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泰安重點項目建設實地觀摩丨項目巡禮之東平縣
2019年下半年泰安市重點項目建設實地觀摩和重點任務工作小組、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城區和農村項目指揮部述職評議活動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至30日召開。市委書記崔洪剛,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率隊到各縣市區、泰安高新區、泰山景區、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對2019年下半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12月30日上午,檢查考核組來到東平縣,對東平中聯綠色建材產業園項目、東順集團高檔生活用紙智能製造項目、京魯時代農業廢棄物集中處理及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項目進行實地觀摩檢查。
2019年下半年泰安重點項目建設巡禮丨東平中聯綠色建材產業園項目
東平中聯綠色建材產業園項目位於東平縣梯門鎮,總投資31.8億元,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10.3億元,實際完成10.3億元,由東平中聯美景水泥有限公司建設。
項目佔地面積48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生產車間1.7萬平方米。項目建設理念國際領先。項目採用「四個集中、六個領先」的建設理念,超越行業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四個集中即「生產控制集中、環保收塵集中、工藝供風集中、設備潤滑集中」,六個領先即「工藝技術領先、智能控制領先、產品質量領先、經濟指標領先、安全標準領先、節能環保領先」,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實現綠色清潔生產。產業園達到「現代化綠色工廠」建設標準,實現整個生產過程全封閉,所有廢料利用全循環,真正實現綠色零排放。產品原材料低廉易取,粉煤灰、爐渣、鐵礦渣、碎石、脫硫石膏等固體廢物均可再循環利用,真正實現點石成金,變廢為寶。全產業鏈拉長價值鏈。全面打造「水泥+」一體化產業圈,實現了向「骨料、熟料、水泥和納米碳酸鈣」四位一體的產業結構轉變,從簡單的石灰石加工,延展到高品質納米碳酸鈣、裝配式建築等領域,努力實現「石灰石價值轉化成金剛石價值」,進一步提升增值空間。
目前,項目一期土建工程已完成;鋼構制安、機械電氣設備、生產線安裝調試完畢,已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後,年產機制砂500萬噸、骨料1000萬噸、石灰石超細粉30萬噸、幹拌砂漿30萬噸、活性氧化鈣36萬噸、納米碳酸鈣20萬噸、裝配式建築PC構件40萬方。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80萬噸水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8億元,稅收1.6億元,安置就業480人。
2019年下半年泰安重點項目建設巡禮丨東順集團高檔生活用紙智能製造項目
東順集團高檔生活用紙智能製造項目位於東平縣經濟開發區,項目總投資5.2億元,實際完成投資5.2億元,由東順集團建設。
項目裝備水平國際一流,採用德國、義大利等國際領先的智能製造紙製品設備,自動化程度、節能效果居世界前列,可領先國內同行業技術裝備10年以上。採用螺旋式斷紙結構、高精度運動控制器三軸伺服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獨創多通道生產系統,率先實現零縫隙更換原紙,從原紙到多包包裝成品全自動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填補多項技術空白。設備運行採用高端人機互動控制系統,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採用進口高端生活用紙原紙,利用世界領先的乾濕分離專利工藝,填補了中國生活用紙行業技術多項空白。整個生產過程潔淨環保,不耗水、汽,不使用任何化工助劑,無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汙染物產生。引領消費需求。適應電商興起,產品銷售運用「網際網路+」發展思維,與國內最大的三家電商平臺共享合作,實施「天貓超市與旗艦店」、「京東新通路」和「蘇寧易購」戰略合作計劃,構建起品牌與市場全通路業態,市場前景極其廣闊。
目前,項目土建工程已完工,智能製造加工生產線設備正在安裝調試,已試生產。達產後,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稅收1.3億元,解決就業350人。
2019年下半年泰安重點項目建設巡禮丨京魯時代農業廢棄物集中處理及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項目
京魯時代農業廢棄物集中處理及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項目位於東平縣接山鎮,項目總投資13.5億元,其中一期投資3.5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5億元,由東平京魯時代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
項目佔地188.5畝,年產沼氣876萬立方米,提純生物質天然氣497萬立方米,固體有機肥2萬噸,液態有機肥35萬噸。項目設計理念新,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洪偉先生提綱主創設計,全面引進德國現代先進的生物天然氣技術作為系統基本架構,目前已申請註冊《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形成的CDM(情節發展機制)項目。核心設備優,項目的厭氧攪拌裝置為瑞典進口,膜脫碳系統為德國進口,採用華為公司5G傳輸系統,核心設備品質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環保性能強,項目可同時處理養殖糞汙、秸杆、餐廚垃圾、人居糞便等混合有機廢棄物,日處理混合糞汙達1000噸(遠期可達5000噸),環保兼容性和處理能力全國領先。產業融合度高,規劃發展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和休閒、體驗、創意農業,打造「生豬養殖沼氣、有機肥料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旅遊」的生態循環產業鏈條,逐步形成一產「接二連三」、新六產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目前,各生產系統均安裝完畢,廠區道路建設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已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億元,稅收2000萬元,帶動就業800餘人。(來源:中華泰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