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英語學習,有必要費那麼大勁兒嗎?

2021-01-19 童話研語

很多學前媽媽開始雞娃都是從英語開始的。

據說北京海澱的媽媽90%都是如此。

很多家長對英語的重視和膜拜程度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我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也受此影響,拋棄了語文和數學,all in 英語,泡在各種英語學習論壇和公眾號,看別人怎麼雞娃英語。還買了很多參考書、學習書,總之,沉迷英語啟蒙不可自拔。

但,最近我突然有幾個想法。

學前英語學習,真的有必要如此用力過猛嗎?

很多牛娃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已經過了劍橋英語KET、PET的等級考試。還有很多牛娃小學一二年級就能讀全英文版的哈利波特,簡直令人羨慕。這算不算是英語的超前教育?

我們今天不討論牛娃們的成就,畢竟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娃,對大多數普通孩子來說,我覺得學前真沒必要用力過猛雞英語。(注意,我說的是用力過猛雞英語,而不是不雞。)

有這個想法主要基於以下三點。

第一,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最近幾年主流輿論都在質疑英語學科的重要性。這裡面不乏一些大v和教育專家。

英語和數學等一些應用學科比起來,畢竟只是一個溝通交流的工具,我們苦學英語幾十年,可能日後的應用場景都不多。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多語言障礙都可以通過一個翻譯軟體翻譯器來實現。

再說英語考試。翻看這幾年的中高考英語試卷,很多人發現,英語題目越來越簡單了,也就是說,教育部門可能意識到英語的應用屬性,不該執著於晦澀的語法和高深的單詞,而是為應用而學習。

於是題目的簡單,會造成學生考試分數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初中高中刷題耍卷子,好好摳摳課本,背背單詞,不會有多大的差距。

至於未來英語作為主科的地位能不能保住,或者所佔比會不會下降,都不好說。如果學前用力雞英語,拋棄了大語文,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未來大語文所佔比只會更多,而且難度更大,拉分非常明顯。2019年浙江高考前十位都是語文拉來的分數。)

總之,過早的雞英語產生的優勢,未必能顯現出來。

其次,英語學習分為應用英語和應試英語。

實話實說,我們學齡前家長雞英語誰不是為了考試?

但學齡前雞英語大多都是聽兒歌,看動畫,蹦蹦跳跳開開心心地學習。練練口語,聽聽對話,應用型很強的學習方式。

但別忘了,我們的考試還是應試教育。在上小學之後,要學語法、背單詞、背課文、抄句子……

這樣的學習衝突,不能說不相容,只能說,會說話聽力強的,未必能高考分;啞巴英語死摳課本的也未必會考低分。

學齡前英語再好,最後我國的應試教育還要落實到考試上的。(那些說雞英語不為考試的家長,可以忽略不看。)

最後,學齡前雞英語,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一旦停下,你的優勢在小學階段,也很快會被沒學過英語的孩子拉平。

這點我是深有感觸。

前面說過我在孩子小時候,也沉迷於英語雞娃,英語原版書、分級讀物,買了沒有1000本也有800本。貓童鞋讀過的英語書絕對比中文書要多。但可能前三年用力過猛,忽略了其他學科,幼小銜接之後,我發現他的識字、閱讀、計算都比較弱,這時候,我就開始佛系雞英語了,一段時間,英語都成了「想雞就雞,沒時間就算」的狀態。

結果,半年之後,我鬱悶的發現,孩子的英語水平大幅度後退,以前可以輕鬆讀牛津樹8階,現在居然四五階有的都看不懂了。

這事給我的教訓是,英語是個不可中斷學科,既然學前雞了,就得一直雞,否則中間斷了,上了小學,忘的差不多了,就算有點小優勢,很快就會被拉平。

所以雞英語的時間成本是很高的,像我家這樣,荒廢半年,之前一年的努力可能都白費了。

總結一下。

學前雞英語,我真覺得沒必要用力過猛!

從未來英語學科的重要性、地位到英語學習付出的時間成本,不可中斷性,再考慮英語學習的應試製度。

與其花那麼多時間雞英語,我覺得有必要分出大量時間多去閱讀。至於為什麼重要,我以前文章也多次提過,理解能力對多學科的基礎作用,以及大語文時代的來臨。這裡不多贅言。

當然,現在還有這麼一種說法,幼兒園階段把英語雞到初高中水平,到了初高中,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去攻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等學科。

這樣的思路很清奇,有意願的家長也可以借鑑一下哈。

相關焦點

  • 再過40天又開學,學齡前的孩子有沒有必要提前學習拼音?
    對於幼升小的家長來說,關於「學齡前的孩子有沒有必要提前學習拼音」這個問題,我想是大多家長都會關注的事情。我雖是一位數學老師,但我相信學習是相通的,語文和數學只不過是學習材料不同而已。正如「學齡前有沒有必要提前學習拼音」與「學齡前有沒有必要提前學習計算」是一樣的道理。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加上家裡兩娃的成長經歷告訴我,沒有必要專門提前學習拼音。
  • 最佳學習語言時期是學齡前?學習英語成年人更有優勢
    最佳學習語言時期是學齡前?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一種誤解,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在語言學習方面,我相信: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當然,兒童在學習語言方面有個成年人沒有的優勢:他(她)們能語音能學得更好,甚至能說出本族人的韻味。
  • 在學齡前有必要接受藝術教育嗎?答案在這裡
    現在藝術教育越來越普及了,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接受藝術教育,當然還有很多人不明白藝術教育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去學,答案在這裡了。培養和訓練感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是有限,絕大多數情況下還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輸出,但是好的藝術學習是幫助孩子更好的輸入。
  • 學齡前的孩子提前學拼音,有必要嗎?這4點知識你了解了嗎
    現在眼看著班裡同學一個個都去報班學習了,玲玲媽媽也實在坐不住了,打算也給孩子報個班去,不想孩子將來因為學習差而喪失學習信心。總之,玲玲媽媽和蕭蕭媽媽都各有自己的想法,那她們的想法對嗎?學齡前的孩子究竟該不該提前學習拼音?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學齡前兒童9月份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進去學校學習知識了,3-6歲兒童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一般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學齡前兒童教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了,那麼,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來了解一下吧。學齡前兒童是幾歲學齡前兒童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
  • 小學英語應該取消嗎?母語都沒學好,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在某些程度上有減少的趨勢了,但是整體上看,學生的負擔並沒有減少,依然有很多低年級的學生還是被沉甸甸的作業本壓著。「減負」反而讓負擔越來越重減負的口號喊得響,可是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家長一邊心疼孩子們學習壓力大,一邊又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學齡前兒童教育重點,看到就是賺到
    第一點:關於學齡前教育知識的學習。學齡前學校教育重點體現在教育課程設置,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之外,化學和物理也被安排到了其中,學齡前教育是鼓勵孩子多多了解化學知識和物理現象得的,也希望使孩子學到知識後聯繫到生活實際中來。例如,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理現象,通過學習之後孩子可以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
  • 學生疑問:學習十三四年英語有必要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目前很多小學三年級才開始系統地重視英語,才開始考試。初中要學習英語,高中要學習,大學還要學習。有些家長和學生有疑問,學習十三四年的英語,值得嗎?答案是很有必要。學好一門語言,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可以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 寶寶學齡前接觸英語的利和弊!75句英文短語給寶寶創造語境
    只是英語的流通性和實用性更強,高考也無法逾越,所以成了大家討論的重點。學齡前接觸英語的利與弊:學齡前已經在學英語的孩子,到了小學可能會這樣:積極影響:覺得英語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刻意當成一門陌生課程去學。
  • 小學生有必要上英語補習班嗎?
    說到英語學習的事,如果是寓教於樂的那種純英語環境,孩子在愉快的玩耍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當然無可厚非,這對孩子的身心是有意義的,應該提倡和鼓勵。那麼,接下來要說的並不是以上情況,而是純純的應試教學,強迫孩子去記去背,這是不是就得另當別論了呢!下面就說說這種應試的英語補習班有沒有必要去的問題!
  • 學齡前兒童背誦大量古詩詞真的好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文化精粹,生活中愛好古詩詞的人不在少數,也有很多人秉承著從娃娃抓起的思想,讓學齡前的兒童背誦大量古詩詞。那麼這樣做真的好嗎?古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學齡前的孩子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經常誦讀古詩詞,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語感,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而且古文閱讀題在中高考的試卷中都有不小的佔分比例,如果從小培養孩子對古文的閱讀興趣,則能減輕孩子將來學習古文的壓力。
  • 堅持共讀5年,我總結了學齡前英語啟蒙的8點經驗
    文丨Susan近年斷斷續續回答了不少英語啟蒙相關的諮詢,自己本身也想做一個學齡前英語啟蒙梳理,所以在此一併分享給大家。我記得孩子是六個月大左右的時候進行中英文啟蒙的。是的,我幾乎是同時進行中英文啟蒙。當時也比較茫然,作為英語老師,直覺能想到的就是買書。
  • 李博士,學齡前兒童學英語和不學英語,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有怎麼樣的...
    X 李博士,學齡前兒童學英語和不學英語,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有怎麼樣的影響?
  • 2020年漢語被列為全球通用語言,那麼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那麼全球都興起學「漢語熱」而我們還有必要學英語嗎?接下來跟著小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我們應走向國際化,不能局限於考試。很多人都覺得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應付高考,高考一畢業,只要大學不學習英語那就會很快把它「丟掉」。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情,那麼我們試想一下。
  • 在中國,有必要把英語學習提升到和漢語「同等」的地位嗎?
    寫在前面:高考改革正在「降低」英語,小學生還有學習英語的必要嗎?在過去,特別是80年代以後,我國人民學習英語的熱情可以說是「只增不減」。無數的中國底層,依靠英語這個敲門磚,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 小小優趣怎麼樣,大家覺得有必要花錢買來給孩子學習嗎?
    說多了教育機構的正經產品,今天宇媽想為大家介紹個不一樣的在線少兒英語學習平臺——小小優趣,小小優趣於2018年11月上線,是一個輕教育屬性的學齡前兒童動畫應用,小小優趣選取備啟蒙教育意義的動畫、兒歌、有聲讀物等內容。
  • 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
    有同學問:「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你這樣學,打算學到猴年馬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新概念?很多認為自己是「英語零基礎者」,在重拾英語的時候,大多比較盲目,沒有方向,匆忙上路。
  • 英語四級有必要嗎?過來人忠告:不考你就輸了!
    要說大學一定要做的事有哪些?那必須得是讀書、戀愛和考證!大家覺得是不是?學習和戀愛都不用多說吧,學習永遠是第一要務,戀愛也是很多小夥伴的嚮往,尤其是上了大學,擺脫早戀的束縛,誰不渴望擁有一段甜甜的戀愛呢?所以前兩者,我們都很熟悉,也算是駕輕就熟。
  • 美國人有學習中文的必要嗎
    美國人真的會學中文嗎?就連美國人自己也一直在哀嘆,美國缺乏學習外語的傳統。外語熱在美國來得快,去得也快:冷戰期間是俄語,到上世紀80年代成了日語,「9·11」之後又變成了阿拉伯語。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美國公立學校在過去十年來已逐漸停止了外語教學。中文教育在美國的繁榮能持續下去嗎?美國人有學習中文的必要嗎?《紐約時報》為此邀請了多位專家進行辯論。
  • 早期英語學習 親子共讀更有效
    那麼,少兒在什麼時候學習英語比較合適?如何找到適合的學習的方法?是不是一個英語培訓班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呢?   一起來看看業內人士怎麼說。   陝西師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學英語教師馬靜娟認為,年齡段在3-12歲孩子,初次學習應儘量多創設語言環境,注重語音、語感及興趣的培養,然後再逐步鞏固、應用。   西北工業大學博士田慶鋒說,孩子英語學習應從語言環境的創設和語音、語感和興趣上一點點培養,這樣,在孩子六七歲後學習效率會明顯提高。啟蒙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對英語學習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