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中國經濟轉型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2021-01-15 華龍網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 陳煒偉、韓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18日說,當前,全球正處在大調整大變局之中。中國經濟轉型有助於減少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王一鳴當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經濟峰會上說,有人將當前世界出現的問題,包括難民潮、收益分配不均完全歸咎於經濟全球化,這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當前,全球經濟復甦處在重要關口,若為了維護一時利益,關起門來搞貿易保護主義,將會使世界經濟復甦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他說,中國經濟發展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一直是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型,將持續提升全球市場需求。預計今後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規模有望達到8萬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大規模的跨境貨物和服務貿易,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多機遇。

  王一鳴還表示,中國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和人力資本投資,將深化全球價值鏈分工。此外,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不僅為持續低迷的全球投資與貿易注入動力,也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報社社長:中國復工復產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來源:央視原標題:俄羅斯報社社長:中國復工復產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俄羅斯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社長涅戈伊察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而在疫情導致世界經濟低迷的背景下
  • 為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這一規劃是對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深化與落實,為大灣區海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奠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海洋經濟是大灣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中山、江門7個城市為沿海城市,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群和廣闊海域面,海洋優勢明顯。
  • 王一鳴:全球經濟K型復甦加劇不平等,應加強合作數位化轉型
    :澎湃新聞 11月13日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在2020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經濟峰會上,對於世界經濟新冠疫情後的復甦談到,當前呈現的全球經濟「K型」復甦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的矛盾
  • 5G為全球數位化轉型注入新動力 ——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召開
    5G為全球數位化轉型注入新動力 ——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召開 2020-11-27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鐵為東北經濟振興注入新動力
    11月30日,牡佳高鐵全線鋪軌完成、朝凌高鐵無砟道床段落鋼軌全線鋪通,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開通運營8周年……多線鐵道線路建設加速,新線不斷開通運營,為東北地區經濟全面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國研中心王一鳴:中國經濟L型正在進入下半程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8日電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18日上午在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發言中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中國經濟趨穩的因素正在不斷積累,L型正在進入下半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旋律。
  • 國際觀察:中國經濟復甦為世界經濟注入希望
    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從7月上映首周末2260萬美元,升至最近一周末的9000萬美元,中國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新冠疫情處理得當。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在29日的報導中稱,青島國際啤酒節的成功舉辦標誌著中國防疫措施取得了有效成果,也反映出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復甦。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勝利,中國經濟復甦步入了快車道,大量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湧現。
  • 王一鳴: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
    9月2日,2019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在鄭州舉辦。 董飛 攝中新網鄭州9月3日電(記者 董飛)「我們說我們正面臨百年的變局,內外環境深刻的變化,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不變的東西,來增強我們的信心。」2019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2日在鄭州舉辦,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專題演講中作上述表述。王一鳴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宏觀指標都保持在合理區間。他亦指出,「從經濟趨勢來看,曲線是總體下行的態勢,但是慢慢在趨於平緩。」
  • 王一鳴:改革開放是過去4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之源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梁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24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推動全面對外開放,將成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 從中國經濟轉型的新方向尋找武漢增長的新動力
    世界格局的演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能否有效管控衝突。遺憾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被利用來釋放了美國國內的冷戰思維,麥卡錫主義幽靈重現。中美關係更加複雜和脆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導致新的世界格局呈現出「區塊化」的發展趨勢。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和歐盟、以及與東南亞作為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維護者未來將在維護世界秩序上形成更多合作。
  • 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活水源」
    中國建設報:《意見》的發布對於民營企業的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曹立:一是為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堅定了發展信心。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此次《意見》的出臺不僅意味著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更表明了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
  • 社科院鍾飛騰:東亞區域合作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縱論天下】東亞區域合作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鍾飛騰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大國關係研究室主任11月15日,亞太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然而,隨著一些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暗流湧動,以及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這種傳統模式面臨轉型壓力。但是,亞洲國家總體上認為,全球化是不可迴避的歷史潮流,亞洲只有通過參與全球化才能實現振興。亞洲的故事表明,構建區域合作機制需要符合地區發展特性,以開放合作的姿態解決地區共同發展中的挑戰。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全球經濟面臨4大挑戰 應對經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在經歷了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回調後,進入2019年,受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大。IMF繼今年4月下調全球增長預測後,7月份再次將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0.1個百分點,分別為3.2%和3.5%。
  • 「破七」不堪憂——「走出去」為轉型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的轉型新路已經打開局面。另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大。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為6.9%。其中, 9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今年3月份以來最低,而1-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000年12月份以來最低。總體而言,這份成績單顯示未來中國經濟的風險與機遇並存。在防範通縮風險、保障經濟增長的同時,如何抓住機遇、深化經濟結構調整?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
  • 5G推動創新,我們推動5G,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18年,中國移動生態夥伴攜手加速5G商用提前到來。2019年6月6日,中國正式發布5G商用牌照,拉開了中國5G網絡建設和商用的帷幕。7個多月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2020年11月,新版《後疫情時代的5G經濟》報告將2035年的經濟預測調整為13.1萬億美元,5G投資持續增加。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5G帶動的經濟發展展現了強大的彈性。
  • 王一鳴:2020年中國基本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3月19日消息,今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按照2015年平均匯率計算,中國31個省份中已有10個省份人均GDP超1萬美元,常住人口數量總和超過5億人。2020年,中國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新五年規劃時期的中國」。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我國地區間差距可能「十四五...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當前,在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和面臨的形勢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重要地區發展目前有哪些特點?未來將走向何方?11月28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分享了他的觀點:我國地區間差距可能「十四五」時期還會繼續呈現擴大的態勢。2015年以後地區差距已經在呈現擴大的態勢。
  • 王一鳴:如何釋放中國經濟的潛力?
    【文/ 王一鳴】 2018年,中國經濟可以說是「穩中有變」。這個「變」,變在哪兒?最大的變化就是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二季度以後,中美經貿摩擦帶來了外部環境最大的不確定性。那麼與此同時,我們國內經濟轉型在繼續推進,我們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推進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在去槓桿的過程當中,經濟也表現出一些陣痛。
  • 習近平B20演講:中國為世界經濟注入"洪荒之力"
    這篇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演講,全文近7000字,演講中的許多關於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論述新觀點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習近平主席在B20峰會的主旨發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以推動世界經濟走出當前的低迷、分化和動蕩狀況。
  • 王一鳴: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大
    2019年9月6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2019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表示。王一鳴援引數據道,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繼今年4月下調全球增長預測後,7月份再次將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0.1個百分點,分別為3.2%和3.5%;8月,美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50為榮枯分水嶺)指數為10年來首次跌破50榮枯線,服務業PMI指數也大幅回落;7月,歐元區製造業PMI繼續下降,並已連續6個月位於榮枯線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