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
2019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蔡元培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民主主義教育家,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1916年末任北大校長後,以自由、民主的原則改革北大,為中國高等教育開闢了一片天地。被毛澤東評價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在我們的教師資格考試和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常客,今天就帶大家領略一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並舉」的教育方計
蔡元培在1913年發表的《對於教育方針的意見》中,從「養成健全之人格」的觀點出發,提出了「五育並舉」的教育思想。五育包括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
軍國民教育:主要目的是強健體魄。
實利主義教育:密切教育與國民經濟生活的關係,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
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為軍國民教育及實利主義教育教育的根本,是「五育」的中堅。
世界觀教育:這是蔡元培所獨創的並作為教育的最高境界。
美感教育:美育可以輔助公民道德教育和世界觀教育,是世界觀教育的主要途徑。並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號。
二、改革北京大學的教育實踐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後,對官僚習氣嚴重、校政腐敗、制度混亂的北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開闢了新天地,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抱定宗旨、改變校風。
他認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但北大教師不熱心學問,學生把大學當作升官發財的階梯,這是北大腐敗的總因。所以,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確大學宗旨,為師生創造研究高深學問的條件和氛圍。
第一,改變學生的觀念。蔡元培對學生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礪德行;三是敬愛師長。並將「抱定宗旨」置於首位。
第二,整頓教師隊伍,延聘積學熱心的教員,推崇具有真才實學、教學熱心、有研究學問的興趣和能力的學者。
第三,發展研究,廣積圖書,引導師生研究的興趣。
第四,砥礪德行,培養正當興趣。
2.貫徹「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原則。
「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他認為大學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學問,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學問,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學問。蔡元培聲明,在學術上遵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是他辦理北京大學的基本指導思想。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3年蔡元培在主持制定《大學令》中,即已經確定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學校務管理原則。管理體制的改革目的是把推動學校發展的責任交給教授,讓真正懂得學術的人來管理。
4.學科與教學體制改革。
第一,擴充文理,改變「輕學而重術」的思想;第二,溝通文理,廢科設系;第三,改年級制為選科制。
三、教育獨立思想
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經濟蕭條,北洋政府無暇顧及教育,國家預算中的教育經費極低還經常被挪用。於是「五四」前後,由於政府拖欠教育經費經常引發師生罷課、罷教。為了維持教育的正常進行,教育界發起了向北洋政府爭取教育經費獨立的鬥爭,進而形成了內容廣泛的教育獨立思潮。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上發表《教育獨立議》,闡明教育獨立基本觀點,成為教育獨立思潮的重要篇章。後形成教育獨立思潮。蔡元培是教育獨立的積極倡導者與支持者。主要內容有:
1.教育經費獨立。要求政府劃出教育經費,不能移用。
2.教育學術和內容獨立。能自由編輯、出版、採用教科書。
3.教育行政獨立。專管教育的機構不能附屬於政府部門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擔任,不因政局的變動而變化。
4.教育脫離宗教而獨立。不必依存某種信仰或觀念。
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
1.中國近代最早提出「五育並舉」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梁漱溟 C.晏陽初 D.陶行知
1.【答案】A。解析:1912年初,蔡元培發表《對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並舉的教育思想。
2.下列不包括在蔡元培教育獨立思想的是( )。
A.經費獨立 B.行政獨立 C.人格獨立 D.內容獨立
2.【答案】C。解析:蔡元培教育獨立思想包括:教育經費獨立、教育行政獨立、教育學術和內容獨立、教育脫離宗教而獨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