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潮汕,不吃無米粿,是不會了解潮汕精神的!

2020-12-06 發現城市之美

發現城市之美

實地走讀,記錄和傳播中國原生態文化。

話說,大家都聽過一句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什麼意思呢?

聰明能幹的婦女,

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

但是在潮汕,

有一種不用米的美食

叫做無米粿。

古代潮汕,屬於貧困邊遠地區

人多地少,糧食缺乏,

人們常常陷入無米可炊的境地。

大家就從米之外想辦法,

琢磨吃什麼,怎麼吃……

這一琢磨,還真給琢磨出來了!

明朝萬曆年間,

番薯由福建人

從菲律賓帶到中國,

又從閩南轉入潮汕,

成為潮汕人的一項主食。

潮汕人在物資匱乏的年代

用番薯作為主食,

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食物,

無米粿便是其中之一。

無米粿由粿皮和餡料兩部分組成。

粿皮由番薯磨成粉而製成;

餡料又分甜和鹹兩種口味。

鹹餡料要先把綠豆去皮,蒸熟,再壓碎,

加入蝦米茸、醃製煮熟的赤肉粒、生蒜粒,

再調入魚露、胡椒粉、味精等,

炒勻就可以了。

甜餡料就簡單多了,

直接用綠豆沙或者芋泥就行!

日常吃的無米粿沒有這麼麻煩,

直接在粿皮裡包入韭菜就行。

做是做好了,那無米粿要怎麼吃?

有兩種吃法:

一種是在蒸籠裡蒸熟,直接吃;

另一種是在鍋底放少量油煎炸後食用。

煎炸後的無米粿外皮香脆,餡料軟香可口,

配上潮汕特產的辣椒醬,

絕配!

無米粿,

現在已經是潮汕人

生活裡的一道美味小食,

在車水馬龍的街頭,

吸引著各式路人。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我猜你更喜歡……

深圳真的是「文化沙漠」嗎?

廣東十大最美溼地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今晚我們一起去福田購物吧!

鳳凰天池,南國第一天池。

工夫茶 | 杯中的潮州,喝出來的文化

發現好食,好物,好書

相關焦點

  • 潮汕美食:潮州無米粿
    無米粿是廣東潮汕一道傳統民間小食,無米粿也稱韭菜粿。傳聞是因為當時有位媳婦因為家中沒有大米,然後用番薯磨成粉製作了粿皮,加入餡料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無米粿。 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
  • 潮汕巧媳婦做出的無米之炊,它的名字叫「無米粿」,你吃過嗎?
    在廣東潮汕地區有著數不勝數的小吃和美食,那今天小妖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來著潮汕地區非常好吃的特色小吃。今天小妖要和大家的分享的美食就是潮汕的「無米粿」,這是一種不用米做出來的特色美食,所以就被叫為「無米粿」,它是潮汕地區傳統特色小吃,無米粿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它的皮是用番薯粉做的,比如馬鈴薯、芋頭或竹筍切成小粒,加沙茶等炒熟,或者是用綠豆做餡。
  • 潮汕這麼多的粿,得吃多久才能全部吃完,網友:潮汕人愛吃粿
    就像題目中提到的那樣,「潮汕人,尚食粿」,潮汕的「粿」種類繁多,裡面包裹的餡料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是韭菜餡,有的是豆沙,有的是蘿蔔,有的是飯。即便裡面包裹的同樣都是韭菜,外形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名字。「粿」不僅僅只是體現潮汕地區的地方色彩文化,同時也與民間風俗緊密相連。
  • 潮汕文化,潮汕的粿文化,凝結著潮汕的民俗文化
    這也反映了粿文化在潮汕禮俗中特別的地位,同時體現了粿在潮汕民俗中的重要地位。 粿,包括了用米製成的紅桃粿(潮南潮陽一帶稱為紅殼桃)、甜粿、鼠殼粿、樸籽粿等,也包含著非米製成的小食,如草粿、無米粿等。還有根據味道、餡料的不同也叫做各式各樣的粿品。粿品的製作要求精細、調味多樣、烹飪極其講究。粿品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色香味俱全,深受人們的喜愛。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做粿是潮汕女人的特長,和針工一樣為自小必修的手藝,所以可以這麼說,會不會做粿也成了衡量一個潮汕「姿娘」慧不慧惠的標準。潮汕俗語有:「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可見,潮汕粿的品種繁多,五花八門。「粿」,《康熙字典》釋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遠不止「米食」了。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類別很多,僅就其形式分,分為有皮無皮兩大類。
  • 潮汕特色小吃無米粿是什麼粿?它居然能帶給人這麼多的幸福感!
    潮汕美食一直是小編的心頭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著名小吃——潮汕無米粿和菜頭粿。NO.1 潮汕無米粿潮汕人都知道的地道小吃之一,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道沒有用米製成的特色美食,它的皮不是用米漿而是用薯粉製成的。它的餡以韭菜為主,所以無米粿也叫韭菜粿。以前的快樂似乎很簡單,一顆糖、一部動畫片、一杯奶茶、一道美食就能很開心。
  • 潮汕民間粿類逐個數,從這裡讀懂潮汕文化!
    ,但「無米粿」的粿皮是用番薯粉做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有白菜餡,土豆餡,韭菜餡的,有鹹有甜。無米粿從外形上來看,如果包口是尖的,則說明其餡是鹹的,如果包口是圓的,則說明其餡是甜的。多是煎的。:排著隊買,直接就在路口買了就吃,不用勺子直接就能吸到嘴巴裡,都是略帶苦味的草粿和細白糖的味道~並不是所謂的龜苓膏或者仙草蜜,對於潮汕人民來說是不願意這麼說的。
  •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提及潮汕美食,「粿「是一個繞不開、躲不過的話題。相較於米、面,潮汕人獨愛粿。從日常餐桌,到供奉祖先神明的祭臺上,都少不了粿的身影。各式各樣的粿品對應不同的節日與「老爺「,足以迷外行人眼。新鮮烙好的粿讓灶神先品嘗之後,貪吃的孩子也忍不住了,舀些紅糖包起來就往嘴裡塞,溫熱而軟糯,油潤而清甜。對於年幼尚不懂事的孩子而言,能吃到平日裡不常吃到的美食,這或許就是節日的最大意義吧。
  • 潮汕必吃//潮汕粿品
    去到潮汕覓食,當地的粿一定要嘗一嘗。潮汕有拜拜的傳統,拜的老爺不同,製作粿也不一樣。粿也是潮汕人日常必備的吃食。粿的種類很多,有紅有綠,有桃形有三角形。紅桃粿的顏色來自紅麴米,內陷是鹹口的糯米飯,蒸著吃好吃,煎一下也是別有風味紅桃粿
  • 「粿」然愛你!潮汕人民到底有多愛做粿!
    在家時,父母說今天吃粿,我們會抱怨怎麼又吃;在外時,我們又時常想念那一口美味的粿。也許,這就是家鄉帶給我們的味道。潮汕粿製品品類繁多,美味可口,每一種味道融入四季,走進千家萬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潮汕有哪些「粿」。鼠殼粿潮汕春節時令粿品,大概就是歷史最久的潮汕小吃。
  • 論「粿」我只服潮汕的!地道的潮汕風味,本地人都在吃的正宗糕點!
    相信很多人只知道好吃,卻都不太清楚粿究竟是什麼東西,正宗的潮汕粿又是什麼樣的,那麼今天,就帶你們一起看看吧! 什麼是粿 一般來說,把採用米、麥以及其他雜糧所製成的副食品稱為"粿"。在福建、潮汕、海陸豐、臺灣等地方都有這類小吃和這種叫法,而在客家地區則稱之為"粄"。
  • 舌尖上的潮汕,逢年過節必有「粿」,你都吃過多少?
    紅桃粿的粿皮要加入紅花粉,染成桃粉色,然後包上準備好的餡料,然後用果模印成桃形,這樣一隻好看的紅桃果就做好了。每次吃的時候呢,奶奶總會把果皮煎的很脆,燙乎乎的紅桃粿輕輕的咬上一口,口感迂迴於軟嫩之間,一點也不油膩,小黑每一次都能吃上兩個,逢年過節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在一起吃紅桃粿,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 潮汕美食的「粿」,是怎樣一個神奇的東西,做法大全
    」無米粿「 乍一看還以為就是韭菜粿,但無米粿的粿皮是用番薯粉做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有白菜餡,土豆餡無米粿從外形上來看,如果包口是尖的,則說明其餡是鹹的,如果包口是圓的,則說明其餡是甜的。多是煎的。
  • 潮汕民俗:潮汕清明節吃的「樸籽粿」,是從何演變而來?
    在潮汕地區,人們崇山「時節做時粿」,在不同的節日裡,人們便會做出不同的粿品,潮汕地區的粿品特別的多,而到了清明節這天,人們除了要祭祖之外,還要做「樸籽粿」,這是一種傳統美食習俗,具有濃厚的潮汕風情,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事在忙不過來的則會u市場上購買,特別深受潮人喜愛。
  • 潮汕粿品探訪 | 鼠殼粿,老鼠殼做的粿?!
    說到潮汕的吃,一碗牛肉丸、一碟腸粉,是很多人心中潮汕美食的代表,但其實在潮汕人心目中,除了熱騰騰出籠的腸粉,手錘的牛肉丸,還有一樣重要的美食,佔據著潮汕人的日常生活,那就是「粿」。今天,接上期《潮汕到底有多少種粿》的後續,將單獨開一篇介紹潮汕粿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鼠殼粿!聽到鼠殼粿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不會有點毛骨悚然?用老鼠殼做出來嗎?會不會有毒啊?能不能吃啊?吃了會不會掛掉?(一個吃貨的心理獨白: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吃了會怎樣?算了吃了再說吧!)
  • 潮汕民俗:潮汕時年八節都要吃的「紅桃粿」,有何寓意?
    紅桃粿相信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是在潮汕地區,卻是人盡皆知的一種傳統小吃,粉紅色的外表猶如櫻花那般美麗,每當時年八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做紅桃粿,紅桃形狀代表著長壽,而粉紅色則代表著吉祥如意的象徵,他們每當節日時,便會用紅桃粿來祈禱長壽平安,家人能夠幸福,這一美好的傳統便被人們傳承至今。
  • 論做粿的厲害,潮汕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
    如果你去潮汕遊玩,卻沒有品嘗過粿,那你的潮汕之行是不完整的。不過這裡說的粿,並不是潮汕的粿條(類似河粉)、粿汁等一類主食,而是用米、薯粉等為主料,加入各類配料以不同方式製成的應時小吃(糕點)。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這些連潮汕人自己都數不清的各類粿品。
  • 論做粿的厲害,潮汕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
    不過這裡說的粿,並不是潮汕的粿條(類似河粉)、粿汁等一類主食,而是用米、薯粉等為主料,加入各類配料以不同方式製成的應時小吃(糕點)。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這些連潮汕人自己都數不清的各類粿品。發粿就是種很常見的粿丨豆果美食網網友豎鉤撇點_橫橫豎橫點02這些都是粿/ 連吃一周都不重樣! /餡料粿無米粿潮汕人吃的粿裡面,種類最多的可能就是無米粿了。無米粿以薯粉為主要原料製做粿皮,包上各類餡料後或蒸或煎製成。
  • 值得擁有的潮汕」粿」文化
    粿是廣東潮汕、福建、海南、臺灣等地區傳統的一類地方小食。粿在潮汕方言中是糕餅典型一類的解饞小食的總稱,「粿」因加入各種配料而衍生出各種稱法,如甜粿、菜頭粿、草仔粿、芋粿、白粿、紅桃粿等。圖片取材於網友供圖潮汕「粿」是要花費時間製作,並非日常家庭主食,通常是只有在年節祭拜時才會特別製作的供品,故形成非一般的」粿」文化。
  • 潮汕吃喝攻略:對不起,我要去潮汕吃吃吃了!
    記得高三的時候,會有外地大學的師兄師姐回來宣傳自己的學校,但每次談到夥食的時候,不免得都會嘆一口氣,因為再好的食堂都會讓潮汕的孩子心有不甘。過來人都會說潮汕小孩最好不要考到外地去,因為他們在從小泡在蜜罐裡,每天都可以吃到不一樣的潮汕美食。就連家門口,也都是各種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