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成都杜甫草堂文化遺址,欣賞裡面的優美景觀

2020-12-11 騰訊網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

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蹟地,年遊客量達百萬餘人次

草堂大廨

草堂大廨

進入杜甫草堂正門,跨過石橋,是一座通堂式敞廳,高朗明亮,氣勢不凡。兩壁懸掛有一幅意深語工的長聯:「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原為清代顧復初撰書,惜早已不存,如今的所見墨跡為解放後由著名書法家邵章補寫

詩史堂

詩史堂

詩史堂是中軸線上的第三重建築,也是主體建築。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詩歌,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生活畫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

杜甫被後世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 「詩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廳的正中陳列著一尊由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以寫實的手法來刻畫的杜甫塑像

工部祠

工部祠

因杜甫曾作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工郎,故稱杜工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臺石階,花窗格門,肅穆莊重

祠內有明、清兩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萬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遺存最早的石刻像

宋代詩人黃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詩為宗,所以清代將黃庭堅、陸遊配祀於杜甫像兩側,故又稱三賢堂

堂中有「荒江結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的聯語。壁間還嵌有清乾隆、嘉慶年間石刻「少陵草堂圖」,刻工精細,解放後即是據此圖恢復草堂舊貌

少陵草堂碑亭

少陵草堂碑亭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頂的亭子,內樹有一石碑,鐫刻「少陵草堂」四個大字,筆力渾厚,筆姿秀潤,是果親王允禮所書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親王送達賴進藏,經過成都,特拜謁草堂,留下此手跡。此景點是我館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人們常常將其作為茅屋的象徵

花徑

花徑

當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條兩旁栽滿花木的小徑,他在詩中曾寫到:「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今天的花徑,是連接杜甫草堂紀念建築群與原草堂寺的一條紅牆夾道小徑,花徑盡頭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勸業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鑲嵌的「草堂」二字於此

數度毀損又幾經修復。1958年毛主席視察草堂時,曾對著這兩個字久久凝視。作為草堂標誌之一,來往遊人多在這裡攝影留念

梅園

梅園

梅園,位於草堂的西北角,佔地數十畝,原是一處私家花園,也是建國後劃歸草堂管理的。過詩史堂折而向西,經水檻,穿月洞門,梅園就在眼前了

此時,你站在月洞門外,便可見一座四層磚塔聳立湖畔,一座曲橋橫跨湖上,塔名"一覽亭"。取杜甫《望嶽》詩"一覽眾山小"的句意

塔影倒映水面,與曲橋形成絕妙的呼應,而月洞門則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處的取裁下,塔、橋、湖、花、樹,渾然構成一幅精美的畫面

大雅堂

大雅堂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寶殿, 2002年正式開放。門上匾額「大雅堂」三個字是集的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字

大雅堂內陳列著迄今為止國內最大面積的大型彩釉鑲嵌磨漆壁畫和12尊歷代著名詩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

浣花祠

浣花祠

又名冀國夫人祠。從草堂的詩史堂北往東行,在花徑紅牆的中部有一門樓,門內一廳兩廂獨院,粉牆青瓦,花木散布,古色古香,小巧雅淨

是為紀念唐代成都的一位女傑冀國夫人而於清光緒十二年(1866)修建。正廳塑冀國夫人和兩仕女像

冀國夫人死後,寺中立專祠並繪像紀念她。祠幾經變化,到明末已不存。直到清光緒年間,才建造成如今所見的浣花祠

茅屋

茅屋

杜甫草堂博物館依據杜詩描寫和明代格局於1997年恢復重建了「茅屋景區」,重現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意氛圍

唐代遺址

唐代遺址

唐代遺址陳列館位於草堂東北面。2001年底,在草堂內發掘出大面積的唐代生活遺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它極大地豐富了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內涵

印證了杜甫當年對居住環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寫,澄清了古今草堂寺位置之爭,增加杜甫草堂的歷史厚重感,而且為這塊聖地增添了新的光彩

萬佛樓

萬佛樓

2005年重建的萬佛樓矗立於草堂東面楠木林中,它復原了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東有崇麗閣,西有萬佛樓」之風貌

憑欄遠眺,美景盡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標誌性建築和文化旅遊新亮點

旅遊指南

參觀指南

地址:成都市青華路38號,成都市外西草堂路

開館時間:夏季7:30—19:00;冬季8:00—18:00

門票價格:成人60元,學生30元

憑本地的老年證免票,外地70歲免票,節假日除外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和士兵憑有效證件免費,武裝警察憑證件免費

交通狀況

公共運輸:

經過「杜甫草堂」的公交車線路:

208、82、59、35、170、58、165路公共汽車或自駕遊

相關焦點

  • 成都杜甫草堂遊玩攻略!
    馮至老先生評語對於成都杜甫草堂,馮至先生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景區門票:60元/人 ,還是有些偏貴(主要以人文景觀為主,對於愛好詩歌文化的朋友來說是值得的),小編本次是免費入院遊玩的。不過 6歲以下小孩 60歲以上老人是免費的。
  • 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杜甫草堂組團邀您「穿越」成都三千年
    一千多年前,杜甫揮毫寫下千古詩篇,讓古代成都的城市生活成了詩、入了畫。一千多年後,成都市三家博物館攜手,讓市民在現代城市空間遇見歷史,體驗文化。9月30日上午,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將在成都大悅城開幕。
  • 文化氣息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值得來一次!
    杜甫作為唐詩的代表人物,在唐朝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杜甫於公元759年冬天為躲避安史之亂而入川,次年春在友人幫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修建茅屋,並取名「杜甫草堂」,杜甫攜家人再此居住的有四年之久。杜甫草堂環境優美,四季如春,內部不但有杜甫雕像,還有杜甫唐詩陳列館,真跡應該沒有,只有一些民間所抄錄的杜甫詩集。當然進入草堂內最主要的還是要看看杜甫居住過的茅草屋,草堂有三間,堂屋.臥室.廚房,內部陳列極其簡單。
  • 成都遊記之杜甫草堂
    所謂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安史之亂後,杜甫避難成都。由於當時蜀中經濟發達又遠離戰亂,杜甫便在這裡度過了幾年相對安逸的時光,並在這裡寫了兩百多首詩。這其中很多都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構成一個陶冶心靈的精神故鄉。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草堂,在自身的變遷發展中承載和豐富著中華優秀傳統的內涵,經歷和見證著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杜博(圖片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提供)古建園林建設跨越式發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國詩聖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注目的一處。在這裡,詩聖杜甫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美好祝願,使茅屋成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標。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現在的文學大家平常應該欣賞過很多了,估計都審美疲勞了。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古代文學氣息非常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唐詩宋詞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稱號的李白,和詩聖稱號的杜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強盛開始轉入衰敗的時代。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兵變,從北京附近打到了洛陽、長安,侵襲了黃河流域大部分東區,動搖了唐朝的統治。在戰爭中,杜甫在長安一帶開始了流亡生活。 公元759年,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得到友人的幫助,在成都西南風景清幽的浣花溪旁,蓋了幾間草堂,作為棲身之所。
  • 僅次於成都杜甫草堂的「蜀中第二草堂」,無門票少有人知
    杜甫草堂是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紀念堂,全國不止一座,屬成都的杜甫草堂最有名,除了成都杜甫草堂外,四川還有一座杜甫草堂,它是繼成都杜甫草堂之後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紀念堂,只是沒什麼名氣,所以在外界很少有人知道。
  • 假日旅遊的好地方,杜甫草堂,感受詩人的文化
    當然有了,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杜甫草堂。在這裡,不但能夠享受到溫和的氣候,廣闊的視野和滿眼的綠色對遊客的心情和身體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同時,作為一代著名詩人居住過的地方,隨便走一步,進入眼裡的都是幾百年的文化遺址,絕對是一個讓遊客滿意的最好的選擇。杜甫草堂的交通十分的方便。它就在離成都市的市區距離不到一百五十公裡的市郊。
  • 成都杜甫草堂門票價格 成都杜甫草堂的開放時間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青羊區內,這裡有著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痕跡,據聞當時杜甫流離成都時便是居住於此,而這裡也成為了文化愛好者們的聖地,是很多到成都旅遊的遊客會去打卡的勝地,那關於成都杜甫草堂的門票價格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了解下吧。
  • 國內旅遊:成都「杜甫草堂」——帶你走進詩聖的世界
    成都「杜甫草堂」——帶你走進詩聖的世界在我的記憶中,自從上小學開始學習古詩起,杜甫這位大詩人就已經走進了我們的世界,雖然年齡小不能明白他所寫詩的深意,但也是背的滾瓜爛熟,還時不時的會跟親戚好友炫耀一番。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時3年將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在該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  據了解,杜甫草堂博物館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的指導下,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和浣花溪片區進行景觀再造。
  • 文化旅遊促進城市發展,從文殊坊、杜甫草堂等探索成都文化魅力
    杜甫草堂 丨 唐風遺韻詩聖故園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舉家遷往成都。他看中成都的風光如畫和遠離戰亂,於是就打算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幾間茅屋暫時居住,杜甫稱它為「成都草堂」。杜甫在成都居住了近四年,相比四處漂泊的日子,這四年的安寧生活對他來說彌足珍貴。在簡陋的草堂故居,杜甫寫下了兩百多首不朽的名篇,其中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夜喜雨》、《客至》等篇章至今為人們所傳唱。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慢慢荒蕪,已不復存在。
  •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這裡有關於杜甫的生活,一起來旅行吧
    成都有一處故居,是中國著名的詩人杜甫曾經流落成都時的一所淨居之所,叫做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一個十分清靜美麗古樸的地方,杜甫草堂給果果的感覺是安靜,有文化氣息。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有一些出名的人,有出名的人的故居現在都發展成了旅遊的景點,也是遊客朋友們去每個城市旅遊必去觀看的地方。
  • 成都杜甫草堂唯一的古蹟,出土珍貴唐碑,證明杜甫茅屋就在此地
    杜甫草堂整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300畝,但大部分地區是草花綠植,人文景觀屈指可數, 而且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杜甫草堂,大部分都是1952年以後重建的現代建築!我相信這是因為訪問杜甫草堂的遊客看過杜甫的千古佳作《茅屋因秋風而毀的歌》, 那「枕邊的房子沒有幹, 我想親眼看看茅屋「雨腳不像麻一樣斷」。
  • 去成都杜甫草堂,遊客看了「假茅屋」,卻忽略了「真古蹟」
    到「天府之國」——四川成都旅行,杜甫草堂絕對是必去之地。可是平心而論,我相信絕大多數的遊客逛完杜甫草堂之後,心裡都會有一種「上當」的感覺:這50塊錢的門票花得實在是有一點兒冤啊!整個杜甫草堂雖然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佔地300畝,但絕大部分區域都是花草綠植,人文景觀屈指可數。而且實際上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杜甫草堂,幾乎全是1952年以後重建的現代建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不知杜甫生於何地死於何處,卻總忘不了杜甫草堂
    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人們提到杜甫的時候,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馮至。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一文一武,是成都響噹噹的兩張名片。我兩次來到成都,兩次來到杜甫草堂。
  • 詩聖仁愛濟千秋 草堂公益踐善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愛心實踐...
    千年後,「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杜甫大愛精神為內核,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獻愛心,行義舉,助力慈善。近年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十分關注偏遠地區青少年群體,先後走進了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勒爾村、三河村、火普村和宜賓珙縣等地,通過捐贈杜詩刻石、書籍文具、衣物和義務送課等方式開展文化扶貧,關愛未成年人成長。
  • 杜甫草堂與成都石室中學共建「少陵詩社」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30餘人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學校與博物館攜手,共同傳承千年詩話。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研究傳統文化,誦讀、創作古典詩詞的方式,感受、學習和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博大文化情懷,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天府文化」形式、傳承「天府文化」精神。活動一經發起,石室中學同學們一呼百應,紛紛加入,並期待著接下來的研學之旅。
  • 杜甫草堂好玩嗎 杜甫草堂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