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2020-12-09 珞思

石頭是怎麼開花的?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繼高口碑的《在一起》之後,又一部時代報告劇和觀眾見面了!

今晚起,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榮譽出品,包括江蘇廣電旗下幸福藍海在內的全國多家製作公司、業內優秀編劇導演共同攝製的《石頭開花》,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等多家平臺開播。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全劇將全景式、系統性、生動化反映「脫貧攻堅」這場中國乃至全球減貧史上的奇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而「石頭開花」四個字,象徵了變不可能為可能的信念,以及在貧瘠中綻放出的希望。

一脈相承了《在一起》的單元劇模式,《石頭開花》用十個劇情單元,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反映在這十個區域特徵、貧困程度和脫貧難點各不相同的貧困地區,基層扶貧幹部、當地困難群眾和其他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戰勝貧困的感人故事。

「開篇就是富大龍、郭濤兩位影帝對戲,這陣容太強了!」首個單元故事《青山不負人》一經亮相,就以堅實的角色感吸引住了觀眾。故事取材拍攝於安康市平利縣,講述陝西安家坪如何通過富硒茶特色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主演富大龍的感慨代表了眾多主創的心聲,他說:「拍這部劇,我真的找到了扎到泥土裡的感覺!」

以小見大致敬史詩

取材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跡,濃縮不同地區的扶貧特色

「時代」強調迅速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和時代精神,「報告」強調以真人、真事、真情為基礎來進行藝術創作,「劇」則遵循電視劇的創作規律,以文藝為載體記錄現實,用蘊於真實的萬鈞之力感染人心。

自2月接到國家廣電總局的部署任務後,江蘇廣電總臺統籌內外部資源組成項目組,潛心打磨劇本,用心製作拍攝,迅速推進各項工作,歷時近9個月,完成了《石頭開花》的製作完成。

全劇共十個單元,兩集為一個單元,十個故事分別是《青山不負人》《古村情》《七月的火把》《信任》《怒放的山花》《最後的土房》《山那邊》《雲寨大灌籃》《阡陌謠》《三月三》,這些單元涉及了精準識別、扶貧扶志、農村電商、易地搬遷、產業扶貧、文旅開發、金融扶貧、汙染治理、綠色發展等諸多主題,劇集在江蘇宿遷、貴州興義、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取材了大量鮮活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並在十個地區的移步換景中,濃縮了不同地區的扶貧特色。

儘管十個單元敘事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故事裡的人們最終都走向了共同富裕的起點。十個單元就如十組拼圖,共同展示著脫貧奇蹟背後的中國故事。

以今晚率先亮相的在陝西安康拍攝的《青山不負人》為例,富大龍飾演的國土資源局駐安家坪第一書記吳非飛,迫切想要幹出一番成績,但當地鄉親們落後的思念觀念,以及地處偏遠的交通劣勢,攔住了富硒茶產業的「硒望」之路。困難重重之下,吳非飛和另一位第一書記秦楠攜手同行,率領老鄉圓了致富夢。

《石頭開花》中,吳非飛用創新的「1+1>2」的模式推廣打造品牌富硒茶,成功開掘出扶貧致富的金礦,無疑是用文藝的方式,向廣大觀眾生動「報告」著在陝西那片熱土上所發生的「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涅槃故事。

紮根泥土淬鍊精品

在深入實際的真切體驗中,完成對人物的塑造

《石頭開花》的主創陣容非常強大,張強擔任總編劇,於小千、何晴、王偉軍、謝煒、趙哲恩等擔任編劇,匯集了李少紅、劉家成、滕華弢、高群書、餘淳、林柯、張多福、惠楷棟、徐宗政、劉洋等十位著名導演,以及林永健、韓雪、李光潔、富大龍、馬天宇、白客、張鐸、於曉光、馮文娟、王佳佳、郭濤、張馨予、尹正、鞏漢林、許文廣、黃小蕾、鄭雲龍、杜志國、韓童生、杜源等優秀演員。

「扶貧」是一個絕大多數演員耳熟能詳,但缺乏切身經歷的話題。所以,最真實貼切的表演需要演員們在腳踏實地的體驗中真聽、真看、真感受,這也是全體主創必須的選擇。

《青山不負人》單元主演富大龍表示:「實際上,我們從前期籌備,到入組拍攝,一直都處在一個學習和了解狀態之中,尤其是到了當地之後,從扶貧幹部、當地群眾那裡聽到了很多故事,其實是挺有觸動的。因為在我們以前的想像中,覺得既然是國家政策,那這個事情就辦了,就不會想到中間有這麼多的困難,我們需要扶貧的區縣或山村,經常需要和自然災害做鬥爭,比如說下大雨就會有山體滑坡或者泥石流什麼的,也更加體會到扶貧幹部肩上的工作任重道遠。」

富大龍說,「石頭開花」暗示的是「扶貧實難」。隨著拍攝,自己對劇本、對人物的感情越來越深,經常會想像千千萬萬像吳非飛一樣外來的扶貧幹部,是拿出了怎樣的勇氣和毅力奮戰在一線,在事業與家庭、小我與大我的抉擇中,一面糾結,一面堅守。

拍攝的一個多月中,富大龍和老鄉們產生了深厚的情感,這讓他也逐漸理解了「吳非飛」為什麼和那片土地無法割捨,「怎麼能離開呢?這麼多的鄉親,有的還沒脫貧,有的雖然脫貧了,可是還沒有致富。這條路需要我們攜手往前走。」

值得一提的是,《青山不負人》的關鍵詞是「脫貧不易脫身難」。「脫身」為何意?《石頭開花》總編劇張強表示,貧困村的村民們為了讓外地來的好幹部早點「脫身」離開大山,故意在評價幹部的工作時打低分,這構成了劇中的一個情感點。

劇內劇外立體扶貧

江蘇廣電總臺「1+N」打出「組合拳」

今年以來,加快推進脫貧攻堅作品的創作和播出,用生動的形式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脫貧攻堅宣傳往實處走、往深裡走、往心裡走,成為主流媒體在「決勝時刻」的重要使命。

緊扣脫貧攻堅時代主題、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正在江蘇衛視每周五晚熱播,陸續展開了一場集「探訪+公益+文化+紀實+帶貨」於一體的融媒體公益行動。伴隨《石頭開花》的開播,江蘇衛視在主題宣傳上形成了「劇場+節目」雙線發力的態勢,平臺力圖以更加立體的方式,當好扶貧故事的記錄者、講述者和踐行者。

圍繞《石頭開花》,江蘇廣播電視總臺領業界之先,創新打出「1部電視劇+N項活動」的組合拳。

11月14日,該劇在陝西省安康市舉行開播發布會時,將十個拍攝地的特色產品匯聚在一起打造「安康大集」,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趕集人」推介扶貧項目產品,介紹特色美食和美景好物。

11月17日起,江蘇衛視在每天上午九點連續十天播出《石頭開花》開播特別節目《花開分外香》,邀請劇中主創和扶貧幹部代表做客採訪,為大家講述拍攝心得和扶貧故事,也讓扶貧項目中的特色物產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同時,江蘇廣電總臺旗下「荔枝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將配合劇情進度和主題,發起多場公益助農直播帶貨活動。薇婭等明星帶貨達人將現身直播間,以實踐惠及村民,以電商助力脫貧攻堅。

此外,《石頭開花》劇組還向劇中的十個拍攝地和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鄉村學校,捐贈了一百套國家廣電總局直播衛星「空中課堂」學習系統,讓這些鄉村、偏遠地區的學生可以遠程接收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相關節目,與北京市的學生「同上一堂課」。

如此創新的舉措,不僅以服務社會的方式引領了大劇宣推的新思路;也通過搭載《石頭開花》的熱播效應開展「品牌扶貧+電商扶貧+教育扶貧」,開創了廣電扶貧的新模式;更體現出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從內容到產品、從線上到線下的融合新思維。

相關焦點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17日登陸江蘇衛視 全方位呈現脫貧實景
    原標題: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17日登陸江蘇衛視 全方位呈現脫貧實景   舉全臺之力打造精品之作:要讓好劇有好影響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石頭開花》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
  • 精準講述脫貧攻堅的行進故事 ——我看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
    在他們的背後是奔赴脫貧攻堅一線的百萬幹部,有奮鬥在天南地北千村萬戶,有一個追求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有一個踐行莊嚴承諾的偉大政黨,有一個為實現偉大復興而砥礪奮進的民族。這些來自一線的人物,是《石頭開花》形象塑造的生活來源與現實基底。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在北京召開 廣受好評
    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牽頭、幸福藍海等影視製作公司創作的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12月9日在北京召開。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出席並講話,《石頭開花》出品方代表,主創代表,文藝單位專家學者,以及播出平臺、數據機構負責人和青年觀眾代表參加了研評。
  • 在福建拍攝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之《三月三》11月26日播出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系國家廣電總局重點指導的電視劇項目,《石頭開花》之《三月三》(共兩集),於11月26日晚7時30分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湖南衛視、北京衛視、廣東衛視等六大衛視聯合播出;同時,在騰訊、愛奇藝、優酷等網絡平臺播出。
  • 紮根基層呈現脫貧攻堅實景,《石頭開花》走出廣電扶貧新模式
    「意外地好看」「有驚喜」「輕鬆詼諧」……11月17日登陸江蘇衛視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一開播便收穫了網友們的不少好評。就像《石頭開花》的英文譯名「Unbending Will」一樣,唯有不屈的意志才能承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灑下希望、種出豐收的果實。為了講好脫貧攻堅的故事,《石頭開花》抓住了三個不同方向的切入點。其一,還原各地的風土人情,突出脫貧攻堅因地制宜的智慧。
  • 如果人不負青山,青山定當不負人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今晚開播
    圖說:《石頭開花》劇組做客直播間 官方圖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牽頭,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今晚將在江蘇衛視、東方衛視開播。開篇《石頭開花》之《青山不負人》單元,講述陝西安家坪如何通過富硒茶特色產業脫貧致富的故事。
  • 時代報告劇如何「接地氣」
    《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石頭開花》之後,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目前已經開始創作的至少還有三部時代報告劇。 來源:傳媒內參 從《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到前不久收官的《石頭開花》,時代報告劇成為今年電視劇市場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為題材,《石頭開花》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這三部作品由國家廣電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打破制播常規,集結最強創作陣容,以「前所未有的即時性」在央衛視等平臺播出。
  • ...坡村扶貧工作隊為原型拍攝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之《山那邊...
    吳賢高攝江蘇衛視播出《石頭開花》播出安排。紅網鳳凰縣分站11月20日訊(通訊員 歐平清)11月20日,筆者從江蘇電視總臺獲悉,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江蘇電視總臺出品的扶貧題材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從11月17日起在已江蘇、浙江、東方、北京、湖南、廣東等六大衛視播出,並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 脫貧攻堅題材劇創新升級 主題創作抒寫時代故事
    隨後《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遍地書香》《花繁葉茂》《最美的鄉村》以及《石頭開花》等劇接連播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脫貧攻堅」主題成為了今年劇集市場的重點。講述年輕人逐夢未來的創業故事的《綠水青山帶笑顏》,聚焦「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兩大主題;《一個都不能少》可以看到年輕的大學生用青春建設自己的家鄉,用智慧和知識扶貧;《落地生根》則聚焦自主創業的退役軍人李書元紮根鄉村,自主創業的故事;而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的《石頭開花》則以時代報告劇的嶄新形態,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反映了貧困地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在面對貧困挑戰時迸發出的無窮智慧和力量
  • 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石頭開花》開播,溫籍青年葉書林擔任...
    溫都訊 11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電視劇《石頭開花》於江蘇、浙江等六大衛視及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同步播出。其中,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溫籍青年編劇葉書林擔任該劇兩個劇情單元編劇。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石頭開花》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葉書林介紹,該劇歷時近9個月製作完成,全劇共二十集,分十個劇情單元,每個單元兩集,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反映了十個區域特徵、貧困程度和脫貧難點各不相同的貧困地區,基層扶貧幹部、當地困難群眾和其他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戰勝貧困的感人故事。
  • 劇說|石頭如何開花?扶貧故事這樣成爆款
    作為2020年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中的一部精品力作,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幸福藍海等影視公司聯合出品的《石頭開花》在六大衛視、三大網絡平臺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收視率節節攀升,微博相關話題的閱讀量超3億。 如何用電視劇這個載體展現脫貧攻堅主題?《石頭開花》又是如何成為屏幕爆款的?
  • 《石頭開花》有哪些單元劇?故事的原型有哪些?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講述的故事,源於脫貧攻堅一線的真實典型。圖為該劇劇照。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當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在扶貧幹部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陝西安康越走越寬,村民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脫貧奔小康。
  • 電視劇《石頭開花》17日起登陸各大平臺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石頭開花》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作為本劇的榮譽出品方,江蘇廣電總臺臺長卜宇在活動現場介紹,該劇是國家廣電總局響應黨中央號召,聚焦脫貧攻堅主題,以時代報告劇的創新形式,提出的一項拍攝計劃,體現了非常高的政治站位和非常強的政治敏銳性,總局把《石頭開花》交給江蘇臺來做,我們深刻認識到意義重大、責任重大,舉全臺之力打造出這部精品之作。「我們江蘇廣電總臺一直強調,『重大節點不缺位』。」
  • 《石頭開花》:優秀出彩的好故事才是扶貧劇的硬通貨
    而最近正在熱播的《石頭開花》正是農村、扶貧主旋律劇中的佼佼者,除了飽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外,更讓人感動的是劇中人物的故土情結和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它在時代背景下響應黨中央號召,聚焦脫貧攻堅主題,以時代報告劇的創新形式,打造精品之作。
  • 《石頭開花》一共多少集有幾個劇情單元 十個單元故事是什麼
    電視劇《石頭開花》將於近期要播出了,該劇是單元劇的形式,共有十個劇情單元,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講述了扶貧中的動人故事,那麼,《石頭開花》十個單元故事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石頭開花》講述了什麼故事  《石頭開花》全劇共二十集,分十個劇情單元,每個單元兩集,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反映了十個區域特徵、貧困程度和脫貧難點各不相同的貧困地區,基層扶貧幹部、當地困難群眾和其他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戰勝貧困的感人故事。
  • 李少紅《石頭開花》之《三月三》將播 肖陽楊懿聚焦扶貧記錄時代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石頭開花》正在各大衛視熱播。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為了將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呈現給觀眾,《石頭開花》在創作上「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以小人物反映大時代」,「以小故事反映大道理」, 以嶄新的藝術形態聚焦時代主題。
  • 《石頭開花》收官《三月三》書寫新時代青春之歌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濃縮了扶貧攻堅這場恢弘戰役的奮鬥與榮光,奉獻與犧牲。收官之作《三月三》便是一個悲壯的故事,扶貧幹部申甬陽光熱情,一心想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卻在崗位上發生意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可以說,《三月三》是在向所有扶貧戰線上犧牲的英雄致敬,為他們書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 《石頭開花》收官 《三月三》書寫新時代青春之歌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濃縮了扶貧攻堅這場恢弘戰役的奮鬥與榮光,奉獻與犧牲。收官之作《三月三》便是一個悲壯的故事,扶貧幹部申甬陽光熱情,一心想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卻在崗位上發生意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可以說,《三月三》是在向所有扶貧戰線上犧牲的英雄致敬,為他們書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 《石頭開花》正在熱播 李光潔攜《七月的火把》照亮鄉村新畫卷
    11月17日開播的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目前的播放正漸入佳境,吸粉無數,已經與觀眾見面的《青山不負人》《古村情》詮釋了「脫貧不易脫身難」、「誰是真貧辨別難」兩大脫貧工作中的難題,給觀眾帶來無數感動,收穫了廣泛好評。
  • 扶貧劇成為「新經典」《石頭開花》:用直抵人心的藝術打動觀眾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已於昨日收官,而它在觀眾的心中卻餘韻芬芳,十個單元的劇情故事生動記述了扶貧工作中的十大難題,深刻展現了這項事業中「大家」與「小家」的緊密相依,可以說,《石頭開花》懷著強烈的時代感知和創作使命,通過典型的扶貧故事解讀中國人的「精神密碼」,用真實的情懷呼應著這個時代的斑斕底色,表達了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的情緒憶念,成為了扶貧劇的典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