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足金」命名將從國標中取消
黃金純度達999.0‰將不能叫「千足金」,預計春節前發布實施
今後,即使是金含量達到999.0‰的黃金,都將只能標註為「足金」,而不能像現在這樣叫「千足金」了。12月22日國家標準委公布,修改的《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國家標準,將從23日起在國家標準委官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將在春節前正式發布實施,「千足金」名稱將從國標中取消。
國家標準委表示,這次修改,「是為適應人們對貴金屬首飾從保值增值向美化生活方向轉變的需求」,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新標準將取消「千足金」、「千足鉑」、「千足鈀」、「千足銀」的純度命名。
以後,市場上銷售的貴金屬首飾標籤和證書中的產品名稱,只能包括純度、材料、寶石名稱和首飾品種4項內容。貴金屬含量大於990‰的首飾,一律必須被標註為「足金」(鉑、鈀、銀)。即使是金含量達到999.0‰的戒指,也應命名為「足金戒指」,而不能稱為「足金999戒指」、「999足金戒指」或「足金戒指(Au999)」等,印記中也應標註為「足金」。
比如,金含量達999.0‰的鑲嵌和田玉戒指,規範的命名應為「足金和田玉戒指」;如果標「足金999和田玉戒指」、「999足金和田玉戒指」、「足金和田玉戒指(Au999)」等名稱,都是錯誤的。
不過,正式標準在春節前實施後,市場上在一段時間內還是允許「千足金」繼續銷售。國家標準委解釋說,根據生產、銷售企業、檢測機構等相關方面的意見,正式標準實施將設置15個月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符合原標準相應條款或新標準要求的產品均允許銷售。而過渡期一旦結束,不符合該修改單要求的產品,不允許生產、銷售、進口。市場上的所有貴金屬,就都不能標註為「千足」了。
釋疑
取消「千足金」
是否意味著質量降低?
全國首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素青表示,這不是標準水平的降低,恰恰體現出標準制定更契合首飾產品的性質,更體現保護消費者權益。
據介紹,此次標準修改只是統一了純度命名規範,並不限制「千足」等高含量產品,企業仍然可以通過企業標準,依合規的形式向消費者明示產品的貴金屬含量,把產品質量信息詳細準確地告訴消費者。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更純或者更美的首飾。
李素青說,首飾是強調設計、工藝的一類藝術附加值很高的產品,不同於純粹儲值的金條、金磚,不能過多考慮材料價值。事實上在國外,普遍採用14K、18K純度。
而高含量的貴金屬首飾硬度低,佩戴中容易變形、損壞,維護保養成本較高,容易給消費者使用造成不便。過分追求貴金屬的高含量,是捨本逐末,不利於消費者用首飾美化自己,也不利於企業提高品牌價值和行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