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家族》是由黃磊執導,黃磊、孫莉、李立群、張偉欣、海清、王迅、魏大勳、任容萱等主演的喜劇片,於2017年5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電影《家族之苦》,講述了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因為爺爺奶奶鬧離婚而引起的家庭風波的故事。
北京市郊一棟別墅裡,住著幸福美滿的文家祖孫三代。結婚50周年前夕,老爺子文錦輝(李立群)問老太太(張偉欣)想要什麼結婚禮物,得到的回答是:離婚證書。一家子亂了起來。觀感很不錯,氛圍還好,笑點不密集也過得去,大團圓結局很適合合家歡。演員也是,除了小兒子及女朋友那極其生硬的表演,演技全部都在線,演的很真。要是沒有這一群演員,這片得垮個三分之二。尤其是本作的主心骨老爺子李立群,演這麼個毒舌傲嬌有賊心沒賊膽的老頑童,毫無表演痕跡,真是好演員。節奏安排的也很合理,張弛有度,還有本人吐槽,比如讓出軌過的王迅自己吐槽「出軌是男人的本性」、「我哪點像男人」;辛辣的諷刺,聽見爸媽要離婚,大兒子擔心兩家跟親爹怎麼過,聽說弟弟搬出去住才放心;二女兒怕人指指點點說自己不孝順;大兒媳婦擔心孩子學習成績和進入私立學校受影響,沒一個真心關心老人家心情的;
一向被認為是爛片標誌的何炅和嶽雲鵬客串了一下,還特意加了個「五環」的梗;不過看完後還是覺得彆扭。翻拍外國的就這點不好,他那好使的咱們這未必好使啊。翻拍自日本電影大師山田洋次去年的作品《家族之苦》,人物設置到細節到臺詞甚至是笑點都一模一樣。不是說那版多好這版多次,但是翻拍好歹改改吧?起承轉合全都一模一樣,連臺詞都一樣,你這翻拍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從網上看日版呢。黃磊老師啊,我知道這是你電影處女作,也知道你不覺得你是在翻拍,問題是你拍出來的就是一模一樣啊!編劇那一欄是你和山田洋次,你除了加了不多的笑點,別的什麼都沒幹啊!這片的最失敗之處不在於改編,在於沒有消除文化隔膜。故事的起始核心,就是一起過了50年的老夫妻要離婚,引發了一場風波。這事擱日本叫「退休離婚」,算是一種社會現象了,咱們這邊不能說沒有,也是罕見的了。因為日本法律規定,2007年4月後離婚的夫婦,只要雙方達成協議或經過法院裁決,都可以得到一半的養老金領取權。所以許許多多的日本主婦都盯著丈夫退休,然後很快離婚可以分到養老金,開始第二春。咱們這邊有這規定麼?
還有就是大房子——郊區+學區房+別墅,買的早的話也說得過去,可看這一大家子前前後後起碼3層,面積起碼4、500平吧,再加上老爺子退休前是個九品芝麻官,噫,侯亮平快來。大兒子家倆兒子,零幾年還沒二胎政策呢,老爺子還是個公務員???交罰款得交多少?大兒媳婦是教師,但是這麼忙前忙後做全家家務公公婆婆老公兒子地伺候著,可全家對她的態度都很不客氣,全沒有事業家庭兩把抓的體諒,態度怎麼這麼像對全職家庭主婦?處處都有原作的痕跡,該抹掉的不抹掉,該有的沒有。小兒子是調音師,即調節家庭,原作中也說過「我是家裡的潤滑劑」,這裡改成早晚離婚,那調音師這個職業有什麼用?小兒子的女朋友是護士,即縫合傷痕,她的話最終促使兩位老人的和解,但是本片裡怎麼這麼假?
其實《麻煩家族》是一部很接地氣的電影,在電影裡面我們看不到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沒看到終成眷屬的有情人細水長流的相伴到白頭。我們看見的只是家長裡短的日常,看到的是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婚姻生活不是嗎?
我們都渴望一輩子只愛一個人,而這個也只愛我們,然後我們的愛情永遠都是愛情,一輩子都不會變成親情。但是這不現實,不是嗎?愛情就像是盛在心裡的水,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分解,但同時又會產生一些新的物質,例如恩情和如親情,例如習慣和遷就。不過,不要覺得日積月累的相處和陪伴就可以漠視對方,也許你覺得你什麼也不說,她也懂你,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比起懂你,她更願意你說給她聽呢?
我想能把隱藏在瑣碎的生活細節下,不同不樣的感情交織在其中,家人在相處時喋喋不休的對話,卻又無形的形成一個個歡樂的笑果。這一點點的細節把握得如此的好,是來源於導演自身對於生活和婚姻的理解和體悟吧。而且在電影中,成人的世界不管有多麼的複雜,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保護孩子們,讓他們那個天真無邪的世界不會受到幹擾。這也是中國的長輩們傳遞愛的方向吧。
當然也不是說這部電影就十全十美了,還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爺爺奶奶的夫妻關係的描述還是不完全符合我們國家的國情,其次就是結局部分還是略顯倉促。不過總的來說是瑕不掩瑜,而且這是黃老師的處女作,就能有如此品質,值得肯定。
實際上,這些問題的產生其實不單賴演員的表演,核心則在於敘述的視角。想要理解誰,就從誰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很簡單的道理,應用於電影語言也是一樣。仔細研究《家庭之苦》,山田洋次其實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的——正因為當今社會男性權威的式微讓女性的自我意識有了覺醒,才會產生脫離傳統體系束縛的思想。圍繞這個主旨,我們分析《家族之苦》的文本要明晰得多。父母鬧離婚,解釋的權重巧妙地放在了大哥、大嫂和妹妹、妹夫身上,所以看似母親對父親的不滿來自於一些無足輕重的小細節,其實愛的消弭與矛盾的滋生在這兩對夫婦中也已然體現。而小兒子與之時代跨度較大,他以新觀念衝擊舊觀念,同時也像他自己講的,在兩代間充當著粘合劑的作用。從始至終,母親的意願並非」破壞「這個家,而是共同解決難題,所以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為了定位和克服問題設置的。但遺憾的是,黃磊只看到了」離婚「這個表面因素,《麻煩家族》的目的也從解決矛盾淪為了刻意打破。不符合常規的戲劇邏輯缺乏主幹的支撐,情節推動也就失去了核心動力。《麻煩家族》的視角略顯混亂,從剛開始貫之以父親的視角,而後卻被不同人物打亂,比如王訊視角佔了過多篇幅。當然,有些時候插入一些無釐頭的旁枝會提升喜劇效果,單若閒筆搶了主敘事的風頭,電影就會淪為不倫不類的情節塊,也就是所謂的「段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