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巍巍婁山關腳下的匯塘河社區,是易地扶貧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附近幾個村的困難戶們在此安居樂業。
這裡安享晚年的老人們有的打著撲克,有的三五幾位好友閒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小孩在橡膠地板上嬉戲玩耍,年輕人忙著自己的工作。在這樣一片祥和的家園裡,有一群特殊的人,常常帶著厚重的「扶貧袋」穿行在各家各戶。他們關心困難戶家裡老人身體狀況,關心年輕人工作和收入,在「連心袋」裡的檔案裡,記錄下「已收到醫療補助每人120元,共計600元……」。
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扶貧幹部。
每家都有一位扶貧幹部,每家都有一個扶貧故事。今天要說的,正是我家的扶貧故事,我家的扶貧幹部——蘇恩來。
2014年,我家正式被納入精準扶貧,因為家住在偏遠山區,生活困難,我們成了「困難戶」。那年,我還在北京上大學,家裡房屋漏雨,為生活一家人各奔東西……
這時候,一個陌生人闖進了我們的生活,開始詢問我們家的情況,給我們宣講國家扶貧政策,幫助我們辦醫保,交養老保險,領取政府補貼。我們想在家發展養豬,他開始忙著幫我們辦手續,幫助我們爭取到了無息貸款「特惠貸」,就這樣,我們家的養豬場開始經營。
往後的日子,我們家的扶貧幹部蘇恩來,成了我們家的常客,因為他在政府上班,本身自己的工作就很忙,往往下班後已經天黑,還得來我們家詢問家庭情況。
「有沒有什麼困難,醫保補貼收到沒有,要交養老保險費了,今年收入多少,今年的養豬補貼款收到沒有……」
慢慢的我家的「連心袋」檔案裡,記錄下了滿滿的關心和關愛。扶貧幹部把國家政策,落實到了我們每家每戶。
2016年,我們家脫貧了!
僅僅兩年,我們成功脫貧,家庭人均收入遠超貧困水平。這時候,我大學畢業,也參加了工作。同時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我們也搬到了扶貧安置點,三室一廳一廚一衛,精裝修還帶家電,我們拎包入住,安置點熱鬧非凡,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是的,我們的生活一下子好了起來。
原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始料未及的是,熟悉的身影再次進入我們家門,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扶貧政策——脫貧不脫政策!我們的政府,擔心我們剛脫貧後又返貧,所以我們的扶貧幹部,還得繼續為我們保駕護航。也因為如此,我們的故事,一直延續至今。
2018年,對我家來說,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我準備結婚了!同時和未婚妻一起,註冊了我們的第一家公司!是的,愛情事業雙豐收!
我家有養豬經驗,於是我們開始大力發展養豬,幸運的是,老天眷顧了勤奮的養豬農民,2019年豬肉價格暴漲,我們不光脫貧,還步入了小康!到今年,我公司靠著養豬,年產值超百萬,帶動就業20餘人。預計到2021年,年出欄超千頭,年產值超500萬。
借著機遇,我們開始帶著當地的農民,發展養豬業,得知需要大量資金,我們的扶貧幹部第一時間站出來,開始幫我們募集資金,現在已經有多個股東共同出資55萬元。我們的扶貧幹部蘇恩來,現在正忙著貸款20萬幫助我們把養殖場建起來!2021年,我們將帶動超百人就業創業,讓更多困難群體實現小康生活!
懷抱著剛出生的寶寶寫下這篇文章,我們一家人能幸福生活在一起,生活越來越富裕,要感恩我的國家我的政府和扶貧幹部。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未來,會更好!(昌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