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亮了心裡的阿拉丁神燈,來到卡達,實現了三個久違的願望!
卡達,阿拉伯國家,位於亞洲西南部,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被沙漠與海洋包圍,不僅是神秘中東古城也是海灣地區藝術與文化的代名詞。卡達雲集了眾多的一流博物館、展覽、音樂會、劇院和公共藝術,眾多國際藝術家與建築師在此地留下巨作,甚至一度有人認為下一個世界藝術中心會在卡達。
卡達國家博物館
就是這樣一個國度,不僅有著古老的神秘氛圍,還隱含著極致的現代之美。雖然他的面積僅有1.1萬平方公裡,比中國的北京還小0.5萬平方公裡,但人均GDP卻比世界第一大國美國還高。就是在這裡實現了我積攢很久的心願。
看:一場中東國家的世界盃
沃克拉體育場
2022年世界盃在卡達舉辦,這是第22屆世界盃足球賽,是歷史上首次在卡達和中東國家境內舉行的世界盃,也是繼2002年韓日世界盃之後第二次在亞洲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伴隨著世界盃的臨近,卡達的足球熱度也居高不下。而為確保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卡達會在比賽期間提供 6 座全新的體育場及 2 座擴建體育場,每座都能容納至少4萬名的球迷,包括 2017年重建的哈利法國際體育場(Khalifa International Stadium)、 Foster + Partners 設計的 8 萬個座位的盧塞爾地標體育場(Lusail Stadium)以及使用貨櫃建造的多哈港體育場(Ras Abu Aboud Stadium)等。其中,由明星建築師 Zaha Hadid 設計的沃克拉體育場(Al Wakrah)成為第一個落成的新建場館。
沃克拉體育場的設計靈感來自可以在城市港口看到的傳統獨桅帆船,意在突出該地區的傳統產業,包括漁業和採珠業。扎哈 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 )總監 Jim Heverin 表示:「我們想回應客戶的要求,做一些能夠與沃克拉產生共鳴的事情,所以從阿拉伯帆船開始。」但我們並不想真的放大一艘獨桅帆船,因此對其進行了抽象處理,以創造出一種動態的、有機的、具有多種解釋的作品。與卡達的其它城市一樣,沃克拉市屬熱帶沙漠性氣候,夏季最高溫可達到 40°C以上,這成為設計上的挑戰。為此,建築師與德國結構工程公司 Schlaich Bergermann Partner 合作,設計了一個由 PTFE 工程塑料製成的可伸縮屋頂結構,能夠將觀眾區域降溫至18°C、賽場區域降溫至 20°C,這意味著體育場可以全年使用。
感: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建築
在卡達,用手隨處一指,看到的建築都能讓人稱讚許久,這裡矗立著多位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建築,其中一座還是貝聿銘的封山之作。
貝聿銘:卡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位於卡達首都多哈海岸線之外的人工島上,佔地4.5萬平方米。博物館外牆用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折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形成一種懾人的宏偉力量。貝聿銘力圖創造一座涵蓋伊斯蘭建築精華的建築博物館,因為他不想博物館被湮沒在周邊新建建築中,所以如今博物館所在的獨立人工島是卡達政府應貝聿銘的要求而特意建造的。看建築的細部,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幾何圖案和阿拉伯傳統拱形窗,博物館中庭偌大的銀色穹頂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牆裝飾四壁,人們可以透過它望見碧海金沙。博物館內收集並保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伊斯蘭藝術品,常設展館展出的藝術品收藏貫穿18世紀到19世紀,不僅限於整個伊斯蘭世界,還有來自受伊斯蘭藝術影響的印度和西班牙等國家的藝術品。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蘭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
卡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讓 努維爾:卡達國家博物館
卡達國家博物館
卡達國家博物館的改建設計由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操刀,其靈感來自沙漠中出現的晶體結構(沙漠玫瑰)。「將沙漠玫瑰作為建築設計的基礎,是一個非常烏託邦的想法」,讓·努維爾表示,「為建造這個充滿巨型曲面圓盤、交錯和懸臂結構的建築,我們採用了大量超前技術,它創造了一種融合建築、空間和感官的獨特體驗」。
卡達國家博物館
卡達國家博物館的展陳共分為三個章節:「起源」「生活在卡達」,以及「卡達當代史」,通過口述歷史紀錄片、檔案照片、地圖、文本、模型等資料,觀眾可以在11個展館中領略卡達半島的發展歷史。博物館的展陳方式和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值得我們專門參觀學習。
庫哈斯:卡達國家圖書館
卡達國家圖書館
設計卡達國家圖書館是享譽國際的OMA事務所,其創始人是庫哈斯。從側面看,卡達國家圖書館就像沙漠中一顆晶瑩剔透、閃閃發光的鑽石,又像兩本打開的書籍上下支撐在一起,陽光透過覆蓋整個建築側面的波紋玻璃為圖書館提供了充足的光線,讓這個未來主義風格的建築呈現出一種自由開放的氣質。
OMA大膽創新,在圖書館挖了一個6米深的「考古遺址坑」作為遺產文獻館。在這個灰白色的「遺址」中,嵌在牆裡的玻璃展櫃裡收藏了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有關的珍貴文本和手稿。這種「遺蹟坑」的設計將歷史的深邃、文化的厚重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電子資訊時代,圖書館不斷沒落,而卡達國家圖書館逆流而上,利用現代科技建設起一個讀者和文化、讀者與讀者之間相互交流融合的「生態系統」,讓不斷沒落的圖書館再次煥發青春。
磯崎新:卡達國家會議中心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由日本建築師磯崎新設計,由國際設計機構RHWL Architects負責實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環保的建築。該建築耗資7.2億美元,建築以其圖標化的形象引起了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以當地席德拉樹為原型的鋼結構支撐起外挑的大屋頂,採用了伊斯蘭神聖樹——極界樹(《古蘭經》對天堂有詳盡的描述:天堂有7層,最高層的天堂即稱作「天堂」,是先知、殉教者與最誠實的虔敬者的歸宿。Sidratal-Muntaha是一棵巨大的棗蓮,標記著七層天的邊界,沒有任何受造物能跨過那個邊界)的概念,象徵著七層天堂中最高的境界。
會議中心巨大的撓曲鋼結構跨度超過250米。這座綜合體中容納了眾多的功能、可以接待成千上萬的訪問者和觀眾。10個演出場地、4000座位的會議大堂、2300座位的劇院、52個小會議室、幾個三層臺地的聽眾席、4萬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分布於9個大堂中。這些功能才只是建築主要功能的一部分。這座建築形象鮮明,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學會的金獎。屋頂上設置了太陽能板,活動感應裝置與節能的LED燈結合在一起,並且設置了分區空調系統,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這座龐大建築內的能源損耗。
玩:沙漠極限運動
沙漠
隨著20世紀40年代石油儲量的發現,卡達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雖然,經歷了短短幾十年的迅速現代化,但千百年來的傳統依然保留。來自荒漠裡的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定居卡達半島後,雖然轉為以漁業、採珠業為生,但是依然沒有丟失掉遊牧民族血液裡的野性。每到周末,很多城市裡的卡達人便會全家開著越野車,來到國境東南的沙漠深處,衝沙、放隼、騎駱駝,度過刺激的沙漠時光。
衝沙其實並不稀奇,但值得一提的是,卡達的衝沙在海邊。沙海交織是屬於這裡的獨特風貌,在金黃沙丘和湛藍海水間,可以盡情享受漂移的感覺。卡達最好的沙灘位於內海,沙子與海水相輝映,形成一片迷人的景象。這裡藏著很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營地,有的面朝內海春暖花開,有的面朝沙子歲月靜好。這裡的海水非常清澈,這一「沙漠中的奇蹟」在別的地方並不多見。位於卡達西南部的Sealine,有大片的原生態沙漠可以讓進行多種娛樂項目。以4X4速度穿越沙漠是卡達最刺激的活動之一。
除了世界盃、眾多優秀建築、刺激地衝沙運動之外,卡達的公共藝術也是數不勝數,如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Bourgeois)、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和KAWS等在內的多位藝術家的大型雕塑作品隨處可見。
總之,卡達雖小,但他的現代藝術品位讓人喜出望外!
藝術與設計(理論)歡迎您的來稿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東街2號
郵編:100054
投稿平臺:
http://ysll.cbpt.cnki.net/EditorEN/Quit.aspx
在微信中回復「投稿」可獲得投稿須知
藝術與設計
微信|微博|APP|抖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