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與成都石室中學共建「少陵詩社」

2020-12-17 中國網·錦繡天府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30餘人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學校與博物館攜手,共同傳承千年詩話。

「少陵詩社」形成長效研學機制

「傳千秋文脈,振少陵詩風」。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研究傳統文化,誦讀、創作古典詩詞的方式,感受、學習和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博大文化情懷,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天府文化」形式、傳承「天府文化」精神。活動一經發起,石室中學同學們一呼百應,紛紛加入,並期待著接下來的研學之旅。

「草堂尋詩」寓教於樂

12月6日下午2:00,石室中學老師和同學們準時來到草堂,分為三組開啟了「草堂尋詩」研學之旅。三組同學分別提前熟悉含有草堂對聯的杜甫詩作、描寫草堂環境的杜甫詩作,涉及詩人形象的杜甫詩作,通過「聯上尋詩」「景中尋詩」「像裡尋詩」,完成找杜詩對聯、標杜詩景觀、尋杜甫畫像等任務打卡,完成闖關。同學們玩得認真又開心,表示這種方式既新鮮有趣,又活學詩歌。

老師表示,在博物館這種開放性的場所上課,最大的優勢就是可用資源多,很多抽象的東西變得可視化,可以有效學習。

博物館對接學校效果良好

下午4點,研學活動後,石室中學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仰止堂舉行了館校合作籤約儀式。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副校長趙清芳及相關領導、指導老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副館長方偉及相關業務人員參加了籤約儀式。

籤約儀式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副館長方偉和石室中學校長田間發表了熱情、真誠的講話,石室中學指導老師王子鵬代表學校社團介紹了「少陵詩社」的指導思想。方偉說:「杜甫草堂和石室中學的合作,是一場跨越千年的精彩對話,是一次巴蜀文脈的歷史匯合,意義積極而深遠。杜甫草堂有最深厚的詩歌研究基礎,最生動的詩歌教育形式,最豐富的詩歌課程資源,最廣闊的詩歌教育空間,歡迎各位師生來草堂傳承文化,共謀發展。」

最後,成都石室中學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領導上臺籤署了合作協議,標誌著石室中學與杜甫草堂共同攜手,播文育人。據悉,接下來石室中學與杜甫草堂還將聯合開展「少陵讀詩會」「少陵講壇」「少陵研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與石室中學的合作籤約,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繼與成都市40餘所小學校籤定館校共建協議之後,首單與成都市的中學籤定的合作協議,延伸了博物館針對未成年人開展校外教育的年齡段,開啟了館校合作、詩教育人的新篇章。博物館是一個資源豐富、包羅萬象的校外課堂,博物館與學校合作架起的文化橋梁,既能讓學生們了解傳統文化,又能讓孩子們積累社會實踐經驗。(葉明超 圖片來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相關焦點

  • 杜甫草堂×石室中學 館校合作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
    近日,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30餘人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 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研究傳統文化,誦讀、創作古典詩詞的方式,感受、學習和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博大文化情懷,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天府文化」形式、傳承「天府文化」精神。活動一經發起,石室中學學生一呼百應,紛紛加入。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成都石室中學籤署館校合作協議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30餘人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據悉,接下來石室中學與杜甫草堂將聯合開展「少陵讀詩會」「少陵講壇」「少陵研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石室中學籤約館校合作開啟研學活動
    昨天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次籤約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繼與成都市40餘所小學校籤定館校共建協議之後,首單與成都市的中學籤定的合作協議。
  • 在草堂學詩是什麼體驗?杜甫草堂與石室中學館校牽手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30餘名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文化情懷。
  • 時空對話杜甫 交響樂少陵草堂在蓉首演
    「這是我第一次寫杜甫,用交響樂來詮釋杜少陵個人身上和他文學作品中所散發出的現實主義,是開啟這段時空對話的一把鑰匙。」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葉小綱先生在演出前夕介紹說。7月5日,四川愛樂樂團原創交響樂作品《少陵草堂》在成都雲端音樂廳正式首演,為觀眾奉獻了一臺詩意的音樂盛宴。
  • 細說成都杜甫草堂,感受偉大詩人杜甫情懷
    座落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因為喜歡杜甫,所以每次到成都我都要去看看。杜甫草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正因為杜甫在成都的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1955年,杜甫草堂成立杜甫紀念館。1958年3月7日,毛澤東在參加成都會議的閒暇時間,參觀了杜甫草堂。
  • 與杜甫的時空對話 ——葉小綱談《少陵草堂》創作感悟
    「這是我第一次寫杜甫,用交響樂來詮釋杜少陵個人身上和他文學作品中所散發出的現實主義,是開啟這段時空對話的一把鑰匙。」——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葉小綱先生在《少陵草堂》蓉城首演前夕介紹說。這是我第一次寫杜甫,全篇分為:《狂夫》、《登樓》、《喜雨贈花》、《登高》以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五個曲子,每個曲子對應了他詩歌中的代表作品。從形式到風格上,《少陵草堂》都和我之前的同類作品有所不同,我感覺最大的不同在於整部作品是悲的,這與杜甫身上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是密不可分的。Q:您提到整部作品是悲的,請問您為什麼選擇用交響樂來表現這位生活在唐代的詩人身上的悲觀主義?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強盛開始轉入衰敗的時代。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兵變,從北京附近打到了洛陽、長安,侵襲了黃河流域大部分東區,動搖了唐朝的統治。在戰爭中,杜甫在長安一帶開始了流亡生活。 公元759年,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得到友人的幫助,在成都西南風景清幽的浣花溪旁,蓋了幾間草堂,作為棲身之所。
  •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詩情畫意裡的成都—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間,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無奈之下攜家眷從甘肅輾轉來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在成都西郊修建了茅屋居住。這最早被稱為「成都草堂。在杜甫離開成都後不久,草堂便被摧毀。杜甫草堂的建築是清代風格,分為文娛景點遊覽區:草堂舊址、草堂大廨、詩史堂、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園林景點遊覽區:梅園、花徑、萬佛樓;以及服務區:草堂寺等。其中,草堂大廨、柴門、工部祠都是杜甫詩歌中提到的草堂原有的建築;而史詩堂和工部祠則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經過了多次的修繕,今天這裡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環境清幽的公園。
  • 大C遊世界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詳細介紹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博物館。是當年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由後人重建得以保存並成為紀念杜甫場所。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古代文學氣息非常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唐詩宋詞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稱號的李白,和詩聖稱號的杜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甫草堂就是在「安史之亂」的,杜甫為了躲避戰亂就帶著家眷到了成都,他成都的一位朋友就資助了他所居住的這間茅屋。剛開始的時候叫「成都草堂」,後來他的朋友去世之後,杜甫就失去了資助,離開了這裡。他走了之後這裡就衰敗了幾百年時間。幸虧在宋朝的時候,宋朝大家都知道是很重視文化的朝代,所以就把這裡重建了一下,並且在裡面的壁上繪製了杜甫的像,形成了一個祠宇。
  • 僅次於成都杜甫草堂的「蜀中第二草堂」,無門票少有人知
    杜甫草堂是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紀念堂,全國不止一座,屬成都的杜甫草堂最有名,除了成都杜甫草堂外,四川還有一座杜甫草堂,它是繼成都杜甫草堂之後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紀念堂,只是沒什麼名氣,所以在外界很少有人知道。
  • 杜甫草堂,又稱「成都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
  • 「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走進成都杜甫草堂
    上回我們拜訪了劉禹錫的陋室,無獨有偶,在劉禹錫建成陋室的六十四年前,他的一位前輩同僚、詩人杜甫也自建了一所居室。不過比起劉禹錫的陋室,要更陋更慘,這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草堂佔地面積近300畝,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兩旁配以對稱的迴廊與其它附屬建築。
  • 國內旅遊:成都「杜甫草堂」——帶你走進詩聖的世界
    成都「杜甫草堂」——帶你走進詩聖的世界在我的記憶中,自從上小學開始學習古詩起,杜甫這位大詩人就已經走進了我們的世界,雖然年齡小不能明白他所寫詩的深意,但也是背的滾瓜爛熟,還時不時的會跟親戚好友炫耀一番。
  • 帶你了解成都杜甫草堂文化遺址,欣賞裡面的優美景觀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蹟地,年遊客量達百萬餘人次
  • 成都杜甫草堂,看曾經的茅草屋現在是啥樣,網友驚嘆:大隱隱於市
    馮至曾說過「人們提到杜甫的時候,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成都,一座擁有三千年文明歷史的古都,自古便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一文一武的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是成都最靚麗的兩張名片。
  • 杜甫草堂聯手中國社科院,共建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川報觀察記者 薛維睿11月17日上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聯合共建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籤約儀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所長劉躍進分別代表雙方單位籤署了共建協議。
  • 成都的杜甫草堂,經過包裝以後,早已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座「草堂」
    杜甫,中國唐朝著名的大詩人,很多人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杜甫草堂,當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來到成都,在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大家都稱其為「杜甫草堂」,據說當年杜甫就在成都的杜甫草堂中,成就了其在文壇的地位。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草堂,在自身的變遷發展中承載和豐富著中華優秀傳統的內涵,經歷和見證著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杜博(圖片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提供)古建園林建設跨越式發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國詩聖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注目的一處。在這裡,詩聖杜甫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美好祝願,使茅屋成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