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仁藏品琺瑯彩花卉紋碗賞析

2020-09-09 經濟直播間


所謂「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燒制的瓷器。在歷史上,這一時期社會相對開放和穩定,經濟繁榮,被稱為「康乾盛世」。成熟的傳統制瓷技法與歐洲彩繪技藝相融合,使中國瓷器製作工藝得到了空前發展,達到了極高水平。現在瓷器愛好者在收藏「清三代」瓷器過程中,往往對琺瑯彩瓷更是情有獨鍾。應該說,清代出現的「瓷胎畫琺瑯」瓷器確實因其做工新穎精緻、彩色清新豔麗,使彩瓷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這些經典之作美輪美奐,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

李成仁先生有幸收藏到許多「清三代」琺瑯彩瓷器,其中就有這件康熙粉地開窗琺瑯彩花卉紋碗。此碗高70毫米,上口150毫米,底足55毫米。器型規整,端莊穩重、色彩清新,典雅華貴。胎體潔白細膩,輕薄適中。碗壁弧形,上敞口下收腹。碗內及圈足底部均為素白釉,圈足中間用粉彩楷書「康熙御製」兩行四字方形款。碗外壁粉釉上開有四個花瓣形窗,每窗內琺瑯彩繪不同姿色的牡丹、玫瑰、水仙等,盛開的花卉婀娜多姿、色彩淡雅。菊花、蕉葉點綴窗外,鮮豔雅逸,畫法精細入微,美妙動人。

  

琺瑯彩瓷稱「瓷胎畫琺瑯」,因其「顏料亦用西來之品」,亦稱為「洋彩」。創燒於清康熙時期,雍正時得到極大發展,乾隆時慢慢衰落直至清晚期。雖然僅存世百年左右,但在瓷器上運用舶來的洋彩繪畫,使圖飾更加鮮豔明快,將中國古代彩瓷推到了頂峰。「清三代」瓷器廣泛運用「洋彩」,製作出一大批精美絕倫、聞名於世的彩瓷佳作,此碗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明代,銅胎掐絲琺瑯彩器盛行。據說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獨出心裁,授意造辦處琺瑯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瑯技法應用於瓷胎上,製作瓷胎琺瑯彩。這種移植幾經周轉,在康熙五十一年終於燒造成功,從而創製了一個新的瓷器品種。康熙朝琺瑯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瑯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瑯器。因瓷胎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特殊,成本高昂,彩料配製、燒造溫度不易掌握,製作數量有限。所以,琺瑯彩瓷十分珍貴,專為宮廷皇帝、嬪妃玩賞和宗教、祭祀的供品之用。

到了雍正時,瓷胎琺瑯彩器在繪畫風格上有了一些變化,白釉上的彩繪一改前朝飾繁色豔的「俗氣」,以清新明快的景物花鳥構圖,配上雅致的詩文印記,更顯出超凡脫俗的意境和趣味。所以說,雍正瓷胎琺瑯彩達到了鼎盛階段。

乾隆時,瓷胎琺瑯彩瓷器依然是宮廷的工藝珍品。延續了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製作,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燒制的做法。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諸如郎世寧等這樣的宮廷御用畫家作畫的琺瑯彩器。

原中國民間文物保護協會會長姚政先生曾通過對大量清宮檔案的考證探索,解密了清代琺瑯彩瓷器之謎。由此我們知曉了清代琺瑯彩瓷器大體的生產時間、生產量、存世量及其地位。從考察國內多位民間收藏家收藏情況來看,琺瑯彩瓷器數量可觀。而且許多實用器也都是琺瑯彩瓷器,比如梅瓶、玉壺春瓶酒具,用於盛茶葉的各種樣式瓶罐等,這說明琺瑯彩瓷器在清代絕非僅僅是清宮造辦處燒制,景德鎮等窯口也在燒制。

曾見過一件底款為「大清乾隆年制」的「洋彩瓷花瓶」,其器型和彩料均為西洋式樣。唐英在《陶務敘略碑記》中說:「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琺瑯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羽無不精細入神」。無論是本文談的「康熙琺瑯粉底開窗花卉紋碗」,還是「洋彩瓷花瓶」,既佐證了唐英對洋彩瓷器製作水平高超的說法,也說明了琺瑯彩瓷器深受清代皇帝青睞,工藝和產量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相關焦點

  • 李成仁藏品琺瑯彩花卉紋碗賞析
    李成仁先生有幸收藏到許多「清三代」琺瑯彩瓷器,其中就有這件康熙粉地開窗琺瑯彩花卉紋碗。此碗高70毫米,上口150毫米,底足55毫米。器型規整,端莊穩重、色彩清新,典雅華貴。胎體潔白細膩,輕薄適中。碗壁弧形,上敞口下收腹。碗內及圈足底部均為素白釉,圈足中間用粉彩楷書「康熙御製」兩行四字方形款。
  • 李成仁藏品:明宣德青花海藻紋十稜碗
    李成仁先生收藏的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從器型、胎釉、青花和包漿等多方面,都充分體現出宣德青花瓷堪稱一絕的獨特韻味,是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極高的精品之作。 此碗高碗內底心以及外壁繪有荷花、水草、遊魚,自然生動,栩栩如生,似在蓮池水藻間悠然自得地遊弋嬉戲。水草附和著荷葉蓮花飄動,反映出水波的流動韻律。各種植物的細節描繪得體隨和細膩,形成了構圖上的繁而不亂、靜中有動的藝術表達效果。碗外底圈足內有青花雙圈豎行雙排《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圓潤蒼健。靜心品賞這件傳承了六百年的青花大碗,器型穩重大氣,青花飄逸靈動,釉色包漿老道,如同神器般的惹人喜愛。
  • 李成仁藏品:明宣德青花海藻紋十稜碗
    李成仁先生收藏的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從器型、胎釉、青花和包漿等多方面,都充分體現出宣德青花瓷堪稱一絕的獨特韻味,是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極高的精品之作。此碗高115毫米,上口240毫米,底足110毫米。整體造型深壁外撇矮圈足,呈葵瓣花口十稜式,盡顯曲線變化之優美。
  • 大清雍正琺瑯彩花卉紋撇口碗一對亮相深圳藝海國際
    琺瑯彩是彩瓷品種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銅胎畫琺瑯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乾隆以後即少有製作。乾隆時期,宮中收藏的琺瑯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據檔案記載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宮廷檔案記載和琺瑯彩瓷器原盛匣之標識,琺瑯彩瓷器之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瑯」。
  • 清康熙粉紅地開光花卉紋碗
    2018年4月3日上午,在香港蘇富比春拍「嫣緋金煉——奈特典藏琺瑯彩碗」單品專場中,清康熙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紋碗以1.4億港元起拍,2.39億港元拍賣成交。此清康熙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紋碗,所施金粉紅彩,在康熙琺瑯彩瓷中尤為珍罕獨特。
  • 明代永樂年青花纏枝花卉紋碗的特點與賞析
    明代永樂年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永樂年間的青花瓷器造型比較多樣化,而且紋飾也很優美。永樂年的青花瓷器與宣德年間的青花瓷器基本上可以代表著明代早期青花瓷類的巔峰之作。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賞析我們從此碗的細部圖觀看一下在傳統的纏枝花卉紋繪畫技巧上,它是一種花很大葉很小的風格。
  • 李成仁藏品:翡翠手鐲賞析
    李成仁先生酷愛收藏翡翠寶石,在他眾多的翡翠飾物中,各種樣式的翡翠手鐲獨放異彩,不僅款式多樣、質地優良、五彩斑斕,而且許多翡翠藏品堪稱稀世珍寶。本文賞析的主角就是一對珍藏於「坤寧宮」的福祿壽喜財五色翡翠手鐲,其形制為圓形斷面,圈口為62毫米,條粗13毫米,單只重量74.87克。 這對兒翡翠手鐲運用極為罕見的紅綠紫白黑五色翡翠原料製作,各種顏色集於一體,局部或單色突出,或多色融合,變幻靈動,豐富多彩。總體上色澤偏暗紅,融合的色彩如同流動的彩虹,濃豔又晶瑩,深沉而華貴。
  • 北京誠軒2020春拍重器: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明永樂年間,流行一種碗式—蓮子碗,也叫雞心碗(因碗底心有形如雞心狀突起而得名)。下面就給大家賞析一件明永樂代表性的青花瓷器,也是北京誠軒今年春拍的重器: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 北京誠軒2020春季拍賣會重器: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明永樂此間,流行一種碗式—蓮子碗,也叫雞心碗,因碗底心有形如雞心狀突起而得名。下面就給大家賞析一件明永樂代表性的青花瓷器,也是北京誠軒今年春拍的重器: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 藏品推薦乾隆款琺瑯彩描金六稜瓶
    國枰拍賣藏品推薦乾隆款琺瑯彩描金六稜瓶器身六壁開光,開光處以霽藍為地,繪扎道紋為輔,主飾繪花卉花鳥紋,造型生動精巧,整體畫面構思精巧,色澤濃淡適宜,繁麗中殊有玲瓏剔透之致,極是清雅。瓶有六個面,瓶腹部為錦地開光繪花鳥,錦地上以花卉等,釉彩繪鳥,有著「吉祥富貴、喜上眉梢、繁榮富強」等寓意。瓶身六面開光畫孔雀、喜鵲、杜鵑等,飛禽繪畫精細,造型生動,呼之欲出,周圍花朵五彩繽紛,爭奇鬥豔,線條勾勒細緻,分染技法嫻熟。
  • 晚清民國青花地開光粉彩花卉紋碗
    晚清民國青花地開光粉彩花卉紋碗晚清民國青花地開光粉彩花卉紋碗藏品說明:敞口深弧腹,底承圈足。碗外壁上沿青花繪菱形邊飾一周,下部繪海水紋。中部青花蠶紋蓮花為地,等分四個花形開光。開光內粉彩分別畫四季花卉紋。青花呈色濃豔,粉彩鮮豔,裝飾感極強。底有青花「先施珍品」款,或為先施公司定燒之器。
  • 清雍正琺瑯彩梅花牡丹紋碗賞析
    雍正一朝的琺瑯彩上承其父康熙一朝的製作,又開創了琺瑯彩的詩書畫印之先河!而詩書畫印又是受到了元代大家趙孟頫的影響。從審美上來說,雍正一朝的琺瑯彩之所以能夠取得空前的成就,原因還是多方面的,既有雍正皇帝自己的審美,又有十三爺率領一眾工匠的研發,再加上宮廷畫師和工匠們的共同努力!這些方面我們都可以從史料當中找到相關的記載!
  • 廣州德鴻:黃地粉彩纏枝花卉紋碗投資價值高,盧先生尋買家
    原標題:廣州德鴻:黃地粉彩纏枝花卉紋碗投資價值高,盧先生尋買家【廣州德鴻】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制瓷業中最燦爛的階段,其中粉彩瓷就是該時期瓷器發展壯大的典型代表。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
  • 李成仁藏品《山間聽濤圖》賞析
    眼前這幅李成仁先生收藏的唐寅山水畫作《山間聽濤圖》,融繪畫、書法和詩詞於一體,就生動體現出他的繪畫風格和才藝,既有吳門詩畫家的柔美雋秀,又有獨特雄渾清幽之氣。據收藏家李成仁先生介紹,他在收藏愛好中,對古書畫情有獨鍾,所以把相當多的資金和精力用在中國歷代古書畫的收集上。蒼天不負有心之人,仿佛作為一種回報,讓他得以接觸並收藏了數量可觀的古代和近現代眾多名家力作。他說:「會陸續通過各種媒介,分別讓更多的古代和近現代「十大繪畫名家」的畫作面世,惠及眾人。也將在何時的時間和地點,舉辦自己的藏品畫展,服務社會和廣大愛好中國古書畫的觀眾。
  • 細說乾隆琺瑯彩碗和不同地位的碗與壺
    #乾隆瓷器#打開乾隆瓷器的拍賣紀錄看,沒想到乾隆的瓷胎琺瑯彩碗獲得的追棒最高,說到最美的瓷器藝術品,瓷胎琺瑯彩的藝術品最美,都說最美的琺瑯彩都在臺北故宮,因為他們宣傳的多,專項展覽做得多,自然認為雍正、乾隆的琺瑯彩好像就是他們的最好。
  • 李成仁藏品《觀音乘龍圖》賞析
    在著名企業家、收藏家李成仁先生的《成仁博物館》籌備處的大廳裡,我們看到四壁掛滿了不同時期著名畫家的畫作,地上擺放的數個木箱裡裝滿了沒有打開的畫卷。大家依次踱步品賞,一幅「貫休」款的立軸觀音乘龍圖映入眼帘。
  • 【精品賞析】龍泉青瓷刻花花卉紋高足碗
    讓藝術品交易更簡單便捷藏品編號:SP20180622-1藏品名稱:龍泉青瓷刻花花卉紋高足碗規  格:口徑:12.3cm 底徑:3.7cm 高:8cm>藏品簡介:此碗圓口,深弧腹,底承高足,高足中空,圈足外撇。
  •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花澆賞析
    首先館藏的文物主要是指兩岸故宮的文物和國外著名的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地方博物館的很多藏品絕大多數都是故宮博物館下撥的,除了一些出於對文物保護之外而採用仿品對外展示之外,幾乎所有的館藏文物都是到代的真品,這不僅僅是故宮專家們的一致認定,更是業界公認的,而國外的一些著名的博物館為了保持其藏品的真實性,採用了兩種方式,第一就是請中國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專門幫他們鑑定,第二就是採用碳十四的測定,雖然這是有損的測定
  • 康熙御製琺瑯彩的珍貴之處
    琺瑯彩瓷是清康熙年發展起來的瓷器品種,關於他的燒造成形,離不開康熙帝對琺瑯彩的痴迷。 在康熙二十年,歐洲各地的工藝美術品隨著使臣和傳教士的來華大批湧入中國,西方的琺瑯彩器也在此時進入宮廷,當時的康熙帝對華麗高雅的琺瑯彩器尤其青睞,並向使臣傳教士索要製造方法,命來華的義大利神父馬國賢和郎世寧試製,後因兩位傳教士不堪從事瓷器製作的艱辛,而藉口學不會此種工藝而作罷。
  • 李成仁藏品《神仙雲聚圖》賞析
    面對收藏家李成仁先生收藏的《神仙雲聚圖》畫作。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吳道子最出名的三幅畫國內僅存一幅的驚嘆,不能不讓人印象深刻。只能憑著自己的良知和多年接觸古書畫練就的眼力,仔細觀看賞析,儘量不受故事的左右。 《神仙雲聚圖》整個畫面大氣、平和、美觀,充滿著祥雲瑞氣,淡墨勾勒的線條如行雲流水,稍許淡墨的渲染,突出了雲彩的立體層次感,仿佛充滿著生命力的騰空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