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博文物亮相航海文物大展 七件文物見證揚州對外交往史

2021-01-07 中國江蘇網

唐嵌寶鑲珠鏤空鏨花金戒指。

馬來人陶範。

揚州網訊 (記者 孔茜) 12月29日,一場名為《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的展覽在位於上海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展並正式面向觀眾開放,記者從揚州博物館獲悉,本次展覽中有揚州展品助陣——以唐青花殘片領銜的7件文物將亮相不同板塊,講述那些與大海有關的故事。

《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分為「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史掠影」「海貿物語」「信仰之舟」「東西互鑑」六個部分,帶觀眾品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航海文明。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共10省(市)25家博物館160餘件航海文物齊聚本次展覽,共敘「航海文明」。

揚博本次借展的文物中,有二級品兩件、三級品一件,其中尤以唐嵌寶鑲珠鏤空鏨花金戒指最為精巧,亮相「異域奇珍」板塊。這是使用黃金、寶石、珍珠等材料製成的一枚戒指,風格紋飾均十分獨特,為二級品。

揚州博物館保管部主任莊志軍介紹,這枚戒指與揚博「網紅」文物唐伎樂飛天金櫛為同批發現,其紋飾使用了具有濃鬱波斯風格的聯珠紋,「嵌入的珍珠雖已風化,但據研究,這種珍珠也是產于波斯,而非本地。」莊志軍介紹,這枚戒指的中間部位有一個凹槽,推測此處原本應鑲嵌有寶石,但已經缺失,「根據同時發現的其它文物推測,這裡可能原本是一顆比較大的紅寶石。」

一同參與展出的,還有揚博館藏兩塊元代墓碑,兩件文物共同亮相「信仰之舟」環節,見證航海帶來宗教與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通。

其中,也裡世八墓碑是1981年11月在揚州城西掃垢山南端發現的,據考證,也裡世八墓碑是基督教遺物,碑文有敘利亞文和漢文合璧,碑額鐫以蓮花襯託的十字架圖案和飛翔的天使。

拉丁文墓碑(第一號)及拓片則是義大利商人之女凱薩琳的墓碑,碑銘以古哥特體拉丁文書寫,「這塊墓碑應該是出自中國工匠之手。」莊志軍介紹,墓碑頂部繪有母子二人坐在木凳上的畫面,而這種木凳是十分明顯的中國樣式,墓碑邊飾也是中國傳統的唐草紋。

在7件文物中,尤為特別的當屬一件馬來人陶範。陶範亦稱「印模」,這件陶範的形象是一個人形,但卻又與普通中國人長得有些不一樣。據專家推測,這是當時人們以馬來人的形象設計的陶範,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是對人物特徵進行了誇張,看起來十分有趣。莊志軍說:「這也能夠說明,當時揚州地區除了有陸上絲綢之路來的波斯人,也有從海上絲綢之路過來的馬來人,城市對外交往十分頻繁。」

12月29日,一場名為《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的展覽在位於上海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展並正式面向觀眾開放,記者從揚州博物館獲悉,本次展覽中有揚州展品助陣——以唐青花殘片領銜的7件文物將亮相不同板塊,講述那些與大海有關的故事。

12月29日,一場名為《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

相關焦點

  • 「黑石號」珍品展開展 揚州22件(套)文物赴滬「驗親」
    同時,作為與「黑石號」關係密切的揚州,也有三家文博場館受邀參展,二十餘件精品文物將與其他珍貴文物同場亮相。1揚州三館受邀,22件(套)文物參展「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將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本次展覽展品主體部分來自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黑石號」沉船文物收藏。
  • 「海上絲綢之路特展」落幕 揚州文物還原盛唐之景(組圖)
    (記者孔茜)昨天,由國家文物局等主辦的「直掛雲帆濟滄海—海上絲綢之路特展」在首都博物館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1家博物館的350件館藏文物薈萃一堂,3個月的展期吸引了超過20萬遊客前來參觀。在該特展中,揚州博物館15件(組)唐代精品文物參展,同時出土於揚州的廣陵王璽等「揚州元素」也一併亮相,再現了唐代揚州盛景。  全國文博聯動,將赴十國巡展  「直掛雲帆濟滄海—海上絲綢之路特展」於4月25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原定兩個月的展期由於人氣爆棚,延期一個月至昨日落幕。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
    當日,「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位於上海臨港新城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集來自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25家博物館的160餘件航海文物,在「聯通大洋」「異域奇珍」「海貿物語」等不同主題展區內,從科技、歷史、貿易、文化等角度展現中華航海文明。
  • 航海大展倒計時:這些文物重器,都將在中海博展出?
    2020年12月28日由中國航海博物館主辦雲集全國10省市25家博物館文物重器的『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即將正式開幕本次大展都有哪些精彩內容與精美展品?波浪壯闊航海史第三章 海史掠影唐宋之後,中國航海事業繼續發展蓬勃。本單元擇取部分人們耳熟能詳的航海史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以點觀面,講述那些在史冊中分量十足的航海故事。
  • 211件展品!粵港澳文博界第四個重要文物大展《三城記》亮相
    211件展品!粵港澳文博界第四個重要文物大展《三城記》亮相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鄧勃  2020-12-03 12月4日,《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 浙江文物展亮相首博 百餘件精品文物展出
    浙江文物展亮相首博 百餘件精品文物展出 2019年09月29日 07:08:00                                                  圖為市民正在參觀雲紋銅鐃  浙江在線9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翔 張孫超 攝)9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館的「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
  • 青海省90多件文物亮相四川博物院
    9月27日至10月27日,由青海省博物館牽頭打造的原創展覽「天路長歌」——唐蕃古道沿線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走進四川博物院,我省90餘件(套)精品文物亮相。  唐蕃古道全長3000餘公裡,其中一半以上的路段在青海境內,跨越了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區,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國際通道,是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貿易往來、文化傳播、維繫民族情感的紐帶,也是民族團結的見證。  在這條古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交通,在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亞洲文物精品展 國寶重器見證亞洲多彩文化
    亞洲文物精品展除了來自中國的4件國寶重器,還匯集了斯裡蘭卡、新加坡、柬埔寨、亞美尼亞和希臘的5件珍貴文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來仔細欣賞下。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物,由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的鄭和在訪問斯裡蘭卡時豎立。
  • 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戲曲文物特展亮相大劇院
    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戲曲文物特展亮相大劇院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張冉)12月20日,《壺天宣豫——故宮博物院藏清宮戲曲文物特展》在國家大劇院東展廳開幕。
  • 湖北省博文物出借大英博物館 含梁莊王金花絲帶(圖)
    記者採訪獲悉,這部分明朝早期文物精品,外借到大英博物館,正參加該館舉辦的「明:盛世皇朝50年」大型中國特展。特展當地時間5日結束,文物將於近期歸國。  特展去年9月18日開幕。這是繼2007年「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大展後,大英博物館再次舉辦中國文化大展。展覽展出1400—1450年間的《永樂大典》、瓷器、織物、黃金器皿、珠寶、宗教用品等280件展品。
  • 十二件(組)大陸文物亮相臺北北宋書畫汝窯大展
    十二件(組)大陸文物亮相臺北北宋書畫汝窯大展 2006年12月26日 08:3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揚博文物「魔牆」上線 動動手指 文物立現!
    文物「魔牆」揚州網訊(記者 林倩雯)最近,揚州博物館二樓中庭多了一個多媒體互動設備據了解,這是一面文物「魔牆」,只要用手指點點,就能得到關於文物的詳細信息。去年10月,揚州博物館啟動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對館藏數百件定級文物信息進行數位化採集,「魔牆」的數據便是基於本次採集到的文物信息。「魔牆」目前已錄入了近百件文物信息,觀眾通過點擊文物圖片,可以查看文物的尺寸、簡介等。
  • 一件潘趣酒碗上繪有206個人物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將開幕
    圖說: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將啟幕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一件碩大的潘趣碗器內竟繪製了206個人物。由中國航海博物館主辦,齊聚全國10省、共25家博物館館藏珍品的「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於2020年12月28日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啟幕,將持續至2021年4月28日。本次展覽吸引了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中國沿海10個省市25家文博單位參展,用最具各地特色的航海文物展示中國多元的航海文化。
  • 揚博49件「八怪」真跡將亮相嶺南
    文化的交流融合從古至今從未間斷,8月28日,一場「領異標新——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將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展,為充分展現揚州畫派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本次展覽得到了揚州博物館的傾力相助,借展49件「八怪」真跡參展,其中一級品就有3件。
  • 百餘件文物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講述唐蕃古道故事
    觀眾觀看展品 羊城晚報記者 梁喻 攝「彩繪泥塑打馬球俑」再現唐代「打馬球」風姿;「慕容威墓誌」佐證唐朝與其他部族友好通婚史實;「青釉人首雞身俑」展示唐代藝術品的超現實主義……今天上午,「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在廣東省博物館(以下簡稱
  • 逾七成首展!226件清東陵館藏文物亮相唐山博物館
    226件清東陵館藏文物亮相唐山博物館逾七成展品系首次公開展出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日前,記者從唐山博物館獲悉,由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清東陵文物保護區管委會、唐山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皇宮·皇陵——清東陵珍藏文物展」,在唐山博物館開幕。
  • 逾七成首展!226件清東陵館藏文物亮相唐山博物館
    226件清東陵館藏文物亮相唐山博物館逾七成展品系首次公開展出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日前,記者從唐山博物館獲悉,由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清東陵文物保護區管委會、唐山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皇宮·皇陵——清東陵珍藏文物展」,在唐山博物館開幕。
  • 濟南出土鎏金青銅當盧亮相頂級文物大展
    本報9月18日訊(記者 趙曉林)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主辦,國家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大展——「秦漢文明」展17日亮相國家博物館。全國30多家文博機構遴選出300多件重要文物參展。秦始皇兵馬俑、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等歷史教科書上的國寶是本次展覽的主角。
  • 揚博獲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 珍貴文物不再外出就醫
    據悉,揚州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工作開始於上世紀70年代,針對揚州地區考古出土及館藏文物資源狀況,博物館將文物修復工作的主要方向制定為出土陶瓷器、銅鐵器以及書畫的修復、裝裱工作,其中陶瓷器修復、書畫裝裱為主要開展的業務。
  • 120件(套)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在穗亮相
    漢代金餅、「九真府」銘陶提筒、陶胡人俑座燈……廣西出土的120件(套)漢代 海上絲綢之路文物驚豔亮相羊城。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攝 漢代金餅、「九真府」銘陶提筒、陶胡人俑座燈……廣西出土的120件(套)漢代 海上絲綢之路文物驚豔亮相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