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孩子要背多少首古詩?學多少規矩?媽媽必備的國學啟蒙指南

2020-12-06 母嬰放大鏡

還記得《中國詩詞大會》第2季冠軍—才女武亦姝嗎?出口成詩詩百篇,她的那份大氣、穩重、勤奮好學驚豔了時光。她又以613分的好成績進入清華大學,這個被養在詩詞中的姑娘,再次向世人證明了腹有詩書氣自華!

還記得《中國詩詞大會》第3季冠軍—雷海為嗎?從外賣小哥到詩詞大會冠軍,到全職教師、全球華人國學公共傳播獎,喜歡讀國學詩詞的習慣讓他的人生發生逆襲!

讀國學的孩子語文水平、表達能力不會差!學國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不會差!理解國學的孩子,會在骨子裡藏著深深的才氣與大氣!

01很多媽媽其實都有一個問號,啥叫國學?啥叫國學啟蒙?

國學啟蒙教育就是選取國學中與時俱進的精華部分,通過古詩詞、三字經、道德經等古代典籍,對孩子進行浸透與薰陶,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其實平時家長教孩子背誦三字經、古詩詞,便是國學啟蒙的一部分,國學啟蒙,教會孩子知識和適當的規矩!

022-6歲是孩子學規矩的重要階段!

有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孩子會在公眾場合失控,大哭大鬧,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

有的孩子卻乖巧懂事,像個天使,讓家長引以為豪!

那麼,孩子從幾歲開始出現分水嶺呢?

2-3歲孩子對社會行為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孩子能做出簡單直接的判斷了,他們此時喜歡與他人交流、打交道;

同時他們的自我意識也會出現,能分辨出你」、「我」和「他」,但是卻無法區分自己真實的需求;

所以他們的情緒就很容易衝動,缺乏自制力,喜歡莫名其妙發脾氣,哭鬧,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怕的2歲」,此時便需家長及時的引導。

4-6歲的孩子社會認知能力會明顯提升,懂得更多一人交往的規則

孩子此時有了初步的道德感,會對同伴表現出關心,同情,也會與小夥伴協作完成一件事,。孩子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心理活動、真實需求,會依靠爸爸媽媽的幫助,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一定的自控力!

因此,我們說孩子2-6歲是學規矩的最好時刻

爸爸媽媽需要及時告知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家長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自我約束力,這有助於減少孩子公眾場合大哭大鬧,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幼兒園,與小朋友和睦相處,同時這對孩子長大後的自我管理、學子成績提升也是至關重要的!

有些孩子上了一年級,還是好動,坐不住,其實這便是自我約束力構建失敗的一種表現!

032-6歲是孩子國學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

很多媽媽其實都在默默進行著國學啟蒙。孩子兩三歲左右,我們家裡常備的一本書便是《唐詩三百首》,這便是孩子國學語言啟蒙的萌芽!

國學啟蒙教育中有許多優秀的文化思想,在處於蒙昧時期的幼年時期,對孩子加以啟蒙教育並讓他們努力學習,可以使他們為未來順利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三字經》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民間傳說,所以熟讀《三字經》可知天下事!

像我們開篇講到的才女武亦姝、才子雷海為,無不印證著國學的魅力!孩子早期國學啟蒙,不可忽視!

043歲之前孩子到底應該背誦多少古詩?

10首,20首,還是100首?其實這並沒有確實答案。對

於孩子的國學啟蒙,一定是循序漸進,家長起到教學,教唱的角色,開始的時候一定會問題百出,家長的堅持便是孩子國學啟蒙成功的第一步!

不論是幼兒期,還是學齡期,其實多數孩子背誦古詩或者古文,都是死記硬背,很少有家長能夠情景化,真正的做到讓孩子理解!

很多媽媽對國學啟蒙的認知,便是停留在古詩詞句背誦上!

上古詩詞解析對於非專業出身的家長,本身就有些晦澀難懂的,

因此,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國學啟蒙,便半途而廢了,

那麼家長如何系統化的給孩子國學啟蒙?不妨試試藉助這個工具!

神爾國學機重新定義國學機,由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支持,新一代 AI智能國學好老師。「不僅僅是聽。。。 。。。可互動 可對話 可聽 可看 可玩 可學。。。 。。。

神爾國學機」出現,讓國學啟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爆媽媽圈!

近期很多媽媽紛紛拍照打卡孩子學習過程,從2、3歲幼兒,到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小學、初中,真的是火爆非常!

1、顏值高,清新綠色,俘獲寶寶的心

作為資深老母親,雖然講究性價比,但是也是鍾愛美好的外表!

綠色環保橡膠漆外殼,嬰兒般呵護,這個顏值值得打五星!

能夠滿電連續播放4.5小時,64G內存,高清護眼觸摸顯示屏,支持離線播放。

2、AI智能+親子陪伴,突破國學啟蒙的局限性!

都2020年了,你對學習機、早教機的印象還停留在「人機對話?唱兒歌?講故事?」的層面,那麼你真的OUT了!

神爾國學機會用智能AI來找到孩子的軟肋,啥題不會偏要帶我做啥題?帶孩子遨遊知識的海洋!

神爾國學機讓孩子國學啟蒙不再枯草無味,動漫教學法體系,孩子愛學,寓教於樂。

3、3大價值,9大核心教材,讓國學啟蒙不再兵荒馬亂!

神爾國學機擁有9大核心教材,輕鬆培養孩子紮實的語文基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養深厚的文化底蘊根基。

1)看動漫學國學: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善惡觀,養成正能量,去除沒禮貌、不懂事、脾氣壞、不聽話、不學習、傲慢說謊、心理脆弱、喜好攀比、迷戀遊戲、迷戀網絡等不好的習氣,引導孩子漸漸成為一個有道德、能自律、愛學習的人,助力孩子學規矩!

《弟子規》是一本幼兒生活規範的讀物,根據孔子的言論編寫而成,它教導人們為人處世,它具體列出了學生在家裡、外出、待人、收受物品和學習時應遵守的規則和規範。它是啟蒙和培養誠信,教導孩子們防邪守信,培養忠誠家風的最佳讀物;

2)快樂唱詩:音樂可以開發孩子的右腦,可以讓孩子更快的記住每首詩詞,而且記得更牢固。

3)國學情景課堂:小書童(動畫形象)生動有趣的陪孩子一起學「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孩子超喜歡,孩子能深刻理解經典,積累文化根基底蘊,更學會孝順父母,學會做人做事。

4)美德動畫:近千集優秀美德動畫作品,本身就是孩子最喜歡看的東西,把國學故事做成動畫,孩子會覺得親切和有趣,只要給時間,就願意觀看。

5)快速識字:早教專家馮德全教授的早教識字理論和杜曼右腦閃卡記憶理論精心編創而成,去掉那些影響孩子專注力的無用元素,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讓認字變得事半功倍,學有成效。每天 5 分鐘,孩子識字很輕鬆。

6)國學高雅視聽:一幅幅經典書法名畫做視頻畫面,配合古琴作背景音,每一個畫面都是藝術大餐,讓孩子的內心潛移默化的得到一種幸福感。

7)名曲名畫賞析:不僅僅是藝術鑑賞,還可學習每幅作品代表的意境、相關背景及歷史知識,增加孩子的藝術修養。

8)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名篇:和部編版語文教材同步,由央視播音員和語文教育領域權威專家組成的審核專家委員會,悉心打磨這部高標準、高品質的有聲語文教材。讓孩子不再沉迷遊戲!

9)神爾聽聽:孩子在玩和吃飯的時候,以聽國學為主,孩子做作業和睡覺的時候,以聽中西方古典音樂為主。聽,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家庭學習的基礎元素。

05溫馨提示:

隨著家庭生活環境的日益優裕,孩子與家人、夥伴的交流也越來越少,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備受關愛導致孩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孩子出現不願與他人分享、缺乏關心他人、服務他人的意識等等。

很多媽媽在關注孩子英語啟蒙,數學啟蒙,卻忽視了國學知識啟蒙!

何不就現在,開始孩子的國學啟蒙教育,家長在認識上的指導,幫助幼兒理解關愛,在學習國學的同時,媽媽提高關愛技能技巧,增加親子關係!多與孩子互動!

相關焦點

  • 3歲前孩子要背多少首古詩?學多少規矩?你家進行國學啟蒙了嗎?
    國學啟蒙的目的便是輕鬆培養孩子紮實的語文基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養深厚的文化底蘊根基。其實平時家長教孩子背誦三字經、弟子規古詩詞,便是國學啟蒙的一部分,國學啟蒙,教會孩子知識和適當的規矩!2-6歲是孩子學規矩的重要階段!
  • 如何讓孩子輕鬆背古詩?家長記住3個方法,讓國學啟矇事半功倍
    孩子的國學啟蒙是家長們繞不開的一環,讓我們共同尋找好辦法,讓孩子輕鬆背古詩。「孩子有必要學國學嗎?上學前家長有必要教孩子學古詩嗎?」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提問。莎莎媽媽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直到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每讀一次那些國學書典,那些詩詞歌賦,都會有新的感受。德智體美勞,德排第一位,孩子可以從這些書裡學到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 孩子多少歲才可以背古詩?2歲可以開始,抓住古詩詞啟蒙關鍵期
    很多朋友都說古詩詞,應該是中學孩子的課外讀物。孩子太小了,會學不明白的。其實不然,《中國詩詞大會》上,年齡最小的一個孩子年僅4歲,還尚未認字,就已經會背580首古詩了。駱賓王7歲可以《詠鵝》;杜甫7歲會《詠鳳凰》,可見學古詩詞,越早越好。從小學習詩的韻律美;詞的大境界,耳濡目染,相信孩子從中一定能獲益頗豐。
  • 網曬3歲娃背詩100首?中文教授:真正該啟蒙的是詩意!
    最近群裡多多媽媽曬出了3歲的多多背詩的視頻,讓大家羨慕不已。媽媽們七嘴八舌地說:多多真棒啊!你一定下了不少工夫吧!有什麼方法給我的們大家分享一下吧。多多媽不無得意的說:「從他1歲會說話起,我們就開始背詩啦,現在差不多會背100首了,每天早上都有誦讀時間,現在三字經都背了快一半了。
  • 孩子6歲前要不要背古詩?北京特級教師:可惜了,那都是機械記憶
    中國自古是詩詞大國,而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來說,死記硬背那麼多難以理解的古典詩詞真的有用嗎?一位來自北京四中的特級語文教師是這樣理解的。6歲前要不要背唐詩?現在的很多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武亦姝一樣,擁有著能背誦上千首古詩詞的能力,從內而外的散發著迷人的文學氣質。那麼6歲前的孩子,是否應該背古典詩詞呢?
  • 給學齡前兒童講解古詩,家長快別自作聰明了,古詩啟蒙不是這樣學
    常在地鐵、公交、廣場、公園裡看到年輕的家長教孩子背古詩,可能還是蹣跚學步的嬰兒,還是嚶嚶學語的狀態,就跟著家長念古詩了。家長們對語文學習的焦慮真的很現實,學齡前兒童的語文啟蒙,從古詩到國學,拼音到寫字,甚至是幼小銜接階段就要把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都學完。生怕自己一個懶惰,孩子就落後在起跑線上了。可是古詩啟蒙學習該怎麼學?是不是只要背誦就可以?背詩不解其意學了又有什麼用?
  • 李嘉誠:國學讓我受益終身,寶寶國學啟蒙,從這個年齡就能開始了
    前陣子,群裡媽媽討論起給孩子做國學啟蒙的事情。對於孩子是否應該背背《三字經》聽聽《聲律啟蒙》大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一部分媽媽認為:國學啟蒙很有必要,可以讓孩子更有禮貌更懂事兒;另一部分媽媽認為,這些晦澀難懂的學問,孩子即便死記硬背也接受不了多少,有時間還不如放在思維開發和學習外語上。
  • 學者葉嘉瑩:我3歲開始背誦古詩!從小背古詩的孩子真不一般
    據我了解,葉嘉瑩先生從3歲就開始跟著父母一起背古詩,識字,是詩詞啟蒙了她,也是詩詞推動了她的一生,如今90多歲的葉嘉瑩老先生,依舊是氣質抖擻、精神百倍。不得不令人感慨:從小背古詩的孩子真不一般!年僅5歲就能背下500首古詩,輕鬆回答出與詩詞相關的內容,王恆屹的厲害由此可見,在談到王恆屹為什麼如此優秀時,王恆屹的奶奶表示:在王恆屹3歲的時候,她就每天帶著孩子一起背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每一個國學經典都沒落下。
  • 該不該讓3歲孩子背古詩?問題的關鍵是……
    昨天甜甜媽和我聊起最近的小煩惱:周末帶寶寶回老家,爺爺鄭重地拿出《唐詩三百首》:「看看電視上那些小神童,正背《三字經》、倒背《百家姓》的。咱家也得抓抓緊,先背幾首唐詩打打基礎。」奶奶卻不以為然:「別聽他的!這麼點大孩子,一天到晚學這個、背那個的。就算會背也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有啥用?」
  • 6歲男孩背詩7百首: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培養孩子這種能力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3月的時候,王恆屹發了一個背詩的視頻,打卡背下第700首古詩。要知道,13年12月出生的王恆屹剛過6周歲5個月,虛歲也才7歲而已。
  • 那些背誦過唐詩三百首的孩子,作為語文啟蒙學習,後來都怎麼樣了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隨著對語文學習要求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對學生們的語文啟蒙學習更加重視。除了在入學前就讓孩子超前學習,把拼音、生字先都學完,甚至還要學習國學,背誦唐詩宋詞三百首。然而作為語文啟蒙,只用背古詩和學習國學就能激發孩子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嗎?顯然是不能的,相反,學齡前孩子背誦唐詩除了能夠體驗句子韻律,提高記憶力,並不能對語文學習有所幫助。那些背誦了幾百首唐詩的孩子,在真正進入小學後,語文學習都怎麼樣呢?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大部分孩子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並不是因為你背誦了幾百首唐詩,在語文考試中,你的成績就有優勢。
  • 被國學滋養的孩子會一生受益,國學啟蒙,來借鑑聰明媽媽的好方法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之前《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讓很多家長意識到國學啟蒙的重要性,即便不是為了參與比賽,但被國學滋養過的孩子會一生受益,品行、談吐上會與別人不一樣。國學啟蒙該如何進行呢?一起來借鑑聰明媽媽的好方法。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古詩,這位媽媽的回答令人深思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時代的腳步,工作的壓力,麻木的生活和柴米油鹽的瑣碎,已經慢慢忘記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忘記了古詩詞的真正魅力,那麼你是否也希望你的孩子也要重複著我們現在的生活呢?特別是主持人董卿,在詩詞大會上真正展示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更是堅定了家長們培養孩子學古詩的決心。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古詩?這位媽媽的回答令人深思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上面寫了一位媽媽要求孩子背古詩,但是孩子不願意學習,媽媽就給孩子寫了一封信,信裡講了這位媽媽讓孩子學故事的原因。
  • 姥爺教外孫女背古詩 西安4歲女童能背70多首古詩
    一口氣背10多首古詩  9月3日中午,華商報記者在經九路鐵路局家屬院見到了梁老先生還差2個月就滿4歲的重孫女暖暖和他63歲的女婿。  暖暖媽媽陳女士說:「我女兒能熟背70多首古詩,都是娃姥爺教的。他沒逼娃,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  媽媽的話還沒說完,暖暖已一本正經開背了。她一口氣把《清明》《江雪》《涼州詞》《望廬山瀑布》《楓橋夜泊》等背完。
  • 媽媽常吟100首古詩,助力孩子早開口,促進大腦發育
    縱觀我國取得不錯成績的大文豪,大都是從小就能飽讀詩書:3歲背誦無數唐詩宋詞的錢學森;3歲便常常口誦詩文的郭沫若;6歲能熟讀《論語》的徐悲鴻;知性主持人董卿,小時候也背誦了不少古詩詞……還有 「10後」沈子楊,今年剛6歲半,他已經有了500首古詩詞的「存儲量」,別看那麼小的孩子,一點都不怯場,而且反應機智,獲得了不少人的稱讚。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很小的孩子會背詩,確實被人冠以「聰明」的稱號,但是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小時候能背幾十首詩,到了上學的時候,遇到見過的詩還要重新背。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能去詩詞大會,普通人也去不了。所以對幼兒學詩,又感到是無用功,浪費時間,有這功夫還不如出去散散步。
  • 學齡前兒童古詩啟蒙的最好方式:讓孩子玩著熟記100首古詩
    央視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迎來了一位年僅5歲半的選手——王恆屹。雖然年紀小,但他已認識三千多個字,會背五百八十多首古詩詞。一開場,他就用橫掃千軍的形式,讓現場不同的選手站起來,只要對方告訴姓氏,他就馬上說出相應的詩句。他的詩詞積累和反應能力已經超越了多數成人,讓觀眾嘆為觀止。
  • 3-6歲幼兒為什麼要開展國學啟蒙教育活動?
    幾千年以來,幼兒國學啟蒙,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教育傳統。12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將在電視上播出漢語教學動畫片節目,教授4到6歲的孩子學習漢語,據悉漢語已經成為英國人最熱門的外語之一。其中,5歲的孩子大約能背誦30章的內容。
  • 兒子為背詩崩潰大哭,媽媽不知所措:傳統國學啟蒙家長要先做功課
    有個網友在知乎發帖:兒子快五歲了,活潑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強,就是不願意背古詩,幾乎不能背誦一首完整的古詩,我用各種方法誘惑,甚至逼得他哭,還是不願意背。怎麼辦?給孩子的詩詞教材怎麼選?唐詩三百首不是最佳範本要教孩子背唐詩,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買一本《唐詩三百首》啊,在大眾眼裡,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都是精品,選這個準沒錯。然而,聽完黃曉丹老師介紹《唐詩三百首》的編寫背景,我決定給孩子啟蒙用這個,還是算了吧。
  • 娃6歲前,為什麼要國學啟蒙?這些「學霸」的經歷,建議家長一看
    2017年語文教材改版後,更換了約40%的課文,改版後的文言文佔課本的51%,與之前的人教版教材相比之下,小學6個年級總的古詩文量增加了80%,初中3個年級的古詩文總篇幅也提高至51%。相關啟蒙專家這樣建議:「科學適齡」國學經典比較講究的一點是「適齡適宜」,在3歲之前的國學啟蒙主要以「聽」為主,比如一些《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弟子規》等,都可以放給孩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