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40年產權」單身公寓 交易稅費知多少?

2020-12-14 浙江在線

  近段時間,寧波的單身公寓市場頗為熱鬧(本文所稱的單身公寓,特指土地使用權年限為40年、用地性質為商務辦公的公寓,即俗稱「40年產權」的公寓)。

  儘管早在年初就有相關消息,已經形成市場預期,但寧波於7月末正式確定、於9月15日起實施新的落戶政策,明確「40年產權」的單身公寓也可以落集體戶,還是被單身公寓各類銷售方渲染為天大的利好。

  而時隔多年重出江湖的「售後包租」,乃至承諾多少年後高價回購的銷售手段,雖然前車之鑑甚多,依然還是刺激到了相當一部分將單身公寓作為投資品的購房需求。

  如果購置後用於出租,單身公寓因為面積小、總價低,而租金水平卻還往往高過普通住宅,其年租金回報率一般能夠達到百分之四五甚至更高,比把錢存銀行顯然划算,也稱得上是一筆不壞的買賣。

  但如果以投資普通住宅、期望日後大幅升值的角度來買單身公寓,那恐怕需要好好考慮——以後出售,「40年產權」的單身公寓非常高的交易稅費,就是一個巨大的不利因素。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算算「40年產權」單身公寓的交易稅費。

  交易稅種多且高

  首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40年產權」的房子——包括公寓、商鋪、寫字樓、車位等,不像普通住宅那樣可以享受交易稅費的優惠政策。

  具體來說,單身公寓的契稅,一律按總價的3%繳納,不分面積大小;增值稅及附加,或者按總價或者按差額的5.6%繳納(差額問題,下面還會詳細說到),不能享受普通住宅那樣購入滿2年可免徵的政策;個稅,或者按總價的2%、或者按差額的20%繳納,也不能享受普通住宅那樣「滿五唯一」(購入滿5年、為家庭唯一住房)可免徵的政策。

  還有一種稅,普通住宅交易時候目前是不徵的,但單身公寓交易時必須繳納,即土地增值稅。單身公寓的土地增值稅,或者按總價的5%徵收,或者按30%—60%的差額累進稅率徵收(這個下面也會詳細說到)。

  我們把單身公寓的交易稅費列表如下(因為印花稅很少,我們就忽略不計了。下同):

  這裡面,所謂核定徵收,一般是指不提供原購房發票的;按實徵收,一般指提供原購房發票的。

  目前在寧波二手房市場上,單身公寓買賣以核定徵收方式繳納交易稅費的居多。

  依規,契稅由買方繳納,增值稅附加、個稅、土地增值稅則由賣方繳納。當然,寧波二手房買賣的所謂慣例,是房東「一腳踢」、只算淨得多少房款,交易稅費通常是轉嫁給買方的。

  下面,我們細細來算帳。

  核定徵收方式:

  總價75萬元,總稅費11.7萬元

  先算在核定徵收方式下單身公寓的交易稅費。

  假設一套面積50平方米的單身公寓,單價15000元/平方米,即總價75萬元。據上表可知,這麼一套單身公寓,得繳:

  契稅=75萬元×3%=2.25萬元;增值稅及附加=75萬元×5.6%=4.2萬元;個稅=75萬元×2%=1.5萬元;土地增值稅=75萬元×5%=3.75萬元。

  總的交易稅費,高達11.7萬元!

  如果所有稅費要買家承擔,那買家相當於是按17340元/平方米的單價買入這套單身公寓,實際單價比合同單價高出近2400元。

  按實徵收方式:賺得越多、稅費越高

  再來算按實徵收方式下單身公寓的交易稅費。

  首先要搞清楚2個概念:第一,差額怎麼算?這與計算增值稅及附加、個稅相關;第二,累進稅率怎麼算?這與計算土地增值稅有關。

  按實徵收方式下的所謂「差額」,在算增值稅及附加時候,是指房子的成交價與原購入價的差額;算個稅,則是指房子成交價減去原購入價、原來繳納過的契稅、本次轉讓房屋中所繳納的稅費(包括增值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及有關合理費用(主要是裝修費用)後的餘額。

  上文所舉例的那套單身公寓,假設當初購入單價是12000元/平方米、即50平方米的總價是60萬元——需要提供原購房發票來證明,那麼現在按75萬元出售,需要繳納增值稅及附加=(75萬元—60萬元)×5.6%=8400元。

  因為計算個稅涉及土地增值稅,所以我們先來算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公式是: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扣除項目金額×扣除係數

  按實徵收方式下,土地增值稅的稅率,叫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分成30%、40%、50%、60%四檔,具體計算公式分別是:

  1.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30%;

  2.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但未超過1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40%-扣除項目金額×5%;

  3.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但未超過2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50%-扣除項目金額×15%;

  4.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60%-扣除項目金額×35%。

  這個公式裡面,扣除項目金額的計算,也有一個公式:扣除項目金額=原購房發票金額×(1+5%×年限)+轉讓環節繳納的有關稅金(包括此次轉讓時繳納的增值稅及附加、當初購房時繳納的契稅等)。

  其中,「年限」代表原購房發票所載日期至售房發票開具之日止的年數。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具體公式中的5%、15%、35%,就是指「扣除係數」。

  增值額的計算公式是:增值額=現轉讓總價—扣除項目金額

  還是以上文那套單身公寓為例,假設房東是2年前買入的,當時繳納的契稅=60萬元×3%=1.8萬元,精裝修、所以沒有裝修費用,則:扣除項目金額=60萬元×(1+5%×2年)+原購入時繳納的契稅1.8萬元+此次轉讓繳納的增值稅及附加8400元=68.64萬元;增值額=75萬元-68.64萬元=6.36萬元。

  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之比=6.36/68.64=9.3%,即沒有超過50%。所以土地增值稅按增值額的30%計算:土地增值稅=6.36萬元×30%=19080元。

  現在,我們回頭再計算這套單身公寓的個稅:個稅=(75萬元—60萬元—原契稅1.8萬元—此次轉讓繳納的增值稅及附加8400元—此次轉讓繳納的土地增值稅19080元)×20%=20904元。

  總結一下。這套單身公寓以按實徵收方式需要繳納的交易稅費,包括:

  契稅:2.25萬元;增值稅及附加:8400元;個稅:20904元;土地增值稅:19080元。

  總計:70884元,相當於75萬元總價的9.45%。

  顯然,雖然計算非常複雜,但按實徵收比核定徵收,能少繳將近5萬元的交易稅費。當然,這是這套單身公寓房價漲得不那麼多的情況下算出的交易稅費。

  如果這套2年前以60萬元買入的單身公寓,現在翻了一番,漲到了120萬元,那在按實徵收方式下,需要按40%的稅率繳納土地增值稅,算下來將近19.5萬元之多!其交易稅費總額則高達33.5萬餘元——相當於轉讓總價的28%!

  所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下,單身公寓的土地增值稅,是你賺得越多、稅越高!

  我們也做了個比較的表格:

  結論:交易稅費遠超普通住宅

  不管是核定徵收還是按時徵收,單身公寓的交易稅費,顯然都遠遠超過普通住宅——同樣是滿2年、50平方米的房子,簡單按核定徵收算,單身公寓的契稅、增值稅及附加、個稅、土地增值稅加起來要繳出讓總價的15.6%,而普通住宅增值稅及附加免徵、契稅1%、個稅1%、沒有土地增值稅,只要繳出讓總價的2%就夠了。

  按寧波二手房交易的慣例,房東如要買家承擔全部交易稅費,單身公寓的市場接受度高低,可想而知。

  當然,目前寧波二手房市場上有些單身公寓房源,其實是虧著賣的。像鄞州萬達的48克拉,當初1.5萬元/平方米開盤,10多年了,現在市面上掛牌價僅1萬元/平方米出頭點的也不少。

  虧著賣的情況下,以按實徵收方式,增值稅及附加、個稅、土地增值稅倒都是不用繳了,但房東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

相關焦點

  • 總價120萬要交33萬的稅 單身公寓交易稅費有多高?
    近段時間寧波的單身公寓市場頗為熱鬧,起因源於這樣一則消息:9月15日寧波將實施新的落戶政策,40年產權的單身公寓可以落集體戶口,這被各類銷售方渲染為天大的利好,在不少人看來,因為面積小總價低,單身公寓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可你知道嗎,它的交易稅費遠高於普通住宅,到底有多高?小編特意為你算了算...
  • 40年產權單身公寓降價連連·寧波日報
    近日,40年產權小戶型公寓樓促銷廣告一個接一個,在樓市「金九銀十」尚未到來之際,已經開始了猛烈的銷售攻勢。據了解,9月寧波約有30個樓盤計劃入市,其中近一半是商業性質公寓。隨著此類產品的大量上市,精裝單身公寓銷售競爭將更加激烈。
  • 40年產權公寓怎麼樣?買公寓前景好嗎?
    作者: 房天下特價房作為地產從業者,老是有朋友問小編:40年產權公寓怎麼樣?公寓好出售嗎?對公寓躍躍欲試,有的人是被總價低、不限購不限貸所洗腦,而另外一部分人則是錢太多,沒有購房名額,又不想錢放在銀行貶值,所以想把錢投進公寓。
  • 公寓和住宅的區別有哪些?公寓40年產權到期後怎麼辦?
    住宅產權一般為70年,而公寓一般為40年。   公寓40年產權到期後怎麼辦?年產權限制,主要指的是土地使用權。公寓和住宅的區別有哪些?公寓40年產權到期後怎麼辦? 公寓和住宅的區別有哪些?公寓40年產權到期後怎麼辦?
  • 酒店式公寓意外熱銷 南京非住宅交易的稅費怎麼交?
    摘要:許多人對於商業地產,包括酒店式公寓(40年產權)、商鋪、寫字樓的投資存有顧慮,主要就是因為再交易的稅費太高。那麼,南京非住宅交易的稅費到底怎麼交呢?
  • 別再勸人買公寓了,你知道公寓轉手要多少稅費嗎?
    轉手稅費高   但是你知道公寓轉手的話要多少稅費嗎?   產權年限少   公寓的產權只有40年,住宅的產權有70年,而且房子的產權是從開發商拿地開始算的。
  • 公寓過戶交哪些稅費?稅費標準是什麼
    二手房公寓交易稅費所涉及的稅種跟公寓的使用年限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公寓和住宅規定的使用年限是不同的,住宅年限是70年,公寓是50年。但特殊情況,公寓也有70年使用年限的。如果是70年產權公寓,稅費同普通商品房一致,所要繳納的二手房交易稅費稅種包括個人所得稅、營業稅以及契稅三種稅;如果是50年產權,稅費同商業用房一致,所要繳納的二手房交易稅費稅種包括營業稅:(申報價-原值)5.6%、個稅:(申報價-原值)5.6%、印花稅:申報價0.1%、契稅:申報價全額3%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稅率:30%-60%)
  • 相對於普通住宅來說公寓有什麼缺點?公寓產權到期後怎麼辦?
    1、產權年限短 眾所周知,普通的商品房的年限大部分都是70年,而公寓一般都是建在商業用地或者工業用地上,所以公寓房的產權年限大多為50年或者40年。由此可見公寓房的產權年限比普通住宅的產權年限要短一些。
  • 為何現在很少有人買公寓了?專家:40年產權惹不起,再窮也別買!
    但是近年來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就是前幾年很火的公寓,現在卻很少有人買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市面上的房子是有年限的區分的,40年產權的便是一些商業性的公寓了,50年產權的是混合用地的房子,70年的則是住宅用地的房子,也就是我們一般市面上的住宅房了。
  • 匠寓問40年產權的房子存在的意義在哪?
    最近這幾年房價可以說是突飛猛漲,很多人都高呼買不起房了,所以很多人就把眼光投放到了一些40年公寓房上面,這種類型的房子它的價格就是最吸引人的了,但是最近卻總是聽到很多人在抱怨40年公寓房買了後悔死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酒店式公寓轉手稅費高
    本報訊(記者 嶽付玉)隨著本市房地產限購政策的推行,一些買不了普通住宅的置業一族把目光投向了酒店式公寓等不受限購政策影響的非住宅地產。很多房地產中介人員也改弦更張,向客戶力薦酒店式公寓。在供需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近來,本市很多酒店式公寓價格明顯上漲,一些樓盤較此輪限購前漲幅達10%甚至更多。
  • 70年產權的公寓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不一樣?
    有沒有發現,最近聽到好幾個70年產權的公寓了。一般市面上的公寓產權年限只有40年,因此購房者在買公寓的時候都會比較猶豫,但是現在70年產權的公寓出來之後,購房者就有疑問了,70年的公寓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不一樣?
  • 公寓和住宅有什麼區別?繳納的稅費不同
    1、房屋性質不一樣如今房產市場上的公寓也是有好幾種分類的,比如說普通公寓、商務公寓和酒店式公寓,一般來說,普通公寓的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產權是70年,但是如果是商務公寓話,其用地性質為綜合性用地,產權為40年或50年,酒店式公寓的用地性質為商業用地,產權年限就更短了,一般只有40年,而普通住宅的用地性質是居住用地
  • 合肥40年公寓是否限購?怎麼收稅?部門回復來了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合肥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消息,近日,有網友諮詢稱:您好,我想諮詢關於40年公寓的相關內容:1、40年公寓是否限購?非合肥市戶口目前能否購買合肥市內公寓。2、40年公寓是否佔用購房指標?
  • 二手公寓房交易稅費有哪些?又是如何計算的呢?
    [導讀]現如今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公寓房,等到房價上漲之後再進行出售,當這些公寓房出售時,就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那麼二手公寓房交易稅費有哪些呢?公寓二手房稅費收費標準又   現如今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公寓房,等到房價上漲之後再進行出售,當這些公寓房出售時,就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那麼二手公寓房交易稅費有哪些呢?公寓二手房稅費收費標準又是什麼?
  • 一手公寓房稅費怎麼算 房產選購時有哪些主要的事項
    一手公寓房稅費怎麼算二手商品房買賣的房屋產權在五年以上的稅率買方與賣方的比例分別是3.3%到5.3%和0.3%加上差額的20%.買方的稅費中有0.05%的印花稅·0.25%交易費·3%至5%的契稅,比例基數都是房屋交易總價。
  • 年輕人為何買公寓的越來越多?最後為何都悔不當初了
    懂房產的朋友都知道70年產權是住宅性質40年產權屬於商業性質。有一種房子價格便宜,也是很多年輕人剛需置業的首選,它就是公寓。尤其是精裝修的公寓,精緻又有格調,總價有低,深受年輕人喜愛。但是70年產權公寓是個寶40年產權是個坑。
  • 公寓到期之後怎麼辦呢?
    1、產權年限短   眾所周知,普通的商品房的年限大部分都是70年,而公寓一般都是建在商業用地或者工業用地上,所以公寓房的產權年限大多為50年或者40年。由此可見公寓房的產權年限比普通住宅的產權年限要短一些。
  • 為什麼40年產權商業公寓成了投資「香餑餑」?
    40年產權公寓屬於商業性質,首付至少得5成,還有著高於住宅的水電費用,一直以來,購買這類公寓需要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最受小本投資客青睞,而非一般剛需族所能承受。那為什麼商業公寓還會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呢?
  • 公寓交易稅費驚人:賺50萬,交10萬!
    所以投資價值真是……   自2017年3月30日廣州再次加強調控後,廣州的一手公寓再也無法賣給個人了。這不但困住了想買公寓的小夥伴,還困住了想賣公寓的發展商。辦法總比困難多,聰明的小夥伴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以公司的名義購買公寓!  但同時問題又來了:公司持有的公寓,以後要轉手時,稅費繁多,該怎麼避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