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劇:緊扣時代主題 講好脫貧故事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從湘西苗寨十八洞村、貴州遵義花茂村,到山東濰坊北崔崖村、河北豐寧三岔口村,再到新疆英吉沙縣土陶村……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電視劇作為傳統的、具有廣闊市場與影響力的傳播載體,一直與時代同步,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故事的重要展示窗口。

  2020年以來,一大批優秀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閃亮登場,從《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花繁葉茂》到《最美的鄉村》《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一度引發收視熱潮,屢創收視新高,觀眾口碑良好,為講好中國脫貧故事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扶貧劇藉助影像方式去記錄和反映農村脫貧攻堅的實踐,以及新時代農民的命運軌跡和奮鬥歷程,以紀實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審美追求,緊扣時代主題,譜寫了一曲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農村與農民波瀾壯闊的「山鄉巨變」之歌。扶貧劇在敘事角度、角色設計、故事場域上不斷創新突破,對脫貧攻堅故事進行了精彩呈現。

  敘事角度出新:小切口打開大主題

  脫貧攻堅是一項複雜、系統的大工程,「生態移民」「大學生回鄉創業」「鄉村旅遊」、土地流轉、產業升級、扶志扶智等,都是脫貧攻堅戰中實際發生的事。2020年以來,不少扶貧劇深入挖掘脫貧攻堅中的真人真事,以小切口打開了大主題,在題材選取、敘事角度上打破藩籬,拓展和豐富了扶貧劇的表達空間。

  比如,《一個都不能少》將鏡頭對準了鄉村文化重塑,把青年回鄉創業、生態旅遊開發等內容巧妙地穿插在整個村莊脫貧攻堅的故事線裡;《遍地書香》聚焦「文化扶貧」,從故事伊始村民的觀望態度,到最終村民「人手一書」,講述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扶貧故事;《花繁葉茂》則從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土地流轉、「三改」等棘手問題為切入點,展開了脫貧攻堅的整體畫卷;《最美的鄉村》以剛剛入村的扶貧幹部與村委會、村民之間的矛盾為切入點……這些小切口使得扶貧故事一開場便懸念迭生、引人入勝。扶貧工作正是伴隨矛盾衝突的不斷展開、發展、激化、緩和、化解進行的,並隨時有小懸念扣動人心。

  角色設計出彩:小人物映射大時代

  扶貧劇折射著黨的扶貧政策的深入人心、基層扶貧幹部的責任與擔當、中國農民自身轉型過程中內心深處的絲絲縷縷。扶貧劇大多以平民化的視角,通過深描鄉村世情百態,從細微處、小人物落筆,一個個性格迥異的普通人躍然螢屏,從他們的喜怒哀樂中,映射出脫貧攻堅大背景下的時代變革,展現宏大的時代命題。

  在扶貧劇中,扶貧幹部或基層黨員,勇於擔當、認真負責,但往往又是優缺點並存的普通人。貧困村居民也是各具特色、有血有肉,成為脫貧攻堅中偉大的行動者與追夢人。比如《花繁葉茂》裡的村支部書記唐萬財給第一書記歐陽採薇下馬威,但在拆除老房子等情節中,使觀眾看到了唐萬財的不舍,折射出改革面前基層群眾的糾結和心理鬥爭,使唐萬財這個角色更加有血有肉;《一個都不能少》中焉支村黨支部書記夏寶生,雖然善於同群眾打成一片,但是思想保守,人物形象刻畫得非常立體、鮮活;《最美的鄉村》中大仁大義的村支部書記邢鐵山、農村巧手殘疾姑娘張巧花、潑辣外向的趙鳳儀、因酒致貧又洗心革面的關鐵栓、寶刀不老的窗花陳、巴大碗等,這些角色豐富了地域文化特色,貼合了資訊時代語境,謳歌了群眾的智慧與力量,生動、多元的行動者群像共同譜就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脫貧攻堅人民大合唱。

  故事場域出色:小村莊連接大空間

  決勝脫貧攻堅面對的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心聚力。扶貧劇深度聚焦了脫貧攻堅中的社會參與情況,通過場域的豐富性和延展性,充實了故事空間,以影像的力量影響和促進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扶貧劇場域的豐富性體現在電視劇敘事手法的立體化和創新上。《最美的鄉村》生動刻畫了無私奉獻直到生命最後時刻的周教授和網紅「肖哥」這兩個配角。周教授是一位農業大學的退休教師,他紮根鄉村無私為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用行動引導網癮少年重回人生正途,他連接的是國家精英、知識分子與高校。網紅「肖哥」則是一名「北漂」網絡主播,她因被鄉村文化吸引而加入到為貧困村進行宣傳推廣的隊伍,她連接的是都市、時尚、網絡與年輕人。扶貧劇場域的延展性體現在對貧困地區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慷慨呈現上,不僅是視覺盛宴,更是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進行「引流」的「軟廣」。比如《花繁葉茂》帶觀眾領略了遍地油菜花、鳥鳴婉轉、溪水潺潺的貴州鄉村自然景觀,不知自此有多少觀眾對花茂村心懷嚮往;《一個都不能少》則將中國西部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鮮豔奪目的萬畝花海和雄渾奇崛的峽谷冰溝等全景展現,而那身著民族盛裝的腰鼓隊點綴在山巒之間,此情此景成為最吸引人的「鄉村遊」理想去處。

  【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2019080503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研究所)

相關焦點

  • 講好扶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侯雪靜)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在22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扶貧宣傳工作會議上表示,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生動講好我國扶貧脫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脫貧攻堅題材劇創新升級 主題創作抒寫時代故事
    儘管都是反映脫貧攻堅的相同主題,但近來這些作品卻選擇了不同的切入角度和緊跟時代的題材內容,打破傳統「農村劇」刻板印象,最大限度的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講述年輕人逐夢未來的創業故事的《綠水青山帶笑顏》,聚焦「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兩大主題;《一個都不能少》可以看到年輕的大學生用青春建設自己的家鄉,用智慧和知識扶貧;《落地生根》則聚焦自主創業的退役軍人李書元紮根鄉村,自主創業的故事;而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的《石頭開花》則以時代報告劇的嶄新形態,聚焦十個典型脫貧工作難題,反映了貧困地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在面對貧困挑戰時迸發出的無窮智慧和力量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開講「脫貧攻堅」壯舉背後的故事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繼高口碑的《在一起》之後,又一部時代報告劇和觀眾見面了!一脈相承了《在一起》的單元劇模式,《石頭開花》用十個劇情單元,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反映在這十個區域特徵、貧困程度和脫貧難點各不相同的貧困地區,基層扶貧幹部、當地困難群眾和其他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戰勝貧困的感人故事。「開篇就是富大龍、郭濤兩位影帝對戲,這陣容太強了!」
  • 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原標題: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有利於彰顯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世界意義,是分享中國經驗、傳播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中國的重要機遇。
  • 「脫貧攻堅•一路同行」宣傳脫貧攻堅成果 講大同扶貧好故事
    16日上午,區扶貧辦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國家脫貧攻堅工作,展示工作成果。上午9點半,扶貧日集中宣傳活動準時開始。在宣傳展板前,不時有過往群眾駐足觀看,區扶貧辦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現場群眾發放傳單,講解扶貧政策。
  • 記錄時代的足音(脫貧故事)
    各家電視臺紛紛推出理論專題、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等電視文藝節目,匯合成閃耀螢屏的雄渾「交響」,為脫貧攻堅注入精神動力,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文化支點。宏大主題與微觀敘事相統一脫貧攻堅電視文藝具有書寫時代先進思想和偉大實踐的政治站位、歷史方位和主題定位,顯示出同步記錄時代史詩的宏大氣派。
  • 記者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由脫貧攻堅主題報導實踐引發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脫貧攻堅是一場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大事,它造福中國,有利世界,是中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華麗篇章。本文結合學習這組稿件,談一點與此相關的話題與新聞界朋友們交流探討。
  • 世界讀書日出版人薦書·謝亞鵬:記錄偉大時代 講好貴州故事|「戰疫...
    貴州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謝亞鵬說,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人民出版社圍繞脫貧攻堅主題,策劃推出了一系列主題圖書,可以說主題突出、數量豐富、內容優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貴州反貧困叢書」系列(已出版4冊),「大扶貧一線手記」系列(已出版2冊),《貴州脫貧攻堅70年》《第一書記——貴州決勝脫貧攻堅先進群像》《第一書記——貴州脫貧攻堅戰線上的追夢人》《山神與天渠》《迎香記》《在路上》《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大壩大興》《從脫貧解困邁向鄉村振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貴州「百村調查」》《助力脫貧攻堅 校園攜手田園——貴州「校農結合」扶貧模式研究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完美收官——用「繡花」功夫講好脫貧攻堅故事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海報。 由該劇劇組供圖6月20日,以「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重大歷史使命為時代背景,講述新時代共產黨人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迎來了完美收官。
  • 【縱橫談】山西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講好扶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
    要把好方向,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往實裡走、往深裡走、往心裡走;講好故事,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記得住的方式,把扶貧故事講出新意深意親意;做好總結,全面系統總結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搭好載體,聚焦重點,統籌渠道,全方位呈現亮點特色;搞好合唱,鞏固大扶貧宣傳格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和濃厚輿論氛圍。
  • 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
    原標題: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 近年來,天地出版社聚焦脫貧攻堅工作,出版了一系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脫貧攻堅主題的好書,如2018年推出了《高腔》《嚮往》《山神》等作品,其中《高腔》入圍2018年度「中國好書」,《山神》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 ...講好脫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記者...
    身體力行,講好脫貧故事脫貧攻堅一線的故事總是生動鮮活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好脫貧攻堅主題報導?網媒記者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挖掘故事我寫稿子的時候,最喜歡挖掘人物的故事,通過人們質樸而細微的小細節側面反映採訪對象的工作生活。
  • 主旋律電影《春來怒江》上線,以小見大講好扶貧故事
    影片講述了第一書記宋春來下派到獨龍江鄉馬坡村,在帶領大夥實現集體脫貧後,又幫助返貧戶龍雪蓮成功脫貧,實現鄉村振興,全村一起喜迎美好生活的故事。作為一部聚焦當下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反映雲南獨龍族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影片,《春來怒江》成功列入中宣部2020年宣傳思想工作要點重要影片,已入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網絡視聽節目創作展播作品、國家廣電總局2019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首批入庫項目。
  • 「雲視網評」講好「雲嶺故事」續寫「脫貧奇蹟」
    (雲視網特約網評員:五柳)10月20日至12月11日,由雲南省委網信辦主辦、雲視網承辦、雲南省扶貧辦協辦的16場《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正在持續推出。圍繞決勝全面小康主題,聚焦微觀主體、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鄉村等,通過場景還原、故事表達、事跡採訪,生動講好全面小康的「雲嶺故事」,凝聚起了新時代雲南團結奮進、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雲南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為一體,雲南缺條件,卻不缺精神。
  • 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扶貧劇還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扶貧劇還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一方故事?  閱讀提示  近期,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同時公布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名單。這意味著,今年劇集市場的重點之一將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
  • 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2021-01-0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這些都是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天然優勢,應充分發揮。  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首先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其重要意義。對外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既有利於塑造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也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減貧事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 劇裡劇外話扶貧!電視劇《石頭開花》17日起登陸各大平臺
    脫貧攻堅迎難而上,扶貧產業遍地開花。11月14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牽頭,幸福藍海等影視文化公司創作的扶貧主題電視劇《石頭開花》,在陝西省安康市舉行開播發布活動。該劇出品方及部分主創亮相,分享了這部劇臺前幕後的故事,戲裡戲外聚焦扶貧。
  • 《石頭開花》:優秀出彩的好故事才是扶貧劇的硬通貨
    和早年間創作模式化,長期缺席主流電視市場的農村劇不同的是,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變遷的主旋律電視劇也在與時俱進成為「口碑爆款」,一方面不但可以嚴肅感人,還能做到溫暖親切。另一方面,在新的現實語境下,農村題材電視劇也在加快迭代。
  •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講扶貧助脫貧,好劇為好山好水好物「帶貨」
    寬城的潘家口水庫、國內獨一無二的水下長城、平泉的遼河源頭、灤平的金山嶺長城,以及滿繡、窗花、打鐵花、漏粉條、平泉羊湯、寬城板慄、承德山楂等,都成了觀眾追劇時被「種草」的好山好水好物。尤其水下長城,已被不少網友列入了旅行心願單。 郭靖宇感慨:「承德是我家鄉。即便19歲離家,我始終牽掛故土。在創作的同時,我們團隊也存著小小私心,想為家鄉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