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鳳凰臺遺址遊記

2020-12-17 閒遊四方
近觀鳳凰臺

苦苦尋覓

久居濟寧西城,常聽人說起一個地方——鳳凰臺。

鳳凰臺?這名字使我不由得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篇《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多麼流暢而優美的詩句!

鳳凰臺一側

我於是很想去看看濟寧的鳳凰臺。問了幾個熟人,他們都輕描淡寫地說:「往西走不多遠就是。」我沿著洸河路西行,到丁字路口,一無所獲。我沿著金宇路西行數裡,也不見蹤影。於是,我從網上搜索,答案是大運河北岸。可我沿運河北岸公路西行十裡,天高地遠,四野茫茫,仍不可見。

後來,我一路「不恥下問」,連問三五個人,終於找到運河北岸一個下坡的路口,原來這就是去鳳凰臺的路!

鳳凰臺正門石雕御道

璀璨的古文化明珠

從運河北岸的路口下坡,向北有一條較窄的鄉村公路,沿鄉村公路北行約一公裡許,即到鳳凰臺。

近觀鳳凰臺,坐南朝北,巍峨壯觀,氣勢磅礴,令人震撼。正門中間是長達十餘米的石雕御道,刻七龍二鳳,據資料顯示是目前國內最長的石雕御道。鳳凰臺正門兩側是鎦金大字「南無阿彌陀佛」,顯示出濃濃的佛教文化氣息。

鳳凰臺遺址介紹

鳳凰臺西側展板有詳細的關於鳳凰臺的介紹。原來,鳳凰臺遺址最早源於龍山文化和商周時期,這裡曾是古代先民祭祀太昊伏羲的地方。經近代考古專家認證,鳳凰臺即「太昊祭祀臺」。

1986年社科院考古專家在此挖掘出土文物約300件。同時考古發現,鳳凰臺遺址十餘米的堆積中,底層為龍山文化遺蹟,中層為商周文化遺蹟。

鳳臺寺外圍

又據資料介紹,宋元時期,鳳凰臺周邊商業非常繁榮。明朝萬曆年間,經運河總河軍門劉東星倡導,在鳳凰臺修建觀音堂,又稱「鳳臺寺」。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誕辰日,鳳凰臺附近均舉行大規模廟會。鳳凰臺廟會因憑藉大運河水運優勢,匯集各地客商,規模居魯西南之首,持續數百年不衰。

鳳臺寺正門

拜謁鳳臺寺

我懷著敬仰之心,沿石階拾級而上。

到了高臺,即見莊嚴的寺門正中一塊匾額大書三個金色大字「鳳臺寺」。寺門左側是一塊巨石雕刻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任城縣廳壁記》,寺門右側一塊巨石雕刻《鳳凰臺重修記》,雖經風雨剝蝕,字跡依然可辨。

莊嚴的圓通殿

寺內空間雖不甚廣闊,但布局合理,雄偉壯觀,盡顯佛門聖地的清靜和莊嚴。正對寺門是雄偉莊嚴的圓通殿,殿內供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東西配殿各五間,供奉有臥佛、千手觀音、送子觀音、善財、龍女等。

寺內東南方向,建有鳳凰亭一座。內有一隻精雕檀木鳳凰,據資料顯示,高1.62米,重量達600餘斤,是當今國內最大的檀木雕鳳凰。

已結果的菩提樹

寺內兩株菩提樹,亭亭如蓋,均已結果。菩提樹枝葉茂盛,生機勃勃,為幽靜的寺院增加了不少生氣。

寺內有一老僧,年約七旬,慈眉善目,觀之可親。

任城寶鼎

歸途見聞

鳳凰臺向北,有一寬闊的柏油路,且有38路公交車通達,等我發現後不禁驚呼:可以坐公交一票直達,本來簡單的尋訪之路卻被我整得如此複雜!

鳳凰臺北鄰不遠,有任城寶鼎。高5.8米,重8噸,上刻168字銘文,乃目前世界最大青銅寶鼎,堪稱鳳凰臺又一重要景觀。

鳳凰臺北門牌坊

鳳凰臺向北約一公裡,接327國道,路口有一高大牌坊,上書「鳳凰臺」三字,兩側各一大型石獅踞守。我看後再次頓足大呼:原來這才是去鳳凰臺的正門!

相關焦點

  • 濟寧鳳凰臺
    濟寧鳳凰臺伏羲文化遺蹟考編輯:中華伏羲文化網   濟寧鳳凰臺遺址原本是一座祭祀太昊伏羲的祭祀壇,就是俗稱的「伏羲臺」。陶簋等大量祭器殘片的發現,說明了鳳凰臺曾經是一個重要的祭祀場所,考古專家確定為一處商周時期的大型祭祀壇。《文物》1991年第2期發表的《山東濟寧鳳凰臺遺址發掘簡報》中說:(鳳凰臺遺址)「周圍也因取土將四周削掘陡峭,並已被民房環繞,僅北側存一塊南北長28米、東西寬13米的空地,且已被挖成低於現村內地面1.8米的大坑」,可見遺址受到損壞的程度。
  • 濟寧任城鳳凰臺:15.8米石刻盤龍御道,非常罕見
    濟寧鳳凰臺位於濟寧城西大約4公裡處,因為在任城區南張鎮鳳凰臺村,所以也被稱為任城鳳凰臺或者南張鳳凰臺。據考證,任城鳳凰臺是古代任國先民祭祀太昊伏羲的祭祀臺,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龍山文化和商周文化。明代天啟年間因為在鳳凰臺上修建了佛教寺院鳳臺寺(也叫觀音堂),所以影響範圍更大。因鳳凰臺年久失修,一度破敗不堪。2005年,任城區和南張鎮對這處遺址進行了全面修復,2006年竣工。修復後的鳳凰臺巍峨高聳,氣勢雄偉,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鳳凰臺正門的石刻盤龍御道。
  • 濟寧鳳凰臺植物園「解封」了,快去看看吧
    濟寧鳳凰臺植物園位於濟寧洸河路西延路段的路北,是一處佔地面積約一千畝的大型植物公園。鳳凰臺植物園因該園西鄰的著名名勝古蹟鳳凰臺而得名,於去年十月份建成後對市民開放。鳳凰臺植物園內,既有波光粼粼的鳳凰湖,也有高大巍峨的鳳凰閣,還有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景色非常優美,是目前濟寧西部唯一的大型休閒遊樂場所。不過,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鳳凰臺植物園自去年十月份開始,開園僅僅三個月就被迫「封園」了,實在令人為之遺憾。令人高興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現在鳳凰臺植物園已經「解封」了。
  • 濟寧市資訊|濟寧鳳凰臺植物園「解封」了,快去看看吧
    濟寧鳳凰臺植物園「解封」了,快去看看吧濟寧鳳凰臺植物園位於濟寧洸河路西延路段的路北,是一處佔地面積約一千畝的大型植物公園鳳凰臺植物園因該園西鄰的著名名勝古蹟鳳凰臺而得名,於去年十月份建成後對市民開放。鳳凰臺植物園內,既有波光粼粼的鳳凰湖,也有高大巍峨的鳳凰閣,還有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景色非常優美,是目前濟寧西部唯一的大型休閒遊樂場所。不過,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鳳凰臺植物園自去年十月份開始,開園僅僅三個月就被迫「封園」了,實在令人為之遺憾。令人高興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現在鳳凰臺植物園已經「解封」了。
  • 濟寧新增兩條公交旅遊專線 串聯太白湖景區鳳凰臺植物公園等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記者從濟寧公交集團獲悉,濟寧公交旅遊專線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繼續開通,新開通的2條旅遊專線,將串聯太白湖景區、濟寧市兒童公園、鳳凰臺植物公園、蓼河公園等景區。1、太白湖景區—兒童公園—鳳凰臺植物公園專線太白湖景區發車,沿荷花路—濟寧大道—運河路—奧體路—河都路—京杭路—車站南路—車站西路—運河路—共青團路—洸河路—鳳凰臺植物公園。
  • 南京老城區發現疑似鳳凰臺遺址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的鳳凰臺到底在何處?近日,南京秦淮區鳴羊街胡家花園南側的古建築遺址引社會各界關注,有觀點認為,該遺址可能就是李白詩中的鳳凰臺遺址。  3月17日,記者赴現場探訪,發現該遺址在地面下兩三米左右,呈長方形,面積達幾千平方米。
  • 鳳凰臺文化
    濟寧伏羲文化學會 編輯:中華伏羲文化網 www.zhfuxi.com  山東濟寧鳳凰臺,位於濟寧城西約4公裡,地處任城區南張街道鳳臺村。《濟寧縣誌》記載:「鳳凰臺距城八裡,周一百四步,臺二層,上層高三四丈,下層二丈奇,上銳下寬」。民間傳說古時候這個高大的土臺上布滿了梧桐樹,曾有一隻鳳凰落到了此處的梧桐樹上,「鳳凰臺」因此而得名。「鳳臺夕照」,是濟寧州志上有名的「濟寧八景」之一。「故郡志列於八景之中,洵為濟之勝跡也」。清康熙帝曾遊覽鳳凰臺,題詩讚曰:「臺高數仞鳳凰來,身入雲天石磴開」。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九九重陽節 到濟寧鳳凰臺古廟會上逛一逛(圖)
    鳳凰臺古廟會活動啟幕。    濟寧新聞網10月23日訊(記者 亓亞婧)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更是逛廟會、看大戲、吃小吃、賞民俗的好時節。今天上午,濟寧市任城區「鳳凰臺古廟會」隆重開幕,想要欣賞民俗表演、品味特色美食以及登高遠眺的市民,趁著重陽節天氣正好,不妨前往鳳凰臺遊覽一番,市民可乘坐63、106路公交車到鳳凰臺下車,向南500米即到。
  • 濟寧看「大」系列之七 鳳凰臺植物公園:西部城區添「綠肺」市民城...
    12月24日,即將正式開園的鳳凰臺植物公園籠罩在一層薄霧中,像極了一幅淡墨的山水畫:明亮清澈的湖面,倒影成畫的岸上風景,各式景觀建築相映成趣……成為市民休閒踱步的好去處、航拍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鳳凰臺植物公園有山有水,有景有意境。
  • 濟寧著名的古八景,你都還記得嗎?
    濟寧是一座老城,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在濟寧悠久的歷史中,人們對於濟寧的美景進行總結,選出了最有特色的八處景觀,被後人稱為「濟寧古八景」。下面就為大家逐一介紹一下。鳳臺夕照「鳳臺夕照」這一美景位於濟寧西郊運河北岸的鳳凰臺。鳳凰臺是一處融運河文化、佛教文化、始祖文化為一身的著名古蹟,據傳說是先民祭祀太昊伏羲的地方。歷史記載,鳳凰臺自宋代以後,漸趨繁華。
  •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其凰,濟寧鳳凰臺將呈現一片鳳飛呈祥的景色
    在濟寧還有一處美麗的鳳凰臺。這座鳳凰臺,因為傳說在古代時期曾有神物——鳳凰,飛來這裡。於是給這座鳳凰臺賦予了神話色彩,從此這裡也便取名為鳳凰臺。而且在這座鳳凰臺,還曾留下過很多文人墨客關於鳳凰的詩文。「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其凰。」而在鳳凰臺景區之內,最值得可觀的便是鳳凰臺的植物公園。
  • 中國歷史上的三個鳳凰臺遺址,一個在湖北,兩個山東,真是緣分
    以龍與鳳凰為名的建築很多,但是現在所能找到的鳳凰臺遺址有三,一個在湖北,兩個在山東。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這三個鳳凰臺遺址的特殊之處。湖北鳳凰臺遺址位於湖北省荊門古城內,即今解放路與府前街「丁」字路口北側,始建於公元592年,是一處自然景觀遺址。史載,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文獻皇后重修她故鄉當陽的玉泉寺,經常路過荊門。
  • 濟寧歷史最悠久的三處古蹟,值得你去看一看
    任城鳳凰臺任城鳳凰臺位於京杭大運河北岸、任城區南張鎮鳳凰臺村。據考古發現,鳳凰臺遺址底層是龍山文化遺址,中層是商周文化遺址。據資料記載,鳳凰臺又名風化臺,是遠古時期風姓先民祭祀始祖太昊的祭祀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任城縣廳壁記》中盛讚任城是「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故裡」,其重要依據正是古任城西鄰的鳳凰臺遺址。
  • 濟寧地圖像一隻展翅的鳳凰?濟寧這三個地方都是鳳凰文化的代表
    其實,說起濟寧的鳳凰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在濟寧轄區內的任城、鄒城、嘉祥,都可以找到鳳凰文化的蹤跡,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任城鳳凰臺任城區鳳凰文化以任城鳳凰臺為代表。任城鳳凰臺位於濟寧西郊南張鎮境內,是一處集始祖文化、佛教文化和運河文化為一身的著名古蹟,現為省級重點文物單位。
  • 柘城縣伯崗鎮鳳凰臺遺址:每年的3月28廟會,你多久沒有去逛了
    今日中原古文化傳播介紹的鳳凰臺遺址,在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舉行盛大的廟會,引來當地和鄰縣商人進行商品貿易,現已形成一定的規模。鳳凰臺遺址又稱寶臺廟、寶臺廟遺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伯崗鎮北王莊村。傳說每逢廟會即有眾多錦衣少女前來朝香,驚動鳳凰翩翩飛來,與之媲美,故曰鳳凰臺。舊縣誌載:「鳳凰臺在城西三十五裡,上有廟,亦名寶臺。
  • 你知道「濟寧古八景」嗎?其實是「濟寧古十景」
    很多熟悉濟寧歷史的人都知道,濟寧市區有著名的「古八景」之說,意思就是濟寧古時候有八個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這八個地方在哪裡呢?查證資料後我們會發現,「古八景」的具體景點有分歧,如果全都包含進去的話,就變成了濟寧「古十景」了。那麼,到底是哪十景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老濟寧」才知道!「濟寧八景」真的就只有八景?差點就上當了!
    這些瑰麗奇秀的風景,宛如一幅幅絕美的畫卷,描繪著濟寧的滄桑與絢爛。根據《濟寧直隸州志》的記載,清代時期,有「濟寧八景」在風月無涯的濟寧眾景中最為著名,分別是:行宮春樹、嶧岫晴雲、白樓晚眺、南池荷淨、墨華泉碧、鳳臺夕照、西葦漁歌、麟渡秋帆,而還有一種說法是「濟寧八景」為鐵塔清梵、灌冢晴煙、白樓晚眺、南池荷淨、墨華泉碧、鳳臺夕照、西葦漁歌、麟渡秋帆。
  • 濟寧城區「四大寺」:鐵塔寺、東大寺、鳳臺寺、柳行東寺
    02東大寺濟寧東大寺又名順河東大寺,位於濟寧老運河岸邊,著名老街巷竹竿巷附近。濟寧東大寺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宏偉的一座清真寺。濟寧東大寺是明清時期,濟寧繁榮的運河文化與伊斯蘭教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寺內主要建築有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南北講堂、水房、碑廊等。
  • 新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遊記》
    鳳凰臺上鳳曾留,鳳去凰追臺悠悠。東吳英豪守建鄴,洪武兒孫爭輪流。(傳說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在此停留過,自從鳳凰離開後只剩下一座空臺。東吳此地都城叫做建鄴,多少的王候皇孫為求江山永固拼命保衛它,到了明太祖的兒孫卻在這裡上演了一場皇位爭奪的大戲!六朝金粉的明代都城應天府,是一個虎踞龍盤人才輩出的地方,現今早已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無憂無慮。
  • 鳳凰臺植物公園正式開園!在這裡,讀懂深邃的鳳凰文化
    高質量 總綠化面積33萬平方,共有植物806種「鳳凰臺植物公園佔地960畝,總投資7.49億元,它是在原來西郊苗圃的基礎上,通過轉型升級、回爐改造,建設一處集植物科普、生態保護、觀賞遊玩、山水體驗、婚慶攝影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綠地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