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湊齊了瀘州零到十的地名,原來這才是數字瀘州

2020-12-06 江陽沽酒客

不管你喜不喜歡數學,這個數字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總是分不開,日期是數字,你的收入是數字,你房子有面積,你的車子有車牌,你和你愛人的紀念日肯定有一個數字,你過生日必定會插幾根蠟燭代表年齡。上帝創造世界用了六天,第七天他也休息了,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生生不息。以此種種都跟數字有關。要是細數起來你會覺得數字無處不在,而江陽沽酒客突然想到,瀘州的那些老地名也非常有趣,今天就試著從零到十湊一個十全十美的,瀘州數字老街地名,諧音也算,看看能勾起你那些記憶,要是有說漏,歡迎補充。(主要篩選來自江陽區、龍馬潭區,其他區域也歡喜大家來找數字)

零不僅僅是沒有,瀘州還不少

說到零在瀘州諧音的街名有:綾子街,鄰玉、凝光門等

其中鄰玉現在屬於1950年設鄰玉鄉,1958年併入藍田公社,1962年析置鄰玉公社,1984年復置鄰玉鄉,1992年紫陽坪鄉併入建鎮。現在屬於街道了,並且在江陽區。

凝關門歷史悠久,是瀘州老九門之一,北宋叫敷政門,也是瀘州老九門唯一還存在並且較完整的一道門了,相信瀘州人對它並不陌生。

綾子街在小市,現在小市拆遷重建,估計這條街早晚要改,只是它的來歷不知道多少人知道,這個綾其實應該寫成翎,這裡原來是給伶人,就是唱川戲的瀘州河藝人做一種演出行頭的,需要一種野雞毛翎子,也叫雉尾,尺寸很長,一般一米三四的樣子。在傳統戲劇表演中,兩根大野雞(白冠長尾雉)翎子,插在頭上,作為頭上的裝飾品。凡是頭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氣勢很盛的青年角色。而且耍那一套翎子功堪稱瀘州河川劇一絕。

一就是么,二還是二,現在都是瀘州老地名了

瀘州帶一的地名目前筆者沒有想到太大,倒是之前麻沙橋過去有個么店子,么為一,可以算一的地名了。好像也沒有使用了。

瀘州帶二的地名有:二道溪、兩裡村,新二村,二太街

二道溪在今天的龍馬潭區,往羅漢鎮的方向,以前是瀘州比較繁華的碼頭。今天也蕭條了,以前有紙廠,因為時代環保的需求也沒有了。

兩裡村是在川南礦區,藍田那邊,而新二村是瀘州忠山公園門口瀘州最老的一批國有公房,以前這裡是棺山。

二太街不大,以前有個民辦小學,今天都沒有了,就挨著今天南城街道辦事處。

三生萬物從三星街開始

瀘州帶三的地名:三星街、三道拐、三道橋、三巖腦、三牌坊(今天的迎暉路)

相信大家對三星街都不會陌生,這裡在瀘州的主幹道下面,曾經有人說是因為高家一門三星中舉人什麼的而得名,也有人說這裡曾經是舊時代販賣人口的地方,又髒亂差,叫「傷心街」,今天都不重要了,營溝頭的酒照樣飄香,國窖大橋從這裡走過。

三道拐在濂溪路裡面,有瀘州老教堂,這裡確實要拐三拐,原來黑神廟在這裡,今天還是農貿市場下去就是枇杷溝了。

三道橋要到瓦窯壩了,今天我們實在看不到它的橋在哪裡,誰人知道他名字的來歷呢?

三巖腦這是它正確的寫法,今天瀘州地名寫成山巖腦是不嚴謹的,而且也不在那個地方。瀘南三巖腦使君巖早在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時就有了。陸弼為瀘州刺史,死後葬於石巖,此巖號「使君巖」之名就一直傳下來。從三巖腦原潘寅九公館處(今長江大橋北橋頭),有石梯依巖直下長江邊。這條為縴夫、泊舟船家上下么店子的石梯小路約10米處左側,發現一尊摩崖石刻水月觀音造像,觀音像坐北朝南,身高約1.6米,綬帶寬1.4米,面向大江。

《永樂大典》2217卷「坊巷街道」載:「又南自來遠門(南門)而出,以達酒務街為修德坊,內街二巷三。由修德坊以達史君巖。為史君坊。史君坊,坊尾有巖穴。(南朝)梁·天監年間瀘州刺史陸弼常徜徉於此。後人因史君名其巖。後以名其坊。今史君之廟在是。」

後有宋紹聖四年(1097)黃山谷與州守王獻可交好,二人常遊覽使君巖,黃山谷還為木龍巖題名於巖壁之上。淳熙五年(1178)四月,陸遊奉詔回京(臨安),浮江東下,路過瀘州,寫有「瀘州使君巖詩」為紀。嘉定十四年(1221)知州曹叔遠編纂《江陽譜》,將木龍巖、使君巖、(三巖腦)勝跡錄於譜中。可惜今天那個地方在拆修,筆者很難去現場看看了。

四的街名目前就想到市府路

市府路算是瀘州的老街老路了,挨著慈善路,以前是瀘州市政府的地方,90年代後期才搬遷,今天還是用了老地名沒有改,以前這裡是瀘州文廟之處,文化氛圍很濃,今天就剩下個瀘州餐廳在哪裡,連老人醫都搬遷了。

再看看五到十有哪些?

武城路(在關聖殿挨著)、伍復街(小市),鹿子背,牛(六)市坎(藍田),溪溝通(這個地名其實已經沒有用來,瀘州話讀溪是qi),八萬春(這個有點勉強小市八萬春是以前瀘州比較知名的餐飲,但是它確實可以當一個地方的標誌就在轉角店。),九獅路,大什(讀十)字。

相信老瀘州人對這些都不陌生,其實帶七的比較勉強,我也總覺得自己應該有沒說全的,再次希望瀘州的老鄉們看了以後,展開熱烈的討論,讓更加全面。另外如果你感興趣這些老街名的來歷,可以關注我後續的文章,一一給你道來。

相關焦點

  • 瀘州老街第四集——眾人皆知七尺巷,瀘州的育嬰巷更令人感動
    序言:朋友,如果你熱愛家鄉,一定會對家鄉的山山水水充滿著依戀,也一定會對兒時生長的周圍印象深刻,特別是一些老路和老地名,但是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地方都高樓大廈林立,商城繁華,但是有些城市還保留很多老地名,今天起江陽沽酒客會陸續給大家分享我家鄉瀘州很多老街的來歷和往事,讓瀘州的朋友一起回憶我們的過去,外地的朋友分享給你們我們的故事。希望有人喜歡。
  • 原來瀘州真有過朝天門,淺談瀘州古代那些老城門
    過去瀘州東門外是深水良港,正是長沱兩江上下轉運物資集散之地。我們不說原來,就是大約一百多年前它的繁華依然盛況,怪不得之前大什字、大河街等處算是瀘州商業寶地,跟歷史緣由相關。事實上,直到60年代瀘州城市飲水全部用上自來水之前,這道城門也仍然還是人們從江頭挑水入城的主要通道之一。
  • 瀘州,不一樣的山城
    聶耕宇 攝) 一個小山包生長一叢樹林和一個村莊 這是一個多美的家園 山,同樣構建了瀘州的城市美學 山的起伏韻律塑造了沙灣老街、寶蓮街 上街就是上山,逛街就是爬梯 (寶蓮街,不久後,這條藏在繁華城區中的老街即將蛻變。
  • 陳仲堯 ‖ 此「瀘州」非彼「廬州」——為清代詩人張問陶《瀘州》詩正名
    在瀘州市的對外宣傳和瀘州人的創作中,這首詩屢屢被引用,可以說已經成為了瀘州城市的一張「名片」。初識清代張問陶這首《瀘州》詩,那是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市建設委員會工作時參與組織編寫改革開放以來第一部《瀘州市城鄉建設志》(1994年版)的時候。該志第六部分「江山文藻」,選錄了歷代文人志士在瀘州留下的詩詞,其中就有清代詩人張問陶的這首《瀘州》詩。
  • 瀘州這些本土歇後語,有一個全川知名,全部曉得的肯定是老瀘州
    江陽沽酒客覺得,無論哪個城市,無論你是六朝古都,還是一般舊城,除了它的那些古蹟和歷史典故以外,一代又一代老百姓形成的民間幽默智慧,才是最能夠被記住和傳承的,並且給當地人增添了一種特有的市井情趣,讓大家時不時的拿出來調侃運用,頗有意思。比如這其中歇後語就算,但是作為歇後語這種民間智慧,很多全國皆知,流傳之廣,很難找到它具體出處,而每一個地方又有一些小變動。
  • 【給力】這裡有一大波優惠的瀘州土特產,一次性買齊!!!
    【給力】這裡有一大波優惠的瀘州土特產,一次性買齊!!!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關於瀘州的
  • 四川瀘州:高質量發展這一年
    2019年12月,國務院相繼批覆設立瀘州綜合保稅區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兩件瀘州年終圓滿收官的標誌性喜事,再度讓外向型企業把瀘州作為投資版圖上的落子點。優勢就是吸引力。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把項目投資牢牢抓在手上,為瀘州集聚新動能2019年12月20日下午,二環路高新區段啟動建設,這標誌著總投資超過169億元、全長52.5公裡的瀘州二環路全線開建。
  • 瀘州麻沙橋,一個地名還在,卻無法尋覓過往的地方
    2013年12月29日,瀘州麻沙橋,下午1點,龍馬潭區小市下大街社區敬老所迎來了小市麻沙橋棚戶改造項目房屋拆除工作的「第一挖」,這標誌著小市麻沙橋棚戶區改造房屋拆除工作正式啟動。同時,根據居民意願,小市麻沙橋棚戶區居民房屋拆除籤約工作也於那天同步啟動。
  • 兩千年的瀘州文化在哪裡?讀一讀瀘州的詩詞
    如果要說瀘州有沒有文化,這其實是一個大課題,兩三萬字都寫不完,當然今天江陽沽酒客不會給大家來一套長篇大論,但是就想聊聊瀘州算不算有文化的城市。所以這個詩很能證明李白先生到過瀘州,至於有沒有飲過瀘州的美酒,那應該是有的。雖然我手裡沒有史記資料,但是我願意把這段附錄在這裡。不過他另外一位好朋友,杜甫對瀘州就更加親密了,你可以找到很多杜甫在瀘州的傳說和詩歌。
  • 瀘州往事:黃州義園,舊時代的他鄉客在瀘州的安息之所
    今天除了老一輩沒有幾個曉得這個地方,並且它連作為地名都沒有保留下來,但是黃州義園有真實的在瀘州存在過。這裡今天你絲毫看不出它曾經的酸楚和悽涼之感,但是這裡是為曾經外鄉人來瀘州謀生,不幸客死他鄉,又無法送回原籍而用來安葬他們的地方。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瀘州:對外開放步履鏗鏘
    攤開地圖,靠「後」的瀘州,離最近的海岸也遠在千裡之外。深處腹地,瀘州這座內陸城市,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靠什麼?答案也在地圖上。瀘州雖不靠海,卻沿長江。依水而建的瀘州港,每日船隻來來往往,貨櫃裝卸不斷。幾公裡外,瀘州綜合保稅區內,滿載著貨物的車輛進進出出,來自國外的塑料粒子、汽車零部件、稀土等貨物在此中轉集散,一派繁忙。繁忙不斷對應的是城市速度。
  • 寫給瀘州最老的客運站,瀘州廣場汽車站的訣別紀念
    在這五六年裡,每年總會傳出它會拆除搬遷的消息,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儘管如今瀘州的主流客運站已經遷移到了西南商貿城客運站,但它依然頑固地堅守著它的陣地。不到最後一刻,似乎都不願意停歇。然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於它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瀘州交通運輸管理局,瀘州市公安局和江陽區政府在2020年6月23日發出聯合公告:從6月30日零時起,瀘州汽車站(廣場汽車站)關閉,而城西客運站將進入試運行。
  • 麗江-瀘州-南昌航線開通 瀘州機場通航城市已達39個
    7月4日上午10時30分,由雲南祥鵬航空正式開通的麗江至瀘州至南昌往返航線從雲龍機場起飛,標誌著曾兩度中斷的瀘州至南昌航線再次開通。據悉,麗江至瀘州至南昌航線每周二四六三班,由空客A320系列機型執飛。
  • 瀘州特產有哪些 瀘州有哪些特產
    瀘州是四川的地級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兩千多年歷史文化,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瀘州有哪些特產吧!  瀘州特產一:瀘縣甜橙  瀘州特產二:瀘州烤魚  瀘州特產三:合江荔枝  瀘州特產四:瀘州桂圓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濃墨重彩打造三大千億產業 瀘州,除了酒,還有...
    中國電子(瀘州)產業園項目是一個百億級項目。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在產業園區業務的品牌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慶華說,公司將與瀘州國家高新區一道,依託瀘州漁子溪溼地公園周邊、高科路兩側綜合用地及眾創中心等載體,著眼於打造西南地區具有特色的產城融合示範園區,重點圍繞數字經濟、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開展產業園區建設、招商、運營。
  • 蒲松齡對四川瀘州的神秘偏愛
    那些說我牽強附會的人,我完全不認同,我想九泉之下的蒲松齡也不會認同,因為那種作家之間神秘的文字牽引力,我們同類人都會感到欣慰的,蒲松齡能感受到我的這篇文章,蒲老一定會無比欣慰,因為我讀懂了,雖然已經是幾百年之後才讀到蒲老的文字,可是那種文字穿越了時空,對如今的瀘州仍然有著強大的助力,天助瀘州!
  • 瀘州八景圖
    如此俗套,曾先生為什麼要寫《瀘州八景圖》?「八景」本不俗套,皆因附庸風雅之人把這高雅的事物弄俗套了,就像歪嘴和尚把本來不歪的《經書》念歪了一樣。「八景」肇自唐時。王維狀元及第,體面風光。天寶年漁陽鞞鼓,安祿山攻佔京城,這狀元逃跑不及,被強迫作了偽官。
  • 瀘州三個地方老是被人讀錯,你知道它們是哪裡嗎?
    這個時候的瀘州才有了真正作為一個城市的樣子。古代史料說:城周之基有六裡三百三十八步(每步五尺),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瀘州城垣再一次擴建,比原舊城長了二裡四十步,全長九裡十八步。這道門是瀘州古城九門碩果僅存的凝光門,既有名又有實物的地方。根據古書記載,凝光門,最早叫敷政門,敷政意思是布政,施行教化。《詩·商頌·長發》:"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明趙震元《為袁石寓(袁可立子)復開封太府》:"黃堂敷政,共驚有腳之陽春;紫閣升班,獨領方豐之瑞玉。"
  • 瀘州醫學院改名咋這麼難?
    這些年,高校改名潮,風起雲湧,當然不只是瀘州醫學院一家的事。不過,改得這麼倒黴催的,改得「引起軒然大波」,乃至弄成了非典型性個案,確實尷尬萬分。去年5月,瀘州醫學院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遭到四川大學和所屬華西醫院強烈反對;今年1月,該校再次掛出新名字「西南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又坐不住了,官方表態「將採取具體方法維護權益」。改一次,遭遇一次「護名運動」;鬧一次,校方的公信就再一次斯文掃地。
  • 懷德鮓魚過瀘州
    懷德鮓魚過瀘州       在富順縣懷德鎮,流傳著一個懷德鮓魚過瀘州的故事。  懷德鎮位於沱江下遊,毗鄰瀘州。這可怎麼辦?」  「兄弟,放心,我們保證做好。」老闆應聲回答。回到廚房,左思右想後,老闆決定做一道粉蒸鮓魚。所謂「鮓」,是指用米粉、麵粉等加調料拌制而成的菜。鯰魚肉厚且細嫩,是做粉蒸鮓魚的絕佳食材。  只見老闆把一條2公斤左右的鯰魚剁成了塊狀,放進油鍋。炸制後,老闆又給魚塊裹上一層蒸肉粉,並拌上鹽、辣椒粉等調料,進一步鎖住腥味。  這邊食材剛處理好,那邊蒸鍋已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