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科技創新應用廣泛 中國音樂產業迎來了新時代發展的黃金期

2020-12-06 驕陽網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許可收入達到3 16 億元,同比增長46 23%;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總收入達到近2 30億元,達到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國際唱片業協會研究數據亦指出

11月8日,2019第六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747.85億元,同比增長7.98%,創造近五年增速新高。圍繞「音樂+」泛娛樂消費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的發展環境更加完善,商業模式、原創體系日趨成熟,音樂科技創新應用廣泛,中國音樂產業迎來了新時代發展的黃金期。

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志安介紹了《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的主要內容,報告從11個細分領域解析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的發展面貌,其中,音樂演出產業、數位音樂產業、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產業、影視劇音樂、遊戲音樂、動漫音樂產業等方向的數據引發關注。

報告顯示,2018年音樂演藝市場總體規模達182.21億元。音樂類演出票房總收入68.18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劇場演出票房收入為25.83億元,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為39.85億元,Live house票房收入為2.5億元。音樂類劇場演出場次達到4.29萬場,同比增長73.6%。同時,演唱會消費人群持續年輕化,「95後」佔比超過65%。

2014—2018年中國音樂類演出市場票房總收入對比圖(單位:億元)

據統計,2018年數位音樂產業規模達到612.42億元,同比增長5.5%。用戶增量紅利進入尾聲,存量用戶消費市場成為未來主要增長點。

在用戶付費、廣告收入、版權運營、電信音樂增值以及泛娛樂數位音樂產業收入構成中,用戶付費率由4%增至6%,同比增長25%,市場潛力依然巨大。數位音樂平臺、移動K歌、短視頻、泛娛樂直播成為數位音樂娛樂體驗的主戰場,版權運營、音樂社交、泛娛樂、UGC多渠道營利模式各放異彩。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版權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的引導和規範下,音樂產業版權保護環境得以持續改善。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許可收入達到3.16 億元,同比增長46.23%;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總收入達到近2.30億元,達到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國際唱片業協會研究數據亦指出,中國實體唱片消費的正版率已達96%,高於62%的國際平均水平。

2016—2018年音著協和音集協權利收入對比圖 (單位:億元)

此外,2018年,影視劇、遊戲、動漫音樂產業總產值達7.08億元,同比增長6.47%。其中動漫音樂增幅最快,同比增長14.01%。受益於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動漫音樂產業實現快速增長;通過實施「影音+」戰略,影視、遊戲音樂依託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執行出品、製作、宣發一站式解決方案,實現視、聽資源聯動共享和IP聯動開發。

人們熟悉的卡拉OK產業,則迎來了新型產業勃興的階段。2018年,卡拉OK產業總規模達到1010.7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傳統KTV市場迎來了企穩回升,在線KTV增長迅速。在線K歌、音樂社交、打榜娛樂以及線下K歌場景化的拓展,不斷實現K歌線上線下的聯動發展。

梳理2018年音樂產業細分行業的規模數據可以發現,在核心層產業穩定增長的帶動下,「音樂+」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提振了實體產業和消費市場;關聯層、拓展層產業扭轉了承壓態勢,同比增長了6.78%和12.21%,這表明充分挖掘和釋放音樂文化消費潛力,是推動中國音樂產業步入黃金髮展期的關鍵。

中國音樂產業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估算統計表。

報告指出,從中國音樂產業各細分行業的2018年整體產值、增速對比來看,產業規模前三與2017年保持一致,仍然是卡拉OK產業、音樂教育培訓產業、數位音樂產業。增幅最大的行業為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表明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的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這也是中國音樂產業所有細分行業全盤穩定增長的動力保障。

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各細分行業產值與增長對比圖(單位:億元)

論壇當天,來自業內與學界的多位嘉賓就音樂產業的行業經驗、趨勢策略、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研討,並圍繞「新媒體時代的音樂產業:集聚發展和創新」、「音樂與人工智慧的跨界融合:機遇與挑戰」、「音樂版權商業化新生態:博弈與共贏」、「音樂綜藝:垂直創新與產業運營」等專題展開討論,為更好促進音樂產業業態的良性發展提供新思路。(完)(任思雨)

相關焦點

  • 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中國音樂產業大獎」評選活動開啟
    近年來,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新時代」。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5G、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也開始運用於音樂領域,給音樂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 撫州市東鄉區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迎來發展黃金期
    今年前5個月,撫州市東鄉區生物醫藥9家骨幹企業投入研發和技改資金13.1億元,同比增長兩倍,產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7%。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的衝擊,東鄉主動化危為機,抓住機遇發展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區財政設立10億元產業創新基金並支持財園信貸通、科貸通等金融服務,為企業加大技改、研發投入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 我國智能汽車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正進入發展關鍵期,5G應用、軟體定義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給車企帶來挑戰和機遇。長安汽車也於近日透露,將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建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未來5年將推出105款車型,其中包含23款新能源產品。「新能源客車開啟新智能化駕駛新時代。」
  • 《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在京發布中國音樂產業總...
    □本報記者 孫海悅  12月11日,《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在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950.96億元,同比增長5.42%,增速有所回落,但發展態勢穩中有進,以數位音樂為主的核心層產業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長。
  • 《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重磅發布
    在整體經濟環境影響下,2019年中國音樂產業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發展態勢穩中有進,以數位音樂為主的核心層產業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長。面對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前所未有的深刻挑戰,中國音樂產業未來將從持續高速增長轉向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模式;通過音樂科技、商業模式、新興業態和消費場景的全方位創新,激發出中國音樂產業全新的創造活力。
  • 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發布 音樂產業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
    光明網訊 (記者 孫滿桃)在19日的「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暨2018第五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470.94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6.7%,產業整體發展穩定,發展質量、增長速度好於預期。
  • 「新時代音樂科技可持續發展校際交流研討會」落幕
    在科學技術引領各行業發展的今天,在科學技術迅速改變全社會生活方式的當下,音樂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已經成為音樂專業領域一支強有力的生力軍,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為了梳理音樂科技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審視音樂科技走過的艱苦歷程,探討專業建設存在的困惑,以謀求專業的可持續發展,4月27日,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邀請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共同召開「新時代音樂科技可持續發展校際交流研討會」。來自全國音樂院系、北京市中小學、社會音樂科技行業代表等相關人員出席了研討會。
  • 創新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上海大學
    9月15日上午,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是今年首個線下舉辦的國家級工業展會。領導在展會現場聽取了項目教師對參展項目的介紹,仔細了解項目在助力產業發展、構建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應用情況,對我校師生的科研實力和自主創新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展臺前,我校音樂學院師生帶來一段精彩紛呈的弦樂四重奏表演,拉響了科技創新之聲,為展區送來青春活力。
  • 2018音樂藝術培訓行業信息化交流大會:新時代 新機遇
    陳秘書長介紹了中國樂器協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以及今年7月即將召開的國民音樂教育大會籌備情況。國民音樂教育大會以創建「美好生活,美麗中國」為宗旨,提高國民藝術修養和審美素質,倡導每個國民一生學會一件樂器,每個家庭一年聽一場音樂會,以擴大音樂人口,提高美育感、幸福感。陳秘書長指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藝術教育的需求不斷擴大,音樂藝術培訓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成為當前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 騰訊音樂三大創新為中國數位音樂未來謀思路
    近年來,得益於政府對音樂產業的重視,特別是國家版權局保護音樂版權的有效措施,以及科技與音樂的融合發展與音樂同仁的執著和努力,中國數位音樂行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確立了它在我國數字內容產業
  • 聚焦產業發展現狀 共商未來創新之路——第八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
    聚焦產業發展現狀 共商未來創新之路——第八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高峰論壇板塊解讀2021年初,在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卻似乎迎來了關於疫情的新考驗,疫情再一次衝擊著人們慢慢步入正軌的工作和生活。音樂產業的發展不得不再一次調整自身來應對新的挑戰。
  • 迎接未來音樂新藍海 咪咕音樂5G先發領跑
    在政策利好、前沿技術應用落地的發展條件下,中國音樂行業數位化水平不斷提升;受新冠疫情影響,雲演藝、家庭音樂等新業態發展進程加快,但由於技術應用與業態未能協調發展引致諸多問題,在線音樂行業需加快技術應用及融合速度,解決當下行業技術層面的不足,促進在線音樂新業態發展。
  • 全民K歌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
    12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全民 K 歌、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等聯合協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 音樂產業的前景展望與原創音樂的版權保護
    摘 要: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對音樂文化產業的影響日益顯著。以網際網路為平臺的新媒體數位音樂打破了原有的營銷方式,傳統唱片公司不得不進行適應性轉型,摸索新的贏利模式。而在數字網絡環境下談音樂產業的繁榮與發展,應尤其關注版權保護,其可看作音樂產業的重要壁壘,用於保障音樂創作者和錄製者的權利。
  • 文化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 創意產業發展春風得意
    從杯子、筆記本、帆布袋等生活小物件由傳統樣式轉向創新設計,到遊戲動漫、影視音樂等網絡視聽產業的迅猛發展;從出版業、博物館、非遺技藝在跨界融合中擁抱新領域,到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城市數字文創IP……近年來,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在全國遍地開花,不斷拓展著文創產業的發展空間。
  • 創新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上海大學最新科技成果亮相第22屆工博會!
    9月15日上午,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是今年首個線下舉辦的國家級工業展會。領導在展會現場聽取了項目教師對參展項目的介紹,仔細了解項目在助力產業發展、構建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應用情況,對我校師生的科研實力和自主創新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展臺前,我校音樂學院師生帶來一段精彩紛呈的弦樂四重奏表演,拉響了科技創新之聲,為展區送來青春活力。
  • 2019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950.96億元 核心層產業抗風險能力突出
    《報告》從核心層、關聯層、拓展層三個維度,圍繞音樂圖書與音像、音樂演出、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數位音樂、樂器、音樂教育培訓、專業音響、廣播電視音樂、卡啦OK以及影視、遊戲、動漫音樂等細分領域詳述了當前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總體態勢,側面展示了我國音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探索。
  • 技術、內容、渠道,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三大創新體驗」為數位音樂...
    9月17日,2020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之"數位音樂產業生態版權治理與創新發展"主題分會在京舉行。會上,不僅有國際唱片業協會、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協會到場,作為中國在線音樂娛樂服務領航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參與會議,並聯合產業同仁共同發布《網絡音樂版權保護與發展聯合倡議書》。
  • 【中國@2016】大數據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成就、新機遇
    【中國@2016】大數據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成就、新機遇 原標題: 網際網路、影視等各類資本強勢進駐IP產業鏈,使得IP站在了內容時代的潮頭之巔。根據「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6)」,二級指標市場環境2016年得分為78.32,比2015年有小幅上漲,說明版權資產運營管理正在不斷完善。  首先,IP跨界成熱點。
  • 咪咕音樂用戶數首次破億,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現狀、痛點及趨勢分析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咪咕音樂不斷布局「5G+應用」,目前已初顯成效;與此同時,咪咕音樂加大年輕化社區運營,進一步獲得年輕用戶群體的支持。事實上,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現下具有政策利好以及前沿技術應用落地等發展條件;與此同時,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在線音樂獲得發展紅利,雲Live、家庭音樂等新業態為行業注入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