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部中國文學史,專門用來記錄詩歌的作品,除了《詩經》與《楚辭》之外,第三出名的,大概就要數《全唐詩》了。關於《全唐詩》,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組數據:
目錄:13卷
內容:900卷
收錄詩篇:49403首(有爭議,但出入不會太大)
涉及詩人:2873人(有爭議,但出入不會太大)
《全唐詩》是在大清康熙年間編寫的,所以當年的康熙皇帝,針對《全唐詩》的浩海內容,題了這麼一句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
顯然,《全唐詩》的內容含量,是巨大的,不過,這裡卻隱藏著一個問題,卻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這就是,在這部由將近3000人所寫的大約50000首詩的集中,它的第一首詩,其題目叫什麼?又是誰寫的呢?為何它能排第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
首先,我們先來看《全唐詩》的編排順序。《全唐詩》的編排順序,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太一樣,因為它既不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也不是按照詩人的姓氏筆畫,更不是按照詩人的名氣和詩作產量。關於《全唐詩》的編排順序,簡單來說,大概是這樣的:「帝王篇」、「后妃篇」、「樂章篇」、「樂府篇」、「詩人篇」和「其它篇」。
「帝王篇」所包括的詩,當然是出自李世民、李隆基、武則天等這些皇帝之手;同理,「后妃篇」的詩,則是出自後宮皇后妃嬪之手;「樂章」是指配樂的詩詞,側重於宮廷;「樂府」則帶有民歌、民樂的味道,側重於民間;而「詩人篇」才是我們想像中的唐代詩人們的詩歌匯總,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詩歌;至於「其它篇」嘛,種類那就多了,包括「聯句」、「逸句」、「歌」、「諺語」、「謎語」,甚至「酒令」、「卜辭」等等。
我們言歸正傳,既然「帝王篇」排在最前,那麼很顯然,《全唐詩》的第一首詩,一定是唐朝時期的某一位皇帝所寫,那麼,又會是哪位皇帝呢?我們知道,大唐江山的開國之君,是唐高祖李淵,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全唐詩》的第一首詩,是不是就出自李淵之手呢?答案是四個字:非也,非也!
事實上,在《全唐詩》中,第一首詩並非李淵所寫,而是出自第二任皇帝李世民之手,因為《全唐詩》根本就沒有收錄李淵的詩,至於說為什麼沒有收錄李淵的詩,我們猜測有這麼兩種可能:其一,是李淵根本就沒有寫過什麼詩;其二,就算李淵寫過詩,但他所寫的詩也一定俗得很,難登大雅之堂。
閒話休敘,我們接著來說李世民。我們已經知道,《全唐詩》的第一首詩,是由李世民所寫,那麼,它又是李世民所寫的哪首詩呢?這首詩的題目,叫作《帝京篇十首》,實際上,單看題目我們就能知道,這是由十篇詩歌所組成的「組詩」,我們就選擇其中的第一首,來看一看: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雲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親愛的朋友,您覺得這八句詩怎麼樣呢?或許您會說,它既沒有李白的灑脫與飄逸,也沒有杜甫的憂國和憂民,甚至,李世民的這首詩,還有點兒「不接地氣」,但不管怎麼說,這八句詩,總歸還過得去,而且,它還是《全唐詩》的開篇之作,這一點,卻是毫無疑問的。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