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強摘掉「貧困帽」
致富不忘眾鄉親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秦紅玲是陵川縣附城鎮下東河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秦紅玲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帶頭搞起了養殖業,不僅摘掉了自家「貧困戶」的帽子,還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秦紅玲完成了華麗轉身。
新年伊始,剛剛賣出一批商品豬的秦紅玲沒有停歇,在核算完自己過去一年的收入帳之後,便組織合作社社員開始打掃豬舍、加工飼料,為即將開始的補欄做準備。
秦紅玲說:「元旦之前,我剛賣了37頭豬,賣了近18萬元。去年一年,陸陸續續賣了220頭豬,大概賣了100多萬元,淨收入40萬吧。」
不向命運低頭,自己摘掉「貧困帽」。然而,從最初的十多頭豬發展到現在的三百多頭豬,秦紅玲的脫貧路走得並不順當。2017年,受生豬市場影響,秦紅玲豬場裡近200頭豬難以出售,自己還欠了飼料供應商13萬元的飼料款;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籌莫展的秦紅玲,又由於自己的疏忽,造成了小兒子手部殘疾,家庭事業的雙重打擊,讓秦紅玲動了放棄的念頭。秦紅玲說:「2017年,生豬市場行情不好,家裡沒很照顧周到,豬場也沒掙到錢,我感到心灰意冷,不想幹了。」
在了解到秦紅玲的情況後,陵川縣委統戰部駐下東河村扶貧幫扶工作隊找到了他,鼓勵他重拾信心,幫助他解決困難,引導他重振旗鼓。幫扶工作隊帶秦紅玲到鎮上郵政儲蓄和信用社,幫他辦理了10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解決了資金困難,2018年幫助他參加市、縣致富帶頭人培訓,掌握了一定的養殖技術。
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扶下,秦紅玲堅持了下來,豬場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渡過難關的秦紅玲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了村裡5戶貧困戶來豬場打工就業,實現了脫貧。附城鎮下東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雪雷說:「我在家種了十來畝地,平常也沒什麼事,豬場要是忙了,我就來這打個零工,能掙七八千塊錢補貼家用。」
2020年,秦紅玲又投資三萬餘元,購置了玉米加工機、飼料加工機,並以高出市場價的價格與村民籤訂了玉米收購協議,將收購來的玉米用於加工飼料,不僅實現了豬場飼料的自給自足,還解決了老百姓玉米銷售難題,幫助群眾增加了收入。
致富不忘鄉裡人。看著村裡的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一些撂荒的土地,秦紅玲又有了新的想法。秦紅玲說:「今年我計劃再加修一排豬圈,把豬場規模擴大到年出欄500頭豬。同時,我也想帶動村民把土地流轉起來,讓村民都來打打工,多掙些錢,帶動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日前,中共晉城市委網信辦和晉城市扶貧辦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網上集中宣傳。通過講扶貧故事、秀村播帶貨、展扶貧成效等專欄,講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展示我市各地特優農產品,展現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增添持續奮進動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來源:網信晉城
原標題:《講扶貧故事 | 秦紅玲:我家脫貧了 該幫別人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