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題材劇創新升級 主題創作抒寫時代故事

2020-12-21 中國日報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張淳)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從3月開始,講述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都不能少》和聚焦青年人返鄉創業的《綠水青山帶笑顏》,拉開了今年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播出大幕。

隨後《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遍地書香》《花繁葉茂》《最美的鄉村》以及《石頭開花》等劇接連播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脫貧攻堅」主題成為了今年劇集市場的重點。

緊跟時代 題材創新內容製作升級

近年來劇集市場創作創新不斷,但農村題材劇集卻變化不大,加之觀眾年輕化等原因影響,農村題材作品日受冷落。但隨著時代大背景的改變,以鄉村為主題的作品也逐漸獲得市場關注。

儘管都是反映脫貧攻堅的相同主題,但近來這些作品卻選擇了不同的切入角度和緊跟時代的題材內容,打破傳統「農村劇」刻板印象,最大限度的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講述年輕人逐夢未來的創業故事的《綠水青山帶笑顏》,聚焦「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兩大主題;《一個都不能少》可以看到年輕的大學生用青春建設自己的家鄉,用智慧和知識扶貧;《落地生根》則聚焦自主創業的退役軍人李書元紮根鄉村,自主創業的故事;而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的《石頭開花》則以時代報告劇的嶄新形態,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反映了貧困地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在面對貧困挑戰時迸發出的無窮智慧和力量。

除了內容升級之外,扶貧題材劇的演員陣容也有了明顯的變化,諸多實力派明星演員的加入也增加了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看點,例如《綠水青山帶笑顏》由楊爍、潘之琳、馬蘇等主演;《溫暖的味道》請了靳東飾演「鄉村第一書記孫光明」,配角李乃文、吳越、高露等也是近年來螢屏上較為活躍的演員。此外,還有孫茜、孟浩強主演的《楓葉紅了》,王迅、朱墨、邵峰等參演的《花繁葉茂》以及蒲巴甲主演的《阿壩一家人》等劇,都可以見到大眾熟知的演員身影。

當然,不論是演員陣容的更新,還是製作團隊的升級,最終目的都是要提升劇集質量。主題較為嚴肅的扶貧劇能否走向更為廣闊的受眾,能否在真實的脫貧攻堅故事中尋找素材、找到亮點,形成百花齊放的多樣化格局,依然需要創作者們的共同努力。

主題創作 找準選題抒寫時代故事

歷年來,每逢重大事件、重要時間節點,影視工作者都會配合推出主題作品。今年不但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而且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一年,在與疫情的鬥爭中,許多一線抗疫人員的事跡感動了無數民眾,期間湧現了無數的感人故事。

在這些社會主題面前,電視劇創作擁有了巨大的題材空間。電視劇工作者們積極響應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研究的疫情防控與精準扶貧兩大主題電視劇創作,記錄時代聲音,湧現出《在一起》《我們的新時代》《脫貧十難》等一批相關主題作品。

在廣電總局倡導下,今年還出現了反應更加快速、更加緊跟時代的「時代報告劇」形式。作為電視劇產業在新時代下類型創新的產物,時代報告劇重在及時地反映時代主題、時代精神,以較快速度創作、以真實故事為原型、以紀實風格為特色。

例如《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抗疫為題材,記錄最樸素、最平實的戰「疫」力量,展現了身處戰「疫」中的每一個普通人的善良與擔當,致敬每一個勇敢付出的平凡人。《石頭開花》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通過《青山不負人》《古村情》《七月的火把》《最後的土房》等十個故事單元展現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

隨著創作理念的成熟,以反映時代主題、展現時代精神為主題的作品,正在成為創作主流。創新形式時代報告劇打破制播常規,短時間內集結最強創作陣容,打造出既傳遞深刻思想內涵,又兼顧藝術性與趣味性的作品,因此在播出後取得了較好的口碑與收視效果。

當國家發展、社會百態、百姓生活成為電視劇創作的「鮮活劇本」,主題創作也必然會緊跟時代腳步,承擔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以高品質作品謳歌時代精神,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做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扶貧劇:緊扣時代主題 講好脫貧故事
    電視劇作為傳統的、具有廣闊市場與影響力的傳播載體,一直與時代同步,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故事的重要展示窗口。  2020年以來,一大批優秀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閃亮登場,從《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花繁葉茂》到《最美的鄉村》《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一度引發收視熱潮,屢創收視新高,觀眾口碑良好,為講好中國脫貧故事發揮了重要作用。
  • 舞臺留下壯闊記憶(脫貧故事)——全國脫貧攻堅題材優秀舞臺藝術...
    原標題:舞臺留下壯闊記憶(脫貧故事)——全國脫貧攻堅題材優秀舞臺藝術劇目展演觀察《縣委書記廖俊波》劇照《村裡來了花喜鵲》劇照《重渡溝》劇照核心閱讀在地域文化資源的開掘中尋找差異,在觀念意識的更新中表現新生,成為不少創作者的藝術選擇要在戲劇敘事中展現一種歷史的邏輯、時代的必然,甚至站在時代最前端,敏銳捕捉時代風向近來,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優秀舞臺藝術劇目展演」備受矚目。
  • 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在觀察與思考中的行旅——中國作協大力...
    ……這些不同的分享與記憶,構成了一場充滿真實和思考的行旅,而敘說這些故事的人,正是參與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作家們。為進一步推動廣大作家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創作文學精品,中國作協於去年9月組織了「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組織遴選25位小說家、報告文學作家和詩人奔赴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扶貧點深入生活、採訪創作。5月19日,「2020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創作交流會」在京舉行,參與創作工程的作家們通過線上線下參加交流,一同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
  • 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為平凡英雄畫像 為火熱時代立傳
    其中,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歷時兩個月、匯聚67部作品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優秀舞臺藝術劇目展演」更是將脫貧攻堅主題舞臺藝術作品的創作推向了高潮。由於扶貧故事多發生在農村,絕大多數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為農村題材,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現實題材創作中農村題材作品的回歸。
  • 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作品 | 為平凡英雄畫像 為火熱時代立傳
    其中,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歷時兩個月、匯聚67部作品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優秀舞臺藝術劇目展演」更是將脫貧攻堅主題舞臺藝術作品的創作推向了高潮。由於扶貧故事多發生在農村,絕大多數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為農村題材,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現實題材創作中農村題材作品的回歸。
  • 記錄時代的足音(脫貧故事)
    製圖:蔡華偉核心閱讀在敘事中寫人,在故事中見精神,是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劇、電視節目和紀錄片的共同追求。各家電視臺紛紛推出理論專題、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等電視文藝節目,匯合成閃耀螢屏的雄渾「交響」,為脫貧攻堅注入精神動力,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文化支點。宏大主題與微觀敘事相統一脫貧攻堅電視文藝具有書寫時代先進思想和偉大實踐的政治站位、歷史方位和主題定位,顯示出同步記錄時代史詩的宏大氣派。
  • 土地裡長出的扶貧故事:新時代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
    新年伊始,新時代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宣布定檔,該劇由安建執導,王成剛編劇,羅晉、袁姍姍領銜主演,將於1月10日作為開年大劇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芒果TV同步上線。作為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江山如此多嬌》與前兩部曲《從十八洞出發》、《大地頌歌》交相輝映,奏出了湖南廣電人由「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發出的祖國頌歌。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創作展啟幕
    奮鬥的場景,定格成永恆的記憶;美好的時代,舒展著幸福的畫卷。12月14日,河北「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文藝創作美術攝影作品展在石家莊市美術館和裕西公園兩個展區同時啟幕。本次主題創作展以美術、攝影為主。展期至12月20日,免費對公眾開放。
  • 抒寫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用愛心擁抱時代 □李 準(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 當前,全國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相應題材的電視劇也進入了高潮播出期,其中,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最美的鄉村》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的創作上也帶來了新拓展和新精彩。
  • 脫貧攻堅題材戲劇舞臺上的「廣西創造」
    廣西作為壯族人口最多的多民族聚居之地,不僅在脫貧攻堅戰中啃下了諸多「硬骨頭」 ,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也在脫貧攻堅題材戲劇舞臺上屢創佳績,塑造八桂好形象,弘揚中國精氣神,顯示出「廣西創造」的整體實力。精彩紛呈:不同戲劇樣式聯袂發力廣西脫貧攻堅題材舞臺劇目的密集登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廣西創造」的戲劇景觀。
  • 2020劇集市場:回歸創作活力不減 重啟升級加速發展
    題材創新製作升級 主題創作抒寫時代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從3月開始,講述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都不能少》和聚焦青年人返鄉創業的《綠水青山帶笑顏隨後《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遍地書香》《花繁葉茂》《最美的鄉村》以及《石頭開花》等劇接連播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脫貧攻堅」主題成為了今年劇集市場的重點。  儘管都是反映脫貧攻堅的相同主題,但這些作品卻選擇了不同的切入角度和緊跟時代的題材內容,打破傳統「農村劇」刻板印象,最大限度的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 精準講述脫貧攻堅的行進故事 ——我看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
    ,為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堅持守正創新別開一生面。   變縱觀一村為通覽多地   自《馬向陽下鄉記》講述「第一書記的故事」開始,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蔚然大觀。梳理幾年來的創作,諸多作品都採用了「連臺本戲」的劇作結構,都主述一地一村的脫貧故事,都大致遵循著「一人一事一線到底」的劇作方式,時間有推移,但空間無轉換。這些作品可以說守正無虞,但創新乏力。還應該注意到的是,在諸多脫貧攻堅題材創作中,本省只講本村事,不及他鄉做何為。而就連續劇的形態結構而言,以一部作品完成對多地脫貧攻堅故事的講述是極為困難的。
  • 南粵熱土上的脫貧攻堅故事
    因地制宜:開展脫貧攻堅主題創作廣東作協堅持省、市作協組織聯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動員團體會員因地制宜、各顯神通開展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取得顯著成效。韶關作協、殘聯分會於2019年組織創作編寫反映殘疾人脫貧攻堅、自強自立的文學集《綻放》,於2020年組織會員深入瑤鄉乳源縣採訪,創作完成脫貧攻堅、反映鄉村新變化題材散文28篇,擬結集出版《和美瑤鄉》,還舉辦廣播劇創作培訓班,組織作者創作反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題材的廣播劇本。
  • 「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10部力作,聚焦中國脫貧故事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張亞麗介紹,《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作為被中宣部確定為2020年度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由10部報告文學組成,包括全國報告文學獎獲得者蔣巍的《國家溫度》、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吳克敬的《耕夢索洛灣》、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任林舉的《出泥淖記》、中國圖書獎獲得者哲夫的《愛的禮物》、金盾獎獲得者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覺羅康林的《春風已度玉門關》、何炬學的《太陽出來喜洋洋
  • 廣電總局:預計有20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播出
    傳媒內參導讀:據廣電總局電視劇司介紹,今年預計有20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播出,講述中國的脫貧故事。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綜合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匯報3月16日,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首播。
  • 以筆為旗 書寫鄉村新故事 內蒙古新時代鄉村題材文學創作會召開
    會議指出,全區各族文藝工作者以大力實施「草原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為抓手,以積極開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等採風創作活動為載體,以精心組織蒙漢文農牧民基層作家培訓班等專業培訓活動為重點,不斷提升我區鄉村題材文藝創作的組織化程度,推出了一系列優秀鄉村題材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深刻反映了內蒙古萬裡綠色草原上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以獨特的地域特色、民族特點和時代特徵
  • 五部魯劇入選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
    □ 本報記者 趙琳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全國22部影視劇入選,其中山東主導創作的影視劇就有五部:《我們的小康時代》《好雨知時節》《遍地書香》《溫暖的味道》《落地生根》。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繼高口碑的《在一起》之後,又一部時代報告劇和觀眾見面了!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全劇將全景式、系統性、生動化反映「脫貧攻堅」這場中國乃至全球減貧史上的奇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而「石頭開花」四個字,象徵了變不可能為可能的信念,以及在貧瘠中綻放出的希望。
  • ——談脫貧攻堅題材美術創作
    擁抱時代、關注現實、紮根人民,是新中國美術的重要創作傳統,也是當代中國美術鮮明的價值取向與精神品格。近年來,廣大美術工作者用手中的畫筆,著力表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曆程,彰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成就了一批優秀美術作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精神動力。
  •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文化名家這樣說
    編者按:從圍爐夜話的「罐罐茶」裡探尋日子況味,從地方風情、風俗、風物中透視貧困山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發布暨海外推廣籤約儀式在京舉行,《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等8部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與海外出版社籤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將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