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有學習中文的必要嗎

2020-12-03 鳳凰網

美國《紐約時報》最近一篇報導稱,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中文教學在美國蔚然成風。美國人真的會學中文嗎?就連美國人自己也一直在哀嘆,美國缺乏學習外語的傳統。外語熱在美國來得快,去得也快:冷戰期間是俄語,到上世紀80年代成了日語,「9·11」之後又變成了阿拉伯語。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美國公立學校在過去十年來已逐漸停止了外語教學。中文教育在美國的繁榮能持續下去嗎?美國人有學習中文的必要嗎?《紐約時報》為此邀請了多位專家進行辯論。

中文課程已在美國生根

::文 諾曼·麥特勞夫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

美國人在語言學方面沒有口碑。歐洲人津津有味地說著多國語言,我們卻被告知,美國人對此根本不感興趣。這種對比其實不公平。大多數歐洲人在其生活區域的200英裡之內,就有另外一個國家,這使得他們能講多種語言變得必要。

在美國有著類似必要性的地區,學習外語的勁頭也很足。當你走進加州任何一家連鎖書店,你都會看到大量學習西班牙語的書籍。實際上,西班牙語書籍在許多書店都有自己獨立的分區,從其他外語中單列了出來。

因此,隨著中國經濟與政治存在的迅速崛起,美國人開始對學習中文感興趣。中文教學不會是曇花一現,要知道這是一種有13億人在使用的語言。

但美國人能學好中文嗎?所有的筆畫都要記住!還有難以捉摸而可怕的發音!好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對於中國教師經常使用的填鴨式的背誦記憶法,美國孩子可能沒有耐心。因此,加強積極學習是關鍵,在歌唱和學習電影劇本的基礎上學習中文,就是一個好辦法。

儘管有各種困難,但中文課程畢竟在美國生了根。那些堅持學中文的人,將會發現大有裨益。

你突然發現帳單是用漢字寫的

::文 布魯斯·富勒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育與公共政策學教授)

想像有那麼一天,當你的按揭帳單送達時,你突然發現帳單是用簡體漢字寫成的。又有一天,銀行給你派了一名中文翻譯,告訴你你正深陷債務。這些令人難以置信嗎?隨著中國持有美國債務的份額越來越大,這誠然是美國當代困境的真實寫照。至少從經濟上講,我們已經與中國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

因此,我們最好去了解他們。中國人當然想了解我們,向我們派出了數百名教師,希望能激發美國孩子對普通話和東亞行為方式的興趣。

可悲地是,我們非常遲緩地才意識到東亞很快會主宰全球經濟。就像最後一批古羅馬人一樣,我們堅信美利堅帝國的統治會永遠持續下去。因此,我們沒有抓緊學習中文的機會。

我們應欣賞東亞文化的優勢,學習他們的語言,與他們展開接觸。這些美德在美國最好的大學已經顯現。我所在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學生,超過半數是東亞後裔。

這不僅僅是要做做樣子,政府和企業領導人應該推動雙語教學成為一以貫之的政策。中文是我們了解中國文化資產和合作技能的窗口,不僅僅是擴大市場份額的工具。

美國是語言的公墓

::文 馬塞洛 卡羅拉·羅斯科 (美國紐約大學移民研究所聯合主任)

對中文的新興趣將催生又一股學習外語熱?美國人當然希望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當談到外語,美國懷著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情:一方面,催迫中產階級孩子尋求機會在海外留學,認為這有助於他們在新的全球市場上做好語言和文化方面的準備;另一方面,隨著數百萬移民兒童豐富了美利堅民族的語言寶庫,我們對保持美國人語言多樣性心存忌憚。

後一種觀念在美國歷史上根深蒂固。班傑明·富蘭克林就曾十分憂心德語(以及德國人)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擴張;西奧多·羅斯福也曾冷酷地宣稱「我們只能容忍一種語言,這就是英語」。這一宣言在美國歷史上反響甚大。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一直維持著無情的強制單一語言制。一位著名社會學家打趣說,「美國是語言的公墓。」昔日偉大的移民者語言(如德語、義大利語和日語),如今都安息在美國的土壤裡。

支配了數代美國人的單一英語邏輯,肇始於民族構建和凝聚社會的需要。但當全球權力中心隨著「金磚四國」,緩慢卻穩步地向世界東方和南部轉移,對美國公民的多語要求正越來越急迫。

只有9%的美國人能講一門外語

::文 蘇珊·雅各比 (美國作家,代表作《美國的非理性時代》)

根據美國應用語言中心的調查,從1997年到2008年,提供漢語教學項目的美國中學數量從1%增加到了4%。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統計數據。許多學校依靠中國政府的項目,才得以向教師提供工資補貼。中文熱註定會退燒。正如冷戰時期的俄語研究一樣,中文熱是出於了解我們主要競爭對手所講語言的需要。

美國人一向對學習外語不是特別感興趣。時至今日,甚至可以說是毫無興趣。只有9%的美國人能講一門外語,而歐洲人在這方面的比例則高達44%。網際網路只是讓自鳴得意的美國人強化了這樣的信念,即世界上任何人在交談時都應該講英語。

在美國歷史上,外語課程在中學和大學取得真正的大發展只有一次,這是隨著1958年開始推行的《國防教育法》而出現的。該法是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直接反應。《國防教育法》不僅促進了俄語教學,還惠及所有外語。發展到今天,美國政府在大學外語教學方面的支出,還不及40年前的四分之一。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我們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外語教學預算還新增了阿拉伯語和中東研究,這意味著其他外語教學費用大幅下降。隨著經濟衰退壓縮了各個層次的教育經費,今天的情況毫無疑問變得更糟糕。

我們一直缺乏通曉外語的外交官、間諜和商人。但在美國根深蒂固的愚蠢觀念裡,並不要求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掌握外語。大多數州已經不再對高中畢業生的外語提出要求,大部分人完成大學學業也沒有學習一門外語。我們是一個視野狹小的民族,卻以此為傲。

(::美國《紐約時報》2月7日 ::譯 夏微雨)

(本版言論不代表本報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均有刪節)

相關焦點

  • 學生疑問:學習十三四年英語有必要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初中要學習英語,高中要學習,大學還要學習。有些家長和學生有疑問,學習十三四年的英語,值得嗎?答案是很有必要。學好一門語言,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可以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其實,不只是中國的學生要學習外語,外國的學生其實也是要學習外語的。隨著中國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也開始學習中文了。外國學生都沒有覺著中文難學,我們又怎能以英語難學為由直接放棄呢?
  • 現代社會還有必要學習繁體字嗎
    前言:很多人都認為:現代社會主體使用的都是簡體字、主流使用的也都是簡體字,認為沒必要再學習繁體字了。筆者認為:現代社會還是有必要學習繁體字的,繁體字是漢字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應該儘可能的學習繁體字。而繁體字則歷史悠久,可以說中國文字的歷史有多悠久,繁體字的歷史就有悠久。之所以說繁體字歷史悠久,是因為通過繁體字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國文字的起源。
  • 美國公司推出簡繁體中文輸入軟體 輔助中文學習
    中國僑網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南加州從事中文輸入軟體研發的雙橋(Twin Bridge)信息公司,最新推出了「雙橋中文夥伴6.5中文軟體」,可同時提供使用者中文簡、繁體的中文輸入,這對於想同時學中文簡、繁體者來說,是相當好用的輔助學習工具。
  • 在美國,華人孩子怎樣學中文
    洛杉磯華裔記者、博客作者奧德麗·克利奧·葉在文中回憶了兒時學習中文的經歷,並總結了現在美國的周末學校與過去不同的「新常態」。    美國的周末學校是什麼?在美國的華人小孩是怎麼學中文的?他們的中文和英文一樣棒嗎?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採訪了多位在美國生活的華裔,了解他們學習中文的途徑與方式。
  • 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難哭了中國網友,漢語學習心得更是讓人捧腹
    我們總覺得外語是難學的,外國人何嘗不覺得中文難學呢?這份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簡直讓人感覺難受!就連中國的網友都要被難哭了!這首先的一道大題目就是同義詞,要知道同義詞可是我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的東西,可為什麼現在看起來居然這麼難呢?
  • 學齡前英語學習,有必要費那麼大勁兒嗎?
    我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也受此影響,拋棄了語文和數學,all in 英語,泡在各種英語學習論壇和公眾號,看別人怎麼雞娃英語。還買了很多參考書、學習書,總之,沉迷英語啟蒙不可自拔。但,最近我突然有幾個想法。學前英語學習,真的有必要如此用力過猛嗎?很多牛娃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已經過了劍橋英語KET、PET的等級考試。
  • 中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嗎?美國小哥的回答你可能想不到
    不要驚訝,這就是美國小哥Kevin在中國生活的日常。Kevin是YouTube網站上一位小有名氣的旅行博主,眼下他正在桂林陽朔的一家中文學校學習普通話。Kevin大快朵頤地吃腸粉(視頻截圖)要問到Kevin的中文為何如此地道,他的秘密武器竟然是:中國美食。
  • 馬雲對語言學習的看法,揭示了美國中文教育市場的巨大潛力
    而如果你去華盛頓、紐約、舊金山,在美國隨便找100個年輕人,除了「謝謝」,他們中有多少人能說出超過10個中文詞彙?而如果你去華盛頓、紐約、舊金山,在美國隨便找100個年輕人,除了「謝謝」,他們中有多少人能說出超過10個中文詞彙?不難看出,在學習中文方面,美國的年輕人,或者說所有渴望了解中國的美國人,都還需要更加努力。
  • 視界 | 中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嗎?美國小哥的回答你可能想不到
    「來個米粉,現在有嗎?來一個小碗,還要一個腸粉,要雞蛋,要瘦肉。」「你好,來一杯美式,打包。」
  • 學習字帖,熟讀字帖內容有必要嗎
    一說這個話題,好多人都禁不住笑了,自然是讀帖啊,臨帖啊,還能做什麼呢?不,我說的是要不要熟知字帖內容?這個話題向來都是爭議性的。有的說當然沒有必要了,我們學的是字,又不是文。有的人說,必須要熟讀,不然你知道你在寫的是什麼?
  • 40多歲的人有必要學習古箏嗎?
    不是有沒有必要學,是你想不想學學樂器你要明白你的出發點是哪裡。你是為了考級,為了工作需要,還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在親朋好友面前彈兩首曲子炫耀下呢?或只是單純的喜歡培養一個愛好呢?我想40歲了,絕大多數人的想法還是單純的喜歡去培養一個愛好吧!這個年紀畢竟有一些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了。年輕的時候錯過了學習的機會,但一直喜歡古箏這樣的樂器。不妨就去學起來吧,每周末抽一天時間去上課,請個老師是必要的,跟著老師學,每周一節課1.5-2小時。再買臺古箏在家裡,就可以學起來彈起來了。
  • 在學習理財時,有必要去參加理財培訓班嗎?
    我們在進行理財的時候,突然聽到一些推銷電話,問自己要不要去上一些理財培訓班,仔細詢問後發現這樣的課程並不便宜,不過對方銷售揚言:「只要學習了這些課程,馬上就可以變成有資歷的投資者。」在學習理財時,有必要去參加理財培訓班嗎?
  • 看看美國中學的「中文試卷」,你還覺得英語難嗎?網友:我都不會
    美國中學的「中文試卷」有多難?中國大學生也不一定會,太難了!幾年前SHE唱道「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如果說那個時候中文的普及還並沒有到很高的程度,那麼現在孔夫子的話早已成為世界語言中的佼佼者。
  • 美國最好的中文分級閱讀網站免費了!海外孩子暑假中文學習不用愁了
    昨天,我終於收到了四個月前從中國寄出的中文書,時間久遠到差點忘記買了什麼!大概許多海外媽媽也有和我一樣的煩惱——在海外的孩子能接觸到的中文資源實在太少了。而且,許多美國城市的中文書都非常老舊,還有不少是繁體的。孩子真正能接觸到的中文資源非常少了。
  • 兒童學聲樂人多嗎,學聲樂有哪些好處,孩子有必要學習聲樂嗎?
    隨著家庭條件的不斷上升,孩子受到教育的良好程度也在不斷的上升,許多家長會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各種興趣班,涉及範圍之廣簡直讓人瞠目接受,華娛之間認識過一位家長,僅僅在一個暑假就為孩子報名了四五個興趣班,其中包含遊泳、聲樂、街舞、跆拳道、主持。不僅讓人感到汗顏。
  • 中文NLP的分詞真有必要嗎?李紀為團隊四項任務評測|ACL 2019
    【導讀】通常,中文文本處理的第一步稱為分詞,這好像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但對其必要性的研究與探討很少看到。本文中,作者就提出了一個非常基礎的問題:基於深度學習方法的自然語言處理過程中,中文分詞(CWS)是必要的嗎?
  • 中國麻將深受美國人追捧,字體卻仍是中文?美國人會說胡牌嗎
    隨著網絡的越來越發達,各個國家好的文化都被不同的國家吸收,而我們中國有一個歷史久遠得娛樂項目,在美國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這個娛樂項目就是麻將。說起麻將我們中國人就在熟悉不過了,即使不會玩也會常常看到春節時,親朋好友們都會聚在一起搓上幾把麻將,所以麻將也是我國最受歡迎的娛樂項目。
  • 美國高中漢語考卷躥紅,第一題考倒中國網友:我學了12年假中文
    近年來,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在美國紐約的某個高中就內設了教授中文的課程,還準備了中文課卷考試。 在考試結束後,這份美國高中的漢語考卷被放到網絡上,瞬間就在網上躥紅了。
  • 孩子有必要學習奧數嗎?什麼時候開始學習?
    每年都有家長向我們本質教育詢問:「孩子有必要學習奧數嗎?」、「奧數學什麼?」、「奧數學習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為好呢?」,「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嗎?」等問題;為此我們本質教育撰寫這篇文章來回答這些問題,來幫助各位家長對奧數學習有更深的理解。
  • 美國人中學的「中文試卷」有多難?網友:想起我被英語支配的恐懼
    以前,我國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但是現在卻有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主動學習中文。01美國人中學的「中文試卷」有多難?網友:想起我被英語支配的恐懼說起英語,想必許多人都忘不了自己從小到大背英語單詞、練英語口語的經歷,現在的孩子們也都從小就被灌輸學好英語很重要的觀念。但是所謂「風水輪流轉」,現在美國的不少學校也開設了中文課程,其考試難度甚至不亞於中國孩子的語文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