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如何儘快回收成本,「三智停車」希望以立體車庫+停車廣告幕...

2020-12-13 36kr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約為1.5億輛,大城市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一直存在車多位少的矛盾,停車位缺口整體為5000多萬。我們之前報導過的網際網路停車平臺,無論是做出入口道閘、車位管理、停車位預約,做的都是存量管理,即進行車場信息收集,同時對車位進行數據化管理,比如車位共享就是希望盤活存量車位,提高其周轉效率以抵補車位缺口。但短時間內,車位共享並未大規模上量,其次車位缺口的總規模不能靠車位共享補足。

那麼,現有的車位增量方式有哪些呢?

路內停車泊位:其實,路邊停車就比較佔用位置了,路內停車更進一步,佔據的是公共道路資源,一來影響城市整體外觀,其次停取車高峰期容易引發交通堵塞,並未從根本上緩解交通壓力。

搭建立體車庫:目前也有一些立體車庫在建,只是這種立體車庫普遍存在操作方式機械、停取車速度慢的問題,同時進出口麻煩,容易刮傷汽車。這就造成了現有的立體停車庫使用率低,虧損嚴重的問題,同時對立體車庫建設方而言,建造一座立體停車庫費用高、同時維護成本居高不下,這導致建設動力不足。這個產業並未真正向前發展。

我近期接觸的「三智停車」做的是立體車庫+停車廣告幕房(已經獲得專利),三智停車總經理劉巖峰告訴36氪,所謂的「停車庫幕房」是針對立體機械車庫進行量身定製的一種產品。當前立體停車庫是直接設置於戶外,沒有相對合理的防護結構,遭遇極端天氣時,對停車設備保護不夠會使其運營壽命縮短。

他告訴我,這款停車庫幕房簡單來說就是在立體機械車庫的外部利用鋼結構及球形網架結構,在其車庫外部加裝了頂部有太陽能發電功能的玻璃幕房,在幕房了四周懸掛安裝LED,液晶屏或三翻轉廣告牌,通過戶外廣告運營增加收益加速投資回收。

劉巖峰以能停的8輛車的立體循環庫舉例:其規格長寬6*6米,高度13米左右,「停車庫幕房」為其定製規格為長寬7*7米高度14米左右。在「停車庫幕房」中間位置可設置安裝懸掛廣告牌或LED屏,規格高10米,寬6.5米,10米*6米*四面,廣告有效面積可達到240平方米,頂部7*7米,49平米,利用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進行發電,產生的能源可用於夜間景觀照明。

劉巖峰給我算了一筆帳,如果單獨從運營車庫收費來進行投資回收測算,8輛車設備及基建投資50萬左右,收費標準按全國二類城市2元/小時計算,每天按照8小時除去進入車庫損耗40分鐘,計7.3小時,除去節假日全年按330天計算,2元/小時*7.3小時*330天*8輛=38544元/年,總投資50萬÷38544元/年≈13年(未含人員工資管理費用等),13年回收投資。

利用停車幕房+廣告收益,再來相對比較測算一下:

停車幕房基建:設備及廣告設施投入約40萬左右,有效廣告面積:高10米,寬6米,四個面計240平米,按全國二類城市廣告收費測算:200元/平米/月*10個月/年(2個月招商空置期)*240平米*50%,廣告(廣告招商空置一半測算)=24萬元/年(收益)。

50萬元的停車設備投資+40萬元停車幕房投入合計90萬元,總投資除以28萬元/年(廣告收入+運營收費約4萬,小計28萬元/年),3.2年即可投資。(註:稅金,人員工資及其它費用未計),理論上3.5年收回全部投入。

他認為,車庫投資+停車幕房的投資能使整體投入回收時間縮短至3.5年,在經營模式上也可以利用停車幕房進行多種經營開發,與銀行或商場合作安裝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貨機,自動繳費機等,也可針對停車群體開發APP的定製服務針對停車用戶服務,如車輛保養更換配件等。

我是 36 氪汽車記者,歡迎與我切磋討論。微信 KatherineLWong

相關焦點

  • 小區裡停車很困難 立體車庫卻閒著
    (記者 徐佳 攝)    □本報記者 徐佳  許多停車困難的小區業主希望能在小區裡修建一個立體停車場,向空間要車位,但是在省城東部卻有一個小區,立體車庫建成五年卻從沒使用過,業主反而希望將車庫拆了用於停車,緩解小區裡停車難的問題。
  • 智能立體車庫試解停車難題
    這是因為很多立體車庫存在技術瓶頸,使用壽命短,安全性能低,噪音很大,存車、取車時間長,用戶體驗很不方便。」郝延濱介紹,德國擁有世界先進的立體車庫技術和設備,相關專家一直專注於立體停車庫(地上立體停車庫、地下立體停車庫及全自動停車庫)的經濟分析、方案設計、論證及運用。華德公司引進了德國的技術和設備,不僅提升了立體車庫的使用舒適度,還使立體車庫成為一道城市景觀。
  • 爆料:五洋停車旗下公司立體車庫坍塌是天災還是人禍?
    出事的立體車庫類似產品近日,濟南的立體車庫用戶不淡定了,因為接連發生了2起立體車庫坍塌事件。並且2次發生質量事故的產品都指向五洋停車旗下一個公司,那就是天辰智能停車股份有限公司。股市立體車庫概念涉事同類立體車庫產品是PSH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目前市場上70%的立體車庫為此種類型。
  • 報建門檻高 廣州建立體停車庫審批手續跟蓋大樓一樣
    去年10月1日實施的《廣州市停車場條例》明確鼓勵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如今廣州的立體停車設備實際情況如何?市民對立體停車的接受度如何?近日,新快報記者兵分多路,對廣州多個立體停車庫進行實地走訪,梳理出發展立體停車庫面臨的難題。
  • 五洋停車:公司研發了新能源汽車立體車庫充電技術
    原標題:五洋停車:公司研發了新能源汽車立體車庫充電技術
  • 謀時謀勢創新研發 天辰智能已成立體停車領軍企業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停車難的現象日益顯著。「買車不難,停車難」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各地房價的上升,帶動了車庫價格的快速上漲,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延展出更多的停車空間更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在中央各部委的聯合推動下,城市停車更被賦予承載「新基建」的重任,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立體智能停車庫行業的興起及繁榮。
  • (政協提案)依託「智慧停車」盤活存量,舒緩「停車難」的建議
    根據規劃2017-2035年我市中心城區共布設120處立體車庫,增加停車泊位4.5萬個。以現有車輛增長速度(每天200多輛)計算,到2035年全市將增加車輛124萬輛;按現有比例計算(市區30萬/全市100萬),預計市區車輛將增長37萬輛,達到67萬輛,需配套公共停車泊位約10萬個,而規劃中增加停車泊位僅為4.5萬個。
  • 天辰智能立體車庫丨機械式停車設備常用輪體材料的性能與應用
    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下,機械式停車設備的市場迅速快速增長,各起重設備、電梯、機械製造等其他行業的企業競相湧入機械式停車設備的製造行業,與此同時,也推動了機械式停車設備產業對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和新工藝的應用和普及。
  • 滬八成三甲醫院存在停車難 未來將建停車誘導系統
    事實上,幾乎每輛前來問診的私家車都會有這樣一個過程,造成本就不寬敞的烏魯木齊中路更加擁堵。"沒辦法,造車庫的時候車輛還沒這麼多。"華山醫院地下車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車庫就七十個車位,華山醫院地上地下車位總共不到200個,根本不夠停。雙休日因為沒有門急診還好些,工作日每天一清早就停滿了。
  • 立體停車選址_2020年立體停車選址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市動物園南邊的這塊地方正在施工,準備建地下停車場【擔心】有了車位會不會丟了綠地包括文博廣場在內的10個綠地、廣場被初步選定為停車場場地,市民態度如何?昨天上午11點,記者來到文博廣場。雖然已近中午,但廣場內人還挺多。
  • 停車不再難!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昨天,第22屆中國國際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在京開幕,同期召開國際停車北京峰會。
  • 8月起,東莞市人民醫院將實行停車收費
    近兩年,東莞各大醫院停車難問題一直備受詬病,卻遲遲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目前,作為東莞最繁忙的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率先出臺方案,決定對院內停車難問題進行綜合性全面整治。 從8月1日開始,東莞市人民醫院將正式實行停車收費封閉管理,同時,開通即行即走路線,並計劃試點預約停車服務。這也意味著,東莞市屬綜合大醫院基本已實行停車收費。
  • 立體停車場.手機劉總講述現在的停車問題
    本來是一件解決居民停車難的好事,但是,在不少小區,立體停車庫從一開始公眾眼裡的新潮事物,變成了車主眼裡的「雞肋」。據報導,北京一些小區的立體停車庫因為缺乏維護,暴露出安全問題,無法實現立體停車的功能。還有的立體停車庫因為空間侷促,稍大點的車輛就難以停放。從深層次講,立體停車庫的建設和維護費用遠超過一般停車場,如何建立長效的運營機制也是問題。
  • 解決靜態交通問題的神庫—立體停車庫
    汽車行駛為動態,停放為靜態,停車問題為城市發展的靜態交通問題。隨著車輛的不斷增多,對停車設施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特別是人口越密集的地方,停車越難。而立體停車庫的出現從空間上很大程度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常見的立體停車庫有升降橫移類、簡易升降類、垂直循環類、垂直升降類。其中最廣泛應用的是兩層升降橫移類停車設備,其布置形式靈活,對場地適應性極強。
  • 北京成立新國企專治停車難 國有資本牽頭優化停車產業
    「未來,靜態交通公司會就停車業務和業內企業一起進行投資、建設和運營」,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家公司未來會主營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靜態交通建設、靜態交通投融資、靜態交通科技和靜態交通資產管理。其中,靜態交通投融資是指公司將儘快搭建完成北京市靜態交通資本對接平臺,形成資金規模。據悉,目前北京市靜態交通中的增量與存量都成為了靜態交通公司的業務拓展目標之一。
  • 基建投資「補短板」利好五洋停車 機構稱公司戰略布局優勢明顯
    基建投資「補短板」利好五洋停車所在的立體車庫行業。五洋停車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努力打造城市級停車產業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的新模式,實現「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體的智能停車解決方案城市停車場等。停車位缺口擴大,停車行業空間廣闊。「新基建」再一次被強調,城鎮化加速、停車成本上升、配套政策優化,利好五洋停車所在的立體車庫行業。天風證券分析,車位短缺導致停車困難、交通擁堵和城市低效,而城市土地供應日益稀缺,同時三四線城鎮化加速,立體車庫需求成為未來「新基建」重要部分。
  • 業主在地下車庫車位私建升降停車設備遭物業起訴拆除
    業主在地下車庫車位私建升降停車設備遭物業起訴拆除 原標題: 京華時報記者趙思衡攝  鄒先生夫婦為解決停車難題,在小區地下車庫內的自家車位上加建了兩個立體車位。小區物業北京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物業)認為,立體車位影響了其他業主通行,訴請法院判令拆除。昨天,朝陽法院開庭審理該案。
  • 機器人幫你停車是什麼體驗?《光谷黑科技》帶你看
    由武漢智象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空中入位式智能停車系統幫你解決所有問題今天,《光谷黑科技》來到智能停車場帶你感受機器人停車的快樂>怎麼停車停車時,司機駛入寬敞的車庫停車區域可隨意停,歪著斜著都行下車後用手機APP或現場人機互動界面確認後即可離開隨後機器人在視覺及雷達系統的引導下準確定位並抓取車輛
  • 五洋停車兩步走掘金停車市場 經營現金流淨額大跌成短板
    上市後它收購了深圳偉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偉創自動化」)、山東天辰智能停車有限公司(簡稱「天辰智能」)等企業,進入立體停車裝備生產領域;2018年1月公司上市公司名稱由「五洋科技」更名為「五洋停車」,進軍停車運營領域。進入2019年,公司進一步加大了進軍停車運營領域的力度。
  • 2020年中國停車行業展會淺析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交通出行成為重中之重,而智慧停車無疑是繞不開的基礎。隨著智慧城市進程的加快,近些年來,社會對智慧停車的呼聲漸大,更是成為新的重要的民生基建工程。而作為行業發展「晴雨表」的停車行業展會將如何走向,特別是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的停車行業展會基於市場環境的呼求,自身的內力驅動能否繼續突破創新,創造更多可能性?停車行業人能夠繼續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