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藝術教育越來越普及了,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接受藝術教育,當然還有很多人不明白藝術教育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去學,答案在這裡了。
培養和訓練感受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是有限,絕大多數情況下還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輸出,但是好的藝術學習是幫助孩子更好的輸入。
藝術家對於很多東西的感觸是非常敏銳的,而這種敏銳的感覺是從小慢慢地培養和訓練出來的,而且這樣的訓練也的確對於孩子日常生活也是有所助益的,同樣日常生活的練習也倒過來會促進這種感知能力。
對藝術語言的認識
兒童學藝術的價值是對藝術語言的認識,其實藝術和語言一樣,需要輸入(觀察,感知),理解(思考,分類),整合(分析,再創造)和輸出(技法),而這一過程和語言一樣,是需要高度複雜的思維和行為整合的,能夠更多維度地促進孩子的感知,思維和表達。當我們用越來越複雜的方式來回答這組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藝術語言的能力就發展了,而比起文字的語言來說,孩子對於這種多元化的表達會更會激發其「人生技能樹」的多元化發展。
情感的表達
接受過藝術教育的孩子可以做到將自己的情緒給輸出,同時,當我們作為父母因為看到她的發展而愉悅的時候,我們的積極情緒和鼓勵認可也可以讓孩子二次感受到愉悅,這也是有了一些藝術本身的一個作者和觀眾的互動的雛形。
孩子在學齡前接受藝術教育是有必要的,能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