能力的有效評估,往往形成過度授信,與場景誘導共同刺激超前消費,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輕人深陷債務陷阱。同時,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還直接點名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唄、借唄、白條、任性付等產品,其內核與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沒有本質差別,但分期手續費高於銀行,與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
律師建議:加強行業監管
「解決目前年輕人過度消費的核心問題,應當在於健全法制和監管。」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接受天目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比如針對平臺壟斷、監管套利等問題,目前相關辦法正在徵求意見中。
記者注意到,11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下文簡稱《徵求意見稿》),釋放出國家加強對網絡小額貸款監管的積極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對「花唄們」利用自身網絡小額貸款牌照,在聯合貸款方面明確規定,主要作為信息提供方與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的網絡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幫助合作機構規避異地經營等監管規定。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此外,《徵求意見稿》直接提高了經營網絡小額貸款的資金門檻,意味著行業準入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董毅智指出,網貸一旦出現逾期,會產生平臺催款、徵信拉黑、民事訴訟等系列問題,對年輕人的職業規劃、求學、升職、購房貸款、出國旅遊等方面,都會產生影響,應當引起年輕人重視。對此,銀保監會消保局曾發布風險提示文件指出,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髮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徵求意見稿》截圖(圖片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