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丨蟬聲漸咽,殘暑漸消

2020-12-21 廣東省國學會

北京時間8月22日23時45分,

迎來處暑節氣,

這是隸屬秋季的第二個節氣。

處者,止也。

溽熱的暑氣至此才漸漸消退,

氣溫開始下降,初秋漸次登場。

在我國北方地區,此時節「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末伏即將結束,難熬的「暑伏」行將消退;南方地區則是「立秋處暑正當暑」,仍然處在暑熱當中,「秋老虎」繼續發威。

人們說此時的天氣,「一場秋雨一場涼」「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立秋處暑天氣涼」「處暑熱不來」等,就是對「處暑」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

節 氣 物 候

古人將處暑節氣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等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穀豐登」。

節 氣 養 生

「大旱彌千裡,群心迫望霓。」在處暑節氣,由於氣候漸乾燥,很多人會感到早晨起床時嗓子發乾,皮膚乾燥,即使飲用一大杯水,也難以解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

此時,要當心「秋燥」傷人,注意平時的飲食調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食清淡食品,特別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另外,食鴨肉可滋陰清熱,生津健脾,是秋涼之始的不錯選擇。

節 氣 民 俗

處暑過,暑氣漸退,雲彩疏散自如,不像盛夏天的濃雲成塊,民間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即「出遊迎秋」。

處暑之際,有中國農曆的「乞巧節」,這是中國的情人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乞巧節,人們會在這天穿針乞巧、守夜祈福。到了唐朝,人們除了在庭院中設瓜果酒桌,還會捉來蜘蛛放到盒子裡,通過觀察蜘蛛織網「乞巧」。

此外,還有「中元節」即「鬼節」,民間為此有祭祖、布施等重大活動,如「放河燈」的習俗。

處暑,

是一個帶著「過渡」意味的節氣。

萬物停止野蠻生長,日漸飽滿;

此際的生命與情懷,亦感殷實而豐厚。

夏未央,天漸涼,

願君從容不迫,等待豐收。

相關焦點

  • 今日處暑: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①今日23時45分,處暑至,暑氣至此而止矣。②此時節晝夜溫差大,北方降溫明顯,南方仍需小心「秋老虎」。③「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北方已有清秋之韻,是迎秋賞景好時節。④天氣由熱轉涼,應調整起居,充足睡眠,適應「秋乏」。秋天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 處暑:殘暑晚初涼,清風渡水香
    2020年8月22日,處暑。處暑,即「出暑」,是暑熱離去之意。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經歷過暑熱的考驗,處暑後的清涼,就顯得格外珍貴。歷經世事後,青草枯榮便能與內心的禪意相印合。白鶴姿態翩翩地婆娑起舞,蟋蟀時斷時續的鳴叫。心思悠然、心懷寬廣者可以長壽,但也未必有海之浩瀚,大自然才是最深邃博大的。
  • 處暑:夏未央,天漸涼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它是二十四節氣中代表「夏秋交替」的節氣,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天氣變化。處暑,雖然意為暑氣到此為止,而事實上,或長或短,暑熱還要持續半個月左右。秋意緩慢地滲透在漸涼的夜晚中和微涼的秋雨裡。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仍較高,加上時有秋雨,溼氣較重,溼熱並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
  • 節氣丨處暑:夏未央,天漸涼
    《處暑節氣:新涼直萬金》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處暑來了,怎麼理解處暑的「處」呢?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樣解釋:「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顯然,處是停止、隱退之意,暑熱之氣到此結束。
  •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今日處暑,一切美好都在路上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但期玉露留千韻,一任騷人頌雅章。今天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處暑的意思就是「出暑」,即暑熱至此而止,氣溫開始下降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也正式進入了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秋風有信,秋雨有音。
  • 今日處暑丨暑氣消散天漸涼,秋風送爽到人間
    每年處暑期間,浙江沿海地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漁民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秋天,是詩人們最愛吟詠的季節之一,處暑來了,帶來了久違的涼爽。正所謂,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最美的處暑,還是在詩詞裡。
  • 「詩詞鑑賞」十首處暑詩詞,讓你體會初秋的美好!
    處暑來了,帶來了久違的涼爽。炎陽不再炙烤,蟬兒不再鳴叫,熱情的盛夏便漸行漸遠了。嫵媚的秋色在天地萬物間一點一滴地開始瀰漫,秋意漸濃,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時節開始了!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 「詩詞鑑賞」十首處暑詩詞,讓你體會初秋的美好
    處暑來了炎陽不再炙烤,蟬兒不再鳴叫,熱情的盛夏便漸行漸遠了。嫵媚的秋色在天地萬物間一點一滴地開始瀰漫,秋意漸濃,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時節開始了!正所謂,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最美的處暑,還是在詩詞裡,一起來體會一下字裡行間的絲絲秋意吧!
  • 詩詞丨十首處暑詩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8月22日,我們將迎來節氣,暑熱漸消宋•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露氣中的蟬聲漸顯悲切,初秋的陽光已開始衰微。任憑各地仍然戰亂頻繁,我這殘生早已沒了生機。漂泊經年,徒然老矣,世間萬事總是不如我心意。
  • 處暑詩節丨夏未央,秋漸涼!一起擁抱秋天……
    來源:長城網夏餘秋始,八月未央,處暑節氣攜一身颯爽的新涼,如約而至。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意味著炎熱的暑氣即將過去,秋高氣爽的天氣來臨。望一池荷花殘,盼一樹桂花香。
  • 2018年最新關於處暑的古詩詞 有關處暑節氣的古詩詞詩句大全
    處暑後風雨(宋)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2. 元宮詞(明)朱有燉白酒新篘進玉壺,水亭深處暑全無。君王笑向奇妃問,何似西涼打剌蘇。3. 處暑前三日胡茂文粵近處暑烈日炎,寢食不安難休歇。期盼天秤速來到,攜風帶雨除酷熱。4.
  • 古風處暑文案,見字如畫,一個字:美!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處暑將至,不少古風文案也值得一賞,見字如畫,怎一個美字了得。直接將處暑落於文案中:處暑見新花,荷塘秋已來。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處暑至,天漸涼,沽酒一杯話涼秋。落腳於處暑為夏秋交接節氣:城際暑漸止,河畔秋未至。清風遮暑意,秋風共長天。
  • 詩詞丨處暑: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唐代: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元代: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跟城市相比,山中的處暑更是涼快至極。早晨起來,林中草木葉子上開始有了露水,寒蟬聲已不似夏日般「熾熱」,一聲接一聲,頗有點蕭瑟的意味。林中草地落滿了葉子,秋日風景畫卷,馬上就要展開了。
  • 2018年最新關於處暑的詩句 有關處暑節氣的古詩詞大全
    處暑後風雨(宋)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2. 元宮詞(明)朱有燉白酒新篘進玉壺,水亭深處暑全無。君王笑向奇妃問,何似西涼打剌蘇。3.
  • 七首處暑詩,送給你秋高氣爽,風清雨涼
    —— 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節選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元代·仇遠《處暑後風雨》節選天高雲影淡,日遠樹陰長。池葦何妨白,田禾漸喜黃。風從西北至,思共捷音颺。
  • 關於處暑的古詩詞詩句諺語有哪些 關於處暑節氣的農諺諺語大全
    2018年處暑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處暑是什麼意思?2018年處暑是8月23日,「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有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裡,割稻陌阡車馬馳。」關於處暑的古詩詞詩句諺語有哪些?
  • 處暑,暑氣漸消,賞9首「處暑」最美古詩詞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後。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 關於處暑的古詩詞詩句諺語有哪些 關於處暑節氣的農諺諺語大全(圖)
    2017年處暑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處暑是什麼意思?今天6時20分,處暑至。「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有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裡,割稻陌阡車馬馳。」關於處暑的古詩詞詩句諺語有哪些?
  • 二十四節氣特別篇:關於處暑的詩句13首
    《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綺筵散罷塵初靜,漸有新涼遞好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處暑》清代:弘曆代謝憑誰測,由來其理常。天高雲影淡,日遠樹陰長。池葦何妨白,田禾漸喜黃。風從西北至,思共捷音颺。
  • 關於處暑的古詩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2.《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唐朝·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3.《處暑後風雨》元朝·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