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刻第一人:海派玉雕大師吳德升

2020-12-09 天天鑑寶App

吳德升,1961年7月1日出生於上海,1978年畢業於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進入上海玉石雕刻廠學藝。

期間曾得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蕭海春的指導。因出色的琢玉成績,取得雕刻界權威人士的一致認可,1984年獲得提前晉級的殊榮。

之後在對中華傳統玉器深刻領會的基礎上,潛心研究西方雕刻史,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師人物作品的精華,賦予中國傳統人物雕刻更深的內涵。

1993年至今在上海成立了「德升琢玉工作室」。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中國雕刻第一人

吳德升大師有著不拘一格的創作思路,巧奪天工的造型能力,恰到好處的藝術誇張,讓抽象的人文思想與具體的質感結合產生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中國玉雕界公認的頂尖大家

擅長人物與立體件創作,被中國評為全國玉石雕刻藝術大師,近年來的作品採用西方雕塑特色融入作品。

作品沉穩、工藝精湛、古樸靈動」是業界對大師的評價。一塊塊美玉在他的雕琢下,有了時代的脈搏。

沉下心來將每一件作品做到完美,而玉雕,就是他一生中唯一的追求。

18歲那年,畢業於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的吳德升戴上袖套,成為上海玉石雕刻廠的一名年輕學徒工,在老師傅們的引領下,不斷摸索雕刻工藝,並愛上了玉雕這門傳統工藝。

僅僅5年之後,生性不「安分」的吳德升不再滿足於所學,扔掉了令人羨慕的國企「鐵飯碗」,從上海玉石雕刻廠辭職,先後獨自赴雲南、深圳打工,長達近8年的技藝磨練積累了豐富的玉雕創作經驗。

並於1993年在上海成立了吳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在堅持玉石雕刻「形、神、精」的同時,將西洋雕塑藝術和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

除了一些重要活動,吳德升把工作室當成了第二個家,並以培養年輕工匠為己任。從1996年起他開始帶徒,至今已帶了100多名徒弟。

在他的指導下,這些年輕人從毫無美術基礎,到能夠獨立製作玉雕,乃至成長為技師、高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還有4人已成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玉雕文化在他們的手中得以發揚光大。

鍾馗夜行

玉雕創作要切入人的靈魂的觀點:「自古以來,琢玉人的創作就好像在做夢。多少佳作,就像一首首無聲的詩,一個個神秘的夢。只有把藝術的創作與生命結合在一起,琢玉技藝才會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無論是傳統題材,還是現代題材,吳德升認為:最重要的是視覺美感。玉雕設計的思維,有時要擺脫客觀的自然物象,去尋找線條,組成立體效果和塊面。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不但要料好,設計更要好。中國的傳統工藝講究疏密關係,陽剛和陰柔的結合,線條的自然和流暢,猶如人的呼吸順暢。

要繼承傳統,更要有自我的獨創藝術,力求擺脫平庸,追求新奇。

從事玉雕一定要因材施「巧」,巧思巧用材料,把握材料的特點來進行設計製作,以達到讓各種材料都能產生最佳的藝術表現力的目的。

舉個例子

《和諧》珊瑚雕作從觀察、思考、圖騰描繪到完成作品耗費大師近四年的時間。作品呈現的靈感是源自於屈原《九歌》詩篇裡所描寫神靈間相互眷戀的故事

中國玉雕大師吳德升展示作品《和諧》

作品正面雕刻凌空飛舞、唱吟天籟等各種姿態飄逸輕盈的「天女」,解讀「天女」是為水。

背面刻了七個由幼至老的男性臉龐,寓意著人生的成長階段,領悟人間百態。正面「天女」表現出柔情似水的細膩與背面男性歷經滄桑的粗曠面相,代表著玉雕大師所隱喻的眷戀情懷。

吳德升期望透過此件作品,為兩岸玉雕文化交流略盡綿薄之力。

主要經歷

1978年 | 進入上海玉石雕刻廠

1993年 | 成立吳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

2004年 | 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藝術大師

2006年 | 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06年 | 被中國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玉石分會聘為"天工獎"評委

2008年 | 被聘為中國工藝美術品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城工藝品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品,玉雕珠寶首飾首席藝術大總監

2008年1月 | 被聘為上海第三屆玉器節專家評委

2008年4月 | 被聘為蘇州市首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專家評委

2008年7月 | 被浙江省珠寶首飾行業協會聘為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師專家組專家評委

2010年 | 當選為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理事

2010年 | 被聘為中藝(香港)有限公司高級顧問

2010年 | 被聘為上海老鳳祥玉雕象牙有限公司高級顧問

2010年 | 被聘為中國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

獲獎作品

2006年 | 獲北京工美首屆中國和田玉「玉鼎杯」金獎

2007年 | 獲得世界雕刻藝術作品大賽金獎

2007年 | 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金獎

2008年 | 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金獎

2008年 | 白玉籽料作品《李白醉酒》獲得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天工藝苑百花杯」金獎

2008年 | 白玉作品《春韻》、《貴妃》獲得中國玉器百花獎金獎

2009年 | 白玉作品《裸女擺件》獲得中國玉器百花獎金獎

部分作品展示

相關焦點

  • 玉雕大師風採大賞:吳德升大師篇
    中國雕刻第一人:海派玉雕大師吳德升吳德升,1961年7月1日出生於上海,1978年畢業於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進入上海玉石雕刻廠學藝。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中國雕刻第一人。18歲那年,畢業於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的吳德升戴上袖套,成為上海玉石雕刻廠的一名年輕學徒工,在老師傅們的引領下,不斷摸索雕刻工藝,並愛上了玉雕這門傳統工藝。
  • 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去世,終年39歲
    【撰文/何婧 統籌/王梅梅】紅船雜誌從多位知情人處獲悉,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於1月10日在蘇州不幸去世,享年39歲。> 師從吳德升 據了解,楊中偉是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 、海派玉雕師、蘇州玉石文化協會常務理事以及海派玉雕協會理事。
  • 遇見美玉匠心——10月海派玉石雕刻文化藝術節
    以傳統文化意境內涵作為產品內核,承載中國玉石文化,集原創性、獨特性、美觀性為一體,開啟古典與藝術融合的新篇章!其中最惹人矚目的便是海派玉雕特色展區,由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協會組織上海地區多位玉雕大師工作室參加。
  • 從大師級作品看俏色玉雕可以有多俏!
    就相當於命題作文,題目(顏色)定了,你所寫的內容(雕刻的圖案)就都要圍繞這個命題來。▲海派玉雕大師吳灶發尤擅俏雕花鳥題材的器具,畫面細緻,情趣生動,工藝精巧,層次豐富,線條流暢而瀟灑,對皮色的掌握和運用十分巧妙(圖源網絡)俏雕不僅難在顏色不能隨意更改,雕刻時還要注意挖髒去綹,減少玉石原生瑕疵對成品效果的影響,如果對玉材把握和認知不夠,設計有誤或雕工欠缺
  • 上海非遺海派玉雕傳承大師高校開班:傳承好了再談發揚光大
    但一旦開始雕刻,他嘴角抿起,神情嚴肅,各種工具在手中靈活旋轉,眼神一刻不離眼前的琥珀。2009年,海派玉雕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鄭升帥作為非遺傳承人之一,於2015年9月,在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開設「琥珀玉雕」大師班。
  • 除了「蘇工」、「海派」,和田玉雕工風格還有……
    估計身為愛好者的您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面對「海派」、「蘇工」、「名家」、「大師工作室出品」,有的玉上有紅色落款,有的還附帶大師證書,可能初時眼前如見光芒萬丈的崇敬,進而又感到無從下手的乏力。如果您是思聰爸爸那樣的土豪,可以不必浪費時間看下面的文字了,一個「小目標」可以直接到名家那裡換不少玉雕精品。
  • 海派玉雕及其標杆人物
    1997年以來,編著出版《古今說玉》《收藏指南—— 玉器》《白玉品鑑與投資》《海派玉雕大師名家》等專業書籍,發表《淺談藝術品投資》《玉文化探密》《玉器與珠寶》《遨遊翡翠世界》和《白玉仔料》等多篇文章。近年潛心於中國海派玉雕工藝和文化的研究。
  • 著名玉雕大師的「蘇工落款」,騙了玩家幾百萬!
    國地大物博,南北方經濟文化差異大,玉雕作品往往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因此我國的玉雕也分為幾大派別,不同的流派都代表了當地不同的人文風情,而蘇工雕刻主要體現了我國南方一帶的文化,也被喜愛玉雕的人追崇!劉忠榮:海派玉雕名家,落款「忠榮」姜丙雷:海派玉雕名家,落款「」,以陰刻為主蘇州玉雕名家顧紅:落款「玉鼎」裘軍毅:落款「雅石」於雪濤:海派玉雕大師,落款「濤」倪偉濱
  •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獲天工獎玉雕作品欣賞
    黃罕勇,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海派玉雕特級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協會副會長。1977年2月生於上海。1993年,去遼寧鞍山市岫巖縣拜師學藝。1994年,返回上海學習傳統人物雕刻技法。從西方雕刻藝術的寫實精神中受到啟發。
  • 200件海派玉雕大師之作即將亮相廣州
    海派玉雕推陳出新,兼容並蓄,在江浙地區玉雕藝人的雕刻風格基礎上,既融匯揚幫、蘇幫、南幫以及宮廷玉雕的工藝風格,又繼承了中國明清玉雕精華,博採眾長,在「細膩」上下功夫,由此湧現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
  • 海派玉雕大師邢春:雕刻,心以載道,真正功夫在玉外
    首位年輕女性海派玉雕大師邢春一邊清醒,一邊沉醉。她將生活的語言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與洞察自然融於作品的細節分毫,不著痕跡,悄無聲息。而完美其實是一種殘缺。在探尋玉雕藝術空間之路上,每一種關於技法、色彩、符號或是構圖、比例、選材的微小之美,實在是妙不可言,它們沒有極致,但冥冥之中循著第六感與本能觸覺,體悟唯有自己懂得的奧義與樂趣,這個過程本身,我們將它稱之為「完美」。缺陷之憾,當然會有。也正因於此,發現遺憾是關於生活的稀鬆平常。
  • 玉雕|腦力與體力的完美結合
    玉雕大師作品欣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吳德升作品——《雙嬌》作品選用頂級新疆和田籽玉雕琢,皮色豔美,如朝霞般耀人眼球,給人以陽光般的溫暖。破開玉料,利用裡面細膩無暇的白玉琢一對嬌媚仕女,更是美麗。
  • 「美玉翹楚」入駐「百匠工坊」,海派玉雕大師作品太精緻
    當代海派玉雕有著怎樣的風採?為弘揚海派文化,展現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攜手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以及12位海派玉雕大師,日前在多倫路52號共同舉辦「海上工藝大師巡禮之『美玉翹楚』海派玉雕精品展」。
  • 海派五大師攜200玉雕南來廣州
    這個周末,在廣州市文物總店,五位海派玉雕大師的近200件玉雕作品,將讓我們一睹包容萬象的海派氣象。將於11月21日~27日在文德北路廣州市文物總店舉行的「天工琳琅——海派玉雕精品展」,展出張煥慶、陳健、郭萬龍、萬偉、楊勇五位海派玉雕大師的作品。專家介紹,海派玉雕形成於清末上海開埠至發展成為中外貿易重要港口的過程中。
  • 海派玉雕大師楊勇做客玩物得志直播,77件新作銷售一空
    7月31日,海派玉雕大師楊勇做客玩物得志直播間,現場與藏友互動,交流玉雕心得,分享玉石文化。在2小時的直播期間,楊勇老師的新作「心有所鼠」限時限量獨家全網首發,77件作品被搶購一空。海派玉雕大師楊勇(右)在玩物得志平臺進行直播海派玉雕大師楊勇是國家一級高級技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玉石雕刻大師、上海市千人計劃高技能人才首席技師,拜海派玉雕名家張煥慶為師。
  • 打響傳統文化品牌 海派玉雕新銳大師作品展揭幕
    原標題:打響傳統文化品牌 海派玉雕新銳大師作品展揭幕  為了打響傳統文化品牌,2018海派玉雕新銳大師作品展本周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舉行。展出的近百件作品,均出自上海年輕一代玉雕大師之手,他們在傳統海派玉雕技藝中加入了現代時尚的元素,賦予每一塊美玉新的生命。  近年來,海派玉雕作為一張上海傳統文化的名片,享譽海內外。
  • 名家推薦|海派玉雕大師翟全剛作品欣賞
    早年就讀於鄭州藝術研究院美術系,後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教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高級研修班學習。玉雕藝術師承海派玉雕文化協會會長、著名玉文化學者孫敏先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人事教育部授予國家一級/高級玉雕技師中國國際現代藝術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華民族傑出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協會理事單位,海派玉雕大師
  • 海派五大師攜200玉雕南來廣州 廣州市文物總店有寶睇!
    這個周末,在廣州市文物總店,五位海派玉雕大師近200件玉雕作品,將讓我們一睹包容萬象的海派氣象。張煥慶 白玉籽料 「一路連科」 水盂將於11月21日-27日在文德北路172號廣州市文物總店舉行的「天工琳琅——海派玉雕精品展」,展出張煥慶、陳健、郭萬龍、萬偉、楊勇五位海派玉雕大師的作品。
  • 海派玉雕大師作品賞
    張煥慶 海派玉雕的特色是雕刻精細,張煥慶大師的作品便是如此。花卉瓶玉雕常受限於材料稀缺,但張煥慶大師在花卉瓶玉雕的創作上敢於突破,勇於借鑑,融合自己的理念不斷精進,變化作品風格、豐富構圖形成了自己的全新技法。他的作品玲瓏高雅,不抽象亦不誇張,追求圖像寫實與貼近自然。
  • 海派玉雕大師盧智勇:沐魏晉之遺風,白籽玉以見素
    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海派玉雕大師、天津市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2012年榮獲海派玉雕大師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天津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中國玉雕年度十大藝術家榮譽稱號2015年工作室榮獲海派玉雕品牌工作室榮譽稱號2015年參加聯合國70周年華人當代藝術·創意設計成就展2017年榮獲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