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抗議甚至死諫「反課綱」到底是反什麼?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去年太陽花運動導致國民黨陣營聲望江河日下,並讓民進黨在年底「九合一選舉」大勝。輿論分析認為,綠營以年輕人當先鋒,確實很容易刺中馬英九政府的要害。果真臺灣上星期又有學生因為「教育部」提出「課綱微調」,而衝進部長辦公室,目前還佔據「教育部」前廣場。

   不少藍營支持者相當憂慮,可能會引發另一次太陽花運動,繼而實現綠營「一次運動一次勝選」口號,順利將蔡英文送上「總統」寶座。

「教育部長」吳思華上周在「教育部」前和學生溝通被投拋拖鞋。

   部份外地傳媒並不清楚所謂「課綱微調」是什麼,通常是簡單套用親綠營傳媒說法,也就是馬英九政府推動去臺灣化的親中教育政策。而較中立傳媒的講法,則是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把歷史從「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去中國化,變成以日本觀點來編寫臺灣中學教科書,馬政府將課本改回原來架構下編寫,內容和陳水扁執政前差不多。兩方的說法,到底何者為真,外地人看不懂,連臺灣本地人也大多霧裡看花。

   究竟學生大陣仗抗議,認為改得毫無道理而且是去臺灣化的內容是什麼?我就舉幾個爭議點讓大家見識吧!

「教育部長」吳思華率領相關官員再和學生就新課綱爭議對談。

   最令我個人憤怒的一點,就是二次大戰期間送去做日軍性奴的臺灣婦女,目前課本稱她們為「慰安婦」,新課綱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學生抗議的焦點,竟然是質疑怎麼證明慰安婦都是被強迫的。更有媒體報導,部份親綠營的教科書出版商,目前的版本是:臺灣婦女自願去當慰安婦。

   另外一點:現在課本用「日本統治」為題,描述日本1895年起佔領臺灣;新課本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日本結束在臺51年統治後,現有課本稱為「接收」臺灣,新課本改為「光復」臺灣。學生認為「光復」是指臺灣在1945年回到中國統治下,但臺灣從不屬於中國。

「教育部」內外掛滿各式反課綱和臺獨標語。

   新課本增列二次大戰期間「臺人與抗日戰爭」章節,部份學者認為是中國跟日本的戰爭,跟臺灣無關!除了近代史之外,新課本提及「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的敘述,學生也認為不妥。

   上面的例子大家應該很容易看出爭議點,出生香港的我卻想不通為什麼學生會抗議鴉片戰爭的敘述,於是趁採訪時,聽聽其中一位抗議學生代表的意見,他當著電視轉播講出的原文是這樣的:「我看到新課綱時當場傻眼,鴉片戰爭是對面國家發生的事,為什麼要臺灣學生讀別人國家的歷史?」鴉片戰爭的深遠影響,對他們來說完全事不關己。

「教育部」內外掛滿各式反課綱和臺獨標語。

   其他有趣的爭議還包括,「中華民國」第一高峰是海拔8844公尺的喜馬拉亞山,部份學者和學生主張,是臺灣島上標高3886公尺的玉山。

   和我一起採訪的美國記者打趣說,依照抗議者的畫地自限的論述邏輯,只要關起門來研讀臺灣就好了。以後再問臺灣學生世界最長的河流是什麼,搞不好答案是臺北的淡水河!

   究竟是臺灣學生水平低落,還是綠營政客滲入校園的政策太過成功,依我多次採訪學生抗議遇到的各種令人傻眼的狀況,我只能說:臺灣學生真的很好騙。

   其實學生程度低落並不是馬英九執政後才開始,2005年臺灣學生在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被捕,臺灣大學學生舉行記者會抗議。採訪時聽到學生會長,依照新聞稿上念著,抗議香港警方講「奧語」,讓臺灣學生聽不懂無法辯護。第一時間我真的以為,香港警方是用一系列叫做「奧語」的專有名詞詢問嫌犯,後來接到新聞稿方才恍然大悟,會長把「粵語」的「粵」字念成「奧」,因為他不知道廣東簡稱為粵,整個讀錯了音。

   在距離2016「總統」大選投票不到半年時間,「課綱微調」顯然已成為左右選情的政治事件,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認為,政府遇到問題、質疑時應該要溝通。

   不過,蔡英文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教育部」也在沒有任何溝通與民主程序的情況下,推出「5000不當用詞」,下令小學到高中教科書,不可出現不符合臺獨意識型態的字眼。例如,不可以講臺灣光復、大陸、「我國」詩人李白等。看來綠營的臺獨和本土教育政策,已深植在年輕人的心裡,馬英九現在才動手矯正,恐怕已回天乏術。姚超文

    來源:香港脈搏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給抗議學生買雨傘 被批反課綱幕後黑手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白曉雯】臺灣反課綱(教學大綱)爭議愈演愈烈,部分學生團體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日前還夜襲「教育部」直搗「部長辦公室」,「教育部長」吳思華憤然提起訴訟。此事在臺灣激起強烈反應,國民黨直指民進黨及黨主席蔡英文是慫恿學生的「幕後黑手」。
  • 臺灣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稱反課綱學生運動堪比文革
    反課綱學生林冠華在家中燒炭身亡,進一步引爆反課綱運動。昨晚,數百名學生衝擊臺灣「立法院」和「教育部」,要求「教育部長」下臺。雖然死者母親一再強調,林有情緒障礙,希望不要將死亡與反課綱事件聯繫起來。然而,明年臺灣「大選」臨近,此事自然成為藍綠陣營搶先爭奪的話語制高點。
  • 羅鼎鈞:從太陽花到反課綱,我看見了同一類人
    隨著颱風「蘇迪羅」吹過臺灣,「教育部」門前的反課綱運動也漸漸銷聲匿跡。這場景如同臺灣歷次社會運動一樣,轟轟烈烈地來,悄無聲息地散,最後只留下滿地狼藉,一如颱風過境後的臺灣一樣。 反課綱運動席捲而來,讓人再次看到了臺灣年青一代的政治熱情,這股熱情曾在去年「太陽花學運」時被喚醒,並一直遊蕩在臺灣社會中,直到這次反課綱運動,上街的人越來越年輕,訴求也越來越激烈。
  • 觀察:臺灣「反課綱」 誰是「藏鏡人」
    (即教科書大綱)8月1日如期上路,與此同時在臺灣的「教育部」門前,依舊日夜聚集著一些抗議的學生,他們堅持要求撤回新版課綱,並要求臺「教育部長」吳思華下臺。面對連日來社會的擾攘和不安,島內輿論直指民進黨和「臺獨」社團是操控學生的「幕後黑手」,譴責他們將未成年學生當作攫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棋子,撕裂臺灣社會和家庭感情,疾呼「饒過孩子」。
  • 臺灣反課綱學生再拋神言論:二戰後光復臺灣在法理上不合理
    2015年夏天,臺灣高中生在街頭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課綱鬧劇。不僅獻出了一場充滿錯別字的抗議活動,還拋出了不少逆天「神言論」,比如「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不應在課本中加入『被迫』二字」;「如果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 網友:什麼是臺灣人應有的態度
    看了好幾天的反課綱新聞後,當筆者看到一則內容為「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扮成日本皇軍並頒發『感謝狀』給民進黨」的新聞時,甚覺解氣與欣慰。原來,臺灣島內並不都是那些充斥在電視與網絡等媒體上的聲嘶力竭的抗議聲。
  • 臺灣反課綱學生再拋神言論:馬關條約是合法的
    臺灣反課綱學生再拋神言論:馬關條約是合法的 摘要:2015年夏天,臺灣高中生在街頭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課綱鬧劇
  • 媒體:「天然獨」臺灣青年來大陸交流 變身中華青年
    據微信公號「海峽新幹線」(id:setvhxxgx)8月6日報導,兩年前,號稱「太陽花2.0」的臺灣反課綱微調事件曾鬧得沸沸揚揚,受綠營煽動的一些青年學生發起「反課綱運動」,進行街頭抗爭等等。不過曾為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總召的臺北建中學生朱震,最近在臉書發文貼照,展示自己參加赴大陸交流活動的成果,從「天然獨」份子變身成為中華青年。
  • 臺泰雅族民代高金素梅:日軍殺了很多臺灣少數民族
    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日前將以反靖國神社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參加「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  從2003年開始,出身臺灣泰雅族的高金素梅開始帶領族人跨海到日本、紐約聯合國總部等,發起抗議日本靖國神社不當合祀高砂義勇隊犧牲者的「還我祖靈」運動。十幾年來,他們與日本民間二十幾個和平團體以及韓國的民間團體,一起舉辦各種紀念活動。
  • 政治惡鬥對臺灣經濟荼毒太深
    「我在為臺灣的未來努力!你做了什麼貢獻?!」臺灣反課綱高中生周某某近日在抗議現場,衝前來要其回家的父母大吼,甚至動手毆打父親,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為臺灣做了什麼貢獻」,小夥子發問得好。   他的父親周進華系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這些年來一直投身公益,為罹患癌症的病童募款救助。這個算不算貢獻?
  • 臺灣當局審「課綱」荒腔走板 學生代表私自受訪
    審查「高中課綱」6次會議未進主軸中國臺灣網8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在各界對於臺灣「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問題紛紛表態後,「教育部」主導的「課綱審議委員會更荒唐的是,「教育部」竟容忍課綱學生代表在會議中途突然離席接受媒體採訪,大談個人立場!「課審會」學生代表、前「反課綱運動」核心成員的蕭竹均,昨日下午在會議中途,竟赫然在「教育部」門口接受數家電子媒體採訪。蕭竹均和另一名「課審會」學生代表廖浩翔都是「反課綱運動」核心成員,2015年都曾參與佔領「教育部」行動。
  • 聯合報:臺「反課綱」是在清洗下一代的歷史記憶
    中新網6月25日電 臺灣《聯合報》25日發表社論稱,近日,臺灣以「反黑箱」為名的反2014課綱運動,最近沸沸揚揚,但它其實卻在強制清洗下一代民眾的記憶,讓他們忘卻自己的歷史及現狀之由來
  • 臺灣大學擬漲學費 學生抗議反教育商品化
    臺灣大學擬漲學費 學生抗議反教育商品化 臺灣多所大專學生團體今天上午到臺當局「教育部」抗議、演出行動劇,反對教育商品化,並訴求學費凍漲。  報導稱,經濟不景氣,大學學雜費已將近10年未調漲。油電雙漲,加上軍公教人員調薪3%,使大學經營越來越吃力。加上二代健保衍生的補充保費、兼任教師鐘點費調漲,更讓大學的財務情況雪上加霜。
  • 毛洪濤「死諫」背後到底有多麼驚人的腐敗?
    兩任校黨委書記都敗走麥城,毛洪濤此次「死諫」應該是別無選擇的最後一招,不知這一招能否鬥過久經沙場的校長層層設下的防護網,哲木觀察始終感覺,毛洪濤有些過於書生意氣,「死諫」並不是一個好辦法。中國自古就有「文死諫,武死戰」之說,文死諫,就得搭上一條命,誰又願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呢?自古死諫的人,都是因為沒有辦法去改變,才會出此下策。毛洪濤在朋友圈發布的絕筆透露了自己投河自盡的原因,主要是書記與校長的矛盾。
  • 學生審課綱 笑話伊於胡底
    對此鬧劇,曾任臺灣清華大學代校長的知名學者李家同近日表示,他活到77歲,也沒當過課審會委員,雖然他的專長是電機信息,但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懂高職課程,所以不敢審高職電機、信息相關的課程,寧願讓給更專業的老師。現在臺當局竟把課綱交給什麼都不懂的學生來審,「胡鬧到極點」,「是國際上的大笑話」。  不懂其實不是大問題,只要不說話,善於藏拙即可。
  • 韓國反日情緒根深蒂固:為什麼臺灣這麼喜歡日本
    直到幾次的親眼見到後,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反日的情緒在韓國這麼根深蒂固。「親日人名辭典」:韓國社會誰是親日派?銘皓,娜拉及頌惠三位是我在參與連帶工作時,前來實習的大學生。因為每個寒暑假都會有近二十位的學生來實習,我們依照他們的興趣分組後,他們就會自己開始計劃一次市民行動(例如政策請願,連署等)。
  • 大公報:臺灣社會民粹主義泛濫
    文章摘編如下:  針對「臺獨」分子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在課綱中滲透大量「去中國化」以及「皇民史觀」的內容,國民黨當局去年開始微調高中歷史課綱,把「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中國」改為「中國大陸」等。但民進黨和反課綱學生卻以「黑箱課綱」為由反對實施新課綱,並發起一波又一波衝擊教育部門的行動,儼然去年3月反服貿「太陽花學運」的翻版。
  • 臺島大學生串連反高學費 七月二日將到「教育部」抗議
    近日臺灣的大學校園展開一波要求○四年大學學費不調漲的串連,反高學費聯盟及新世代青年團呼籲:「校長們有種就去跟教育部、資本家階級要錢!有良心就應與學生、社運團體站在一起!」他們預計七月二日赴臺灣「教育部」抗議。
  • 不教而殺謂之虐 鬱慕明籲臺當局向光復學生道歉
    華夏經緯網12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竹市光復中學學生在校慶扮演納粹,導致蔡英文辦公室對德國、以色列致歉,校長也為此請辭下臺。新黨主席鬱慕明今在臉書發文質疑,臺當局是見了洋人抗議就卑躬屈膝,「真的有嚴重至此嗎」?
  • 陳文茜批評佔領「行政院」抗議學生:今日臺灣,民主之恥
    據臺灣NOW新聞報導,反服貿協議學生23日晚間攻進「行政院」,與警方發生衝突。同趙少康,李敖並稱為「臺灣三大名嘴」的陳文茜23日在微博批評這是「民主之恥」。微博名為「文茜小妹大」的陳文茜表示:「打破玻璃,拆掉大門,直闖院長辦公室,搬走機密及院長資料,毀掉機電系統,反服貿行動正式成為目無法紀的暴力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