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這一首詞,兩個問句堪稱經典,卻成為了他的絕命詞!

2020-12-19 張赫赫的小宇宙

說到詞,大家都會想到宋詞,可是就在宋朝之前有一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朝代——五代十國,卻出現了以為足以與所有著名的詞人相媲美的人,他就是李煜。

李煜出現的時期在五代十國中叫「後唐」。

這個唐和唐朝的唐?很好區分,唐朝的唐是祖宗,五代的唐是後來出現的,所以叫後唐,至於後來在十國中又出現了一個唐,地點位於在江南,因此叫南唐。估計歷史老師都說過,五代十國不用背,沒有什麼大的考點,可是,語文老師不這麼想,後唐主李煜是絕對避不開的一個重要人物,當然不是說他在治國、政治上的貢獻,而是在詩詞方面的造詣。

說到李煜,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才華橫溢自不必說,他用明淨、清新的語言書寫了多篇哀亡詞,然而,當深入探究到他在寫詞的時候所處的環境,就不光是愁這麼簡單了,經歷了由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他雖對政治一竅不通,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他寫的每首詞中幾乎都蘊含著一個男人在榮華富貴之後尊嚴盡失的無奈與痛苦。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李煜用最後的生命書寫的一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在這首詞的開頭就用了一個問句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所有感慨地融入其中。這句話浸透了李煜一生的血淚,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感觸。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年年有,皓月當空歲歲圓,這一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還能回想起多少呢?

一句話人聽上去好像是在說,時間過得真慢,為何不能再快一點呢?可是仔細一想就明白了,別人以為的美好,在此時正過著囚徒般生活的後主李煜來說,卻是往日不可重現的悲傷,問得好奇?一點也不!

從作者本身的處境設身處地去想,他對人生已經絕望厭煩了,那些風花雪月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面對現在的人生只剩下了極端的悲苦。

面對歲月無盡,不由感嘆人的生命卻隨著每一度花謝月缺而長逝不返。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直抒胸臆,表達李煜自己對於亡國的恨,可是能怎麼辦呢?歷史總是這樣看,總會有你的替代者來代替你。手邊的時光在不斷消逝,怎能令人不感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天上的皓月仍然是那麼的潔淨,可我現在卻已然變成了階下囚,這一聲呼號,是一聲深沉的浩嘆。

夜闌人靜,在小樓中囚禁的詩人,此時憑欄遠望,這片被銀光照耀的大地原來是屬於自己的呀!現在呢?多少故國之思,湧上心頭,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故國的那一片雕欄玉砌的宮殿是否還在那裡?看看自己,應該已經變了模樣,估計自己都無法辨認出自己了。這句話簡單概括就是,仍然在說「物是人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愁啊愁愁的白了頭,借酒澆愁,以詩寫愁,卻愁更愁。

本句是全詩的總結也是凝聚了詩人所有感情的「洩洪」處,所有的所有全部都以改了模樣,沒變的只有年年盛開的花,天天升起的月,其心中的悲慨之情如衝出峽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

最後九個字,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真是聲情並茂。

李煜寫下這首詞之後不久,就被賜下一杯毒酒,一命嗚呼,這樣的詞句凝聚著他一生的心血,也耗盡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最美古詩詞系列:李煜,一個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一位生於七夕,卒於七夕的千古詞帝,也許用「錯位」才能說明他愛恨交織的一生。他的出現也成就了詞在歷史文壇不可動搖的地位。說來也諷刺,一位南唐的後主,卻成為了宋代詞壇的開山祖。李煜,一位從無數次鬼門關成功折回的悠悠才子,卻在最後死於對故鄉的依依思念。一位對地位本無任何興趣的文藝青年,卻鬼使神差地充當了一會亡國之君。他的一生敢愛敢恨,與大周后的愛情、與小周后的幽會,斷然成為了姐妹兩人不可縫合的傷痛,但為中國詞壇留下了無可挑剔、無人望其項背的千古神作。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最為人知一首詞,尤其最後一句千古無人超越,可惜是絕命詞
    在經過幾個小時的痛苦掙扎後,那個"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改變了中華詞史的天才藝術家——李煜,痛苦的離開了人世,結束了他42年的坎坷人生,也完成了他由南唐國主轉變為"千古詞帝"的過程。宋太宗為什麼要致李煜於死地呢?就是因為這首詞——《虞美人》
  • 如何讓孩子讀懂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
    兒子包含感情地誦讀著李煜的這首《虞美人》,清脆而又響亮的聲音從書房傳來。我不由得想起,我初識這首詞的學生時代,那時青春的我一束高高的馬尾。時常「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抑或相約幾個夥伴去KTV,故作憂愁的來一首老歌——鄧麗君的「幾多愁」。如今想來,那時稚嫩如我,只知誦讀,卻不知詞人的處境和詞人背後的故事。
  • 南唐滅絕期間,李煜寫出了《虞美人》,這也成為他的絕命詞
    南唐滅絕期間,李煜寫出了《虞美人》,這也成為他的絕命詞文/愛娛樂的小噴子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南唐末帝李煜是出了名的才子帝王,精通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尤其在詩詞方面有頗高的造詣和知名度,十分富有藝術天賦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長相思》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但滿是愁苦。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身居皇位的李煜一敗塗地,填詞譜曲的李煜問鼎天下!局限在宮廷生活的李煜著眼於男歡女愛,但是這些事情不僅沒有束縛他的才華,反而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儘管沒有他後期的作品那麼複雜的情感,但是這首《長相思》卻成為了抒發悲愁情緒的經典之作。
  • 李煜最出彩的一首詞,非同凡響,堪稱不朽之經典
    他是一個亡國之君,歷來受到眾多的指責,不可否認李煜要對南唐的滅亡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不是主要責任,這值得我們深思。另一方面,李煜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文學家,尤其是在詞上的造詣極高,成就極大。李煜的詞超逸絕倫,虛靈在骨,是當之無愧的詞中大成者。
  • 李煜一首寫盡相思的詞,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成為了經典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作為一代帝王,他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並不及格,但是在藝術方面,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詞中的皇帝。他的詞哀婉動人,讀了無不令落淚。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但是人的感情總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我們絕不能簡簡單單的將時間作為劃分李煜詩詞風格的標準,就如同婉約派和豪放派同樣不能作為判定詞人詩詞主旨的標準一樣。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長相思》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但滿是愁苦。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
  • 李煜最有水平的一首詞,寫盡了他一生的悲歡愁苦
    李煜的才華橫溢,可以從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善詩文看出。其中以詞的造詣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詞人的傳統,又深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用情真摯,風格鮮明。李煜亡國後的詞作則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被譽為「千古詞帝」。
  • 李煜最無奈的一首詞,訴說了對故國的眷戀,句句經典
    千古詞帝李煜的一生就是如此,堪稱千古最無奈之人。他不想當國君,只想當詩人,可他卻無法選擇拒絕;他不想當亡國君,可他沒有辦法保護國家;他想活著,可是他還是丟掉了自己的生命。他無奈的活著,從出生到死亡,沒有辦法選擇,沒有辦法逃避,只能默默的忍受!李煜擁有過被人豔羨的一切,也有過任何人都不想承受的痛苦。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但李煜不同,李煜是最早開始專門填詞的文人之一。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其中,南唐後主李煜絕對可以稱得上帝王界的頂尖藝術家。  作為一個君主來說,毫無疑問他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個文人,尤其是作為一個詞人,他絕對是一顆璀璨的明星。處於唐宋之間的他,其名氣不在唐宋名家之下。
  • 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
    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相傳他於生日(七月七日)之夜,在寓所命歌伎作樂,唱這首詞,聲聞於外。因為詞中毫不掩飾的故國之思,宋太宗聞之大怒,便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就是他的命運,作為君王,他很失敗。但是作為詞人,他足以笑傲千古。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很深的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 李煜臨死前寫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讓人忍不住流淚
    李煜的作品具體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國破家亡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很迷人,讓人如痴如醉,刻畫的是快樂的時光。國破家亡後,李煜的作品多了份悽美,多了份無助。李煜臨死時留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使人忍不住流淚。《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經典之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之筆,此詞聲聞在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毒酒,將他弄死,好在這首廣為人知的哀歌,可以薪火相傳。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虞美人》,卻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帝王,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成為皇帝後的政治成就,而是他作為一個文人,對詞壇的藝術成就。李煜擁有文人所有的特性,擅音律,多才藝,甚至詩詞寫的也非常好。在李煜的一生當中,對詞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李煜所寫詞的意境優美,情感充沛,語言自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李煜現留存收錄的詞大概有三十餘首。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亡國為界限,迥然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亡國前主要描寫宮廷的奢靡生活和男女愛情,風格綺麗;亡國後主要悼念亡國之痛以及描寫被俘之後的哀婉沉痛。
  • 「千古詞帝」李煜最為悲壯的一首詞,再現亡國場景,讓人感同身受
    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一個多情的詞人,文學造詣非常高,尤以詞聞名千古,在詞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卻奈何生在了帝王家。所有人追求的高位,卻成了他一生的噩夢。
  • 李煜的絕命詞,首尾均是千古名句,寫出了無盡的哀傷
    趙光義的皇位繼承自趙匡胤,按照這個規律,他如果出現意外,就要傳位給弟弟趙延美,或者還給侄子趙德昭、趙德芳。為了保住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趙光義的弟弟和兩個侄子都出了意外。趙匡胤雖然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但是不論是對待前朝皇帝,還是帝國投降的君主,亦或是自己的老部下,都是採取軟禁的方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大度。但是在趙光義繼位之後,他不僅毒死了吳越王錢俶,還毒死了南唐後主李煜。前者為何被殺不得而知,後者之死則是因為一首詞。
  • 南唐詞帝李煜最悽美一首詞:雨夜難眠,獨自憑欄,寫盡人生悲歡
    唐詩宋詞,堪稱中國經典中的經典。五千年的歷史當中,也湧現出了很多的著名詩人、詞人。南唐後主李煜, 就是其中一顆耀眼的詞人。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是著名的南唐末代國君。但是若是輪到悽美,將內心的感情發洩的淋漓盡致,當屬這一首《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