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排第一,這首詩讓李白停筆,只留下兩句話就走

2020-12-10 詩詞音樂天地

唐詩是我國文學殿堂裡最璀璨的明珠,洋洋近五萬首的《全唐詩》讀之不盡。可你知道,在古今唐詩排行榜中,始終高居榜首的是哪一首詩嗎?

不是李白的,也不是杜甫的。是崔顥的《黃鶴樓》。

南宋嚴羽在他的《滄浪詩話》中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所以也一直被文人墨客寫詩稱讚,舊志中收錄的詩文就多達近400多篇。

李白作為詩仙,怎麼可能不湊熱鬧,他可是一見景就生情,一出口就成詩的。

有一天,他帶著書童,坐著只小船,來到黃鶴樓。他一見黃鶴樓,建的雄偉精緻,很是高興,只見江水東去,漢水西來,鸚鵡洲上花開草長,頓時來了幾分詩興。

他走到牆邊,正拿起來筆準備題詩。可是他卻停住了,原來在牆上已經有一篇關於黃鶴樓的詩題在上面。他一看,那首詩也太絕了吧,把他想的全寫出來了。詩的下邊還留下了詩人的名字崔顥。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頓時對崔顥的詩讚不絕口,甘拜下風。李白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他在牆上寫完這兩句就走了。後人為了紀念李白擱筆,還在黃鶴樓旁邊修了一座擱筆亭。

那崔顥這首好在哪裡呢?此這首詩是一首弔古懷鄉的佳作,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還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有晴日在黃鶴樓所見之景,有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有詩意渺茫不可見之境。全詩音節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李白擱筆之後就真的再也沒直接給黃鶴樓作詩了。不知道如果是李白先去了黃鶴樓,會不會也是一首曠世奇作呢?後世很多黃鶴樓相關的詩都能看到崔顥《黃鶴樓》的影子,也有不少把它改編成歌曲的,音樂和詩詞更加相配動人,仿佛帶我們回到了古時候的長江邊。關注「詩詞音樂天地」或百度黃璐中國詩詞音樂獲取更多詩詞音樂相關資訊!

相關焦點

  • 全唐詩收錄詩歌近五萬首,排在第一的是它,李白很尷尬!
    全唐詩收錄詩歌近五萬首,排在第一的是它,李白很尷尬!盛唐可謂是我們每一個人最為嚮往的國度,盛唐國力強盛,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其包羅萬象的璀璨文化更是中國文學的又一個高峰,其中的唐詩更是這諸多文化中最為耀眼的文學奇葩。
  • 《全唐詩》第一首詩竟然不是李白的詩,這首詩有何特別?
    大家好,這裡是「與詩為伴」,歡迎來到我的詩詞世界,希望我的陪伴,能帶給你一絲詩意和溫暖。唐朝是詩歌的時代,而提到唐詩,必然就會提到李白。我們從小熟知的《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一些比較經典的唐詩,而《全唐詩》一書則可謂是比較完備地收錄了大部分唐詩。大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這麼多首唐詩,排在第一位的可不是李白的詩,這第一首詩,是李世民的。原詩如下: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連甍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 他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俗話說「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在於深而不在於廣」,我想這句話用在詩詞中也很合適。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 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
  • 《唐詩三百首》裡李白的這兩句詩 為什麼被蘅塘退士稱為千古麗句
    李白的絕句千古以來受到歷代名家的稱頌,在《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目錄下,李白入選了兩首詩,一首是《早發白帝城》,一首是《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其中後者的前兩句被編者孫洙稱為「千古麗句」。蘅塘退士這樣的評價有什麼道理呢?
  • 全唐詩的第一首,題目叫什麼,是誰寫的,為何它能排第一
    》的內容含量,是巨大的,不過,這裡卻隱藏著一個問題,卻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這就是,在這部由將近3000人所寫的大約50000首詩的集中,它的第一首詩,其題目叫什麼?為何它能排第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首先,我們先來看《全唐詩》的編排順序。《全唐詩》的編排順序,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太一樣,因為它既不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也不是按照詩人的姓氏筆畫,更不是按照詩人的名氣和詩作產量。
  • 陳尚君 《全唐詩》49403首,偽詩很多
    陳尚君舉例,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是傳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
  • 《唐詩三百首》選詩三百一十一首,為何張九齡的這首詩排在第一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甚廣的唐詩彙編選集,其中收錄了唐代77位詩人311首詩篇,其中以杜甫的詩最多,高達38首,而李白、王維、李商隱等著名詩人亦有20餘首。張九齡是唐代開元年間的詩人,他也有部分詩歌被收錄在了《唐詩三百首》中,雖然並不多,僅僅幾首而已。像他的《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被我們所熟知的,而除了這首之外,便是他的《感遇》幾首了。比起《望月懷遠》,他的幾首《感遇》似乎並不是很有名,然而,他其中的一首《感遇》卻被列為《唐詩三百首》第一首,這是為什麼呢?
  • 你覺得《唐詩三百首》中哪首詩排第一?
    圖源網絡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選擇了的唐詩中最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既好讀又好背誦的作品,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餘首,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自編成以來,每有增補,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所以說,《唐詩三百首》中的「三百」只是一個大致數字,真實數量要多於三百。那麼如果給你心裡的所有唐詩排個名,哪首是第一呢???小編先來說說自己的排名吧!
  • 唐詩榜《黃鶴樓》排第一 李白杜甫不如崔顥?
    排行榜是如何產生的《全唐詩》收詩將近5萬首,事實上,存世的唐詩數字遠不止這些,上榜的100首是如何從唐詩的海洋中脫穎而出的呢?據介紹,作者採集了四個方面的數據,即:歷代選本入選唐詩的數據、歷代評點唐詩的數據、20世紀研究唐詩的論文數據和文學史著作選介唐詩的數據。每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後,再加權求和。
  • 有了這首詩,這個地方終於坐實了天下第一的位置
    在我看來,崔顥《黃鶴樓》能否壓倒全唐有待商榷,但樓上另一首詩——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卻是整個唐朝最好的送別詩。啟程去下一站揚州前,小老弟李白說,孟哥,我已經在黃鶴樓訂了包廂給你送行,喝杯酒再走吧。於是黃鶴樓上有倖存下了這首有兩位詩壇大咖留名的千古絕句。
  • 這首詩堪稱唐詩七律之最,李白都望塵莫及,黃鶴樓因該詩聞名於世
    崔顥是與李白同一時期的唐代詩人,二十歲時便中了進士,可謂少年得志。但這光芒似乎只在中進士前後短暫的閃耀了下,之後就悄無聲息了。他擔任過尚書司勳員外郎,但政績上沒什麼聲譽。詩名也不是很好,時人評價他「少年為詩,意浮豔,多陷輕薄」。當時著名的詩人、曾邀崔顥至家做客。
  • 書城大家 | 陳尚君:《全唐詩》中的偽詩與偽好詩
    第二年十月,《全唐詩》編修完成,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編成的《全唐詩》全書九百卷,目錄十二卷,收詩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以及一千五百五十五句殘句,涉及作者兩千五百七十六人。這首詩據說唐玄宗退居西內以後曾經吟誦過,並且記載創作者是李白。然而在《全唐詩》中這首詩同時出現在三個人名下——唐玄宗、李白以及梁鍠。梁鍠名下的這首詩的題目叫「詠木老人」。現在普遍認為,這首詩的作者只可能是梁鍠,他是與李白、高適同時代的一位年輕詩人。因此,這首詩肯定是唐詩,但對李白來講,它就是偽詩。還有些情況,雖然存在很多懷疑,但沒辦法做很清楚的判斷。
  • 李白和杜甫到底誰才是唐詩第一?
    杜甫李白和杜甫到底誰才是唐詩第一?(太白)如果你讀過唐詩,你就知道這兩句的生猛:「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這是唐朝大名鼎鼎人物韓昌黎的名詩《調張籍》裡頭的兩句。(卡通版李白和杜甫)不過私信裡很多朋友非要讓我給這兩位大神排個座,那我只好張口胡云如此這般了,糟論如下:把李白排在第一大家基本認可,把李白和杜甫二人並列排在第一大家也都認可
  • 這首詩李白太瘋狂了,整首詩的每一句話都很瘋狂,尤其是後兩句
    李白,太白一詞,盛唐著名詩人,又名「詩仙」,他的詩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寫得很有魅力,如《望廬山瀑布》、《靜夜思》、《將進酒》等,他們都是著名的千古在唐詩中,每一個首都都是獨特而有趣的。然而除了這些詩,他還寫了很多張狂,尤其是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整首詩氣勢恢宏,使感受到成為獨一無二的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桂黃雞秋正化肥。呼童燒雞喝酒,孩子們笑著穿衣服。高歌喝醉自慰,跳舞,為光輝而戰。為萬乘遊說還不早,鞭子橫穿馬背,遠走高飛。愚蠢的女人鄙視朝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望天空大笑,我們是蓬蒿人嗎。
  • 詩人有組詩四首入選唐詩三百首,我們只要記住這兩句就可以了
    詩詞中存在不少的組詩,比如李白的《行路難》就是一組組詩,劉禹錫的《金陵懷古五首》也是一組組詩。這種組詩能夠集中表達同一主題,各部分之間相互銜接相互說明,形成有機一體,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更便於理解這些詩作中的內容以及真實的思想感情。
  • 《唐詩三百首》誰的詩最多?王維第二,李白屈居第三,誰是第一?
    《唐詩三百首》誰的詩最多?王維第二,李白屈居第三,誰是第一?《唐詩三百首》有77位詩人的作品入選,李白屈居第三,誰是第一? 引語:詩與詩選
  • 唐詩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這首,李白曾為其題詩,跟張若虛無關
    唐詩在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史上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閃亮符號。一些唐代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留下了燦若星河的偉大作品,僅《全唐詩》就收錄的就有近5萬首。那麼在這麼多詩歌中,哪一首可以算上第一唐詩呢?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他只留下六首詩,首首經典!其中兩首流傳千古,小學生都會背!
    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要知道,《全唐詩》總共只收錄了四萬八千多首詩。他一個人寫的詩的數量,差點趕上《全唐詩》了。可是,寫得多並不意味著寫得好。在唐代,有這樣一位詩人,《全唐詩》只留下他的六首詩作,其中兩首婦孺皆知,小學生都會背。他是王之渙。王之渙是盛唐詩人,他和王昌齡、高適關係很好,三個人經常一起喝酒暢談。在唐代,王之渙的詩經常被作為歌詞來演唱。
  • 唐代詩人一生只留下六首詩,其中兩首幾乎沒有人不知道
    唐詩三百首,即使不會寫也能背誦。在群星璀璨的唐代,這些作家和作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詩詞,這些詩詞是古人的汗水和才華,已成為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寶。在眾多詩人之中,王志煥是一個特殊的詩人。他不追求詩歌的數量,而更注重詩歌的質量。他一生只留下六首詩,其中兩首流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