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堅守 非遺傳承 丨 「傳統修腳術」代表性傳承人彭有兵先生首次公開收徒

2021-02-07 彭世

9月15日-17日,由修腳行業黃埔軍校——彭世企業大學主辦的「傳統修腳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彭有兵先生非遺收徒活動複選火熱進行中!


早在9月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南傳統技藝大師彭有兵先生要收徒的消息甫一公布,就在行業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彭有兵先生


據資料記載,彭世「傳統修腳術」最早起源於清朝末年,歷經四代傳承,由彭有兵先生繼承並發揚光大,堅持傳承與創新,不斷參與國內外修腳技藝交流,博採眾長,已成為中原派修腳技藝代表,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認可,並於2019年入選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彭有兵先生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文旅局及非遺中心領導蒞臨彭世指導非遺工作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政策的指引下,同為大健康行業的傳統修腳術也成為是政府重點關注非遺項目。肩負政府和修腳行業非遺技藝傳承的雙重重任,彭有兵先生秉承幫助他人,造福社會的理念,響應國家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號召,面向全社會公開收徒,親自傳授非遺傳承技藝,弘揚「傳統修腳術」!通過「傳統修腳術」為更多的人帶來足部健康!



此次是彭有兵先生的第一次收徒,不僅彭有兵先生格外重視與用心,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彭有兵先生公開收徒的公告剛一流出,就收到行業內外紛至沓來的報名信息,累計報名人數多達七百餘人。其中有從業十幾年到幾十年的老師傅,有從事醫藥行業多年的大咖,有醫院的護士,有想學一門手藝造福一方百姓的有志青年,甚至還有年產值上千萬的企業家.



非遺收徒不是說說而已,它肩負行業和政府的雙重重任。以匠心傳承、利他之心選拔出優秀人才,讓弟子之間形成良好的師兄弟情誼,在事業發展中彼此幫助,相互扶持,共同成就一番事業。本次弟子評委會的特邀嘉賓——行動教育總部金牌講師施可傑老師表示:非遺傳承弟子責任重大,是未來行業的中流砥柱。能量越大,責任就越大,一定要選拔出品德高尚,思想正派的弟子。


行動教育總部金牌講師施可傑老師


所以本次非遺弟子選拔異常嚴格。除了基礎的愛黨愛國,身體健康,品德優良,無不良嗜好,更多的是對修腳行業的一份堅持、韌勁和熱愛,願意紮根修腳行業,並把解除天下人足部痛苦作為終生奮鬥的目標和使命!


精彩瞬間


經過半個多月緊張的報名、電話回訪、初選等,72位精英經過層層篩選從近千人中脫穎而出順利進入複選,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腳行業精英,走進彭世集團總部會議室,逐一進行個人展示,由彭有兵先生及評委組分別進行點評與打分。


精彩瞬間

評委組嚴格評分


細緻細緻再細緻,嚴格嚴格再嚴格,通過此次評選,彭有兵先生與評委組也發掘出了更多行業優秀人才.因優秀人才太多,難以取捨,複選入選名單仍在反覆商榷討論中!


彭有兵先生為優秀選手頒發榮譽證書


如有幸被選中成為彭有兵先生首批弟子,將由彭有兵先生親授非遺技藝「傳統修腳術」,八大技法和足部問題修複方式;還將帶弟子參與國內外腳病修復學術會議!在傳承技術的同時,接觸修腳行業頂級圈層,人脈拓展,將弟子培養成大國工匠,以紮實的技術讓天下人的雙腳更健康!!!



相關焦點

  • 慶賀相聲名家常寶豐獲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暨收徒儀式舉行
    「相聲」代表性傳承人暨收徒儀式,這是繼常寶霆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之後,常氏家族又喜獲殊榮。2019年10月,天津市文化旅遊局認定常寶豐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常寶豐先生繼承、挖掘、整理了多段常氏相聲的傳統節目,在教徒傳藝的同時創辦了
  • 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舉行
    20日下午,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在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非遺項目廣州玉雕技能培訓基地舉行。 拜師學藝,是一項悠久的傳統民俗禮儀,今天由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與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為尹志強大師舉行一個收徒儀式目的是致力於更好推進非遺玉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玉雕文化和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延續,讓玉雕精神生生不息。
  •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讓傳統工藝傳承更加自信
    對於這一促進中國傳統工藝傳承與振興的總計劃,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如何評價?計劃的出臺對於他們有著怎樣的意義?就下一步貫徹實施該計劃,傳承人又有哪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日前,傳統工藝領域的部分傳承人代表對本報記者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 緬懷|《禹州藥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朱清山因病去世
    2020年10月8日19:00,《禹州藥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朱清山因病去世,享年90歲。;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禹州中藥加工炮製技藝」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河南省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基地」第一代傳承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名譽教授。
  • 璀璨非遺 匠心傳承—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插花代表性傳承人...
    12月21日-22日由上海市插花花藝協會、上海市職工技術協會和上海植物園聯合主辦的「德藝雙馨 傳道授藝」蔡仲娟插花藝術60周年研討會暨「璀璨非遺 匠心傳承」——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插花代表性傳承人蔡仲娟師生插花藝術作品展,將於12月21日
  • 師徒聯袂敲響傳承之鼓!國家級非遺膠東大鼓傳承人梁金華收徒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7日訊 今天上午10點,陣陣歡笑聲從黃海飯店2樓會議室傳出,這是膠東大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梁金華在青島各界人士的見證下,舉辦收徒儀式。25歲的李卓從這一刻起,正式拜入膠東大鼓梁派大鼓門下,成為梁金華繼張寶方、楊潤、李天宇之後的又一位入室弟子。
  • 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原標題: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拜師古已有之,只是時至今日,這種儀式也逐漸行將就木。對於跪拜之禮,魯迅先生還曾挖苦、嘲笑過,所謂有形的辮子剪掉了,腦後仍掛著無形的辮子。但是,撇開其封建糟粕部分,就非遺領域而言,拜師儀式,似乎於今有必要提倡。
  • 師道水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遭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舉行
    20日下午,師道水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遭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在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非遺項目廣州玉雕技能培訓基地舉行。 拜師學藝,是一項悠久的傳統民俗禮儀,今天由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與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為尹志強大師舉行一個收徒儀式目的是致力於更好推進非遺玉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玉雕文化和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延續,讓玉雕精神生生不息。
  • 蒙自市發放2020年度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經費
    隨後,蒙自市文化館館長劉雯琦進行了非遺傳承動員講話,並向傳承人提出了今後的工作要求和傳承工作計劃。活動中還組織學習《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條例》,講解了目標責任書籤訂和考核辦法,並就如何提高傳承人素質、帶徒傳承和撰寫傳承工作總結等方面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傳承人的綜合素質
  • 傳承與創新 | 非遺匠心暖全城 | 非遺抗疫作品展
    命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233 名,入選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55 人,入選國家級傳承人名錄 9 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基因,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觸手可及。 傳承就是最好的保護,傳承也是發揚的必需。
  • 匠心傳承丨「浦口非遺傳承人」招募令!
    不老村泥香銅趣準備了非遺體驗課堂孩子們可以化身小小非遺傳承人體驗看得到摸得著的非遺加快推進了非遺活化傳承將文旅融合進行到底樊紀華,棕編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南京市文聯會員,傳承棕編工藝二十餘年,善於利用棕櫚葉等天然原料純手工編制花鳥魚蟲、十二生肖等工藝品。
  • 市級非遺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傳承人收徒傳藝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景陽收徒儀式在吉林市舉行 李景陽,永吉縣西陽鎮大崗子村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哲8月7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昌葫蘆雕刻傳承人李玉成收徒儀式在聊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來自臨清市的王明雨按照傳統方式拜師學藝。為傳承技藝,李玉成開始收徒傳藝。收徒儀式在傳統禮樂聲中拉開帷幕。
  •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後繼有人「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
    這是4月2日在舜泉大酒店舉行的「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的收徒儀式,而與其他徒弟不同的是,這次吳寶炎新收的兩個弟子除了學習繼承他的紹興評話等曲藝藝術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傳承好省級非遺項目「虞舜傳說」的演講藝術表現形式。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舉行收徒儀式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舉行收徒儀式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平定砂器,開枝散葉。11月1日,國家級非遺項目「平定砂器」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收徒儀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基地——平定縣冠窯砂器陶藝有限公司舉行。李蘭英、梁傑、陳志龍、張澤、張恩源五位砂器新人拜師於張宏亮門下,立志把「平定砂器」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 一生堅守手藝 佛山獅頭扎作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痛惜,繼佛山木版年畫傳承人馮炳棠之後,佛山再失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2月1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扎作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因病離世,享年74歲。黎偉1945年出生於廣東佛山。
  • 山東將扶持千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記者從「鄉村文明行動」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讓農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山東省文化廳將結合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加大農村文化惠民力度,扶持1000名「非遺
  • 長沙市3名非遺傳承人獲省級表彰
    勞模裡的「非遺傳承人」本次受表彰的49名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來自長沙的各個行業、各條戰線。其中,有3名長沙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們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湘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笛>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江氏正骨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江林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瀏陽油紙傘製作工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忠國勞有所獲
  • 9位第五代蘇式湯麵非遺傳承人 蘇州一碗麵傳承人雙節回門學藝
    9位蘇式湯麵非遺傳承人匯聚蘇州,首次舉辦蘇式面尋根之旅。」據介紹,為促進傳統技藝文化傳承創新,助推蘇州一碗麵「走出去」,今年4月1日起,蘇報集團聯合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省烹飪協會、市烹飪協會,以及中華餐飲名店同得興等,強強聯手舉辦公開遴選活動,由媒體、高校、行業協會、企業等聯手,打破傳統模式,首開先河探索現代收徒傳承模式。
  • 公益幫扶傳承人,助力非遺發展!張新發非遺產業化成果,首次公開
    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暨張新發非遺產業化發布會,在湖南廣電多媒體功能廳盛大舉行,長沙棕編、瀏陽夏布等13位非遺傳承人進入公益幫扶名單,百年張新發為他們提供50萬幫扶基金,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湖南都市傳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越勝、紅網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成輝等政府和媒體領導為幫扶項目頒獎。而這次「非遺傳承人幫扶」,也成為了全國首例非遺傳承人公益互幫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