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詞,大家都會想到宋詞,可是就在宋朝之前有一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朝代——五代十國,卻出現了以為足以與所有著名的詞人相媲美的人,他就是李煜。
李煜出現的時期在五代十國中叫「後唐」。
這個唐和唐朝的唐?很好區分,唐朝的唐是祖宗,五代的唐是後來出現的,所以叫後唐,至於後來在十國中又出現了一個唐,地點位於在江南,因此叫南唐。估計歷史老師都說過,五代十國不用背,沒有什麼大的考點,可是,語文老師不這麼想,後唐主李煜是絕對避不開的一個重要人物,當然不是說他在治國、政治上的貢獻,而是在詩詞方面的造詣。
說到李煜,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才華橫溢自不必說,他用明淨、清新的語言書寫了多篇哀亡詞,然而,當深入探究到他在寫詞的時候所處的環境,就不光是愁這麼簡單了,經歷了由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他雖對政治一竅不通,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他寫的每首詞中幾乎都蘊含著一個男人在榮華富貴之後尊嚴盡失的無奈與痛苦。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李煜用最後的生命書寫的一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在這首詞的開頭就用了一個問句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所有感慨地融入其中。這句話浸透了李煜一生的血淚,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感觸。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年年有,皓月當空歲歲圓,這一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還能回想起多少呢?
一句話人聽上去好像是在說,時間過得真慢,為何不能再快一點呢?可是仔細一想就明白了,別人以為的美好,在此時正過著囚徒般生活的後主李煜來說,卻是往日不可重現的悲傷,問得好奇?一點也不!
從作者本身的處境設身處地去想,他對人生已經絕望厭煩了,那些風花雪月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面對現在的人生只剩下了極端的悲苦。
面對歲月無盡,不由感嘆人的生命卻隨著每一度花謝月缺而長逝不返。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直抒胸臆,表達李煜自己對於亡國的恨,可是能怎麼辦呢?歷史總是這樣看,總會有你的替代者來代替你。手邊的時光在不斷消逝,怎能令人不感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天上的皓月仍然是那麼的潔淨,可我現在卻已然變成了階下囚,這一聲呼號,是一聲深沉的浩嘆。
夜闌人靜,在小樓中囚禁的詩人,此時憑欄遠望,這片被銀光照耀的大地原來是屬於自己的呀!現在呢?多少故國之思,湧上心頭,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故國的那一片雕欄玉砌的宮殿是否還在那裡?看看自己,應該已經變了模樣,估計自己都無法辨認出自己了。這句話簡單概括就是,仍然在說「物是人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愁啊愁愁的白了頭,借酒澆愁,以詩寫愁,卻愁更愁。
本句是全詩的總結也是凝聚了詩人所有感情的「洩洪」處,所有的所有全部都以改了模樣,沒變的只有年年盛開的花,天天升起的月,其心中的悲慨之情如衝出峽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
最後九個字,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真是聲情並茂。
李煜寫下這首詞之後不久,就被賜下一杯毒酒,一命嗚呼,這樣的詞句凝聚著他一生的心血,也耗盡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