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曉華親子英語 關注我
海量繪本音頻、英語啟蒙資源免費領
——————————————
每個家庭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6月的啟蒙之路,有兩件痛徹心扉的事情發生:一是,孩子每天都會「痛斥」我,「媽媽,你說英語好難聽!」;二是,孩子每天都會問我:「媽媽,你高興嗎?」。
這兩個問題每天進入我的耳朵,猶如一邊用針在扎我,一邊問我爽不爽!好吧,養孩子這件事真是痛苦與快樂並存。但一想到50年後,當我在養老院裡孤獨地頤養天年時,偶爾有這麼個人來看看我,就會覺得現在所做的努力與隱忍也值了。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小孩,她每天對我的情緒慰問,也很好地提醒了我:在生活中,不管有多少壓力、挫敗感、疲憊與焦慮,在孩子面前都需要隱藏起來,且要表現得「高興」!畢竟,父母快樂的程度,決定著孩子的快樂與幸福指數呢!
廢話說完,進入正題——6月的英語啟蒙進展。
面對障礙——「媽媽,你說英語好難聽!」,我撓腦琢磨其深層原因,恍然大悟。想來也是,在上了將近一年國際幼兒園,並且正式加入曉華親子英語啟蒙陪伴營近3個月後,小詩的英語聽力耳朵,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挑剔。在這個6月,她終於「忍無可忍」,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只喜歡曉華和她的外教Christina講英文,並每天都打擊我說英語太難聽。
面對這種情況,我的策略是:
首先收起那可貴的「自尊」,親子閱讀與啟蒙課程打卡與互動照常做。我腆著臉對她說,「你如果覺得媽媽講英文難聽,那你講給媽媽聽吧,我會向你好好學習。」她當然還不能夠很好地輸出,畢竟還不到4歲,且在學校的輸入量完全不夠,主要是內容太簡單。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她對講英文這件事得到了巨大鼓舞,且非常自信。在我跟她的親子閱讀或者對話中,她的口頭禪是,「來,跟我學,squirrel……」
其次,在行動上,我開始改變方針:聽的輸入比例增大,而我自己讀的部分,則酌情減少。我會關注她的情緒,如果在某一天,她確實很反感我給她讀英文書,那麼我就索性合上書本,改成聽書。
另外,我自己也開始偷偷「補課」。不管是親子閱讀的書籍,還是啟蒙陪伴營打卡課程,我都會提前備課,查好不熟悉的單詞的讀音,且試著自己讀到熟練,以圖在她面前能不露痕跡地展現出「專業」的水準。然後,儘管她「嫌棄」我,但我還是契而不舍地儘量用英文跟她對話,每天盡力維持在10分鐘以上。
把啟蒙過程中的糗事記錄在案,還厚著臉皮在「曉華」平臺發表出來,也是希望與我有同樣情況的麻麻們有所參考。
下面來具體說一說6月聽的圖書和讀的圖書。
前面講到,由於我的英語口語缺陷,講英語已經被她嫌棄了。所以這個月我加大了給她聽的輸入量,每天在時長在2小時左右。
啟蒙陪伴營的課程,每一節課,都會提前放給她聽至少半小時(重複聽),這樣打起卡來也順暢很多。除此之外,一些圖書的音頻,在過一遍親子閱讀之後,我就開啟了聽書模式。說來也怪,聽倒是一點兒也不反感,哪怕不斷循環重複,她也能忍受。只是偶爾聽到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會提醒我倒回去再重複聽。
鴿子系列
這月的啟蒙,還有一個關鍵動作就是買買買。鴿子系列就是新入手的圖書之一,有口皆碑的啟蒙初期讀物經典,句子簡單,圖畫有趣又充滿喜感,還適合與孩子一起「演戲」,一人扮演一個角色,模仿起來真是連自己都要笑個不停。
在拿到書的當天,就一口氣給小詩讀完了,一共也就6冊,量不算多。現階段的她,不喜歡重複,索性就擱一邊,等著她能自主閱讀後,自己再去讀吧。之後的日子,就是每天都會聽幾遍,因為讀過圖畫,她有印象,所以每次聽到有趣的地方,她就會自己去重複,咯咯笑不停。
我把這個系列的兩個套裝都收了。整個6月都在給小詩聽這兩套書,而聽到現在,她甚至可以點名要聽哪本書了,小孩總是會鍾情於1-2個特別的繪本故事。
不得不佩服Mo Williems大師別出心裁的創意和寓教於樂的內容,太有愛了。
正如這本書的介紹所描述的那樣:它能讓兩三歲的孩子學會表達,四五歲的孩子經常模仿,五六歲的孩子能體會幽默,七八歲的孩子能學習道理,讓孩子在笑聲中理解友情,懂得尊重,學會交往和溝通。當然,連大人看了也會由衷喜歡。我跟著她一起聽書,每次聽到一本書的結尾都莫名感動,並會心一笑。
這套書的對話形式非常貼近生活,且在故事情境裡,不斷地重複,小孩很容易就能get到新的單詞。對於啟蒙初期的小孩來講,真的很合適。
自從加入啟蒙陪伴營,親子閱讀和打卡課程是每天必修課。打卡的課程,也有配套圖書,所以會應景地在跟著課程走。而外加的親子閱讀書籍,每天的節奏就是1-2本。具體如下:
DK First Words
First Words也是這個月入手的新書,超大開本,屬於詞典與遊戲書結合的範疇,是這個月利用率最高的書。
除了精美的圖片帶來的視覺享受,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本字典書,巧妙融入了親子遊戲「hide and seek」,可以輕鬆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來學很多單詞。
玩法很簡單,翻開一個主題或者某一頁,指著物品說出英文名字,然後和孩子一起大搜索,找到剛才在左邊看到的物體。
小詩和其他孩子一樣,也喜歡各種找找找,找不同,找相同,找出某一個動物,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就get到了不少新單詞。
她對這本書非常熱衷,有時候自己就會坐在那裡獨自翻看。我們倆一起玩這本書的時候,她還學會了can you find、let us find這樣的句型,並能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了。
小豬和小象系列
小豬和小象系列,是這個月主要在聽和讀的圖書。每本書的頁數還是比較多,我們保持平均每晚一本的節奏。
這套書畫風雖然簡潔,都是一些看上去沒有太大特色的線條,但小孩卻喜歡的不得了。字她是看不懂的,但憑我的「蹩腳」英語讀,她都能看著圖畫樂開花。
卡爾爺爺經典繪本6冊
在我看來,小孩子最不能錯過的繪本就是國際兒童文學大師艾瑞·卡爾的作品,繽紛的色彩、富含想像力的拼貼畫風格,讀起圖來真是一種享受。
然而,出乎意料,卡爾爺爺的繪本,只是老母親一廂情願地喜歡。我拿回來,擺到娃面前,無奈她卻並不那麼感興趣。抱著給孩子做審美教育的執著態度,我威逼利誘,陪她讀完了這套書。
不管怎樣,這個藏書,甚至可以用來讓她以後想學畫的時候,做臨摹也是好的,作品真的太有藝術性了。
鴿子系列
買回來鴿子系列圖書,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給她看。小孩果然天生喜歡幽默搞怪故事,我們一口氣就讀完了這6冊。之後就只能做「展品」了,只盼望後面她學會自主閱讀後,自行去理解繪本的深意吧。
我們在啟蒙陪伴營一階的打卡,已經進行到了36課。整個6月,基本每天都有打開小程序,學習課程內容。
走在路上,邊走邊打卡
只是對於小年齡寶寶來講,啟蒙營的課程內容還是非常飽滿,任務比較重,要全部輸入給孩子,並能掌握,很難完成。所以我們有時候兩三天才能完成一課。我也在自我反省,後面的啟蒙,不要再那麼「強迫症」,非得讓她把一節課的所有內容都過一遍後才進入下一節打卡課程。
這裡建議,小齡寶寶的家長們不用對孩子要求過高,不需要每節課的所有內容都掌握,孩子只要在持續輸入,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每天將課程內容選擇性地打卡就夠了。
不過,小確信,打卡這個儀式,已經讓她認識到學英語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是每日必做之事。
現在遇到的問題如下:
1、英語渣媽如何才能更高效地進行啟蒙陪伴,我還在探尋更好的辦法。鑑於此,已經購入了一堆動物手偶,準備在做親子閱讀或者啟蒙陪伴營互動對話的時候用起來。
2、6月沒有繼續跟進分級讀物的閱讀,7月是拾級而上還是仍然停滯進階,這個問題還在找答案。因為5月諮詢過曉華老師,同樣難度的讀物,先做橫向拓展,所以就暫時把分級讀物停了。計劃7月先試試牛津4-6階的內容,視她的接受程度再做調整。
以上兩個問題,將在下月的啟蒙記錄裡給出答案。
老實說,對於我這樣的英語渣媽,親自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堪比當年的紅軍長徵,艱難險阻隨時在前面等著我。尤其是當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娃都來挑你刺的時候,還真是羞愧難當!
但是,那又怎樣呢?帶娃學好英語,責任重大,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育兒生活的意義之一和使命感!當母親的,就得能屈能伸啊!
關注曉華親子英語,更多往期「小詩啟蒙記錄」相關的文章,還可以看這些:
給孩子正確高效的開始
輕鬆英語啟蒙
【曉華親子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