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示警】沒有嚴管就是縱容
日前,湖南省紀委監委曝光了一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永州市質安監站有27名幹部職工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紅包禮金,涉及中心城區32個項目。」案例中大面積、長時間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紅包禮金的現象受到關注。
去年6月,永州市委營商環境專項調查組進駐該市經開區期間收到群眾舉報,反映社會人員呂某在經開區園區內「提籃子」,幫助多家企業辦證辦事。市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隨即對問題線索展開調查。
調查發現,呂某為幫助某企業疏通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環節,通過手機微信,向市質安監站園區監督科科長周某、副科長彭某、工作人員舒某等人送紅包。經過深入調查,3人自2016年起在工程項目驗收、專家評審等環節中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紅包的事實也隨之浮出水面。去年7月,周某、彭某被免去職務。3個月後,3人分別受到政務記過、黨內警告、政務警告處分。
「查處一個問題,更要警醒一片,堅決剎住驗收檢查中『一瓶水、一包煙、一個紅包』的不正之風。」永州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質安監站全面自查自糾,27人上繳2016年至2018年違規收受的紅包禮金共計6.07萬元。
此前該市質安監站曾出臺過「五條禁令」「十不準」等規定,嚴禁職工在工作中接受施工單位及監督、檢測對象的紅包禮金、高檔宴請和高檔娛樂活動。制度齊全,為何仍發生大面積、長時間收受紅包禮金的現象?
據了解,永州市質安監站雖然只是一家副處級事業單位,卻負責中心城市範圍內所有房屋建築工程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督。從項目開工審查、重要節點監督、工程驗收、竣工驗收等環節,該單位對工程進度有「一票否決」權。
「開始只是管理服務關係,後來變成『朋友』。我收受紅包不是在監督過程中,而是監督結束後才拿。」周某透露,不少一線工作人員從下工地喝一瓶水、拿一包煙開始,到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打牌,再到收受「人情往來」的紅包、購物卡,思想防線逐步鬆懈,不良風氣逐漸習以為常。
「項目好不容易幾年建成,給竣工驗收的同志發幾百元紅包就是慶祝一下。」在某些開發商眼中,這種情況貌似很正常。對於一線工作人員違規收受紅包禮金行為,市質安監站的領導也有所耳聞,但也僅停留在安排業務工作時順便說說紀律,沒有針對具體的人和項目進一步調查了解。
「沒有嚴管,就是默許、縱容收受紅包禮金行為。造成這一後果,是主體責任沒有落實到位,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責任沒有履行到位。」市質安監站黨支部書記、站長鄧某事後進行了深刻反思。
按照「一案雙查」,市紀委監委對分管市質安監站的市住建局黨組成員石某、市質安監站站長鄧某以及市質安監站其他4名班子成員共6人進行立案。石某作為分管市質安監站的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一崗雙責」不到位,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鄧某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不擔當、不作為,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市質安監站收受紅包禮金案件,歸根結底是主體責任失之於虛,思想認識失之於淺,黨性教育失之於松,制度防範失之於寬,執紀問責失之於軟。」永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在談及案件的根源時說道。
市紀委監委對案件進行了專題通報,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市住建局、市質安監站深刻反思,通過開展向企業回訪、輪崗交流、整治違規收受紅包禮金專題民主生活會、強化內部管理等七項措施進行全面整改。「最初存在僥倖心理,沒有畏懼。現在,在紀律約束之下,別說是收紅包,任何小錯誤我都要避免再犯。」在市質安監站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彭某說道。(中國紀檢監察報 記者 張琪彬 通訊員 陳卓韜)
【來源:三湘風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