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發現一沉船,國家花30多年撈出18萬件寶貝,價值超千億美元!

2020-12-17 子棲音樂秀

南海發現一沉船,國家花30多年撈出18萬件寶貝,價值超千億美元!

現如今,探寶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熱衷的一個話題了。誰都想要財富和寶藏,特別是古人留下的寶藏,不僅價值連城,還有文物等不可估量的價值!就拿我們最為熟悉的兵馬俑來說吧,他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據說一件兵馬俑就價值上億!當然,兵馬俑是國家的寶貝,就算是給十億,我們也是不會賣的!而說起發現兵馬俑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最初還是陝西的一位村民在挖井的時候意外發現的,當時還以為是一件工藝品,這位村民還差點錯過了。後來村民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後,報導給了縣文化局,10多名專家以及考古人員經過幾天幾夜的初步挖掘,才發現這一偉大奇觀。

後來,因為國內技術不夠的原因,許多國外的勘探隊主動請纓和中國一起挖掘兵馬俑。甚至有些國家還希望購買一些兵馬俑,幸好總理拒絕了,不然咱們國家的兵馬俑又要流落海外了。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件很有名氣的探寶事件,它就是發生在我國廣東珠江口的陽江市所發生的的"南海一號"事件。

陽江位於珠江口西岸,地連珠三角洲,是全國聞名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而陽江也是一塊旅遊寶地,其中陽江的風箏博物館聞名全國,它也被稱之為我國的"風箏之鄉"。不過,陽江更為聞名於世的是"南海一號"事件。

所謂的"南海一號"事件,就是發生在陽江南海岸的一系列勘探沉船事件。時間最初還要追溯到1987年,那時候,有一艘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隻意外沉沒在了陽江附近。當時的廣州救撈局,以及東印度公司的海上救援隊聯合了起來,一起去尋找這首貨船。但是英國貨船沒有找到,卻意外的發現了海底的一條古代沉船,並且還打撈出了一批文物。因為該船是來南海海域發現的,所以它也被稱為"南海一號"。

但是,當時因為打撈技術的局限,當時無論是中國還是英國,都沒有能力完全將這艘船的文物給全部撈上來。在這之後,祖國一直想著讓這艘古代商船重見天日,也在積極籌備著打撈工作。之後的幾十年裡,我國的打撈技術人員多次下海勘探,香港民間還眾籌了一筆資金,作為大陸水下考古的活動經費。

直到2007年,在各項準備工作做足了之後,一支集合眾多考古專家的考古隊,終於開始對整艘沉船進行打撈了。這個打撈過程耗費人力物力巨大,但收穫也是很大,經過了十幾年的打撈,大部分文物已重現天日,現如今,從海底這艘沉船裡,我國已經打撈出了大小各種寶貝18萬件,其中包括很多珍貴的文物、金銀,甚至許多價值連城國家一級文物!有專家估計,該批寶貝的總價值將會超過千億美元!

整個"南海一號"從發現到現在,已經持續了30多年了,在那個資金不足,技術短缺的年代,國家一刻也沒有放棄對祖國文物的勘探,這也是這些寶貝能夠重見天日的最大原因!

相關焦點

  • 「南海一號」文物價值超千億美元?(組圖)
    有報導稱,這艘目前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的沉船「裝載文物數萬件,而且多為國家一級文物」,「價值可能超千億美元」。記者採訪了一些文物專家,他們在肯定「南海一號」具有相當重要考古價值的同時,也對上述盲目誇大沉船價值的報導表示了異議。  打撈幾度擱淺  據悉,早在1987年,考古界就意外發現了「南海一號」,打撈出200多件綠釉小瓷盤、錫壺、青白釉瓷器蓋等。
  • 這艘沉船什麼來頭?花3億打撈,18萬件文物估值超3000億?
    這艘沉船什麼來頭?值得花3億打撈?「南海一號」沉船是古今中外無數沉船中,價值最高的。「南海一號」沉船的發現驚豔了全世界。18萬件沉船文物估值遠超3000億美金、2億萬人民幣。這些險些被搶走的18萬件沉船文物,究竟有多壕?
  • 「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發掘:耗資2億元打撈,迄今發現18萬件文物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博物館,裡面收藏著沉寂海底800多年的一艘宋代商貿海船。專家研究發現,「南海一號」南宋沉船是尖頭船,長度為26米以上,寬度10餘米,船身(除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800噸。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沉船,是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在800多年以前,南海Ⅰ號在廣東省西南沿海地區沉船,為了打撈南海Ⅰ號,國家整整耗資3億,當南海Ⅰ號打撈上來以後,大家看到船上的寶物,都感慨這個錢花的很值。南海Ⅰ號的打撈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2007年12月22日有了實質性的結果,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Ⅰ號終於再度現世。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國家寶藏》的播出,向廣大觀眾介紹了一件充滿傳奇色彩的珍貴文物——宋金項飾,節目帶我們探尋這件國寶的前世傳奇的時候引出了「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再次進入大家的視野。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國家寶藏》的播出,向廣大觀眾介紹了一件充滿傳奇色彩的珍貴文物——宋金項飾,節目帶我們探尋這件國寶的前世傳奇的時候引出了「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再次進入大家的視野。,當時將這艘偶然發現的沉船命名為「川山群島海域宋元沉船」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創始人俞偉超先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命名其為「南海一號」,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後,「南海一號」終於重見天日!
  • 中國南海撈出英國沉船,上面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稱:請歸還我們
    ——孫德振《念奴嬌·丙申四月二十七遊圓明園憑弔遺址》我國漁民在南海進行捕撈活動時,意外發現了一艘體積龐大的沉船。漁民依照慣例將這一發現上報給國家之後,我國派遣有關單位進行打撈,同時考古專家也到該海域進行勘探。經研究,考古學家發現從船上雕刻的文字、船體僅剩的殘餘部分以及造船所用技術來看,這艘沉船隸屬於英國,並且不像是近些年的沉船,從製造工藝來看, 建造這艘船的年代已經十分久遠。最後確定,這艘體積龐大的沉船應該是距今約100多年的英國貨運船隻。
  • 價值連城的古沉船「南海一號」藏萬件國寶,為保存它還建了博物館
    揭秘最古老的沉船「南海一號」被發現,海外盜寶者破壞了好多文物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海上尋寶的瘋狂年代,眾多海外盜寶者利用各種手段對我國南海海域海底文物進行盜撈,公然將我國海域內的文物寶藏運送回國拍賣,使我們損失嚴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尋寶者們花高價僱用來各種人才其中包括考古專業的高材生
  •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瓷器(圖)
    原標題: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代瓷器重見天光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傳承人陳芳財(中)專程從福建晉江前來考察「南海一號」沉船。   經過7年的保護挖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艙內超過6萬件南宋瓷器重見天日。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沉船,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存。
  • 沉沒海底800年的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18萬件文物,打撈費僅花3億
    大海連接著世界各國國家,古時候的人們就好奇著大海的另一頭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這便有了航行。提起航行,中國可以說是最早的一個國家了。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了「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之說。到春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木帆船進行海上運輸與戰爭。
  • 海底發現古沉船,裡面有價值超10億的文物,韓國:這是我們的了
    與許多國家都通過海洋頻繁進行商貿往來,但是,在海上航行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海上絲綢之路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沉船無數,數不盡的寶藏沉入海底,而我們所熟知的古沉船都是在我國的南海,但其實在韓國的海域也出現了我國的古沉船,韓國人撈出價值超100億的文物,我國眾多珍貴文物竟成為了韓國的國寶,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漁民發現海底古沉船,撈出文物價值100億,韓國:都是我們的了
    一年後弟弟來到家中做客,看到哥哥所說的海上撈出的文物後,認為這件文物很可能是古代時期與商船一起沉沒海底的文物,應該要上報文物局才對。經過專家檢測發現,這件瓷器竟然是珍貴的宋元青瓷,在市場上的價值非常高。崔享根得知文物的價值後也嚇了一跳,連忙將自己所知的都告知專家。而兄弟二人也因為主動上交文物,提供重要信息,獲得了文物局100萬人民幣的獎勵。
  • 花了3億打撈一艘歷史「沉船」,史上最貴重的寶藏價值千億?
    南海一號被專家發現後,發現船上帶有很多的瓷器和文物,由於是水下考古,南海一號體積龐大,我國對於打撈的技術還處在懵懂期。 在其打造過程中,據報導,南海一號的打撈成本高達3個多億,為打撈「南海一號」修建臨時碼頭就花了1400多萬元,打撈的船隻每艘每天費用40萬之多。
  • 800多年的沉船,打撈花了三億,滿船皆寶貝,手鐲比拇指還粗
    800多年的沉船,打撈花了三億,滿船皆寶貝,手鐲比拇指還粗在中國古代的時候,那時候就已經開始向國外運送一些中國的瓷器、茶葉等等,中國特有的物資,當時不止有陸地上的「絲綢之路」,在海上也有,很多商船當時因為技術不夠先進或者是船本身的原因,有很多船隻沉沒在了海中
  • 廣東最神秘的博物館,失蹤800年的南宋沉船,發現18萬件文物
    南海Ⅰ號」宋代古沉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中國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總建設面積1.75萬平方米。2007年的時候,正式進入水晶宮,目前已經打撈出18萬件文物,包括金、銀、銅、鐵、瓷類文物4000餘件,多數都是十分罕見甚至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
  • 南海一號所載財富價值已爭論20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南海一號」即將出水。滿載著六至八萬件且多數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這艘古船,價值幾何?這場爭論已經無休止的探討了二十年,並且還會繼續爭論下去。  據了解,首先把「南海一號」比喻為「海上敦煌」的,是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負責人、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黃偉宗認為,「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文物總數超過敦煌莫高窟的數量。將「南海一號」稱為「海上敦煌」恰如其分。黃偉宗在廣東陽江考察時寫下了「海上敦煌在陽江」七個字。
  • 800多年的古沉船,打撈花了3億元,滿船寶物,金手鐲比手指還粗
    800多年的古沉船,打撈花了3億元,滿船寶物,金手鐲比手指還粗漢朝時期,張騫等人出使西域,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而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不過隨著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加重,導致清朝的對外貿易漸漸減少,最後導致國家積弱,最終滅亡。從清朝的治國政策與結局就能看出對外開放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重要。不過我國的海上貿易並不是從明朝開始的,早在宋代的時候我們國家就已經有大量的海上貿易。很多人不敢相信,南宋時期積貧積弱的國家,竟然還會大力發展海上貿易。
  • 海底發現古沉船,價值高達170億,打撈「出水」的文物該歸誰?
    不僅如此,隨著考古技術的不斷加強,我國還從海底撈出了許多古沉船,發現打撈出價值170億的文物,但是這些打撈上岸的文物究竟歸誰呢?專家海底發現沉船,打撈出18萬餘件珍貴文物古沉船指的是古代或者是近代時期因為各種意外或者是突發事件沉沒到海底的船隻,這些船上往往都裝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文物,讓人對其欲罷不能。
  • 南宋沉船在南海發現,船上文物價值連城,卻帶來了很多謎團
    指南針在航海中的運動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遠遠領先於世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宋朝實際上是中國最富有的王朝。當時,宋代的手工絲織業和制瓷業一度達到世界最高水平。此外,由於指南針的廣泛使用,宋代的海洋貿易活動也十分頻繁。2007年,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隊打撈了一艘宋朝沉沒的貨船,在搜尋船艙時意外發現3萬多件瓷器文物,震驚世界。
  • 印尼撈出我國沉船,發現文物價值4千萬美元,可惜寶藏沒回我國
    那些不幸沉船的人,在海裡不見天日,刻意尋找難度極大,因此我們現在打撈沉船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1998年,有一家德國的打撈公司,在印尼境內打撈出了我國的一個沉船,結果在上面發現了一批價值約有4千萬美元的文物,可惜這批寶藏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回到我國。德國打撈出來的沉船,被人稱為黑石號,裡面裝滿了我國古代的商品,比如長沙窯、越窯、邢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