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蔡志忠:一個「妙」字裡的人生70年

2020-12-19 澎湃新聞

無論怎麼看,蔡志忠都不像個70歲的老人,標誌的長髮,拎著一個略顯破舊的黃色帆布袋和一個黑色公文包就走上了臺。他的雙腳交叉放在椅子前,發言時總在空中不時晃兩下。

4月20日下午,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來到Page One北京坊店,和讀者分享他的雙語國學經典漫畫新譯本中的兩本新書The Analects《論語》和The Art of War《孫子兵法》。和他一起到場的還有兩本新書的譯者,在東密西根大學哲學系任教的柏嘯虎(Brian Bruya)。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負責人李靈茜稱這套圖書為一次「古典和創新、東方和西方、文字和圖畫」多個維度的創新。

漫畫家蔡志忠來到Page One北京坊店與讀者分享他的新書。嚴月茹 攝

漫畫書的籤售會,自然少不了小孩和家長的身影。但除此之外,也有因為看了《生命覺者:梁冬對話蔡志忠》後慕名而來的文藝青年,帶著一本20年前出版、已經翹起書皮的蔡志忠漫畫書的青年人,還有看著蔡志忠漫畫長大卻只說是替自己孩子參加籤售會的中年人……各色的人群讓人突然意識到,蔡志忠的漫畫已經陪伴了知幾代人。

當被問道如何總結自己七十年的經歷時,蔡志忠狡黠一笑,「就一個字:『妙』!如果有一天,別人問你的『貓生』如何,它會回答一句『喵』,而這也是我的回答」。「妙」字也是他在籤售會上,為每一個讀者,在書扉上寫下的字。

分享會現場。嚴月茹 攝

「你是魚,還是鳥?」

用漫畫的形式來講中國故事,首先吸引到的讀者肯定是兒童。聊到教育子女的問題,蔡志忠不無自豪地提起自己的女兒和孫女。他的女兒在國外讀了兩個大學,並早早地一個人環遊世界。他的兩個孫女,雖然年紀很小,但一個已經堅定了想要成為奧運滑冰選手的夢想,一個則想要成為油管博主(Youtuber)。他認為創意就是最偉大的「叛逆」,父母應該教導自己的小孩學會思考。除此之外,父母還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這不僅因為人應該為自己承擔起責任,還因為人永遠不會責怪自己作出的決定。

蔡志忠為讀者籤名。「普林斯頓讀書匯」微信公眾號 圖

但成功不僅要有想法,還要有執行力。之所以很多人難以「知行合一」,蔡志忠認為這是因為很多人在還沒有嘗試前,就已經因為畏懼而放棄,「你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不行就換一個嘛」。他提到了自己曾畫過的一本漫畫書《漫畫天才巧克力: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所以家長應該盡力鼓勵孩子們去執行自己夢想。面對中國如今很多苦讀的孩子,蔡志忠希望自己的育兒觀,可以給他們的家長帶來一些啟示。

蔡志忠自己的成長經歷也是常引人驚嘆的。四歲半時,他便立志畫畫,十五歲時,一個人離家去臺北學習畫漫畫,父親只送給他14個字。這一夢將近70年,直到今天蔡志忠依舊堅持每年工作360天,每天工作18個小時。但這些時間在蔡志忠眼裡都是享受,他認為當一個人足夠堅定,便如有神助,還有什麼比做你最想要做的事更美妙的呢?

不過再努力也需要方向,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努力也會變成白費。蔡志忠解釋道,「一個人應該搞清楚『我是魚,還是鳥?』。每個人是自己的上帝,也是自己的惡魔。」 可當生活的選擇越來越多,「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似乎變成了一種天賦。在夢想普遍缺席的今天,到底什麼是真心的熱愛呢?

蔡志忠的回答很簡單: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的喜歡。他認為,一般的喜歡都不是喜歡,「比如說努力讀書懸梁刺股,這苦讀他不是喜歡的。還有一些人接受老闆開會,他其實不喜歡開會,他只為了月底要點經費。真心喜歡的時候,你就可以在條件非常少的情況下去做事。這個判斷標準就是『沒有目的』地去做事。」

蔡志忠的新書The Analects《論語》和The Art of War《孫子兵法》

「在剩下的日子裡,我還有很多事要去做」

聊到創作這本書的契機,時間一下倒回到幾十年前。蔡志忠36歲時,銀行裡有220萬外加3棟房子。那時他意識到一輩子賺的錢夠了,剩下的時間都要交給自己享用。因此,他毅然決然地隻身赴日,想成為日本最偉大的漫畫家。但蔡志忠很快發現,即便自己再努力,也沒法成為日本最偉大的漫畫家。他的畫工沒有那麼好,再加上對日本文化也沒有那麼了解。但很快,蔡志忠就找到了解答,「什麼樣的書,日本的出版社會排隊搶著要?把這個問題倒過來想就海闊天空了。所以我把最劣勢變成最優勢。畫中國的哲學,日本沒有漫畫家比我厲害吧?」之後,蔡志忠的作品在全球範圍內暢銷,他將這種「世界性」歸結於中國哲學的普世性。

為了更好地傳播東亞文化,蔡志忠研究了儒家、道家和禪宗等各種東方哲學。這次翻譯成英文的作品其中一本便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作——《論語》。他覺得儒家文化的核心追求是「忠」、「恕」、「仁」,人既要學會做自己,也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蔡志忠看來倡導的是一種身份的和諧。人的身份是隨時變化的,一個人是可以既是「子女」也是「父母」。可以既是「君」,也是「臣」。他認為,現在很多社會問題就是因為有些人沒有辦法接受身份的變化,「部長只有在辦公室時是部長,在家裡的客廳他就不是。但現在很多人的問題就是,他們到哪兒都是部長」。

在博大精深的東方哲學中,蔡志忠偏愛的是禪宗。他覺得禪宗和莊子的思想無異,核心在於「空船」。《莊子·山木》篇裡講了一個小故事: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面開船的人不長眼。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隻空船,於是剛才怒氣衝衝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區別就在於船上到底有沒有人。蔡志忠認為,人的內心要像「空船」一樣,人不會對自然生氣,所以不能追逐利益,從而一步一步達到平和的狀態。面對著眼前的粉絲,蔡志忠說,「我的墓和碑已經造好了,就在少林寺。我如果可以活到85歲,那麼還有5023天左右可以過。在剩下的日子裡,我還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去做。」

前世是「中國古人」的美國人

柏嘯虎(Brian Bruya)是這套「圖解中國經典」系列的翻譯,東密西根大學哲學系的教授。除了《論語》和《孫子兵法》,他還翻譯了一系列蔡志忠的作品。高高瘦瘦的柏嘯虎,帶著一口臺灣腔的普通話,有人稱他上輩子肯定生活在中國的古代,否則不會將中國的古文翻譯都做得如此遊刃有餘。目前,柏嘯虎在山東大學,做訪問學者。

柏嘯虎在高中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哲學,不過內容主要是西方的存在主義。他起初很感興趣,但隨著內容深入,柏嘯虎越來越困惑,為什麼西方哲學如此消極?也正是在這時候,柏嘯虎看到了一些道家跟禪宗的書,積極的內容很快吸引了他,他也由此進入了東方文化的世界。步入大學後,柏嘯虎就開始一邊學習中文,一邊讀中國哲學。他直言學習中文這麼多年,最難的還是單詞和聲調,英文只有26個字母在組合,而中文卻有成千上萬個漢字。他還選修了由臺大教授授課的中國哲學課。這時,柏嘯虎漸漸發現了自己的天賦,「那時候我發現我的同學看中國哲學看得不太懂,然後我自己看了覺得還可以,我(竟然)還可以懂。」

《孫子兵法》內頁

但柏嘯虎的中文學習在大三時遇到了瓶頸。他的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學習中文,二是去到中國。所以在大三,柏嘯虎休學來到了臺灣學習中文。但兩年的學習結束後,柏嘯虎並沒有離開臺灣,而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做起了書面翻譯的工作。一天下班後,他無意中看到了蔡志忠的漫畫,因為對哲學的興趣,柏嘯虎便開始著手翻譯,他和蔡志忠的緣分也由此開始。之後的聯絡和出版都十分順利,在翻譯的過程中,柏嘯虎對於中華文化和哲學的理解也逐漸深入。

跨文化的翻譯是困難的,更何況是對古典文學的解讀,但是柏嘯虎認為翻譯上的壁壘在某種程度上被漫畫的形式減弱了。在翻譯前,蔡志忠已經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比起用英文配合中文,更難的可能是用英文配合蔡志忠的漫畫。

蔡志忠自畫像

相關焦點

  • 72歲蔡志忠少林寺出家!4歲立志,70年追夢成著名華人漫畫家!
    01▼4歲思考人生決定畫畫初中棄學遠走東京成漫畫家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思考自己的人生。有人窮極一生,也沒能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有人找到了路,卻未能堅持走下去。但很少有人像蔡志忠一樣,四歲選擇的人生路,他走了一輩子。1948年,蔡志忠在臺灣出生。他從小就被家人帶著去基督教堂,在三歲半時,就已經能夠背誦多首經文,腦海裡裝著一大堆厲害人物和故事。
  • 蔡志忠70年人生10講《我命由我不由天》上市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70年總結的「人生十講」《我命由我不由天》和讀者朋友見面啦這是一本講述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成長曆程和成功經歷的傳記讀物。蔡志忠說自己過了別人十輩子的人生:1948年,出生在中國臺灣彰化縣花壇鄉,一出生就受洗為天主教徒。1歲,開始聽《聖經》故事。3歲半,開始思考人生的目標。4歲半,找到人生目標,決定要畫一輩子畫。9歲,立志成為漫畫家。
  • 《我命由我不由天》漫畫家70年人生十講
    蔡志忠 著人生重要的,是及時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把刷子。本書是著名漫畫家蔡志忠70年總結的「人生十講」。書中以蔡志忠個人成長時間軌跡為線,講述了他少年、青年、壯年以及現在老年的故事。共分十個章節,每章一個主題,用理論和事例結合的方式,闡釋一個人要想成功需要具備條件和能力,這其中穿插著其他歷史名人的成功勵志故事,更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從蔡志忠的成長過程我們看出,一個人在良好教養和寬容的環境下,可以自由地發展出自我,找到內心喜好,並有良好的專注力。
  • 蔡志忠3歲半思考人生,4歲半找到人生之路,9歲立志當漫畫家
    直到4歲半的一天,他從一塊小黑板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是:「我會畫畫,我愛畫畫,只要餓不死,我便要畫一輩子。」可是當時沒有畫畫這個行業,最接近他理想的就是畫電影招牌。9歲時,中國臺灣開始流行漫畫,就這樣,他立志要當漫畫家。不過他知道,漫畫只是一種語言,只是一種表達手法而已。對蔡志忠而言,一所鄉間的小教堂是改變命運的緣起。
  • 蔡志忠3歲半思考人生,4歲半找到人生路,9歲立志當漫畫家
    直到4歲半的一天,他從一塊小黑板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是:「我會畫畫,我愛畫畫,只要餓不死,我便要畫一輩子。」可是當時沒有畫畫這個行業,最接近他理想的就是畫電影招牌。9歲時,中國臺灣開始流行漫畫,就這樣,他立志要當漫畫家。不過他知道,漫畫只是一種語言,只是一種表達手法而已。
  • 蔡志忠: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及時找到人生的那把刷子
    近日,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杭州舉辦了「及時找到人生的一把刷子——蔡志忠70年人生感悟讀書分享會」。這是他2020年第一場籤售會,不少書迷紛紛慕名而來。《我命由我不由天》為例,與讀者分享70年人生經歷:「3歲半開始思考人生,4歲找到人生之路,決定要畫畫一輩子。」
  • 70歲蔡志忠,用漫畫為敦煌布道
    圖說:70歲蔡志忠,用漫畫為敦煌布道近年,蔡志忠很少出現在大眾視線裡,上一部正式出版的作品《智慧彼岸的微笑》已是4年前,最後一條微博停留在2017年,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與騰訊的籤約儀式上。對於70歲的蔡志忠而言,在閉關20年零200天的日子裡,鑽研物理足以令他收穫極樂。
  • 漫畫家蔡志忠:最大成就在數理
    [摘要]蔡志忠表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不是漫畫、動畫,而是物理、數學。從1998年9月3日開始,他閉關研究物理十年又四十天,2009年12月便已經出版《東方宇宙》和《時間之歌》等十年物理研究心得。將近半百知天命的年紀轉行去研究物理,閉關6年,出關說自己推翻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研究成果是16萬張A4的圖文畫稿,和差不多1400萬的文字。近年來蔡志忠又回歸了動漫,這位號稱賣出最多漫畫書,也並不把朱德庸、幾米等同行放在眼裡的「漫畫狂人」其實上世紀70年代就在臺灣成立了自己的動畫公司,他拍的卡通電影《老夫子》,曾獲1981年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
  •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談創作:講好漫畫故事
    胡豐盛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胡豐盛)頭髮不多,自然長到了齊肩的地方;身材瘦小,整個人似乎縮進了一件寬大的西裝裡,卻越發突顯出那雙不同尋常的大眼睛……這就是著名的漫畫家蔡志忠。  12月10日下午,他出現在浙江大學的紫金港校區。
  • 「落髮」少林寺 臺灣漫畫家蔡志忠了卻多年夙願
    【僑報網訊】17日,一襲長發的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千年古剎中國嵩山少林寺落髮,穿上僧衣了卻多年夙願。少林寺方面當日證實上述消息稱,72歲的蔡志忠在少林寺藏經閣剃度,師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得賜法名釋延一。
  • 臺灣漫畫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
    圖為少林寺為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舉行剃度儀式。少林寺供圖中新網鄭州11月17日電 (李貴剛 鄒相)11月17日,72歲的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嵩山少林寺剃度,師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名「延一」。在剃度儀式上,蔡志忠回顧了其與少林寺的緣分,分享了他在創作禪意漫畫中的心得體會。圖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為蔡志忠剃度。少林寺供圖據媒體公開報導顯示,蔡志忠最早結緣少林寺源於1982年版《少林寺》電影;2006年,少林寺舉辦首屆「少林問禪」,蔡志忠首次踏足少林寺。
  • 漫畫家蔡志忠,72歲落髮少林寺,為啥成為「沙彌」而不是「比丘」
    落髮歸途11月17日,嵩山少林寺傳來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藏經閣舉行了剃度儀式,自此,蔡志忠成為了真正的出家人,法號延一。蔡志忠將自己5年的青春奉獻給了雜誌社,他兢兢業業,創造了無數的優秀漫畫作品。追憶往昔之時,這5年的時光也成為了蔡志忠最珍貴的回憶,那時候的生活雖然有些無趣,卻是單純而又目標堅定的。5年的積澱,蔡志忠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漫畫家。
  • 最懂莊子的漫畫家蔡志忠:還拿了100多個橋牌冠亞軍?
    來源:受訪者供圖如今,年過70的他依然筆耕不輟,積極為國漫貢獻力量,不僅製作皮影動畫《孔子說》,還將武聖關公搬上了大銀幕。他成為漫畫大師的秘密是什麼?對於國漫的未來,他怎麼看?漫畫大師的極致人生紅色長髮、白色襯衫和卡其褲,這是蔡志忠36歲起就沒有變過的打扮,他說,一定要在人群中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
  • 蔡志忠:要做一輩子的漫畫家
    50年。年逾花甲的蔡志忠6日在臺北國際書展推出50周年紀念新書《漫畫中國經典》,他告訴人們,要做一輩子的漫畫家。蔡志忠4歲半時,爸爸送他一塊小黑板,從此他便迷上了畫畫。15歲時,蔡志忠帶著父母的叮囑和新臺幣250元,從彰化鄉下隻身到臺北闖蕩。他至今還記得當時是睡在地板上,可幹的是自己喜歡的事。5年內蔡志忠就出版了《黑地獄》《鬼船》《谷虎惡》等200本武俠漫畫。
  • 漫畫家蔡志忠:72歲落髮少林寺,與佛結緣成一名沙彌
    落髮歸途  11月17日,嵩山少林寺傳來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藏經閣舉行了剃度儀式,自此,蔡志忠成為了真正的出家人,法號延一。  蔡志忠將自己5年的青春奉獻給了雜誌社,他兢兢業業,創造了無數的優秀漫畫作品。  追憶往昔之時,這5年的時光也成為了蔡志忠最珍貴的回憶,那時候的生活雖然有些無趣,卻是單純而又目標堅定的。  5年的積澱,蔡志忠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漫畫家。
  • 【預告】對話「狂人天才」漫畫家蔡志忠
    本期節目播出時間:2009年08月09日(周日)20:30 鳳凰衛視中文臺【簡介】蔡志忠,臺灣著名漫畫家。曾拍攝《七彩卡通老夫子》、《烏龍院》等卡通電影,《老夫子》曾獲金馬獎最佳卡通電影長片獎;蔡志忠曾致力於研讀中國古籍和佛書,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莊子說》、《老子說》等經典漫畫,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 成長課160:我命由我不由天,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的人生講談
    (著名漫畫家)、李虹(《環球時報》資深記者) 1 蔡志忠說:「巴爾扎克短短20年的創作生涯,寫了160多部各種形式的作品,塑造了2472個栩栩如生的人物。20多萬字的《高老頭》他只花70個鐘頭就完成了。我的創作速度可媲美巴爾扎克,2015-2016年,我寫了29本書,《漫畫金剛經》我只花了75個鐘頭,從前畫《漫畫莊子說》《漫畫老子說》,每一本也只花了11天時間。」 成為厲害角色的方法不外乎以下程序: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行千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點度。
  • 72歲漫畫家蔡志忠出家,「落髮」少林寺
    (圖源:大河報)   今年72歲的蔡志忠,1948年生於臺灣彰化,是享譽世界的漫畫大家,其《老夫子》曾獲金馬獎最佳卡通電影長片獎。多年來,蔡志忠致力於研讀中國古籍和佛書,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莊子說》《老子說》《孔子說》《列子說》《禪說》等100多部經典漫畫,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5000萬冊。其「諸子百家」系列數年來持續熱銷,至今仍不斷再版。
  •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來洛
    蔡志忠:我已經畫了很多洛陽的事情,像唐詩、白居易。  《漫畫四十二章經》中有關白馬寺的內容也很多。上次來吃了洛陽水席,很喜歡,所以這次電影《功夫少林寺》裡會講洛陽事兒,會有洛陽水席。八大門派洛陽比武,就在洛陽水席酒樓。這是一場很重要的戲,洛陽水席酒樓老闆是主角之一。  我們臺灣人自稱河洛人,河洛人源於中原,然後往南遷徙到漳州、彰化。
  • 漫畫家蔡志忠,售書籤名有多認真
    11月17日,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在嵩山少林寺藏經閣舉行剃度儀式,「落髮」出家,刷屏了。蔡志忠,15歲起便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拍攝了《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曾獲1981年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