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慶祝建黨百年主題性美術創作啟動

2020-12-10 騰訊網

筆墨油彩如何定格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上海在黨的領導下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美術創作項目」正面向社會徵稿。148項推薦選題串聯起與建黨百年主線相關的一個個重要歷史時刻,尤其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近事」「大事」,重點發掘新時代的精氣神。

這是上海在總結「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時代風採——上海現實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經驗基礎上,實施的又一項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首次聚焦青年美術創作力量,堅持「藝術創作」與「藝術育人」同步推進。為加深青年作者對選題的理解,激發創作靈感,該項目系列輔導講座已陸續「開課」。

以主題性美術創作孵化人才、錘鍊精品,在業內看來尤為必要。油畫名家、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俞曉夫坦言,歷史畫教學在傳統繪畫領域裡,學點最豐富、全面,難度也最高,對培養創作者的思考深度、人文品格等方面大有裨益。國畫名家、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張培成也指出:「青年藝術家千萬不要浮躁,不要被所謂的流行、時尚綁架。當試圖描繪時代新象時,發現老的、現成的繪畫語言沒法拿來直接用,這就迫使你在創作過程中想辦法。」

▲俞曉夫《真理的味道》

經典主題美術創作蘊含的多樣性,正是一種或被忽視的創新力

對於主題創作這樣的「命題作文」,不少人存在一種偏見,認為主題上的先行確定,或將削弱藝術家的創新意識與思維。事實恰恰是,這樣的創作對藝術家的要求反而更高。哲學大家黑格爾在《美學》中告訴人們:「創作的推動力可以完全是外來的,唯一重要的要求是:藝術家應該從外來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藝術意義的東西,並且使對象在他心裡變成有生命的東西。」

中外美術史上,不少深入人心的經典作品都是主題創作,留下擲地有聲的例證。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郭亮告訴記者,在西方繪畫傳統中,歷史畫是藝術等級中最高的類型,相當於文學中的史詩。它要求畫家在創作上臻於極致,並將歷史完美地呈現,從而觸動觀者。文藝復興之後幾百年的西方藝術長河中,出現了諸多歷史畫大師和著名作品,例如新古典主義大師雅克—路易·大衛和他的《拿破崙加冕》等作品。而放眼中國繪畫寶庫,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和宋代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這兩幅家喻戶曉的作品,也都可被視為主題創作。前者再現的是吐蕃王松贊幹布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成為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歷史見證。後者是王希孟以宮廷畫家的身份,畫出對宋徽宗治下雋永江山的頌揚。

▲閻立本《步輦圖》

郭亮指出:「縱觀那些已成經典的歷史畫,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的表現方式與風格是相當多樣的,對當下重大歷史題材藝術創作的開展很有幫助。」在俞曉夫看來,近年來接連推進的主題性美術創作給予創作者的機會難能可貴,「對這樣的創作,應當精益求精,讓它們將來在進入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公共廳堂之後,成為當代人文生活升華的契機」。不少藝術界「前浪」坦言,希望可以在此次創作項目中,看到「後浪」藝術家表現出屬於自己年齡段的穿越感、科技感、未來感,激起新藝術的水花。

尊重從生活中得來的鮮活感受,自然而然會為畫面找到新意

在專家看來,美術工作者從事主題創作,需要把握好創作中的歷史意識和時代精神,處理好歷史共識與創作自在、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時代內涵與靈感激發、時代精神與圓滿外化等多重關係,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最終呈現為一種獨創性的表達。

加深對於主題性創作選題的理解,顯得十分必要。對此,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徐錦江提到了學識的有意強化。「陸儼少將繪畫的十分功夫分為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作畫,由此可見讀書的重要性。沒有想法,畫的境界不會高,能不能成為繪畫大家,要看修養、學問、格局能不能支撐。」他認為,充分理解選題,能夠為作品開啟一種別開生面的思路。徐錦江坦言曾在「時代風採」創作推進過程中瞥見過一張畫上海早晨的小稿,感覺眼前一亮。這張畫畫的是上海的清潔工,卻全然不是以往人們印象中拿著掃帚在馬路上彎腰打掃的清潔工,而是懸掛在摩天大樓玻璃幕牆外面擦著窗戶的清潔工。「這樣的構思正讓人看到時代的風採!」他也提到一張反映春運的攝影作品曾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眾人熟悉的春運,通常是車廂裡拎著大包小包的旅客,而這張照片拍攝的卻是這樣一幕:一個孩子在車廂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暈倒了,有人舉起雙臂將他託了起來。

藝術作品不同於真實世界,尤其是中國畫這樣的表現性繪畫。有專家提到,對於歷史事件、時代風採的深度思考落到畫面,不能照搬現實,必須通過創作者的調度來將其變得豐滿。而調度上的靈光一閃從何而來?張培成基於自身豐富的主題性繪畫創作經驗給出的建議是:尊重從生活中得來的鮮活感受。他曾創作的一幅以地下鐵為主題的作品,沒有仔細刻畫每個人物的臉部,著意表現的是感覺,是狀態。地鐵開動時晃動在乘客身上的光影,在這幅畫中很是醒目。這樣的處理讓畫面很有都市感,有別於傳統的中國畫,而它正源自對生活的細緻體察。張培成建議青年美術創作者要善用多用素描本,把日常的靈感閃現記錄下來。「通過你的想法和觀念,記錄下瞬間的所見所感。創作時,在畫面中將這些元素組合起來,就能創作出屬於你自己的作品。忠實於自身感受,把生活中看到的東西表現出來,自然而然會找到畫面的新意。」

作者:範昕

編輯:施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青年美術創作項目」啟動徵稿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海啟動「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美術創作項目」,即日起面向社會徵稿。從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開啟新文化運動,到上海醫生緊急集合赴鄂、各行各業共同抗疫……該創作項目旨在以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以及上海城市建設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現象等為切入點,全面展現建黨百年以來上海的變化與發展。
  • 「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 青年美術創作項目」面向社會徵稿
    「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美術創作項目」,即日起面向社會徵稿。 本項目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旅局、市文聯、市委黨史研究室共同主辦,市美協、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畫雕塑院承辦,旨在發掘、培養青年美術人才,凝聚青年美術創作力量,催生一批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美術精品,進一步推動本市主題性美術創作特別是現實題材主旋律創作,為不斷推進本市文化事業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和孵化工作。
  • 建黨題材美術創作的豐富呈現(逐夢70年)
    毛澤東同志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中國畫) 楊之光 新中國主題性美術創作中,建黨題材創作是一個特別而重要的部分。 上海畫家如陸儼少、唐雲等以高度責任感積極展開創作,先後誕生了中國畫《偉大的起點》《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等作品。這些創作彰顯出畫家紮根傳統的不凡功力。姚有信、汪大文年畫《各族人民心向黨》是以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為題材創作的一件特殊作品,以瞻仰會址之場景表現出會址的社會教育功能,體現出另一個詮釋建黨題材的角度,傳遞出會址的現實意義與時代價值。
  • 用畫筆書寫建黨百年奮鬥史
    七一當天,滬上青年畫家羅陵君在自己的畫室繼續琢磨最近準備著手創作的一個主題——就在不久前,他參加了「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美術創作項目」的徵稿。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充分宣傳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這一光榮歷史,充分展示上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充分弘揚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正式啟動「日出東方——上海市慶祝建黨百年美術創作項目」,並面向社會徵稿。
  • 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專家組一行到首都師範大學檢查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韜)近日,由中宣部、中國文聯與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組成的專家組一行到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對入選「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的作品進行中期檢查。
  • 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老中青三代畫家獻禮建黨百年
    今天,程十髮美術館開館一周年的特別日子,這裡迎來2020上海中國畫院年展。展覽將跨越2021年元旦、農曆春節舉辦,故而特意以畫院畫師們最新的創作成果獻禮建黨百年。 上海中國畫院年展是一年一度於歲末年初之際舉行的大型的畫師新作集中展示活動。
  • 湖北:號召藝術家以優秀作品向建黨百年獻禮
    長江網12月11日北京訊(駐京記者柯立 通訊員趙春曲)「湖北素有『美術大省』之譽,藝術院校、美術創作機構眾多,人才濟濟,作品豐厚。湖北省把承辦本次展覽作為推動湖北美術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湖北省文聯副主席馬尚雲12月11日在《百年輝煌·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展》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如是說。馬尚雲表示,湖北省文藝界將堅持一手抓展覽籌備、一手抓創作組織,通過廣泛發動、專家集中輔導、專家組巡迴指導、創作草圖觀摩點評等形式,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創作組織工作,為作品入選獲獎奠定基礎。
  • 「百年輝煌·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袁思陶 劉蘭芳)「百年輝煌·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新聞發布會近日在中國文聯舉辦。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武漢美術家協會、武漢美術館承辦。
  • 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當代思考
    主題性美術創作也再次從藝術史中被喚醒,而世界在變,中國在變,時代在變,當下進行的主題性創作被賦予了諸多當代文化的審美特徵,有關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當代價值也成為中國美術理論探討的重要命題。日前,由《美術》雜誌社與四川大學聯合主辦,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承辦的「中國當代美術建設專題研討會系列: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當代性」在四川大學舉行,來自美術界的20餘名專家學者以不同視角重新審視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學術傳統與當代價值,並對今天主題性美術的創作實踐與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
  • 百部原拓《建黨百年印譜》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活動,將選擇建國以來謳歌中國共產黨、謳歌社會主義新中國、謳歌人民的時代金句等100項內容,遴選著名篆刻家精心創作100方印章,由國家級非遺魯庵印泥製作技藝和海派傳拓製作技藝雙料代表性傳承人符海賢先生及其弟子精心鈐拓100套印譜,計劃2021年7月前完成,向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獻禮。
  • 文旅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推出134件作品
    來源:經濟日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總結會11月6日在京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為入選作者代表及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是繼原文化部組織實施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之後組織實施的現實題材美術創作項目。
  • 當下主題性美術創作之道
    金瑞 中學時代 中國畫 250×250cm 2018年 原標題:當下主題性美術創作之道   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以「新創作馬克思主義題材美術作品」作為其第三展廳美術創作專題的主旨標題,這次由中國美協主導的主題性繪畫項目選取了馬克思生平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典片斷,最新創作了24幅馬克思主義題材中國畫和油畫作品,以視覺藝術創作的方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 建黨百年全國美展明年在漢舉辦
    武漢將把這次展覽的成功舉辦,作為推動湖北武漢美術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作為檢驗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美譽的一次生動實踐,全力以赴,高標準、高質量辦好本次展覽活動,向建黨100周年隆重獻禮。■ 湖北藝術家以優秀作品向建黨百年獻禮「湖北素有『美術大省』之譽,藝術院校、美術創作機構眾多,人才濟濟,作品豐厚。湖北省把承辦本次展覽作為推動湖北美術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 江西師大青年教師作品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
    11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總結會在京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出席會議並講話。江西師大青年教師歐陽卓才、呂鵬合作創作的油畫作品《鳴鑼開市—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慶典》順利通過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最後驗收結題,正式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呂鵬作為入選作者參加總結表彰大會,並領取入選證書。
  •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聚焦十八大以來重大成就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推出百餘件現實題材作品 聚焦十八大以來重大成就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周瑋)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經過近3年努力,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共完成作品134件,其中,表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成就、重大事件現實題材作品超過70%,180餘位中青年作者參與了創作。
  •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推第一階段出134件美術作品
    該作正是從「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中誕生的佳作。 杜洋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 應妮)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總結會6日在京舉行。據介紹,該項目第一階段共推出作品134件,其中七成以上作品是表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成就、重大事件現實題材,180餘位中青年作者參與了創作。
  • 主題性美術創作的時代命題
    「偉大曆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第四篇章「偉大夢想:民族復興之路」展廳現場 記者 盧旭 攝 楊力舟 (中國美術館原館長、畫家): 文化和旅遊部投入經費為中青年藝術家提供深入生活的條件
  • 上海交響委約四代作曲家 譜時代強音慶建黨百年
    演出結束後,上海交響樂團慶祝建黨百年委約新作品研討會也在上交音樂廳同期舉辦。 研討會上,專家們就四部作品的觀後感暢所欲言,不少專家認為,四部作品主題鮮明,極具生命力及識別度,可聽性強。雖然是建黨百年委約作品,但作品不是標語口號式的,而是在充分體現交響樂抽象性的特徵的同時,還具備了歷史感、主題性、音樂性等基本元素。「未來委約制或將成為交響樂的常態機制。」
  • 上海「紅色題材」創作領先全國,首場「建黨百年」研討會在滬舉行
    樓乘震/文 陳思/圖中國作協「建黨百年」系列首場大型線下研討會11月22日下午在上海作協舉行,京滬評論家、作家圍繞「紅色起點」紀實文學創作項目進行了研討,稱讚上海作協在紅色題材創作上抓實抓細,在全國領先。
  • 慶祝建黨100周年全國美展明年在漢舉辦,展出作品200件
    美術創作者應該歷史的、全面的、系統的,史詩性、全景式生動反映黨的豐功偉績,謳歌黨領導人民的偉大創造,展現民族命運的滄桑巨變。美術家們既可創作建黨主題作品,也可以創作涉及其他建黨主題作品。如果廣大美術家樂意創作武漢記憶題材的美術作品也會受到歡迎,這也體現了對武漢的特別記憶。 中國美術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紅色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