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協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工美大師精品展)開幕式隆重舉辦。
第二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以「傳統鑄就經典,創新傳承文化」為主題,展期4天將持續到9月15日,展覽面積約11000平米,500多個國際標準展位,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400多家展商帶來了珠寶玉石、金屬工藝品、雕塑工藝品(玉、木、石等)、漆器、抽紗刺繡、地毯掛毯、美術陶瓷、民間工藝品、工藝花畫等精彩展品,琳琅滿目,覆蓋工藝美術全部類別。這裡是中國工藝美術展示的大平臺,也是百姓文化產品玩家的嘉年華。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央編辦原副主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委員會主任張崇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輕工二處主任陳欽正;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消費品工業處副處長陳萍;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非遺處處長王建軍等。到場的還有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湖北省和武漢市,以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工藝美術協會的領導,協會會員代表、工藝美術大師、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朋友。開幕式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秘書長孫燁主持,陳萍和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長周鄭生先後致辭。
徐桂鳴、男、1977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高級技師,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師從中國石雕藝術大師俞世英與著名雕塑家王則堅,畢業於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擅長壽山石高浮雕,善於表現人物與自然生態造型,作品能將古與今藝術融一爐,結合傳統與現代技法於在壽山石中,充分展現壽山石文化那無窮的魅力。歷年來其作品在全國及省內壽山石作品大賽中均獲獎項。另有《花開富貴》、《絲路綠洲》、《詠蛙》等作品分別被中國工藝美術館及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
2006評為全國青年優秀工藝美術家。2014年11月參加了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學習。2015年4月入選參加了「國家藝術基金」培訓項目--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雕刻藝術研修班。2016年3月榮獲2015年度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典型人物。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青年人才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
徐桂鳴設計製作的壽山汶洋石-《千古名相》在第二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榮獲'2019「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千 古 名 相 賞析
宰相是中國封建社會輔佐君主總攬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歷史很少作為具體官職的名稱。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輔佐之意。宰相連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歷史上只有遼以宰相為正式官名,其他朝代卻都另有正式官名。其職權管轄廣狹程度也各有不同,行使職權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秦和西漢時的宰相指相國或丞相,御史大夫是副職。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以大司徒、司空、太尉為三公,共掌政事,備位宰相,但實權移至尚書臺,由尚書臺長官尚書令主贊奏事,總領紀綱。魏、晉以中書監、中書令為宰相,而相國、丞相變為贈官,或為權臣篡奪之階。南北朝時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就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中權力最大者則是錄尚書事。隋代定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為宰相。唐代時又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尚書省為左右僕射,三省長官分掌制令、封駁和執行的權力,是最高中樞機構。唐太宗以後,又特派其他官員,加以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銜,參與政事堂議政,成為實際上的宰相。
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北宋沿襲唐制,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以參政知事為副。宋神宗時,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南宋孝宗時又改稱左右丞相。遼有北、南兩宰相府,各設左右宰相。金宰相為尚書省主官尚書令及其下左、右丞相及平章政事。元代以中書省為最高政務機構,主官中書令往往由皇太子兼任,但不常設,其下設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掌管實際政務。明初也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總攬政務,這是宰相制度的重大變化。永樂初年以翰林官入內廷殿閣,參與政務,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內閣職位漸重,逐漸把持朝政,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屬首者為首輔。清初沿用明制,設內閣大學士行使宰相之權。但原滿族貴族所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亦屬議政機構,其地位凌駕於內閣之上。清雍正時,又在內廷設軍機處,由皇帝特定軍機大臣,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機要,成為事實上的最高政務官。
作品簡介:
作品結合雕塑與中國繪畫技巧,利用壽山汶洋石章的天然質地色塊分層營造立體的空間感,突出主體人物,展現歷代名相之風彩。壽山汶洋石與芙蓉石相似,其硬度、透明度比芙蓉石強,結晶性條紋多,含水分與小裂紋多,含蠟度則低於芙蓉石。純白的芙蓉石上品最忌沾染油脂,而大多汶洋石則需要上油保養。無裂無格的汶洋石結晶體,質地純潔細嫩,可與芙蓉石媲美。屬於壽山石(Shoushan Stone),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中國印章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書法、繪畫、詩歌並稱中國四大傳統技藝,一直為文人心靈和思緒的寓體,此作品取石精製成印章,雕刻於印章之上,陸遊有詩云「花如解語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章以其特有的色、紋、韻、剛、柔、形,無言地傳文達意,以無聲現有聲,而聲名遠播,是中華文化的特徵標誌與時代發展的見證。
獲獎作品如下:
2014年10月《賢母頌》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揚州)上獲得'2014「中國原創•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4年10月 《賢母頌》 榮獲首屆 艾琳•國際工藝精品獎銀獎。
2015年3月《投醪勞師》榮獲2015「金鳳凰」 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金獎。
2015年11月《漢武雄風》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揚州)上獲得'2015「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5年11月 《美到白頭吟釵鳳》榮獲首屆中國(安溪)家居工藝文化博覽會暨「匠心杯」優秀作品評選活動金獎。
2016年10月《虎門銷煙》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3月《海的女兒》榮獲2017「金鳳凰」 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銀獎。
2017年10月《道可道非常道》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7「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12月 《千年華夏聖帝明王》榮獲第二屆中國(安溪)家居工藝文化博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金獎。
2018年3月《桃花源記》榮獲2018「金鳳凰」 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金獎。
2018年10月《古聖先賢 • 傳世家訓》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8「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9年3月《秦皇漢武》榮獲2019「金鳳凰」 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金獎。
2019年9月《千古名相》榮獲第二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9「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