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金稱謂取消,以後高純度飾品只能叫做「足金」了。近日,國標管理委員會規定,千足金稱謂取消,今後其純度哪怕達到999.0‰,也只能稱為「足(金、鉑、鈀、銀)」。行業人士指出,千足金稱謂取消,不是標準水平的降低,而是使首飾產品回歸藝術價值。從首飾純度來說,含量越高的首飾,越容易變形。首飾過分追求貴金屬的高含量,是捨本逐末,千足金稱謂取消可謂恰逢其時。
千足金稱謂取消 首飾過分追求純度是捨本逐末
國家標準委此次公布的修改單也是GB11887自1989年制定以來第五次修改,針對四種類型的貴金屬飾品的純度做了修定,即金及其合金、鉑及其合金、鈀及其合金、銀及其合金,今後其純度哪怕達到999.0‰,其最高純度也只能稱為「足(金、鉑、鈀、銀)」,其貴金屬含量不低於990‰。
1989年,國標GB11887-1989《貴金屬首飾純度命名方法》制定,填補了國內首飾行業尚無相關標準的空白,也成為我國首飾行業唯一的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此後,在2000年、2002年、2008年、2012年這一標準先後進行過4次修訂。
在2000年版本國標之前,我國對黃金首飾純度最高命名為「足金」,即金含量不低於990‰;2000年國標修訂,正式新增確定含金量不低於999.0‰(下稱999,其它與此類同)的首飾稱為千足金。隨後2008年修訂版國標中,又增加了銀、鉑、鈀等首飾的純度範圍,並修改了首飾的命名和標識方法。
與2012年標準不同的是,此次千足金稱謂取消修訂標準規定:貴金屬首飾命名內容只能包括純度、材料、寶石名稱和首飾品種,命名名稱的前、後不得再有其他內容。如標註為:「18K金紅寶石戒指」、「Pt900鑽石戒指」;再比如:金含量達到999.0‰的鑲嵌和田玉戒指,其規範的命名為「足金和田玉戒指」。今後若標註為「足金999和田玉戒指」、「足金和田玉戒指(Au999)」等名稱,都是錯誤的。
千足金稱謂取消,但大多數消費者還是對千足金飾品情有獨鍾。根據此次修訂單,千足金飾品稱呼在市場上還將有一年多時間的存續期,即在2016年5月4日前,原GB11887相應條款和此次發布的修改單同時適用,符合原GB11887相應條款或該修改單的產品均允許銷售;而過渡期結束後,不符合該修改單要求的產品,則不允許生產、銷售、進口。企業要據此調整其生產、銷售、進口計劃。
「千足金稱謂取消絕不是標準水平的降低,相反恰恰體現出標準制定更契合首飾產品的性質。」全國首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修改只是統一了純度命名規範,並不限制「千足」等高含量產品。其次,首飾都是強調設計、工藝的一類藝術附加值很高的產品,首飾產品應更突出它的藝術價值。
該負責人介紹,高含量的貴金屬首飾硬度低,佩戴中容易變形、損壞,維護保養成本較高,容易給消費者使用造成不便。同時,為保證含量達到要求,生產過程中要儘量少用或不用焊藥,從而使產品款式受到限制,這就造成材料價值壓制了藝術價值。
該負責人稱,過分追求貴金屬的高含量,是捨本逐末,不利於消費者用首飾美化自己,也不利於企業提高品牌價值和行業長遠發展。
含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9的稱為千足金,是首飾成色命名中最高值。印記為千足金、999金、gold999或 g999。黃金首飾的印記包括廠家代號、材料和純度,如:X金990、XAu990、X足金等。其中,字母X為廠家代號。當採用不同材質或不同純度的貴金 屬製作首飾時,材料和純度應分別表示。當首飾因過細或過小等原因不能列印記時,應附有包含印記內容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