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第一首詩竟然不是李白的詩,這首詩有何特別?

2020-12-18 與詩為伴

大家好,這裡是「與詩為伴」,歡迎來到我的詩詞世界,希望我的陪伴,能帶給你一絲詩意和溫暖。

唐朝是詩歌的時代,而提到唐詩,必然就會提到李白。我們從小熟知的《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一些比較經典的唐詩,而《全唐詩》一書則可謂是比較完備地收錄了大部分唐詩。大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這麼多首唐詩,排在第一位的可不是李白的詩,這第一首詩,是李世民的。原詩如下: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連甍遙接漢,飛觀迥凌虛。雲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一)

這首詩是《全唐詩》的開卷第一首,這首詩讀起來並沒有覺得十分出彩,大意也就是說山河壯觀,都城的宮殿十分雄偉華麗。在唐詩中,這首詩確實算不得是一流水準,甚至還不如李世民的其他詩作寫得好。比如像是李世民寫的「送寒餘雪盡,迎歲早梅新」(《於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還有「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除夜》)等等一些詩作,似乎都比這首詩要好一些。

雖然明代胡應麟《詩藪》評價這首詩說:「唐初惟文皇《帝京篇》藻瞻精華,最是傑作。」但我覺得這樣的評價十有八九是衝著李世民的名頭和詩中的威儀而來的,畢竟李世民開創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而「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也曾寫過一篇《帝京篇》,他的這篇似乎比李世民的要略勝一籌,原詩如下:

帝京篇(節選)駱賓王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皇居帝裡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桂殿嶔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復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

駱賓王的這首《帝京篇》全詩描繪了帝京長安的繁華,充分顯示了大唐帝國的強盛以及那種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從第一句「山河千裡國」到「黃扉通戚裡」,具體描寫了長安的地理形勢的險要奇偉以及宮闕的磅礴氣勢。「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對仗工整,以數量詞用得最好,「千裡」以「九重」相對,給人一種曠遠、博大、深邃的氣魄。第三句是個假設問句,「不睹皇居壯」。其後的第四句「安知天子尊」,是以否定疑問表示肯定,間接表達讚嘆、驚訝等豐富複雜而又強烈的情感。

隨即又從遠景寫到近景,完整地展現出了長安的繁華,因此相較於李世民的《帝京篇》來說,駱賓王的這首更加恢宏壯闊~

但是,在詩人中,李世民雖然算不上是一流的大詩人,在皇帝中,李世民可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了。所以將這首《帝京篇》放在《全唐詩》的開頭,也未嘗不可。

好了,今天的古詩詞就分享到這裡了,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每天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古詩詞哦。不喜歡的話也沒關係,我會繼續努力噠,努力讓你喜歡,嘻嘻嘻。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選詩三百一十一首,為何張九齡的這首詩排在第一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甚廣的唐詩彙編選集,其中收錄了唐代77位詩人311首詩篇,其中以杜甫的詩最多,高達38首,而李白、王維、李商隱等著名詩人亦有20餘首。張九齡是唐代開元年間的詩人,他也有部分詩歌被收錄在了《唐詩三百首》中,雖然並不多,僅僅幾首而已。像他的《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被我們所熟知的,而除了這首之外,便是他的《感遇》幾首了。比起《望月懷遠》,他的幾首《感遇》似乎並不是很有名,然而,他其中的一首《感遇》卻被列為《唐詩三百首》第一首,這是為什麼呢?
  • 《全唐詩》排第一,這首詩讓李白停筆,只留下兩句話就走
    唐詩是我國文學殿堂裡最璀璨的明珠,洋洋近五萬首的《全唐詩》讀之不盡。可你知道,在古今唐詩排行榜中,始終高居榜首的是哪一首詩嗎?不是李白的,也不是杜甫的。是崔顥的《黃鶴樓》。南宋嚴羽在他的《滄浪詩話》中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所以也一直被文人墨客寫詩稱讚,舊志中收錄的詩文就多達近400多篇。
  • 陳尚君 《全唐詩》49403首,偽詩很多
    陳尚君舉例,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是傳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
  • 李白的這首詩竟然被人比下去了
    而且李白還寫過不少關於黃鶴樓的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看起來,和上面說的「擱筆」傳聞絲毫不搭邊啊,不是說不寫了嗎?你看這不是寫得正起勁嗎?
  • 《唐詩三百首》誰的詩最多?王維第二,李白屈居第三,誰是第一?
    《唐詩三百首》誰的詩最多?王維第二,李白屈居第三,誰是第一?《唐詩三百首》有77位詩人的作品入選,李白屈居第三,誰是第一? 引語:詩與詩選
  • 77位詩人,318首詩,《唐詩三百首》竟然不是三百首詩?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寶庫的一顆明珠,對後世的文學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唐詩三百首》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唐詩三百首有多少首詩。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編撰,《唐詩三百首》每有增補,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我們對三百一十八首的版本進行盤點。《唐詩三百首》共收錄77位詩人,318首詩,涉及五言古詩、樂府詩、七言古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共7種體裁。
  • 都說這首詩是李白寫的,其實真不是
    恍疑雪滿前村——別疑了,不是李白的冬景(託名李白)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梅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今天立冬,又到了上面這首小破詩被轉得滿天飛的時候了。年年闢謠,謠言還是年年見。詩寫得如何姑且不論,大約算得上文從字順,小軟白甜,不然也不會那麼多人一見心喜,但它的確不是李白的,題目也不叫《立冬》。今天立冬,北京二環邊的月季都還開著呢。「梅花月白」四個字,還經常被人抄成「墨花月白」,不懂什麼意思。目前我能看到的資料,這首詩最早出處是晚明人黃鳳池編纂的《唐詩畫譜》。
  • 唐詩排行榜第一名,不是李白與杜甫的詩,竟然是它?
    俗話說「文無第一」,就是說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往往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所以很難評判出孰優孰劣。實際上,給文學作品排名次這種事情古代就有了。唐宋時期,宮廷和民間常常舉行詩詞大賽,參賽作品自然得分出個一二三來。更熟知的,是武則天將錦袍二次賜人這件事。
  • 哪首詩是唐詩壓卷之作
    在聞一多看來,不是唐朝成就了詩歌,而是詩歌成就了唐朝,故而詩歌成了唐朝的標誌符號。唐詩的天空,群星燦爛,詩人們寫出了諸多優美的作品。作為讀者,本當用心讀去,致力於成為理想的讀者。但是有人在閱讀之餘,偏要選出桂冠之作,於是便有了不少紛爭。   第一個從唐詩中選出獨佔鰲頭之作的當數嚴羽,他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 唐詩三百首》不是三百首為何杜甫的詩最多?
    《唐詩三百首》是我們的啟蒙讀物之一,幾乎每人家裡都有一本,甚至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的說法。因此哪位作者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多,往往被視作誰的地位高,誰的好詩多。這樣說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古唐詩的選本非常多,蘅塘退士的這本書如此受推崇,說明他選詩確實有獨到之處。
  • 李賀之才媲美李白,《唐詩三百首》裡為什麼沒有李賀的詩?
    (「詩鬼」李賀)李賀的才華是史上公認的、毋庸置疑的,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李賀若不是27歲英年早逝,他足以與李白競爭唐詩界的第一把交椅。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其中李白詩29首,但李賀詩竟然一首也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註:《唐詩三百首》中李白詩數量有27首和29首兩種說法,其區別只是《清平調三首》當作一首詩來算還是當作三首詩來算,特此說明。)
  • 《唐詩三百首》中誰的詩最多?李白屈居第三,第一名獨佔38首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若問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是哪一本?答案無疑就是《唐詩三百首》。民間有句著名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被後人贊為「孤篇橫絕」、「詩中的詩」,你知道是哪首唐詩嗎?
    但恕我直言,並不是所有古詩詞都值得背下來。以唐詩為例,數量超過了五萬首,而值得背誦的佳作也只是一小部分。其中,有一首詩非常特別,被贊為「孤篇橫絕」、「詩中的詩」,可是能背下來的人卻不多,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是的,它就是唐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 崔顥這首詩有典故有傳說,唐詩排行榜第一,李白還為之擱筆
    到了近代,尤其到了現代,這些年,這首詩的風頭也是更加強勁,在各種唐詩排行榜,甚至是最近的唐詩排行榜中,都名列魁首,這就是崔顥的名作《黃鶴樓》。詩云: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 2首以笛子入詩的唐詩,第一首你一定背過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笛聲悠揚、婉轉纏綿的特點,能勾起人的思鄉之情,特別是羈旅異鄉之人,聞笛聲而思鄉,然後表達出來成語言文字。而下面這2首詩歌,就是以笛子入詩的唐詩,抒寫思鄉之情的詩作,第一首你一定背過。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你覺得《唐詩三百首》中哪首詩排第一?
    圖源網絡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選擇了的唐詩中最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既好讀又好背誦的作品,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餘首,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自編成以來,每有增補,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所以說,《唐詩三百首》中的「三百」只是一個大致數字,真實數量要多於三百。那麼如果給你心裡的所有唐詩排個名,哪首是第一呢???小編先來說說自己的排名吧!
  • 唐詩的「絕品」,人稱「孤篇橫絕,詩中之詩」,你知道是哪首嗎?
    而在這5萬多首唐詩中,有一首非常的特別,它被人們稱為是唐詩的「絕品」,它做到了「孤篇壓全唐」,更被冠以了「孤篇橫絕,詩中之詩」等等的高帽子。而這篇享有如此讚譽的唐詩就是張若虛寫的《春江花月夜》。其實這首詩在一開始並沒有如此高的讚譽,甚至於都沒有太多人知道這首詩和這個作者。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唐朝的作詩高手太多了,其佳作也太多了。
  • 此七律詩全唐第一!全然不顧平仄對仗犯律詩大忌,李白卻刻意學習
    但是,在詩歌鼎盛的唐朝,有一首七律全然不顧章法,直抒胸臆,連連犯忌,卻被後世評為全唐七律詩第一!犯忌了,不管不顧了,我們讀來卻特別順暢,直呼過癮,感覺渾然天成,藝術上爐火純青! 這首詩平白如話,非常好懂。我們注意一下,詩裡連用三個「黃鶴」,不能不令人驚嘆。七律詩只有短短八句,要表現豐富的內容,詞語重複是為大忌,但是詩人不管不顧,重複再重複,實在是大手筆! 這還不算,在第四句裡,竟然出現了誰也不敢在律詩裡出現的「空悠悠」,用這種三平調煞尾,翻遍全唐詩,很難找到敢這樣寫的!要麼就是古風,不講究格律。
  • 唐代最任性的詩人,隨意寫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壓倒李白和杜甫
    李白天性浪漫,想像力驚人,寫作手法大開大合,張口就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比較接地氣,胸懷國事心系蒼生,因此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眾人熟知的《唐詩三百首》,共有77位詩人的311首作品入選,其中杜甫以38首位列第一,王維以29首屈居第二,詩仙李白也不差,以27首排名第三。
  • 「解密」唐詩三百首開篇第一首是什麼詩?為何選這首?這叫情懷
    上期我們講了唐詩三百首的作者以及創作背景,還解釋了為什麼一定是三百首,而不是二百首,也不是四百首?!今天我們聊一下唐詩三百首開篇的第一首詩,是哪一篇呢?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這首詩的作者,張九齡(公元678-740),字子壽,一名博物。唐朝韶州曲江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張九齡是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