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戲中唱」長沙開講!與鄭小瑛教授在湘江畔品味中文版歌劇魅力

2020-09-05 星辰在線

(8月26日15:00,長沙市民音樂大講堂特邀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漫談「洋戲中唱」。)

(講座由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2020長沙「鄭式」指揮法基礎研修班執行總監肖鳴主持。)

(「洋戲中唱」引發聽眾共鳴,贏得陣陣掌聲。)

星辰在線8月2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今年91歲高齡,依然以「90後」的活力努力推動「洋戲中唱」,並在長沙開辦「鄭式」指揮法基礎研修班的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音樂教育家鄭小瑛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地實踐著她「陽春白雪,和者日眾」之藝術追求,與大眾共享美妙音樂人生。8月26日15:00,長沙市民音樂大講堂(公益講座第55期)特邀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漫談「洋戲中唱」,吸引全國各地特意趕來的聽眾。講座由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2020長沙「鄭式」指揮法基礎研修班執行總監肖鳴主持。

服務人民,中文唱詞引發聽眾共鳴

(講座上,鄭小瑛教授強調,將唱詞譯成中文,才能讓中國觀眾切身感受到西洋歌劇的精妙之處。)

長期以來,搬上中國舞臺的西方經典歌劇,幾乎都用外語原文演唱,若非專業人士,中國的觀眾幾乎不知其所云,以致和者甚寡。「對絕大多數不懂外語的中國觀眾來說,雖然有字幕的幫助,卻不能從歌者的表演中感受到語言同步的感染力,而歌者也因為無法理解歌詞的內容,只能是機械性地去表演。」講座上,鄭小瑛教授強調,將唱詞譯成中文,才能讓中國觀眾切身感受到西洋歌劇的精妙之處。

鄭小瑛教授一直以來都在呼籲國內歌劇。她認為,藝術家應該不忘歌劇為大眾服務的「初心」,且應當保留並繼續推出西方經典歌劇的優秀中文版本,以此加大「吸收外來」和「洋為中用」對觀眾的普及實效和力度,激活各地歌劇廳的市場,並推進國內青年歌劇演員的培養。

「洋戲中唱」不是我的發明,也不是我的創新。鄭小瑛教授說,早在 1956年,我們中國就已經用中文來介紹西方經典歌劇了,這是為了給中國人民服務。《茶花女》則是中國人製作、演出的第一部西方歌劇,單單該劇中文版就曾創造過在一個劇場連演40場、場場爆滿的紀錄,「譯成中文的唱詞,觀眾聽懂了,才能引發情感的共鳴。」

現場導賞,品味中文版歌劇魅力

(講座上,鄭小瑛教授還通過播放影片和現場講解的形式,帶觀眾品味中文版歌劇《卡門》的魅力。)

1982年前後與《卡門》的結緣,是鄭小瑛教授歌劇指揮中的重要一筆,該劇中文版的演出,也成為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為了這個中文版,鄭小瑛教授邀請北京二外青年教師孫慧雙,合作翻譯了腳本。法國指揮皮裡松指揮了6場之後,交棒鄭小瑛教授。她的指揮,成為這部歌劇在中國延續演出的一個有力的保證。講座上,鄭小瑛教授還通過播放影片和現場講解的形式,帶觀眾品味中文版歌劇《卡門》的魅力。

「我自己看歌劇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困惑,一邊看演出一邊看字幕,確實有點費勁。」一位外地趕來的音樂學子表示,真的特別幸運能聽到鄭小瑛教授的講座,也很感謝鄭小瑛教授對「洋戲中唱」的普及和對國內歌劇的呼籲,她永遠是我們音樂學子逐夢路上最大的動力和榜樣。

限量籤售,弘揚「愛樂女」精神

(講座結束後,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大廳限量籤售《低谷中的鮮花——「愛樂女」樂團星譜》一書,為愛樂者們揭秘嫋嫋餘音中的樂壇往事,弘揚「愛樂女」精神。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攝)

成立於1989年的「愛樂女」室內樂樂團,由鄭小瑛教授和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小提琴家朱麗共同發起,是我國第一個女子室內樂團,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支不計報酬的志願者室內樂團。據鄭小瑛教授現場介紹,先後共有70多位女藝術家們加盟「愛樂女」,她們多是來自首都各音樂團體的主要骨幹和剛剛顯露才華的青年演奏家。

在嚴肅音樂在低谷中徘徊,「港颱風」有越刮越烈之勢的當下,致力於讓年輕人有機會領略經典音樂之美妙的「愛樂女」們,在學校、工廠、農村等為20餘萬聽眾無償義演240多場,被我國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賢譽為「低谷中的鮮花」。講座結束後,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大廳限量籤售《低谷中的鮮花——「愛樂女」樂團星譜》一書,為愛樂者們揭秘嫋嫋餘音中的樂壇往事,弘揚「愛樂女」精神。

相關焦點

  • 8月26日來長沙音樂廳 聽「90後」女神鄭小瑛教授漫談「洋戲中唱」
    (8月26日下午15:00,長沙市民音樂大講堂<公益講座第55期>將特邀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音樂教育家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漫談「洋戲中唱」。長沙音樂廳供圖)  星辰在線8月2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為了讓更多星城市民了解音樂、了解歌劇,並懂得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賞經典歌劇作品,8月26日下午15:00,長沙市民音樂大講堂(公益講座第55期)將特邀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音樂教育家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漫談「洋戲中唱」。
  • 鄭小瑛領銜製作 歌劇《茶花女》(中文版)表演音樂會周末亮相
    8月15日晚,由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和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聯袂推出的義大利歌劇《茶花女》(中文版)表演音樂會將在閩南大戲院上演,這也是閩南大戲院復演後的首場音樂會演出。鄭小瑛領銜製作 時隔九年歌劇經典《茶花女》再登鷺島義大利歌劇大師
  • 歌劇《茶花女》時隔9年再度唱響鷺島 「洋戲中唱」引發觀眾共鳴
    臺海網8月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7月30日晚,廈門藝術劇院,由鄭小瑛歌劇中心排演的《茶花女》(中文版),時隔9年再度上演。唯美的歌劇詠唱感人至深的愛情經典,帶給觀眾無與倫比的心靈震撼。這場演出,是「學歌劇來廈門」《茶花女》(中文版)演員培訓班的結業匯報。
  • 歌劇《茶花女》時隔9年再度唱響鷺島「洋戲中唱」引發觀眾共鳴
    臺海網8月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7月30日晚,廈門藝術劇院,由鄭小瑛歌劇中心排演的《茶花女》(中文版),時隔9年再度上演。唯美的歌劇詠唱感人至深的愛情經典,帶給觀眾無與倫比的心靈震撼。這場演出,是「學歌劇來廈門」《茶花女》(中文版)演員培訓班的結業匯報。
  • 歌劇《茶花女》時隔9年再度唱響鷺島「洋戲中唱」引發觀眾共鳴
    這場演出,是「學歌劇來廈門」《茶花女》(中文版)演員培訓班的結業匯報。培訓班吸引全國各地近百人報名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此版《茶花女》中,從主角到配角,難覓大腕蹤影。這些演員都是義務出演,他們中,有的曾參與過9年前的表演,大部分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聲樂專業演員、高級職稱教師等,雖然有良好的歌唱基礎,但鮮有上臺表演歌劇的經驗。
  • 91歲女指揮家鄭小瑛領銜 中文版《茶花女》再登鷺島廈門
    央廣網廈門8月13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傅子韜)簡化布景道具、聚焦音樂魅力,由91歲高齡中國指揮界泰鬥鄭小瑛領銜製作、近160位演職人員義務出演的義大利歌劇《茶花女》(中文版)表演音樂會,即將於15日晚亮相廈門閩南大戲院,嘗試用「洋戲中唱」的方式讓聽眾更好地了解和欣賞歌劇的魅力與精髓
  • 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將執棒2020長沙新年音樂會
    12月26日,長沙音樂廳,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90歲的鄭小瑛手執指揮棒,充滿激情地指揮長沙交響樂團,為即將上演的2020長沙新年音樂會彩排。休息時間,她接受了記者的專訪。演奏(唱),給誰聽「歌劇用西方原本的語言演唱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用中文演唱。不然你演了20場,觀眾也聽不懂。
  • 追光丨新中國首位女指揮家鄭小瑛:我「竊取」了人家的光榮
    鄭小瑛教授是我最尊敬和崇拜的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她是中國指揮專業方面的泰鬥級人物她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指揮家她是中國登上外國歌劇指揮舞臺的第一人鄭小瑛教授對祖國有著滿腔的熱情和熱愛雖然年過九旬但仍然在為祖國的教育事業、音樂事業、歌劇事業及指揮教學而奔波鄭小瑛教授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也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 肖鳴今年8月17日至
  • 人物|鄭小瑛:生命就是一曲交響樂
    2021年1月1日和2日,91歲的指揮家鄭小瑛將在上海的東方藝術中心為上海人民獻上兩場新年音樂會。與癌症鬥爭二十多年,音樂之於她,就是一劑良藥。「比較特別的是,音樂會下半場的歌劇《茶花女》《卡門》經典選段,將是用中文演唱的。這是我想恢復『洋戲中唱』的一次嘗試,也是我的『賊心』不死。」電話中,她中氣十足,絲毫聽不出她已經與癌症鬥爭二十多年了。
  • 新中國首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九十不言老 愛樂無止境...
    原標題:新中國首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九十不言老 愛樂無止境(講述·一輩子一件事)2020年12月27日,鄭小瑛在廈門指揮交響詩篇《土樓迴響》。  陳美蓉攝1951年,鄭小瑛在打大秧歌鼓。  資料照片人物小傳鄭小瑛: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教育家。
  • 用指揮棒劃出絢麗生命線的鄭小瑛教授 帶星城市民探索指揮棒的奧秘
    8月22日下午,由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長沙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2020年「百姓大講堂——打開藝術之門」系列公益藝術講座第六期,特邀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教授,帶星城市民走進交響樂的瑰麗天地,探索指揮棒的奧秘。  與長沙結緣近30年的鄭小瑛教授,親眼見證過長沙交響樂團的前身——湖南交響樂團辦公場地簡陋、人員不齊、設備不齊的窘況。
  • 鄭小瑛:不老樂魂的交響人生
    ,師從知名教授尼·安諾索夫和格·羅日傑斯特文斯基進修歌劇、交響樂指揮專業,一生與交響樂歌劇結緣。面試出奇的順利,她也成為蘇聯專家授課合唱指揮班中唯一的女學員。從此,鄭小瑛再也沒有放下過指揮棒。5年後,鄭小瑛又被選派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進修歌劇、交響樂指揮專業,師從知名教授尼·安諾索夫和格·羅日傑斯特文斯基。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2周年時,在安諾索夫幫助下,鄭小瑛在克裡姆林宮舉行了一場慶祝音樂會,上半場演出中國作品,後半場則突出中蘇友好的主題。
  • 鄭小瑛:不老樂魂的交響人生
    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專業指揮人才,此後又被選派到蘇聯國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師從知名教授尼·安諾索夫和格·羅日傑斯特文斯基進修歌劇、交響樂指揮專業,一生與交響樂歌劇結緣。面試出奇的順利,她也成為蘇聯專家授課合唱指揮班中唯一的女學員。從此,鄭小瑛再也沒有放下過指揮棒。 5年後,鄭小瑛又被選派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進修歌劇、交響樂指揮專業,師從知名教授尼·安諾索夫和格·羅日傑斯特文斯基。
  • 新中國第一代指揮家鄭小瑛寧波開講《我的交響人生》
    看到90高齡的鄭小瑛,你會被音樂的魅力深深感染。10月13日,我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鄭小瑛受邀在寧波音樂港洛奇音樂圖書館為甬城市民奉獻一場「我與新中國」主題講座,講述《我的交響人生》。講座前,她接受了記者採訪,爽朗地笑著說:「我一定有問必答。」
  • 「90後」傳奇指揮家鄭小瑛來長沙開班「收徒」了
    鄭小瑛教授在講課中。 記者 易億 攝 「指揮的手是一雙『會說話的手』,要通過手勢、軀體、眼神與表情去引導團隊、傳遞要求。」17日晚,國際知名指揮大師鄭小瑛教授指揮法研修班在長沙開班,鄭小瑛在授課中傳授了自己的「鄭氏指揮法」。來自全國知名音樂院校及樂團的12名正式學員與50名旁聽學員爭取到了這一來之不易的進修機會。 全國愛樂之人齊聚,爭當「關門弟子」 鄭小瑛是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原主任,中國交響樂界的泰鬥。
  • 文史|鄭小瑛:生命不息,愛樂不止
    她創立了廈門愛樂樂團,數年後,這個年輕的樂團成為了廈門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她完成了演繹馬勒名作的夙願,帶著《土樓迴響》走出國門,創造了在世界12國公演70多場的輝煌記錄;她開啟了校對、譯配西洋歌劇中文版的龐大工程…… 為去解放區,連「逃」三次 鄭小瑛原籍河南滎陽,祖輩在幾百年前為躲避戰亂遷徙到閩西山區,定居福建永定,成為客家人
  • 文史 |鄭小瑛:生命不息,愛樂不止
    鄭小瑛上的中學是教會學校華美女中,學校裡設有鋼琴課和唱詩班。在初中畢業典禮上,鄭小瑛完美地彈奏了一曲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學校排練舞劇《黛安娜》時,老師讓鄭小瑛指揮大家唱《馬賽曲》,這是她第一次嘗試拿起指揮棒。
  • 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做客東南衛視《悅讀·家》
    在當時女性不好就業的社會大背景之下,她憑藉自身的天賦、過人的努力和堅韌的毅力,從文工團走向中央音樂學院,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被選拔赴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並在33歲那年步入莫斯科的國際劇院,成為了第一位登上國際歌劇指揮臺的中國指揮家。  在《悅讀·家》節目中,鄭小瑛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精彩的一生娓娓道來。
  • 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做客東南衛視《悅讀•家》
    在當時女性不好就業的社會大背景之下,她憑藉自身的天賦、過人的努力和堅韌的毅力,從文工團走向中央音樂學院,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被選拔赴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並在33歲那年步入莫斯科的國際劇院,成為了第一位登上國際歌劇指揮臺的中國指揮家。在《悅讀•家》節目中,鄭小瑛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精彩的一生娓娓道來。
  • 冬日午後接受藝術薰陶丨湘江畔聽胡應明分享後疫情時代的藝術關懷
    冬日午後接受藝術薰陶丨湘江畔聽胡應明分享後疫情時代的藝術關懷 2020-12-0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