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常在地鐵、公交、廣場、公園裡看到年輕的家長教孩子背古詩,可能還是蹣跚學步的嬰兒,還是嚶嚶學語的狀態,就跟著家長念古詩了。家長們對語文學習的焦慮真的很現實,學齡前兒童的語文啟蒙,從古詩到國學,拼音到寫字,甚至是幼小銜接階段就要把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都學完。生怕自己一個懶惰,孩子就落後在起跑線上了。可是古詩啟蒙學習該怎麼學?是不是只要背誦就可以?背詩不解其意學了又有什麼用?
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古詩啟蒙肯定是要學,但是怎麼學?我們也要根據孩子的學習發展階段來進行古詩啟蒙教育。學齡前的孩子,接觸古詩,學的是音律、練習的是記憶力;上了小學,學習古詩,學的是字詞、練習的是文學的賞析;到了高年級階段學習古詩,那就是應用和體會,明白學習古詩詞的意義,用來指導生活。會錯了意,學錯了詩,那還不如不學。小島老師想對家長們說,快別自作聰明地給孩子輔導古詩詞學習,古詩啟蒙教育你應該這麼做:
01學齡前的孩子,請把古詩當成歌來學
在學齡前,我們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些古詩詞的啟蒙誦讀學習。很多家長問我,在背誦古詩的時候,需不需要講解意思?3-4歲的孩子,在背誦古詩的時候,不需要講解,你講了他們也理解不了。這個階段的古詩學習,更像是學習唱歌,把古詩當成歌來學,培養的是孩子在語文發展上的韻律和節奏。到了5-6歲,為上小學做好準備,可以講解一些簡單的意思,比如在公園裡看到白鵝,可以告訴孩子《詠鵝》的意思,這個階段用眼睛去感知,是體會詩歌。
我們和學齡前的孩子講解古詩,告訴他們古詩是什麼?是古代人的情感表達方式,也是文字記錄的形式。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了解語文和文化的發展,體會韻律的節奏美。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有興趣,可以解意。但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學齡前的古詩學習,不是拼量。我的孩子已經可以背誦100首古詩了,但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好,所以學習古詩詞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家長可以好好想一想,別太著急了。
02上學後,建立系統的學習方法
上學以後,接受系統的古詩詞學習了。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學會了朗讀、誦讀、解釋意思、默寫,因為7-8歲的孩子已經對古詩有了理解的能力,他們可以查字典、問老師,有一定的求知慾。難懂的詩詞句子,老師幫大家解意。教給孩子如何來學習,從五言詩到七言,再到宋詞和文言文,小學階段是我們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從書面用語到詩詞規範再到口語化,是語言相互融入的時期。
系統地學習古詩,意味著我們要從:作者的情感表達、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文學修辭手法、同類詩詞的助讀,甚至是詩詞接龍、飛花令等等的學習方法,都在向我們傳達,學習古詩需要下功夫,再也不是跟著家長讀一讀背一背的學習狀態了。因為考試也會考古詩填空、古詩詞理解、古詩的意境,我們尊重孩子們的學習規律,不增加難度,也不打擊學習的積極性,就是將語言的美傳達給我們的學生。
03古詩學習是積累,一口吃不成胖子
不管你從什麼時候教給孩子學習故事,語文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古詩詞的學習是需要積累的,家長首先要保護的就是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欲望。孩子如果對古詩學習沒有興趣,那可能是因為他還沒有到那個對語言有強烈好奇的階段,家長也不必強制學習。尊重孩子的記憶規律,整個學生生涯,我們要學的古詩有很多,古詩學習是積累,一口吃不成胖子,家長只能循循善誘。
關於給學齡前兒童講解古詩,語文學習的啟蒙並不簡單。家長應該保持一顆平淡的心,理智面對孩子的古詩學習。並不是每一首詩詞都要講解意思,把詩歌編成故事,對古詩背後的內容理解,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每天堅持背誦和學習,就會達到一個量的質變,語文學習亦是如此,保護好孩子學習的興趣,家長不擅自做主,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古詩詞啟蒙教育,才是我們家長應該做的。關於古詩詞學習,大家都有什麼困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